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個口罩只給自己留2個,這個“外人”早已成了“自家人”!

董驥是一名市級駐村指導員,來到港沿鎮惠軍村的這段時間,他主動融入集體,積極為惠軍村建設出謀劃策,常常深入群眾一線、訪貧問苦,幫助農戶發展產業,當地幹部群眾早就把這個“外人”當成了“自家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董驥挺身而出,帶領父老鄉親打贏阻擊戰。

4000个口罩只给自己留2个,这个“外人”早已成了“自家人”!

疫情防控就是戰爭

董驥不是崇明人,這個春節他主動放棄回家與家人團圓的機會,堅持和其他村幹部一道,每天下村入戶進行人員排查、政策宣傳、發放告知書。董驥說:“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形勢越來越嚴峻,作為一名退役軍人 ‘若有戰、召必回’,疫情防控就是和平年代的戰場 。”

村裡老人居多,可董驥不會崇明話,於是,他一邊說一邊用肢體語言表示,反覆叮囑老人:“外面不安全,最近不要出門了”,“有什麼需要直接電話聯繫黨支部、村委會”,“周邊有外地回來的要告訴我們”。整個假期,董驥就在走訪農戶、做好宣傳中度過。

4000个口罩只给自己留2个,这个“外人”早已成了“自家人”!

保障百姓安全就是他的使命

疫情初露端倪,董驥就有了“先見之明”,第一時間驅車前往市區採購口罩等物資,他想方設法、東奔西跑,來回於各家工廠之間,終於籌到了近4000個口罩。

但數量畢竟有限,如何合理分配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最終董驥決定先給防疫一線工作者,8名垃圾保潔員,10名村民組長,11名志願者以及部分村民。同時,他還援助了周邊6個村委會700只口罩,解決了周邊村的燃眉之急,等口罩分得差不多了,他才想到要給自己留兩個。這些口罩如今成了村民的‘護身符”。

4000个口罩只给自己留2个,这个“外人”早已成了“自家人”!

發揮先鋒作用是黨員的責任

嚴格落實外省市返滬人員居家隔離是基層一線防控好疫情的重中之重。但與外省市人員接觸存在一定感染風險,妻子勸導他要當心,不要亂跑,董驥嘴上滿口答應,但當得知村裡有一戶剛從武漢回崇人員時,董驥第一時間就與惠軍村村幹部一道上門,為該戶村民測量體溫,耐心勸導他們做好居家隔離。

董驥說:“作為共產黨員,幫助群眾、帶領群眾共克時艱是應該做的。”

4000个口罩只给自己留2个,这个“外人”早已成了“自家人”!

記者:陳柳華

部分資料:文明港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