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村娃":名校畢業簽約新疆,成為內招幹部,父親只說了2句話

阿克蘇,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天山山脈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距離西安三千公里,駕車則需要三十多個小時,而這裡正是

西安工業大學援疆幹部石張寧的定居之地。

甘肅

石張寧是西安工業大學藝術學院2019屆畢業生,也是學校援疆計劃的一名內招幹部。石張寧出生成長在甘肅農村,父親是國企職工。"我是農村人,我的家鄉很落後,那裡的人連電腦都不會用,始終在被生活壓迫著。我離開家鄉後就立志要改變落後地區人們的生活,直到我知道內招計劃,便義無反顧的做了這個決定。"石張寧坦言。

石張寧的決定是勇敢的,但同樣值得尊敬的還有他的父親。去邊疆並不是一個小事情,有太多準備簽約外地的學生在徵求家人意見後打了退堂鼓。"男孩子,你需要去勇敢闖一闖""你走到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簡單的兩句話不僅僅是這位父親給予兒子的愛與信任,更是以自己的寬廣的胸懷交給了兒子整個世界,給予了兒子愛自己、愛他人更要愛這個世界的力量。

甘肅

至今,石張寧還對一件維族老姐姐帶自己小孫子的事情記憶猶新。十月的新疆已然是寒風刺骨,但老姐姐直接用涼水澆在三歲的小孫子身上。在旁人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妥,但對於那位老姐姐而言,越是不習慣,就越要去做。"這是她自己的處事方式,但教育不也正是如此嗎?"石張寧說到,"我還在西安工業大學金花校區的時候,金書記、張老師、楊老師就像家人一樣對我,但在工作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一點也不留情面,我一邊被批評著、反思著,一邊快速成長著。"

舒適區,是多少人都不捨得跳出的一個圈,石張寧從農村老家來到了大城市,畢業後又毅然決然的投身到了另一個更加惡劣的環境之中,成為了援疆隊伍中的一員。老師的教誨、師長的寄語、群眾的期盼與信任,無一不成為他為之奮鬥的動力與源泉。

前不久,石張寧的木床出了一點小狀況,他跑去借工具準備找時間修理一下。但兩天後,他的舊木床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張新床。後來他才得知他一句不經意的話竟使得鄉長為他解決了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困難。

甘肅

石張寧和維吾爾族小朋友

說起家,石張寧的表情有些複雜。"我哪裡會不想家呢,還想回學校看看呢,我在這有時候還是有些孤獨的。"石張寧嘆了口氣說到,"但再看看鄉親們期盼的眼神,眼前的這些事情更重要不是嗎?內招生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我的事業,雖然我現在還有一些不習慣,但我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心紮根邊疆一輩子。"

甘肅

但石張寧對於他的新身份證還是很驕傲的,當然還有那份在新疆的購房合同,以及那張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頒發的石張寧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甘肅

對於石張寧而言,來自於內心深處的熱愛,來自於家庭平凡而偉大的父愛,來自於大學校園熱烈的老師之愛,來自於邊疆群眾真誠之愛,來自於基層領導家人般的關愛。愛生生不息,彼此傳遞,成就了自信、勇敢、擔當、大愛無邊的石張寧。石張寧身上的這份熱愛穿越3000公里,這份熱愛跨越生死疆界,這份熱愛轉化為紮根邊疆、服務群眾的自覺與自願。誰說平凡崗位無法實現個人價值,在西安工業大學的畢業生中,無數個像石張寧一樣的畢業生正在平凡的崗位上埋頭奉獻,奏響新時代青年成長的凱歌。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於西安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