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出路是什麼?

梁祥仕


作為一名三線城市工作了6年的程序員,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下面說下我個人滴看法。

首先就跟金融投資一樣的道理,個人的出路也不能都押寶到一個地方,放到一個籃子裡。

第一,本職工作要做好,一個人能在職場獲得什麼樣的發展,最大程度上取決於能給單位帶來多少價值。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一年能給單位創造100萬的價值而領取10萬的工資,老闆會輕易讓你離去嗎?注意幹好本職工作,程序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只是一方面,有時候態度更加重要,有的人開發技術很強,但是總是不把工作當回事,開發的功能經常出現設計不嚴謹的出問題的話,那還不如一個技術稍微差點但是認真的人。我相信如果一個人專業靠譜,工作認真負責的話,遲早會脫穎而出的,畢竟上級領導承擔著業績壓力,他們對每個人的工作其實心裡門清的。

第二,一定要持續不斷的學習,不在乎一天學習多少,但是每天都要學習,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我個人認為如果你對編程感興趣,那就不要辜負這種天賦,最好的天賦就是興趣!因為喜歡,我們可以不感覺到累的持續付出,成功經常是不經意的,更加心胸寬廣的去想,既然在做喜歡的事情,就算不成功也是開心的。以我個人為例,之前在國企工作做信息科技工作,用的開發技術都是比較老舊的,但是我基於個人興趣一直在學習,然後堅持讀數、寫博客,從2017年開始累計發了300多篇。當我選擇從國企離開進入社會時,我的技術既具備了國企的嚴謹又能跟上互聯網公司的潮流,而且因為不斷的寫博客總結,對一些技術的認識也更加深刻,然後我就發現所有面試的公司都願意接納

一個不斷學習的人,畢竟技術一直在變,學習能力是不變的。

第三,不斷挑戰自己的舒適圈,當你習慣了挑戰,那就沒啥好擔心的了。當我就職於現在的公司後,每年都更新公司的技術體系,比如將公司後端的技術架構從SSM轉換到SpringBoot,前端從JSP轉換到Vue全家桶。雖然經歷了陣痛,踩了很多坑,但是最終我們實現了效率上的大提升大飛躍。而部門員工由於一直更新技術體系,學到了很多東西,年輕人嘛有進步就會感覺比較開心,成就感對一個人的塑造是很重要的。然後今年我們準備後端開始微服務化,部署容器化,前端全面採用ES6新語法。因為我經歷過技術換代,經歷過項目開發測試中的曲折困難,所以我現在根本不怕新的技術、項目挑戰,習慣了。

第四,開闢第二戰場。上面都是本職工作方面的事情,最後還要做點自己感興趣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像我就開闢了自媒體視頻、文字這個第二戰場,本身我就是做計算機的,對這些還算熟悉,而我也比較喜歡錶達,然後為啥不立即來做一下呢?


總結:很多人沒有專業技術,照樣闖出一片天,程序員技術傍身,而且接觸到的都是前沿的東西,還不立即去發揮特長,結合興趣,持續不斷的去做,沒問題!


程序員的搞笑生活


我也是一名程序員,也剛好30出頭,入行6年。我分享一下我這幾年的嘗試和思考!

成員的焦慮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的35歲大哥蘇名哲,雖然有清華大學和斯坦福名校背景,但是到了中年一樣沒逃過中年危機的宿命!

在蘇名哲跟妻子吳非得爭吵中,吳非得話句句戳中程序員的心:“作為一名程序員,你學習東西有年輕人快嗎?”蘇名哲的遭遇真實的反應了現實中我們程序員的境遇!

但是35歲就是我們程序員職業生涯的終點嗎?我們的出路在哪?我也一直在不斷的嘗試:

開展副業

作為程序員,大部分都希望能開展副業,增加收入,希望將來有一天失業了,起碼還有副業傍身不至於沒有收入,我也做過嘗試:

做金融投資:我跟其他程序員一樣沒有人脈,沒有社會資源,2015年看著股市行情好,希望賺點外快,依次作為以後得一個副業。結果可想而知,最後損失40%離場!當時聽別人忽悠,做期貨原油,沒有漲停限制,當晚拿了10000嘗試了一下,不到一小時損失6000,教訓慘重!這條路不通!



接私活:對於程序員,有寫代碼的能力,可以接點私活,曾經做過一個項目,那時工作比較閒。現在工作開始996,再也沒有其他時間!

自媒體:平時喜歡刷新聞,寫點東西,正好趕上自媒體時代,希望將來可以將流量變現。但是自媒體堅持很辛苦,從閱讀量平均幾百,到平均幾千,到偶爾寫出閱讀量200萬的爆文,每天尋找熱點,琢磨構思,琢磨怎樣吸引大眾的興趣等等。需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做資深程序員

除了開展副業,最直接的路就是升職為架構師,資深程序員,職業經理,或者CTO。在我的公司除了幾個90後,我還算比較年輕的,我們公司是芯片行業,經驗豐富的員工很有競爭力,就好比醫生工作越久越吃香是一樣的。

但是大哥蘇名哲的:我是不會輕易被淘汰的!這是有前提的,我們要保持一顆好奇心,不斷地學習新技術,不斷嘗試,比如人工智能,不能跟蘇名哲一樣盲目自信!

最後,我們應該以我們Debug程序的精神,不斷嘗試,即使失敗,爬起來繼續努力,萬一有一條路適合自己呢?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員,你正在做著什麼樣的努力?歡迎留言!


AI科技猿


這個問題好,我也想問,從大學就開始做項目,直到畢業至今有4個年頭了,以前為了成為大牛,每天熬夜看算法,自己造輪子,週六日休息日,也是窩在家裡看書,到今年過完年忽然想到,我一直這樣在公司下去,每天寫寫代碼,解決點小bug,工資什麼時候能真正的漲上去。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孩子買房的壓力越來越大,雖說過完年被領導表揚提了幾次薪,但離買房卻依舊很遙遠,經常有兩個想法在腦子裡迴盪,一是通過跳槽來不斷增加工資,工資會漲代價是跳來跳去結果30好幾了還在跳培養不出自己的人脈和圈子,第二個就是去創業,這個是比較特別想選擇的,但卻不知道創什麼業以及怎麼開始,我現在的想法是先觀察以及學習創業需要的東西,現在很少看代碼了,更多的是看人利用小軟件進行營銷賺錢的案例,期望自己能開發出一款自己的東西來!


沒風來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會擔心的問題,不單單是程序猿,每個職業都會存在中年危機,只是說有些職業的經驗積累對於未來有著比較好的價值體現,例如:財務、銷售。但是有的職業雖然前期的薪水很可觀,不過經驗積累對於未來用處較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吃青春飯。

而程序員這個職業,恰恰也是吃青春飯的代表。

我們常常會看到各個網站新聞上報道,”某某公司裁員35歲以上程序員”,“35歲以上程序員被離職等等”。

這個也反證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應該不要把眼光關注在寫代碼這個單一的工作上,需要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

對於程序員未來的發展,其實大致說來,也就那麼幾個,但是都需要具備程序開發以外的知識。

1. 管理崗位(項目經理)

開發轉管理可能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發展方向了,我具備了技術能力,我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學習到很多關於項目管理,團隊管理的經驗,如果我再系統的學習一下這方面知識或者是考個PMP的證書,那50歲以前,你應該都可以不用擔心了。

2. 產品崗位(產品經理)

開發轉產品,也是現在比較多的一種發展方向,不過產品其實也是一種技術崗位,雖然他的生命週期比程序員可能長點,當然,現在也沒有什麼新聞說產品經理被裁員的,不過我認為,比起管理崗位,可能生命週期還是會短一點。

3. 科研崗位(技術專家、科學家)

從普通的研發工作,轉為更深層次的技術工作,這種工作對人的自身要求比較高,首先,你要有高的智商和對未來想象的意識。例如現在比較流行的AI,去研究AI最底層的科學技術,讓機器模擬人類思維等等,如果你真的成為了這個領域的專家,你到70歲,可能還會有人請你去演講,有學校會讓你去任教,有出版社讓你出書。

這條路的難度肯定是最高的,成就和生命週期肯定也是很長的。

4. 脫坑

其實我有很多做技術的朋友,最後都做了這個選擇,為什麼呢?

有的是,自己確實不是愛好技術,只是年輕時為了生活選擇了這個職業,30多歲了,有了自己的積累以後,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可能開一個小店,或者跑去做銷售。

有的是,自己的能力到了一個瓶頸,沒法在深入了,學習對於他來說已經很吃力了,所以選擇了改行。

其實36行,行行出狀元,換一個行業,不一定就會差,只是有點可惜。

5. 自己當老闆

這個選擇可能是最不靠譜的,說實話,互聯網創業的成功率極低,我非常建議20歲出頭的小夥子去互聯網創業,他們奮鬥個4-5年,如果成功,他們有了美好的未來,如果失敗,他們輸的只是幾年的時間,但是他們贏得了比打工更多的經驗,不管是再創業,還是去找工作,這些經驗是有益的。

但是如果你30歲了,請你要好好考慮了,你如果去創業,可能走的就是一條破釜沉舟的路了,如果你有相當的經濟積累,OK,放手一搏未嘗不可。如果你只是剛剛步入小康,那你可能熬白了頭髮,熬垮了身體,最後在再了峰頂,這一切都值得,如果半道摔下山崖,那真的可能就是爬不起來了,就算起來,也是傷痕累累。

選這條路,那就是地獄難度,有1%的可能通關。


會技術的葛大爺


我也是程序員,今年26,從業4年,技術不上不下十分尷尬,自畢業就幹這行,交際圈小的可怕,一個1年銷售的人情世故都比我老練,雖說現在收入超越了絕大多數同齡,但不可避免跟同行一樣開始迷茫起來,也看過很多《30後程序員出路的文章》,無非就是:

1.專研技術,成為技術大拿,朝CTO發展。個人覺得成為CTO不關要技術,還要地利人和被伯樂相中才行,而且成為技術拔尖難度委實不小,靠譜分60,難度分90。

2.朝管理崗發展。程序員大多都是不善言辭,管理能力先天不足,但成為一個技術主管難度應該太大,靠譜分70,難度分80。

3.轉互聯網銷售。不說了,靠譜分60,難度分90,跟成為CTO半斤八兩(至少我這麼覺得)。

4.找個靠譜公司,安安擔擔度過餘生……不虧是一個好出路,但是公司要靠譜才行,有點賭博性質,靠譜分80,難度分50。

5.工作室+兼職,創業太累,就找幾個小夥伴成立工作室接接外包,不失為一條自由愜意的出路,但是有個交際廣的小夥伴很重要,靠譜分70,難度分60。

6.創業……拼搏吧,程序猿,搏對了,你就萬人之上了,沒搏成,擦乾眼淚,繼續找出路,不過一旦創業過,不管結局如何,管理能力肯定直線上升,也方便選擇前面的路線,靠譜分100,難度分100。


瑰麗傀儡


我老公是程序員,偶爾也是加班狗,對這個行業略知一二。

個人認為有下買幾條路:

1. 沉默寡言,愛好代碼就是做技術,鑽研技術。這樣的人技術過硬,也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能確保不會被淘汰。國外50歲的程序員都有一大把,但國內目前還沒有那麼發達,當然如果能提前實現財務自由也可以不必這麼拼搏。

2. 具有領導才能,那可以在公司做CTO之類的,工作輕鬆管管人,但是也要警惕被裁員的風險,現在各大互聯網不就開始裁員中層了嗎?

3. 做個程序講師,有朋友在二線城市做培訓班老師還挺愜意。跟高校有合作,出入高校講課,據說收入也很客觀,而且有新鮮感。

4. 創業,最刺激的一種選擇,失敗與成功擦肩而過。目前看來失敗率要大於成功率。

5. 做小項目,比如網站或者遊戲之類的吧。

6. 賣水果轉行,這個可能會告別禿頂,長出秀髮的。


阿七在北京


驚人院是什麼?

全球唯一的非正常故事研究中心,腦洞、懸疑、熱點、現實,各種題材小說故事帶你進入現實裂縫,獲取超乎想象的研究成果。

我曾聽過一個關於30歲依然默默無聞程序員的故事,聽完我就只有一個感覺:千萬別惹程序員。

這個奇妙的故事要從一場同學會說起······

“武安路到了,乘客可在本站換乘地鐵二號線。開門請當心,注意腳下安全······”

蘇遠被下車的人潮裹挾著擠出地鐵。

外面淅瀝瀝的小雨依然沒有停下,他嘆了口氣,撐傘走了十幾分鍾,終於看到了旋轉餐廳,玻璃牆裡透出的燈光將四字招牌映襯得閃閃發亮。蘇遠在餐廳門前收傘,只聽見一陣低沉的引擎聲,遠處的跑車疾馳而過,濺了蘇遠一褲子髒水。

“蘇遠······嗎?”從跑車裡走下來的男子穿著一身休閒裝,跟加了一天班、滿臉疲憊的蘇遠不同,男子的面容舒展,眉毛和髮型都精心打理過,渾身散發著清爽的氣息。

蘇遠狼狽地和他打了聲招呼:“餘越,你也來了啊······”

餘越是蘇遠高一時的同桌,也曾是他最好的朋友。然而,16歲那年,餘越就轉學去了國外,後來又順理成章地留在國外讀大學。這麼多年沒見了,沒想到他今天也會來參加同學會。

電梯升到20層,自動打開的大門中斷了蘇遠的胡思亂想。今晚,大廈第二十層的旋轉餐廳被四中04級3班的同學包下了,電梯門剛打開,曾經熟悉的歡聲笑語就湧了過來。

他跟在餘越身後,一抬眼就看到了守在餐廳門口的高中班長。

“餘越,你總算來了!美玲剛才還在抱怨說你再不來她就要走了!快快快,大家都在等著你呢!”

蘇遠看著班長迫不及待地推著餘越往人多的地方去,卻沒注意到自己,心裡有些失落。要不是為了朱瑤,他根本不會來這種無聊的同學會。

旋轉餐廳吃的是自助,菜品很高檔,遠離人群焦點的蘇遠開始自顧自地拿起餐盤取食物。

“喂喂喂······OK,大家請靠近我一下。”

麥克風的聲音吸引了蘇遠的注意,餐廳正中的位置裡三層外三層地圍滿了人。蘇遠也不過去湊熱鬧,就一個人坐著吃海鮮。

“大家能認出我是誰嗎?”那個調試麥克風的男人繼續講著。

有人起鬨說:“餘越啊!以前上課你老是被數學老師點名批評!”

“對對對,就是我。今天把大家聚在這裡呢,就是想敘敘舊。晚上你們敞開了吃,餐費和場地費我都包了!不過,這麼多年沒見,我都對不上誰是誰了。有沒有人來自我介紹一下的?那個······我的同桌呢?借了我的遊戲機到現在還沒還的同桌出來一下。”

人群中傳出一陣爆笑。

蘇遠尷尬地介紹了幾句,就下臺來,抱著看戲的心態聽老同學們輪番上陣做著自我介紹。可是越聽,他就越覺得羨慕。老同學們這個在投行做高管,那個成了四大的合夥人,還有的雖然工作普通,但早早就結婚生子,如今家庭美滿。大家好像一畢業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穩定地行駛在人生的正軌上。

反觀蘇遠,畢業後一門心思撲在寫代碼上,被“996”工作制壓得喘不過氣來,幾年下來存款不到十萬,還沒有時間找女朋友。看著目標明確、對人生駕輕就熟的高中同學們,年近30的蘇遠不禁感到焦慮,一切都晚了,他被別人遠遠拋在了後面。

可是,他的人生究竟是從哪一步開始出錯的呢?

“嗨,我是朱瑤,還有人記得我嗎?”悅耳的女聲將蘇遠拉回現實。

他突然站了起來,直奔人群中去。

蘇遠看見了拿著麥克風的朱瑤,她還是那麼美,笑起來露八顆牙,比從前多了一份成熟帶來的自信。蘇遠來參加同學會,就是因為還抱著一絲幻想:要是朱瑤還單身,自己也許可以和她重新取得聯繫,向她坦白自己曾經多麼喜歡她······

“······不像班上的精英們,我這個人沒什麼遠大的理想,大學畢業後就進了體制內。平時工作不是很忙,週末我就自己在家做做烘焙,有興趣的同學留個地址,我給你們寄過去。還有······我下個月就要結婚了!歡迎大家來參加婚禮······”

朱瑤握著麥克風的手上,鑽戒在水晶吊燈的照耀下反射著沒有溫度的光芒。

蘇遠停下了腳步,兩杯紅酒混雜著眾多食物在他的胃裡翻攪讓他犯著噁心。他一邊捂著嘴巴,一邊調轉方向衝向衛生間,可還是慢了一步。

“蘇遠,你怎麼吐了?”餘越關切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蘇遠可以想象,眾目睽睽之下吐在高檔餐廳地毯上的自己,看起來有多麼悲慘。

蘇遠在衛生間裡衝了把臉,頭腦冷靜下來。這家餐廳只有一個出口,如果他現在回家一定會在路上遇到同學,他不想面對別人鄙夷的眼神,所以打算等到人都走光了再出去。聽到腳步聲,他心虛地躲進單間。

水龍頭被擰開,兩名男子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著。那嗓音不像蘇遠的同齡人,大概是餐廳的員工吧。

“你兒子高中快畢業了吧?”

“還沒,才高二呢。”

“人生大學申請好了嗎?”

“等高三再說也不遲吧。”

“聽說過一陣子申請方式就要變了,你提前佔個位置,有備無患嘛!”

他們的談話被嘩嘩的流水聲蓋過,蘇遠只隱約捕捉到幾個關鍵詞——人生、大學、申請······

人生大學?蘇遠開始搜尋自己的記憶,這個詞對他來說非常陌生,但為什麼他們言語中顯得那麼習以為常?好像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個公開的秘密,只有蘇遠被排除在真相之外。

“你沒事吧?後來我到處都找不到你。”剛回到家,蘇遠就收到了餘越的消息。

“沒事······”蘇遠心不在焉地一邊跟他寒暄著,一邊在網上搜索“人生大學”。這四個字彷彿被屏蔽了,網頁上跳出來的都是不相關的信息。

“你聽說過人生大學嗎?”餘越突然發來了這麼一條消息,嚇得蘇遠心裡一激靈。

“沒有,那是什麼?”蘇遠強裝鎮定地問。

餘越發了個大笑的表情:“怪不得,當年那麼優秀的你,過得這麼狼狽。”

他的消息後面,附上了一條奇怪的鏈接。

蘇遠用電腦打開鏈接,“人生大學”四個大字在屏幕上閃過,接著出現了個人信息錄入的頁面,要求填的也只是註冊一般賬號需要的郵箱、手機號之類的信息。蘇遠填好資料,提交申請,加載的進度條憋了半天,跳出一行提示:“經系統分析,離您最近的入口在西川街與聞羽巷交叉口,請於午夜12點前在入口處等候”。

離12點還有一個多小時,蘇遠將信將疑地記下地址。人生大學究竟是什麼?入口又是什麼?他去了指定的地點不會被人綁架吧?

蘇遠擔心了半天,才想到自己糟糕的人生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

深夜11點55分,蘇遠已在西川街和聞羽巷的交叉口等了十幾分鍾,有七八個人陸陸續續從不同方向來到十字路口。隨著錶盤上的指針轉到零點,一道泛著幽光的透明屏障在蘇遠眼前拔地而起。他抬頭張望,發現十字路口四面都出現了同樣的屏障,那七八個人淡定地穿過去,全部消失了。蘇遠試探性地伸手觸摸屏障,隨即被一股強大的吸引力拉扯進去。

等他回過神來,自己已經身處另一番天地,周圍高樓林立,霓虹閃爍的街道在層層疊疊的廣告牌的籠罩下顯得陰暗狹窄。路上穿梭的行人像是數字化的3D遊戲角色,他們全都戴著顏色不同的面具,健步如飛。

“廣播提醒,現在時間零點零八分,今日的授課將於零點十五分準時開始,請各班學員儘快入座。廣播提醒,現在時間······”

憑空響起的廣播彷彿煽動了大家的情緒,行人們加快了腳步,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去。

零點十五分,街道上已經一個人影都看不到了,街景彷彿使用灰階顯示似的,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喂,那邊的學員!都上課了,你還在外頭瞎晃盪什麼!”

蘇遠一扭頭,和一位穿著制服的黑麵具面面相覷。

“你怎麼還戴著白麵具?”

黑麵具指導員把蘇遠帶進測試間。

“按理說,你這個年紀早該上學了呀,怎麼還帶著白麵具呢?”

蘇遠在測試間的鏡子裡看到了自己模樣,他的身體帶著數字化的顆粒感,臉部被沒有一絲縫隙的白色面具覆蓋著,眼睛卻能神奇地越過阻礙看到外部的世界。

他沒有回答問題,反問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黑麵具掩飾了指導員的表情,但掩飾不住他驚訝的語氣:“這是‘裡世界’啊,你爸媽沒告訴你嗎?”

“我爸媽在我高三的時候,出車禍過世了。”

指導員領著他在一張靠椅上坐下,說:“按照規定,每個人高中畢業後,都應該在家長的引導下來‘裡世界’學習。”

“不用念大學嗎?”

“要。既要在現實世界,也就是‘表世界’讀世俗大學,也要在‘裡世界’上人生大學。你現在入學也不算晚,反正人生大學的就讀時間要持續到退休為止,你在人生大學裡會學習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在這裡的表現會直接改變你在現實世界裡的生活。”

“怎麼我從來沒聽人說過這回事?”

“很少有人在‘表世界’議論‘裡世界’的一切。因為在這裡每個人都是匿名的,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暴露了自己在‘裡世界’的處境,極有可能會遇到危險。”

蘇遠剛想問為什麼,眼前的桌面上浮現出一道道試題。

“我們會根據測試結果為您分配相應等級的班級,請您謹慎作答。現在開始測試。”

蘇遠按照提示做起測試。試題千奇百怪,有的是常規的讀寫、算術,有的像腦筋急轉彎,還有一些讓人根本摸不著頭腦的情景測試題。蘇遠的測試結果是F,他發現自己的白麵具變成了灰色並且浮現出藤蔓形狀的紋路。

“很遺憾,你要去F班了,”指導員接著說,“每個人進入‘裡世界’都會自動生成白色面具,做完測試後,面具會變成不同的樣式。人生大學根據測試結果分為A-F六類班級,每個班對應不同性質的人生和階級。A班最高等,F班最末等。F班的同學會負責一些簡單、重複、機器還不能勝任的工作,例如,文件分類······”

蘇遠反駁道:“不可能,我好歹是個程序員,怎麼可能被分到最末等的班級?”

指導員搖搖頭:“去哪個班不僅看你的資質,還跟你的背景和運氣有關,而且你入學太晚,自然要落後別人。你進F班已成定局,要想換班,得等下一次的年度檢測。”

蘇遠不服氣轉身要走,卻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束縛在原地。

“你已經申請了人生大學,‘裡世界’會強制你完成上學的義務。乖乖去F班上課吧,不然你會被永遠困在這裡的。”

蘇遠沒有辦法,去了F類進度最慢的班級聽課。他走進教授的時候,黑麵具老師正在給戴灰色面具的F班學員傳授人生經驗。

“你們今後將會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不過不用氣餒,這些工作才是社會繁榮的基礎。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些任務,我們有必要掌握快速做好工作的訣竅······”

蘇遠聽著老師教他們如何安於現狀,如何完成上級的指令,如何在25-30歲的年齡段找到合適的對象、生下優質的孩子······蘇遠的心中愈發忿忿不平,這絕對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教室的鐘表指向四點,廣播提示今天的課程到此結束,蘇遠跟隨人流走向“裡世界”的出口。帶著不同顏色面具的人擁擠著走到四面八方的出口,蘇遠排著隊,卻在跨出屏障前被人狠狠地撞倒在地上,撞他的人大搖大擺地搶在他前面穿過屏障,蘇遠爬起來要追上去跟他理論,卻被F班的同學一把拉住說:

“算了吧,那人戴著金面具,是A班的,在‘表世界’不是有錢就是有權。你得罪他,最後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蘇遠甩開那人的手執意追出去。然而穿過屏障的一瞬間,所有人臉上的面具都消失了,一張張陌生的臉讓他失去了目標。

午夜的鐘擺敲響12下,蘇遠停在12時的手錶重新開始轉動。

這個匪夷所思的夜晚,害得蘇遠失了眠。第二天,他遲了半小時才起床,一到公司,就被老闆叫去了辦公室。

“蘇遠,從今天起你去資料室管理文檔。”

“為什麼?”

“你還問為什麼?昨天測試版本的bug你改了嗎?都原封不動地更新到最新版本里了!現在產品出了問題,用戶的賬號無法登陸,你知道你讓公司損失了多少錢嗎?你在公司幹了這麼多年,還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只能說明你工作不用心。讓你留在公司已經算仁至義盡了,不想幹你就給我滾!”

不可能,他昨天明明修改了bug對接給測試員後才走,蘇遠正想辯解,卻無意中瞥到了老闆手上戴著的金錶,跟那時撞他的金面具男手上的一模一樣。

他心裡千迴百轉,什麼也沒說,回到座位上就收拾好自己的辦公用品去了資料室。

這難道就是被分到F班的下場嗎?蘇遠還沒來得及仔細思考,老闆的消息就奪命似的彈出來。

“把公司的合同按照年份分好類。”

“2010年之前的合同,你重新打一份,格式內容保持不變,把時間改成2010年之後。”

“那個實習生今天請了假,你下樓去幫大家買咖啡吧。”

······

蘇遠揉著酸澀的眼睛對著合同敲了一天鍵盤。下班前,商務來找他要一份今年的合同。蘇遠找了半天沒找著,最後在借出的登記簿上發現離職的前同事借走了這份合同一直沒有歸還。老闆知道後,藉機扣了蘇遠三天的工資。

這明擺著是在故意刁難他了,蘇遠冷笑幾聲,心中有了計劃。

接下來的幾天,蘇遠在進入“裡世界”時開始留意那個世界的細節。據他觀察,這是一個受到計算機程序控制的數碼空間,介於虛擬和現實中間。進入“裡世界”後,人腦會直接與“裡世界”的網絡連接,人體也因此呈現數字化,視覺上則可以看見由代碼構建的城市圖景。

他過去曾跟一個姓石的程序員學過一種寫病毒的方法,正好可以用來入侵這種類型的程序。

病毒製成後,蘇遠把它封裝進一個U盤中,帶進了“裡世界”。離上課時間還有十分鐘,他從“裡世界”的入口去A班的必經之路上,一個個仔細觀察著路過的A班學員。

來了!

蘇遠一伸腿,把那個戴金錶的金面具男絆了個狗吃屎,然後立馬往教室後的小巷裡跑,余光中,他看到那人追了過來。

時間已過了零點十五分,大部分人都在教室裡認真聽課,教室後的羊腸小道四下無人。

蘇遠跑著跑著突然停下。金面具男在他身後揮著拳頭說:“不知道你哪來的膽子敢惹我。”

蘇遠抬手去擋,金面具男突然間像觸電一般抽搐了幾下便像死機的電腦一樣,一動不動地待在原地。蘇遠脫下他臉上的金色面具,看到了老闆呆滯的表情。蘇遠笑了笑,交換了兩人的面具,拔出插在老闆手上的U盤,得意地說:

“不知道你哪來的膽子,敢在虛擬世界裡惹程序員。”

蘇遠戴著金面具走進A班,與此同時,那個被拿走面具的人受到病毒入侵,黑光在他身上到處流竄,侵入到他的身體中,他的身體上出現黑色的裂痕,最後炸成一盤散沙,無聲無息地消失在“裡世界”。

就這樣過了兩天,老闆再也沒有在公司露面,秘書到他家裡也找不到人。

公司上下對老闆的失蹤議論紛紛。更離奇的是,自從老闆失蹤後,董事長就莫名其妙開始提拔蘇遠,先是讓他做了董事長助理,不到一個月,又升了代理CEO。有傳言說蘇遠是董事長的私生子,也有人說董事長和老闆不對盤,有意要培養自己親信。無論真相是什麼,都導致現在公司上下沒人敢得罪蘇遠。

跨入“裡世界”的那一刻,蘇遠輕蔑地看著路上戴著灰面具的人。如今的他,已經跟這些普通人完全不同了。

他志得意滿地在教室裡落座,不料聽到老師說:“作為A班的學員,這一年中你們站在了人生金字塔的頂端,也學習了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為人處事生活。接下來的年度檢測將驗收你們的學習成果,希望你們能夠守住自己的位置。”

語音剛落,教室裡的格局突然發生了改變。每個人的座位都被隔成了一個一個獨立的單間,視野前方憑空懸浮著文字題幹。蘇遠做完測試點擊提交,巨大的“F”跳出來,醒目得像是刻在了蘇遠的視網膜上。蘇遠通過玻璃的反光,看到自己臉上的面具慢慢褪成灰色,他驚恐地捂著臉衝出教室。

他瑟瑟發抖地躲在在外面的小巷裡,暗自下定了決心。

他絕對不要回到過去的生活。

不知過了多久,下課的人伴隨著廣播聲潮湧過來,蘇遠故技重施,把一個金面具的男人引到巷子裡。他脫下那人的金面具,在面具後面看到了餘越的臉。

他的病毒已經發揮了作用,餘越跟老闆一樣,只能一動不動地站著。蘇遠低頭沉思了片刻,說了聲抱歉,便把餘越的金色面具戴在了自己的臉上。

黑光攀上了餘越的身體,他的身體慢慢碎裂,變成了一攤散沙,但這一次,黑光的蔓延沒有停止,它以餘越的身體為中心,像四周四散擴張,在蘇遠驚訝的目光之下,整個世界慢慢地裂成了無數碎片。

演播室裡,西裝革履的主持人側身看向大屏幕,上面顯示著“蘇遠的人生”五個粗體黑字,下面配著蘇遠戴手銬坐上警車的圖片。

他略帶遺憾地說:“蘇遠在‘裡世界’‘殺害’老闆取得了A班的位置,在‘表世界’裡當上了代理CEO。之後為了保住自己在A班的位置,不惜殺害自己昔日好友餘越。至此,我們長達十幾年的紀實節目就要落幕了。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公民從出生開始,就要嚴格按照真理部為大家規劃的人生計劃活著,在恰當的年紀做恰當的事。

“有人曾質疑這種制度,於是真理部決定做一個實驗——觀察不經規劃的人生將會如何發展。蘇遠被選作真理部實驗的對象。前23年,他彷彿和我們一樣是良好市民,但心底罪惡的種子終究會萌芽。我們設計了一個虛擬的‘裡世界’來進行測試,果然,蘇遠的惡念原形畢露,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甚至不惜‘殺害’兩條人命。蘇遠沒有天賦和能力卻想跨越階級,最後導致了他的悲劇。

“實驗結果證明,未經規劃的人生不僅不能得到幸福,甚至還會對社會產生危害。真理部部長周茂時總結,為了實現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每個公民必須遵守自己的義務,按照真理部給出的規劃好的人生道路,按部就班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蘇遠聽著評論自己的廣播,笑出了聲。原來一切都是假的,死掉的兩個人,不過是程序裡的NPC。可他還真以為自己改變了命運。難為老闆和餘越配合劇情,表演了失蹤。哦,不,是所有人都在演戲。

成為了真理部宣傳的負面典型後,蘇遠也收到了一份詳盡的人生規劃。只要他按照這個規劃生活,他在裡世界中的罪行就能既往不咎。

答應了這個要求後,他被警車送回了家。

車窗外的天空碧藍得像塗著顏料,蘇遠想起在某本書裡讀到的——在被真正地顛倒的世界中,真實只是虛假的某個時刻。

“你也別太難過了,我不怪你。真的。”深夜裡,餘越被蘇遠約到了家裡。

“你······不怪我?”蘇遠抬頭看了一眼房間裡掛著的鐘表,玩味地笑了笑。

“當然了,我們都知道所謂的‘裡世界’只是騙人的而已。”

“是啊,不過是你們真理部用來騙人的東西而已。”蘇遠冷笑了一聲,“你是什麼時候開始騙我的呢?是從你告訴我人生大學這件事,還是從你轉學就開始了?”

“你知道的,”餘越有些尷尬地說,“為了宣傳嘛,你放心,我幫你爭取到的這份人生規劃,絕對是最好的那種······”

指針轉到午夜十二點,蘇遠的房間角落出現了一道泛著幽光的透明屏障。

“你們用虛假的人生騙了我十幾年,還要繼續騙我嗎?”

“不,真理部為所有人規劃的人生,是絕對真實的······”

“與其在真實的世界裡虛假地活著,不如在虛假的世界裡真實地活著。”

蘇遠無視了餘越,開始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屏幕上的代碼變換著行列,彷彿組成了一扇緩緩開啟的大門。

“這是······‘裡世界’的代碼?”餘越驚訝地看著他,“你從哪裡得到的?”

“再見了,餘越。” 蘇遠微笑著揮了揮手,“在你來之前,我已經叫了警察。我的意識進入裡世界後,將再也不會回來。你就自己跟警察解釋,為什麼會站在我的屍體面前吧。”

他要走了,去一個“真實”的世界,將生活操控在自己的手中。

恍惚中,餘越彷彿看見蘇遠跨進屏幕,在他的眼前消失不見。窗外的警笛聲響起,把他的思緒拉回現實,蘇遠眼前的屏幕已經熄滅,一動不動地伏在鍵盤上,已經停止了呼吸。

他的嘴角,帶著一抹奇異的微笑。


研究成果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更不會有什麼可以指導人生方向的“人生大學”。

在故事中,蘇遠始終一直希望通過人生大學來糾正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後卻發現時一場騙局,這場騙局的目的,正是希望他能按照別人的要求度過自己的人生。但他最後還是用自己程序員特有的方式反抗了,寧願在虛假的世界裡過真實的人生。

看完還真想說一句,還是不要惹程序員比較好……

·END·

文 | Sybil

(本故事系平臺原創,純屬虛構,切勿深究)


驚人院


程序員的出路是什麼,

我是一名網絡工程師,當初入行就是誤打誤撞的進來的,目前也面臨著和你一樣的問題,從自身的處境去看待這個問題我覺得總是看的不是特別明明白,我也試著從別人的處境去分析自己的問題,也是剛剛你的這個問題提醒了我,所謂當局者迷,旁觀這清楚,比如我現在為你分析你的問題就顯得非常清楚,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但是從這個角度去分析自己的問題就顯得很難,希望你能學會換位思考。

說重點:

入行7年,技術應該屬於中上水平,從你的描述中的技術了又長進這句話我可以分析出,你的技術能力應該不屬於高手範圍,至少在你們公司這個群體裡面你沒有拔尖,那麼你繼續走技術這跳路線就只能是一個技術熟練工種,搬運工,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競爭力就逐漸變得越來越低,參考我們公司一個年近40的技術,和現在的我比起來我一個人思維之快速,是他的2倍,我一個人能帶3個項目,他一個人帶一個項目帶的異常吃力,而他並不是一個笨人,只是因為腦力逐漸接不上而已,鑑於此,我認為有一下幾個方向

1,逐漸轉型產品經理,作為技術出身的你需要提高的是溝通能力,只要你提高了溝通能力,在產品這條線上,你要比不懂技術的來的更直接一些,你更懂需求,以後的路更加寬一些,至於為什麼很簡單,技術工種需要的是腦力和體力青春飯居多,這裡請自動忽略一些技術大牛,產品相對來說比較考驗溝通,路會越走越寬。

2,轉型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和產品經理其實很像,但是又有點區別,產品經理偏向技術點,項目經理偏向溝通協調,推進一個項目的進度,成本,對內對外等等,核心依然是溝通能力,部分項目經理酒量要好點,因為要對客戶,所以自己衡量,是不是那種左右逢源的人。

3,如果你嘴巴真的很笨,不適合做與人溝通類的工作,就老老實實的做技術,不要想別的,努力在年紀尚可的情況下,把技術做到能滿足自己40歲左右的工作,基礎打好,等到學習能力下降的時候還可以吃老本,程序員工資本身就不低,攢夠錢實在搞不動了就出去弄點小生意乾乾,度過餘生就行了,

目前我已經逐漸開始轉向產品經理了,現在主要負責開發新的盈利性產品,因為有技術的支撐所以還是做的很順手,而且我屬於技術工種裡面溝通比較好的那種類型,幽默,會開玩笑,邏輯還行,玩狼人殺也屬於中高手類型。

最後我準備給這篇配上兩個美女圖,因為我覺得技術真的太枯燥了,必須要有吸引人的東西來點綴。

最後祝大家共勉。


愛馬影視


這是一個殘忍的問題,也是現在軟件行業的現狀,作為程序員在35歲之後確實面臨轉型的問題。樂觀的看法是再過幾年(也有可能是十幾年甚至更久)程序員也會成為終身職業,因為在歐美國家程序員目前已經是終身職業了,那麼自然就不需要探討這個話題了。當然,前提是你能等到那個時候。

我們從來沒有聽過醫生在30多歲的時候開始探討轉行的問題,因為30多歲的醫生還在學習階段,它們真正的職業黃金期是從40歲開始的。從來沒有聽過律師在30多歲的時候開始討論轉行,因為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入門呢。作為收入水平跟醫生和律師差不多的程序員卻面臨這樣一個殘忍的問題,其實多多少少是行業發展的特點決定的。軟件開發領域的知識更新節奏太快了,每年都有很多新的技術出現,很多更方便的框架出現,很多工具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一方面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任務,另外一方面還有面臨知識結構退化,所以很多程序員在30多歲都撐不住了。

其實程序員的出路看似很多,實則很窄。我們國家第一批程序員大軍的退役潮將在未來3到5年到來,第一批流水線開發的85後程序員將面臨殘酷的職場環境。大批的90後程序員已經是目前程序開發的主力軍,80後馬上就會被邊緣化,這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出路在哪裡呢?

比較常見的一個選擇是到高校當老師,前提是你要有至少研究生以上的學歷。現在學校也比較喜歡這種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老師,當然你必須接受收入的大幅度下滑,換來的是工作的穩定,正常情況下你不用再考慮轉行的問題了。

能力強的程序員可能會成長為產品經理、項目經理、技術總監等等,其實這些職位壓力也很大,產品經理通常的壓力不比程序員小,甚至可以說更大。項目經理的工作環境不是每個程序員都能做的,很多程序員雖然年齡30多歲了,心智還停留在學生階段,做項目經理不出1年肯定對人生和職場有重新的認識。簡單的說,如果你還在IT領域,壓力會一直在。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自己創業,當然這條路就更狹窄了,有創業能力的程序員自然也能承受創業帶來的壓力,當然有夢想就一定要堅持。

雖然對於30多歲的程序員來說出國打拼有一定的難度,對很多人來說也不太現實,但是也確實是一部分人的選擇,我身邊就有幾個朋友選擇了出國工作,目前看起來還不錯。

說到現在,大家也許會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學習的重要性。軟件領域如果你想不那麼累,就必須站的更高。這就是為什麼我推薦很多大學生讀研讀博的原因,多吃幾年苦會換來整個職場生涯的變化和升級,長遠看來這個投資是絕對正確的。

其他幾條路雖然看起來也不錯,實際上沒有那麼美好,作為一個天天跟電腦打交道的程序員,你讓他離開電腦去面對客戶,面對各種從來沒經歷過的事情,又有幾個人有這種轉換的能力?所以,大部分大齡程序員將面臨繼續從事高強度程序開發的工作,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沒有辦法的。

大家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看法呢?


IT人劉俊明


  想半天,老程序員的“出路”大致有以下幾條:

  一、生命不息、編程不止。前提要老闆發善心、自己對編程還有興趣、薪水還能養家餬口。國外沒去過,就軟件開發環境而言,國內還真是有點亂,老闆弄個項目也不容易,不要計較薪水、不要計較工期、不要怕加班(幹不了活,人坐著也算)、不要擔心寫的代碼的質量,以完成任務為第一目標,老闆給時間了,再折騰質量。混吧,混到能拿養老保險!

  二、利用利用經驗,磨練磨練嘴皮,向管理層發展或自己弄個公司。程序員們,特別是老程序員們,對顯示器時間長了,對人臉都不太會表達了。嘴皮一定要練好,比經驗還要重要!要向管理層發展,趕緊忘了怎麼寫代碼,沒什麼是你做不了的,磨練嘴皮功乃第一要務。

  三、轉行吧。反感程序,就回頭吧,“程序無涯、回頭是岸”。記得有過這麼一句話“人生七十方開始”,做什麼都不晚,只要活著想幹嘛就幹嘛!人生就該多些經歷。

  其實30+對於程序員來說是積累+突破。

  30+了,不管你是高級工程師還是資深工程師,你只有兩條路:

  1、準備向項目管理或人員管理方向轉型:你需要一些管理的知識和經驗,所以試著在項目裡承擔一些Leader的角色,瞭解一個項目是怎樣運轉的;自學一些項目管理知識,甚至考取一些項目管理的證書,如PMP、Scrummaser。

  2、準備向架構師方向努力:更加深入的研究自己的領域並涉獵新技術,更廣泛的瞭解整個系統的運轉情況和利害關係。同時你也需要一些管理經驗,因為你不再是在自己的小盒子裡,你是要把許多小盒子連在一起並保證正常運轉。

  所以,最重要的時機其實在30+的轉型或突破,而能否成功卻在於20+的積累,而這個積累是需要有目標性的,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不很好進行規劃,就會像射線一樣無法聚到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