種秋冬瓜要注意那些?

徽農9414736812260


種秋冬瓜要注意那些?

冬瓜喜溫耐熱,產量高,種植地區廣泛,耐貯運。冬瓜具有強大的根系,耐旱力和耐肥力都比較強,莖節著地能發生不定根,可以吸收養分和水分。冬瓜可以分成大型和小型兩類,大型冬瓜植株生長旺盛,每株結瓜少瓜碩大,果實多是長圓筒形、短圓筒形、扁圓形等。小型冬瓜瓜小,近圓形,成熟早,每株結瓜多。根據果實顏色分青皮冬瓜和粉皮冬瓜。

冬瓜生育期一般經過4個時期,種子發芽期一般在10—15天。幼苗期需要25—30天。抽蔓期為10—20天。開花結果期為60天左右。

種植冬瓜產量高,經濟效益比較好,種秋冬瓜要注意那些??

秋冬瓜一般是春天播種,秋天收穫。

一、冬瓜對種植環境條件的要求

冬瓜性喜溫暖,耐熱,生長髮育以20℃以上為適宜,氣溫在30℃時仍然能夠生長良好,但是不耐低溫,10℃以下停止生長。授粉座果以25℃左右的晴朗天氣為好,但是對低溫度反應靈敏,冬瓜屬於短日照植物,大多數冬瓜品種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冬瓜在高溫、高溼和光照時,生長極為強盛,乾旱或者雨水過多,會影響冬瓜的正常授粉,影響座果。

冬瓜對土壤適應性比較廣泛,但是以富含有機質的肥沃深厚的砂壤土或者粘壤土種植為好。對氮、磷、鉀三種肥的吸收,以氮最多,鉀、磷次之,但是施肥的時候不能偏施氮肥,否則容易引起冬瓜徒長,影響座果,並且會引起綿腐病。


二、品種的選擇

要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高產的冬瓜品種。主要栽培的品種有三稜冬瓜,三稜冬瓜生長勢強,第一雌花著生在主蔓第10—15節,晚熟,瓜長圓筒形,老瓜白色,蠟粉多,單瓜重10—20公斤,品質比較好。青皮冬瓜,第一雌花著生在主蔓第12節,瓜圓筒形,老瓜青綠色,上面有綠色呈星狀花斑。果面具有蠟質和白刺毛,單瓜重5—15公斤,晚熟,品質優。


三、播種時間

冬瓜栽培一般採用直播和育苗,直播的播種期,溫和地區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種,暖熱地區在3月中旬播種。育苗移栽的播種期比直播的提早半個月左右。

四、播種育苗

育苗所用的培養土要疏鬆,最好在培養土內加入鋸木屑或者穀殼等,以便起苗不傷根,定植後容易成活。冬瓜種子由於種皮厚,組織較松,不容易下沉吸水,加之內種皮透水性差,導致種子發芽緩慢,發芽勢也比較低,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一般把種子放在28—30℃的水中浸泡24個小時,然後將種子用溼紗布包好放進瓦盆中,每隔4—5個小時將種子翻動一次,當種子已經有60%的種子開始露白時,就可以停止催芽進行播種。


五、栽植方式與栽植密度

冬瓜種植許多地方都是以地冬瓜方式栽培,行距為230—250釐米,株距為230—250釐米,每畝種植150窩左右,每窩種植三株。也有的採用搭架栽培,行距為300釐米。株距為50釐米,每窩種植一株。每窩施底肥8—1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加入適當的過磷酸鈣和草木灰。


六、田間管理

1、整枝、壓蔓,地冬瓜管理比較粗放,花工少,但是產量低。為提高單產及冬瓜的外觀品質,要採用搭人字架或者三腳架,引藤蔓上架。並進行整枝,整枝方式是:坐果前留一條側蔓,其餘的都打去,中熟品種選擇主蔓第20—25節,我晚熟品種在30—40節是坐果,每株1—2個果,加強肥水管理,促進形成大瓜。架冬瓜上架前的15—20節在地上生長,也需要壓蔓固定。

2、追肥淋水,冬瓜雖然有強大的根系,但是蔓葉繁茂,需要的肥水量大,要及時供應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才能獲得高的產量。坐果前為了防止冬瓜蔓徒長,肥水供應較少,一般追施清糞水1—2次。坐果後,勤施糞水,並且適當加大濃度,追肥中還可以加入少量普鈣或者腐熟的餅肥。另外,葉面噴施3—6次0.3%磷酸二氫鉀,以促進坐果。進入夏天后,雨水多,這個季節就要加強田間排水。如果遇到乾旱,就要結合追肥或者單獨淋水抗旱。

3、中耕除草,為了促進冬瓜的根系生長和不定根下扎,廂面上需要及時中耕、除草。幼苗期宜深,抽蔓、開花期宜淺,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栽培冬瓜後,全廂鬆土,撒播小白菜等速生蔬菜。


七、病蟲害防治

1、病害

枯萎病,冬瓜枯萎病一般在開花後發病,發病多在基部,造成莖葉凋萎。

防治方法:

輪作三年以上。

適當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控制土壤溼度,及時排水。

選用抗病的青皮類型,如廣州青皮、浙江青皮等。

用甲基託布津、敵克松、瑞毒黴、百菌清在發病初期噴霧與灌根結合防治,有一定效果。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侵染葉片,也危害莖和葉柄。發病初期,葉正面或者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小粉斑,並且逐漸擴大成連片的白粉斑,好像撒上一層白粉。以後逐漸佈滿整個葉片,導致葉片枯黃髮脆,但是一般不脫落。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種植,注意通風、透光,降低溫度,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用5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15%粉鏽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75%百菌清500—800倍液、50%代森銨1000倍液。採取交替使用。如果其中兩種藥劑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炭疽病 炭疽病葉片發病初期為水浸狀斑點,後期為紅褐色,上面輪生黑小點,潮溼時,有粉紅色的粘稠物,乾燥時病斑開裂或者脫落。莖和葉柄上的病斑呈現橢圓形,深褐色稍微凹陷。

防治方法;

用無病種子並進行種子消毒,種子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者用1000倍福爾馬林溶液浸泡30分鐘,然後用清水洗淨後再播種。

加強栽培管理,重病地輪作,合理施肥,清除田間病株、病果。

用50%甲基託布津500—700倍液、50%多菌靈500—7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代森銨1000倍液。採取交替使用。如果其中兩種藥劑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蟲害,

蚜蟲。可以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者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黃瓜蟲。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者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防治蚜蟲,每隔5—6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3—4長。

八、採收

一般都是採收老熟果,老熟果外皮堅硬而厚。採收前半個月要停止追肥或者減少淋水,以降低冬瓜含水量,提高冬瓜的耐貯性。



老周說三農


種秋冬瓜,時間上就是早秋的6月上旬播種,建議選擇抗病耐熱,皮硬耐藏的高產良種,比如像廣東的青皮,湖南的粉皮冬瓜等品種,採用高度是0.6~1米的矮棚,然後結合地膜覆蓋來栽培,那麼效益還是不錯的。前提條件是要注意天氣情況,進行遮陽網覆蓋,育苗時控制好溫度。



㈠培育壯苗

①準備好床土

注意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來作苗床。用40%的園土,要打碎並過篩,60%的腐熟的有機肥,1%~2%的過磷酸鈣和1%的複合肥進行混合,拌勻後來作營養土。營養土消毒可以用甲醛100倍的液來噴灑,1000公斤的培養土需要用甲醛是0.2~0.25公斤,噴後拌勻堆置起來,蓋上塑料膜悶上2~3天后揭開,一週以後,等到了土中的藥氣散完以後再用。或者是1000公斤的培養土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25~30公斤溶於水中來噴灑,拌勻後覆蓋上薄膜,有2~3天后再揭開,同樣的是藥氣散完後再用。

②催芽和播種

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種子的用量,一般情況下每畝地大田是需要播種子50~100公斤,先把種子放到50~55℃的溫水中,要維持15分鐘,然後自然的冷卻到30℃左右,又繼續浸種12~14小時。然後把浸種後的種子揉搓後洗乾淨,用溼的紗布包好,放在30℃左右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催芽,注意,每天還要翻動種子是2次,並用溫水來沖洗種子一次,晾乾,大約有2~3天之後,種子露白就可以進行播種。把營養土放入到營養缽中(選擇合適的營養缽的規格),每個營養缽播催芽後的籽一粒,覆土,輕輕澆水,也可以採用先播種後澆水的方法。


③苗期管理

播種後至子葉充分的展開,注意白天氣溫在30~35℃,夜晚要高於15℃。當第一片真葉露心到兩片真葉展開,白天的溫度是25~28℃,夜晚的溫度是10~15℃。在溫度好的時候,可以在中午的前後在小拱棚上覆蓋遮陽網。在兩片真葉到三四片真葉,要逐步的把遮陽網再揭去,白天的溫度控制在20~30℃,夜晚是15~20℃。播種的前後要澆足水,在雨後必須及時的清溝排水,注意久晴不下雨要勤澆水,保持土壤的溼潤,澆水還要選擇在清晨和傍晚來進行。幼苗的前期可以施用0.2%~0.3%的尿素水溶液,或者是加入0.1%~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在施完後要淋些水。播種後的大學30天,有3~4片真葉的時候進行定植。

㈡整土進行定植

建議每畝地要撒施腐熟的有機肥是4000公斤,過磷酸鈣是50公斤,花生麩是50公斤,複合肥是20公斤,在耕翻後要整平地面,並澆透一次水,等到水滲下去後再做成高畦,要求畦高是0.25米,寬是2米的高畦,加蓋透明的地膜,或者是黑色的地膜,要拉平壓嚴實。每畦栽種兩行,株距可以是0.7~0.8米,最後用細土把定植穴蓋好,注意澆足定根水。

㈢田間的管理

①做好追肥管理

有4~5片真葉階段,在距離瓜苗8~10㎝處,扎10㎝深得洞或者是溝來進行追肥,這時每畝地要施入人糞尿是250~300公斤,或者是尿素3~4公斤,土壤中水分充足時用土把洞口封嚴實,如果缺水的話,在施肥以後就要對每個洞灌入0.5公斤的水,再等到水滲下去後又把口封好。冬瓜植株伸蔓後,在距離瓜苗大約50㎝的地方,開深度是15㎝的施肥溝,這時每畝地施入花生餅肥是30公斤,有機肥是1000公斤。在坐住瓜後進行追施催瓜肥。

②澆水的管理

注意定植以後要澆足定根水,如果天氣晴朗要每天澆一次水,一直到緩苗。在開花的前期通過灌水保持土壤溼潤就可以。在開花期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澆水或者是少澆水,坐果以後要及時澆催瓜的水。到果實迅速的膨大期,如果遇澇就要及時的排水,遇到了乾旱要及時的灌溉,注意灌水要在早晚來進行,在果實成熟時期要減少灌水。

③整蔓及時

冬瓜主要是靠主蔓來結果,整蔓的方式有四種:一種是在坐果之前摘除全部的側蔓,坐果以後側蔓是任其生長。二種事在坐果之前摘除全部的側蔓,在坐果後留下3~4條側蔓,其餘的側蔓要摘除,對主蔓進行打頂或者是不打頂。三種是在坐果前後都摘除全部的側蔓,在坐果後主蔓不打頂。四種是坐果前後都摘除全部的側蔓,在坐果後主蔓要保留若干葉數後打頂。

④引蔓

要及時的引蔓,一種方法是兩棵植株進行交叉引蔓,把瓜蔓引向對方植株的棚架,呈交叉的方式。另一種方法就是每顆植株在本植株的株距範圍內做環形來引蔓。在引蔓的同時要及時的綁蔓。


⑤授粉很關鍵

在雄花開放的當天早晨或者是前一天的傍晚,取下,貯藏在紙箱子裡或者是小竹藍裡面,在早晨取出花粉塗抹在當天開放的雌花上面。(可以套上硫酸紙袋來防雨)

⑥留瓜

一般情況下冬瓜都是每株只留取1瓜,留瓜時的雌花以第二個至第四個比較適宜。應該在瓜沒有坐穩之前讓第二個至第四個雌花可以坐果的就坐果,如果說幾個瓜都沒有坐住時,就要選擇長勢旺的來留瓜,把其餘的都摘除。


黃曉紅果果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冬瓜為葫蘆科冬瓜屬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其不僅可以作為蔬菜食用,還可以用作糖果原材料,果皮和種子還能入藥,具有消炎、利尿、消腫等作用。目前冬瓜在我國很多地區均有種植,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播種,春播常在1~2月,秋播常在6~7月。

為了種好秋冬瓜,需要提前掌握好冬瓜對生長環境的需求。

①對溫度的需求。冬瓜屬於喜溫耐熱類作物,總之發芽適宜溫度在30℃左右,根系生長能承受最低溫度在12℃,生長期最適宜溫度為25~30℃,結果期適宜溫度在25℃左右,20℃以下果實發育會受到影響。②對光照的需求。冬瓜屬於短日照作物,低溫短日照有利於花芽分化,到結果期長時間處於低溫陰天環境,會導致落花落果。③對水分的需求。由於冬瓜的葉片面積比較大,蒸騰作用較強,所以對水分需求比較高,但是如果空氣溼度過大,會不利於冬瓜的生殖發育。④對營養的需求。冬瓜整個生長期比較長,為了保證植株健康生長和果實優質高產,需要施加足夠的肥料,肥料選擇以氮肥為主,配合適當磷鉀肥。⑤對土壤的需求。冬瓜的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適宜種植在排灌便利、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土,並和非瓜類作物保持三年以上輪作。

秋冬瓜種植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合理施肥。冬瓜需肥量較大,種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加腐熟農家肥5000~6000公斤加複合肥50~70公斤;後期根據長勢適當追肥,在坐瓜後可每畝追施複合肥10~15公斤,結瓜旺盛期每半個月追肥1次,每畝施加複合肥30~40公斤;瓜膨大期還可採用葉面追肥方式每隔10天左右,噴施0.2~0.5%磷酸二氫鉀溶液加氨基酸肥600~800倍液。

②科學澆水。冬瓜需水量也是較大的,施肥時往往是需要澆水的。另外,苗期天氣晴朗、氣溫暖和時每天早晚澆水,坐瓜後每天澆一次透水,採收前一週停止澆水。需要注意的是,冬瓜雖然需水量大,但也怕水澇,所以雨天要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導致漚根爛棵。

③引蔓修剪。隨著冬瓜莖蔓的生長,為防止葉片過於密集,需進行人工引蔓,控制莖蔓往一定的方向生長,引蔓的同時還要壓蔓,每隔4~5片葉節壓蔓1次,共壓3~4次;為了防止冬瓜植株分枝和側枝消耗養分,需修剪掉分枝側枝,保留主蔓結瓜,每株留瓜2~3個為宜。

④病蟲害防治。冬瓜的主要蟲害有蚜蟲、蝽象、白粉蝨、紅蜘蛛、瓜實蠅、蟎類等,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冬瓜病蟲害可以採用農業防治、生態防治、化學防治等進行綜合防治。

⑤採收儲存。一般花謝後一個月冬瓜就可以採收了,採收時用剪刀剪斷瓜蒂,避免傷了主蔓,不要傷了瓜皮,影響儲存;冬瓜採用窖藏方式儲存,需保持窖溫10~15℃,溼度70~75%,一般可儲存3~5個月。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淺見,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霧都山客


冬瓜屬於葫蘆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冬瓜喜歡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5度到30 度之間,當溫度低於20度的時候將會影響冬瓜的正常生長。生長過程中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冬瓜對水分比較敏感,需水量較大,但不耐水澇,出現積水之後會出現腐爛病。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最適合生長在疏鬆肥沃的沙壤土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