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足馬力,他們是堅實後盾

開足馬力,他們是堅實後盾

煙臺理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正在加緊生產。

开足马力,他们是坚实后盾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醫療物資是基礎保障。多生產一份,早一秒送達,戰“疫”就多一份勝算。

作為製造業強市,煙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供應工作,保障應急物資生產、儲備和配送等各環節高效運行。令人感動的是,全市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有擔當有作為,他們紛紛放棄春節假期,主動開工復工,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港口、海關、公安、街道等各有關單位協力保暢通,最大限度滿足疫情防控和人民群眾需求。

滿負荷生產

18小時奮戰在一線生產消毒液

連續幾天的凌晨1點,位於福山區的煙臺東科綠之源消毒藥業有限公司車間內,都是燈火通明。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消毒液第一時間送往定點醫院等疫情防控救治單位。

東科綠之源消毒藥業有限公司並不大,以往年可生產消毒液200噸,日均生產量為0.6噸。為有效抗擊疫情,自1月20日起,公司組織員工全力以赴恢復生產,每日18小時奮戰生產一線,日均產量達到3噸。

煙臺作為製造業強市,應急物資生產不能掉鏈子。連日來,不只是在福山區,煙臺開發區、萊州市、龍口市等地企業也紛紛復工開工,開足馬力,全力以赴做好應急物資生產。

“臘月二十八我們自發組織員工復工,臘月二十九晚上12點在接到開發區經發科創局組織好滿負荷生產全力保障供應的通知後,又電話聯繫了所有員工,向大家說明這一緊急情況,員工們也都理解,克服各種困難提前結束休假,返回了崗位。”煙臺理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可保證每天2萬隻N95規格以上的口罩的生產供應,原材料準備也比較充足,大年初一已經通過航空、陸運等形式,採購了充足的原料,可滿足當下的產能需求。

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艾睿光電的部分研發和生產人員中止春節假期,加班加點生產產品。公司產品測溫模組和人體體溫快速精準篩查紅外熱像儀已經應用到廣州白雲機場、成都東站和成都北站以及武漢協和醫院等疫情篩查一線中,其他城市在陸續安裝中。

萊州嘉宏塑業有限公司,從1月26日開始開工趕製口罩、防護服、手術衣等一次性醫療消耗品。“我們不惜放棄已有的訂單,協調原材輔料,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控物資生產儲備工作中。”防護服生產車間主任荊曉慧說。現在一天可生產1200件左右,達到滿負荷運作。

在我市,加入應急醫療物資生產的,還有這樣一批企業,他們不直接生產成品,卻是重要的原料生產企業。

道恩集團是全國最大的醫用口罩熔噴聚丙烯材料生產商,集團幹部職工正月初二早上便復工開足馬力,所有口罩料生產線滿產達到了最大產能日產120噸。龍口科達化工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二溴海因原粉生產企業,也是二溴海因消毒劑生產企業,公司所有員工於正月初二主動放棄休假,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抗疫生產中。泰和新材集團生產的氨綸長絲可廣泛用於醫護服彈力扎口、紙尿褲、口罩耳帶等醫用防護領域。公司24小時不間斷生產,1月30日起,安排專車將用於生產醫護用品的氨綸長絲,分3批運往湖北省的口罩生產基地,共計可用於生產約1.5億個醫用防護口罩的耳帶。

開通綠色通道

醫療用防護服生產企業

火速拿到營業執照

戰“疫”期間,時間就是生命。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全力配合企業做好應急物資生產,積極開通綠色通道,為企業應急物資生產解難題。

自1月27日起,市工信局成立疫情防控後勤保障組,對全市10家應急物資生產企業逐一安排局工作人員作為聯繫人,掌握企業生產能力、現有成品庫存量、原料供應等情況,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用工、原料等困難,堅決保障應急物資生產、儲備、配送等各項工作。

2月1日晚19點40分,開發區審批服務局接到山東舒朗公司要成立舒朗醫療公司用以生產防護物資信息。該局連夜開通綠色通道,幫辦代辦,安排專人聯繫了企業,對投資人、註冊資本、人員信息逐一確認後,開展了“一對一”的材料網上指導。

鑑於企業申請2月2日成立,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一早便到達政務服務中心調試系統,並把登記信息提前錄入系統,確保企業登記順利完成;同時為減少與企業見面,告知企業通過一樓自助終端打印了營業執照正副本,企業從進大廳到打印執照前後不過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煙臺舒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許可證後,將藉助原服裝加工優勢集中開展防護服的生產和銷售,緩解防護物資緊缺問題。

2月3日上午9點,一輛滿載1000萬隻疫情應急物資——異戊二烯PP墊片的物流車,緩緩駛離福山區東廳街道鑫匯包裝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的2月1日,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發函給煙臺鑫匯包裝,稱當前疫情急需藥品因缺少藥用包裝異戊二烯PP墊片而無法正常生產,希望企業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儘早發貨。鑫匯包裝有限公司加班加點完成生產任務後,面臨著物資運輸難題,向街道辦事處進行求助。

福山區東廳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慕春誠得到企業求助後,第一時間溝通協調福山區工信局、交通運輸局,諮詢應急物資運輸辦理程序,指導和幫助企業提交行政許可材料,協助其工作人員進行網上審批,當天即辦理出《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確保了防疫攻堅戰快速推進。

各方攜手保暢通

39噸口罩布從貨輪到高速

僅用20分鐘

應急物資保供應,一頭是生產端,另一頭物流端同樣重要。

2月4日,來自韓國平澤的“海藍鯨”輪和國內大連的“集發東海”輪載運防疫物資,先後“零待時”靠泊山東港口煙臺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煙臺港防疫物資運輸“綠色通道”高效保障,第一時間完成裝卸驗放並離港發運。

為全力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煙臺港不講條件、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啟動應急預案,開闢“綠色通道”,從信息收集、計劃制定、作業執行、對外協調四個方面強化責任分工,精細組織調度,協調船公司實現船舶靠離、貨物裝卸、單證辦理“三個零待時”。配合相關口岸查驗單位,提前做好通關準備,實現貨物快速驗放,確保自水路進出煙臺港的防疫物資第一時間迅速離港發運。截至2月4日,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山東港口煙臺港已接卸五批次疫情應急物資。

港口通道高效有保障,海陸轉接效率同樣也要頂上去。2月4日19時10分,一輛載有39噸口罩布的貨車乘渤海瑪珠輪,由大連抵達煙臺港,連夜馳援武漢。早已在這裡等待的煙臺市港航公安局乘務警察支隊乘警積極協助船方,為該車輛上下船開闢綠色通道,安排警車引導該車輛快速出港,於19時30分到達同三高速路口,為防疫物資及時運抵武漢爭取寶貴時間。

海關通道同樣暢通無阻。1月26日,一批3套熒光定量檢測設備自新加坡運抵山東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這批設備可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通過“進口防控物資快速通關受理窗口”實施快速驗放,目前上述3套設備已運往山東省內疾控部門。

目前,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各業務現場均開通了進口物資快速通關專門受理窗口和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進口藥品、消毒物品、防護用品、救治器械等防控物資快速通關。相關物資緊急情況下可先登記放行,再按規定補辦相關手續。用於防控疫情的涉及國家進口藥品管理准許證的醫用物資,海關可憑醫藥主管部門的證明先予放行,後補辦相關手續。YMG全媒體記者 侯召溪 通訊員 王聰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