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峰科技四年拿下院線六成激光光源,要把激光電視價格打下來

光峰科技四年拿下院線六成激光光源,要把激光電視價格打下來

642.66億元、17.27億人次、3部電影票房超過40億元,是中國電影市場2019年交出的成績單。

“激光廳、4K廳、IMAX、杜比廳、中國巨幕……”各領風騷三五年便升級換代的強大視覺體驗,讓中國的電影觀眾眼花繚亂。鮮為人知的是,激光顯示技術商光峰科技(688007.SH),是中國這一次視聽娛樂狂潮的主要推動力和受益者之一。直到和小米合作推出家用級別的激光電視並迅速佔領市場,光峰科技才算從幕後走到臺前。

2018年底,光峰科技的激光電影放映機光源已在全國部署14,018套,市場佔有率約60%,但上下游巨頭環伺難以突破,光峰科技面臨著院線推進速度放緩、激光電視整體市場體量較小等風險。光峰科技若想尋求新的增長突破點,唯有向另一個彈性更大的市場投石問路。

光峰科技四年拿下院线六成激光光源,要把激光电视价格打下来

硬科技降成本

在電影院線放映市場,新近出現的激光光源更節能、亮度更高、使用壽命也更長,因此正在衝擊和替代氙氣燈泡的統治地位。

但是,起步更早的氙燈光源技術成熟、製造工藝簡單、性價比突出,是目前電影放映領域使用最廣泛的光源。儘管亮度衰減的劣勢比較明顯,但部分院線還是可以降低亮度,以犧牲觀眾觀影體驗的方式來延長氙燈的壽命,並推遲氙燈放映機更換的時間點。

成本,成為激光光源商業化推廣的關鍵。

激光光源有兩條技術路徑,一是通過紅、綠、藍(光的三原色)三色激光混合,二是通過單個激光光源和熒光混合。作為較早開始探索激光顯示技術的廠商,光峰選擇了成本更低的後者——用成本優勢最大的藍色光源,搭配轉動的熒光色輪完成彩色顯示,實現了激光光源的“降本增效”。

因此,光峰自己研發的ALPD®激光顯示技術突破了激光光源的成本困境,使其釋放出了市場潛力。通過與中影合作成立中影光峰,光峰的激光光源成功切入放映機市場。

從專利數量和被引證次數,可以一窺光峰技術之“硬”,其熒光激光光源底層關鍵架構技術方案在2007年至2019年2月28日已被同行業公司先後引證390餘次。

既然涉及底層的核心技術,專利上的交鋒也在所難免。從2013年10月起,光峰就面臨著多個核心專利無效宣告請求的挑戰。最終在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駁回無效宣告請求人的再審申請,光峰科技才取得最終勝利。這場拉鋸戰也入選了深圳市2018年度知識產權十大事件。

知識產權領域的交鋒只是前哨戰,硬碰硬的成本較量才是攻堅戰。

四年拿下近六成中國激光光源

儘管已經通過“藍光+熒光”解決方案極大地降低了成本,但激光電影放映機在成本較量中仍處下風。某經銷商在中影器材得到的激光電影放映機終端市場報價為26.3萬元,同等亮度的氙燈電影放映機報價為18.3萬元。

作為影院建設的主要成本之一,想讓院線直接放棄價格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舊放映機併購入新機,並不現實。

面對氙燈替換成本高企的難題,光峰在2016年推出租賃模式,用舊機改造等方式解決院線的更換成本問題。

光峰科技的策略是“貼身防守”式的定價:通過計算氙燈的售價、使用壽命和電費來確定激光光源的租金。光峰的激光光源租金為每小時10元,加上電費約為每小時12元,僅略高於使用氙燈光源每小時11元的成本。

這種類似於分時租賃的業務模式,終於使技術優勢轉化成了市場優勢。租賃模式帶來的收入從2016年的2146.4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30431.7萬元,增長超過14倍。

光峰科技四年拿下院线六成激光光源,要把激光电视价格打下来

完成從1到10的市場開拓後,光峰科技正在跨越新的增長門檻。因為放映機行業的上下游產業分工已經很明晰,且都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光峰較難突破其固有定位 ,業務增量逐漸觸及天花板:

從上游看,光峰科技的激光器和超短焦鏡頭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度很高。

下游的放映機廠商行業,也已經形成了巴可、科視、NEC和索尼四家割據的局面。儘管中影光峰在2019年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放映機C5,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國產放映機的空白,但其產品定位是個性化影廳,尚沒有進入院線直接與巨頭們競爭的能力和計劃。

光峰、中影、巴可、IMAX乃至下游的院線,存在著直接或間接的戰略合作和業務合作。這種在產業鏈上各司其職的精細化分工,讓巨頭們建立了穩固的基本盤,讓作為上游企業的光峰科技很難憑藉一己之力向下遊滲透。

從市場角度看,行業潛在天花板的風險已經逐漸凸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其中激光光源銀幕約31000塊。目前,中影光峰的機器已經覆蓋了超過18000塊屏幕,在激光光源的市場佔比約到58%。

光峰科技四年拿下院线六成激光光源,要把激光电视价格打下来

成效顯著,但已是強弩之末。

光峰已經完成主要影院管理公司放映機光源的激光化改造,剩下的市場大多為中小院線,它們規模小且較為分散,安裝速度勢將放緩,可能會導致該業務增速下滑。

針對產業鏈的這一現狀,李屹博士從生態的角度闡釋了光峰目前的戰略:

一方面,產業的上下游不應該只是供應商和採購商,而是互利共生的關係。單純的降價、詢價和比價並不利於科技創新。激光器的單個平均成本雖然沒有下降,但是激光器的瓦數卻在提升,平攤到每瓦光源的成本在下降;

另一方面,光峰科技正通過併購,打造自己的業務生態。李屹介紹說,光峰科技有三個投資原則:業務上要有協同效應,要有自我運營的團隊、要做充分的盡職調查。

去年12月,光峰擬收購GDC-BVI公司36%股權為例,背後邏輯是:全球數字影院服務器賽道上只有GDC和杜比,通過收購GDC的股權,光峰得以進入服務器和解決方案領域。如果能將服務器納入到光峰的版圖之中,就能增強對放映機的管理,產生協同效應。比如,通過加強服務器的加密功能,避免放映機被“偷時長”。

李屹和光峰瞄準的新藍海,就是目前院線低迷的上座率。李屹把當前院線電影放映的排期比作空載率較高的出租車,並認為未來潛在的解決方式是類似Uber模式的有的放矢。光峰如何從產業鏈目前的位置中走出並解決整個電影放映行業的痛點,是光峰科技努力佈局生態的方向,也是從10到100的市場機遇。

把激光電視價格打下來,讓激光顯示進入千家萬戶

除了在影院市場的生態思維和佈局外,光峰在家庭消費市場的目標是讓激光顯示能走進千家萬戶。

與LG的合作,讓光峰成為激光電視賽道的先驅者;而後與小米的合作,則是讓激光電視成為一個消費級的產品。

消費者可以在萬元左右價位實現80寸乃至100寸的家庭影院,這是一大塊消費級市場蛋糕。2018年,小米品牌與光峰品牌的光峰系激光電視,整機市場佔有率約26.7%,合計超過排名第一的海信。

和LCD、OLED、Micro-LED等自發光技術相比,激光顯示的主要優勢是不發熱和無輻射,成像效果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不過,儘管保持著較高增速,超大屏幕在家用市場並沒有被真正開發。奧維雲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激光電視國內的銷量為16.4萬臺,預計2021年市場銷量將達到73.5臺。儘管激光電視增長迅速,但是在國內整個彩電市場4774萬臺的銷售規模面前,體量極小。

問題與院線端的問題一樣,還是成本問題。

隨著液晶面板價格的跳水,消費者只用兩三千元就能將65寸的液晶電視搬回家,已經足以滿足日常家庭影音娛樂需求,激光電視雖然可以實現更大尺寸的視覺體驗,但動輒上萬元的單價,令人望而卻步。

李屹表示,通過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化,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同時和渠道進行有效的合作,光峰科技目標是讓激光電視進入千家萬戶。

此外,激光電視的機身雖然遠比液晶電視輕便,但出於吸收自然光、保證明亮環境下的顯示效果,依然需要安裝超大尺寸的硬幕,給入戶增加了不少麻煩。

李屹認為,在大屏趨勢下,捲曲屏有望成為解決方案。在今年的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上,LG就展示了可捲曲的OLED屏幕;在激光顯示領域,目前已經有軟幕的解決方案,但要想實現和硬幕比肩的顯示效果,尚需時日。

在核心技術拱衛的護城河內,光峰科技已經利用其獨特的商業模式迅速品嚐了影院市場最肥美的部分,接下來要啃“硬骨頭”;而在消費市場,儘管和小米的合作迅速搶佔了激光電視市場,但卻受制於成本問題無法惠及普羅大眾。

光峰科技勢必要再一次重新設計商業模式,以鞏固當前市場並獵取下沉市場客戶;而激光電視降低成本,則有賴於整條產業鏈的成熟配套,並非單兵突進所能企及。面對岔路口的光峰科技,又一次站在了起跑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