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們必須變得理想主義,如此才能夠想象一個更好的世界;我們必須變得現實主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見事物本來的面貌;同時我們還必須變得實用主義,這樣我們才能採取有效的手段朝我們的理想前景前進。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學習了很多知識,卻沒有思辨的學習。這也是許多傑出人才專業能力突出,而思維範式偏執或者僵化的原因。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的魅力,在於它告訴人們,通過批判性思維的運用,完美思想和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從而提升我們的思維質量和思維品質。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可以理解為進行深刻反思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日常生活就是由一系列行動、決策構成的。當決策的方式是理性的時候,我們就過著理性的生活。當決策的方式是非理性的時候,我們就過著非理性的生活。

思考是我們的本性,我們每天都在思考著。我們如何思考、思考什麼就決定了我們怎樣去體驗和行動。比如,我們在選擇自己職業生涯的時候,你對職業的思考和選擇,就決定了未來自身的價值和財富。

雖然思維方式很重要。但大多數人的思維,都是有偏差的、扭曲的、不全面的。思維的狹隘,又導致大多數人意識不到自己思維的錯誤,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導致自我矇蔽。比如,在災情面前,對紛繁複雜的信息沒有甄辨能力,人云亦云,以偏概全。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


然而,思維的提升是個漸進的過程。改變一個人的思維習慣需要經歷無思維反思意識、有思維反思意識、起點上的思維提升、行進中的思維提升、有所成的思考、集大成的思考六個層次,日積月累方可見成效。

所有的思維都由組成它的八大要素所界定:產生目的、作出推斷、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利用信息、產生意涵、利用概念、插入觀點。

當我們抱著一種提升自己思維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思維時,批判性思維就啟動了。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


那麼,我們怎麼培養批判性思維那?

1.利用“浪費”的時間。生活中總有一些時間被我們浪費了,為什麼不利用那些通常被浪費的時間,用於訓練我們良好的思維呢?

2.一天只處理一個問題。每天給自己一個短暫的空閒時間,去面對並系統透徹地思考一個問題,弄清背後的邏輯。

3.將思維標準內化。每個星期關注自己思維的清晰性和準確性。

4.保留一份認知日誌。也就是將思維提升的過程記錄下來,間隔性覆盤內化。因為有時人的記憶是短暫且不正確的,當有確切記錄的時候,才能避免陷入焦慮和迷茫,才能清楚地看到思維的提升。

5.練習思維策略。

訓練認知策略,並記錄下對自己的觀察,包括自己從中學到了什麼以及如何用這個策略來提升自己的思維。

6.重塑你的性格 。每個月選擇一個你想為之奮鬥的認知特質,然後讓自己聚焦於如何能養成這種特質的問題。

7. 面對你的“自我” 。觀察自己的自我中心思維,反思自己的行為,用理性的思維去處理事情。


“思維塑造了你,無論你在做什麼,無論你有怎樣的感受,也無論你想要什麼——一切都由你的思維品質決定。”

批判性思維雖然是好東西,但是一向稀缺。

在當下肆虐的肺炎疫情中,一個又一個的荒誕不經的謠言,一個個數據的誤解和形式的誤判,一部分人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去分析、解讀,還有一部分人盲目跟隨、無意義的起舞。要想改善認知現狀,有必要在在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上下功夫。

學會做一個批判性思維者,提升思維的品質和技巧,是我們在這個迅速變化的世界裡唯一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