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國已有月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所有人都繃緊神經,在最關鍵的時刻與“無形的魔鬼”展開背水一戰。
因為這個不期而至的災禍,2013年的韓國災難片《流感》再度翻紅,一時間成為大小平臺競相談論的“現象級電影”。
在《流感》中,無形的病毒在不知不覺中擴散和侵襲,無疑與我們的現狀產生共情;但要說對懸念的營造、人性的挖掘和現實的深度指涉,遠不如另一部韓國災難片《隧道》。
《隧道》脫離了以往災難片依賴大場面的一貫套路,它在侷促狹小的空間環境中,營造出比《流感》更勝一籌的驚險與深刻。
影片一開始,河正宇飾演的汽車銷售經理李正洙驅車回家,後座上放著包裝精緻的蛋糕——這是他為女兒秀珍準備的生日禮物。
駛入剛開通不久的河圖隧道還未過半,李正洙只聽得聲聲巨響,隨即隧道驟然崩塌,一切宛如世界末日。
一片黑暗之後,李正洙已是灰頭土臉,身陷一片廢墟之中,車子四周是隨時有可能塌陷的斷壁殘垣,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眼看無法逃脫,李正洙掏出手機撥打119求助,救援隊不久後趕到,與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嗅覺靈敏”的媒體記者。
各大新聞對此競相報道,李正洙的妻子世賢(裴鬥娜 飾)在電視上看到公佈的被困者信息後,錯愕不已······
救援行動的金隊長負責與李正洙保持電話聯繫,本著救援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極力安撫李正洙的情緒,承諾一定儘快。
正是他帶著手下人,冒著危險開車進入隧道探查,差點就命喪其間;但也得知了李正洙被困的大致方位。
他告訴李正洙極為關鍵的生存之道:節約用水,節約進食,注意手機電量,沒事就關機。
畢竟也是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李正洙在金隊長一番疏導後平靜下來,就像漂流到孤島的魯濱遜一般,李正洙開始搜尋生存所需的必需品。
一瓶半的礦泉水,給女兒的生日蛋糕,這是他最後僅存的食物。
小小的黑暗空間裡,這位幾乎一無所有的“魯濱遜”沒有等到忠實的僕人“星期五”,卻等到了一條叫“丁丁”的沙皮狗不請自來。
驚異不已的李正洙跟隨這條淡定的狗艱難爬過管道,找到了其主人——一個同樣被困在車內的年輕女孩。
女孩的情況比他危險的多,她被座椅和巨石死死卡住動彈不得,身體極度虛弱,李正洙嘗試想推開巨石、挪動座椅卻無能為力。
多年的世事蹉跎沒讓李正洙丟掉良知,短暫的猶豫後他不僅將水分給女孩,還擠出一點分量分給她的愛犬丁丁。
這抹人性的光輝足以刺破無盡的黑暗,不僅溫暖了觀眾,也給予李正洙生的希望。
針對李正洙的救援行動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進展十分迅速。
直升機火速運來推土機,救護車全天守候在現場,負責此事的上層面對媒體慷慨激昂的演說也令人振奮不已。
但別忘了,剛剛建成只有月餘的隧道是何故坍塌。
《隧道》毫不掩飾其現實批判的態度,對韓國政府乃至整個社會都進行犀利審視。
從新聞裡我們得知,隧道坍塌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這完全就是偷工減料、急功近利的豆腐渣工程——而這樣的豆腐渣,遠遠不止這一個。
視安全如兒戲,視人命如草芥,這些負責高官們還能在事故現場與世賢若無其事地握手“擺拍”,就像跳樑小醜般可笑。
不只是韓國政府,只追求熱度、毫無道德底線的無良記者也遭到毫不留情的諷刺,對這些人來說,有價值的不是人命,而是能吸引到多少人關注。
而此時的“廢墟世界”愈加淒涼,女孩終究因為失血過多黯然死去,只剩李正洙和丁丁,一人一狗相依為命。
李正洙沒有因為女孩的死一再頹喪,在在肅殺險惡的環境裡,他仍覓得一絲樂趣,那就是與丁丁的相處。
與丁丁共享它的半袋狗糧,把丁丁的便便小心翼翼用石頭掩蓋,已經如此艱難,何不苦中作樂,安心等待?
假如沒有狗狗的陪伴,李正洙如何熬過這日復一日漫長而焦慮的等待······
整整17天,救援隊終於深入地下,接近李正洙被困的地點,一切似乎就要結束,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世賢也滿心歡喜,等待期待已久的重聚。
不知為何,本應無限接近李正洙的救援隊卻遲遲沒有發現其蹤跡。
金隊長在經過對照後驚愕地發現,設計圖上標識的7個換風機,實際上只有6個,他們挖掘的地點完全錯了······
原本的希望與信念瞬間轟然崩潰,17天的努力只是徒勞,金隊長失望至極,憤怒至極,一旁的世賢更是失魂落魄,陷入無助。
最痛苦的莫過於李正洙,原以為已經觸摸到了光明,卻不知這只是一個殘酷的玩笑,他在黑暗中已經越陷越深······
李正洙幾乎放棄了,他用手機僅剩的一點電量和世賢通話,告訴世賢好好活著,照顧好女兒。
世賢則毫不猶豫地告訴他:你如果死了,我和秀珍也活不下去了,無論如何必須得活著!
但因為政府為此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救援隊一個組長也因意外去世,原本鼎力支持救援的一切力量此時調轉矛頭,紛紛要求馬上終止行動。
至此,《隧道》進入一個極具思辨性的人性迷局:是耗費人力物力繼續希望渺茫的救援,還是任由一個活生生的人去自生自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判。
而這一切背後的始作俑者是誰,誰該為這場災難負責,更是值得每個觀眾深思。
在黑暗之中,李正洙念著世賢的話,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既然橫豎都是死,不如靠自己搏一搏。
他奮力扒開廢墟中的亂石試圖尋找出路,在筋疲力盡之後不停按響車喇叭,希望能有人能夠聽到。
但人去樓空的事故現場,真的會有人聽到嗎?
金隊長聽到了,雖然很微弱,卻清晰可聞。
懷著強烈責任感,金隊長重返即將爆破的事故現場,在眾人勸阻中仍堅持搜尋李正洙的蹤影。
沒有他的堅持,或許李正洙真的要在黑暗中長眠了。
事故發生第35天,奄奄一息的李正洙,還有始終伴隨的丁丁,終於重見天日······
能夠從頭到尾緊緊扣住人心,既歸功於情節的起承轉合,也離不開河正宇駕輕就熟的表演功力。
從《追擊者》中的冷血殺手,到《黃海》的底層百姓,再到《恐怖直播》裡的無良主播,河正宇總能揮發出角色鮮明的個人特質,牢牢牽引著觀眾的神經。
在《隧道》裡河正宇亦是影片的“戲眼”,狹隘逼仄的廢墟空間裡,我們大多數時間只能通過他的表情、動作捕捉其中的種種危機,體會那些讓人窒息的恐懼與孤獨。
大量的特寫和近景鏡頭聚焦下,臉上佈滿塵泥的河正宇將李正洙情緒的起伏變化拿捏得十分精準,面對困境的幾度失落與痛苦,絕境中的調侃自嘲,無一不是情緒的自然流露。
在被告知17天的救援行動白費後,他的無奈、悲憤、絕望讓人感同身受,當他在地上歇斯底里的哀號,讓人為之心痛。
重見天日後,擔架上的李正洙被水洩不通的人群包圍,他通過金隊長給眾人轉達了這麼一句話,瞬間鎮住全場。
到這個份上,裝模作樣還有何意義?不如直接刺破他們的虛偽面具,讓他們停止無意義的喧囂······
能夠撫慰人心的,不是義正辭嚴的講話和閃光燈的聚焦,而是家人的陪伴,抑或電臺裡一曲旋律悠揚的古典樂······
李光洙的倖存不僅是他人的相助,更是源自不曾泯滅的希望,源於對妻子女兒的留戀而產生活下去的勇氣。
在災難面前人並不是渺小無力,與其無謂的恐慌,不如冷靜面對,積極尋求生的希望。
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不要悲傷,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
為中國加油,向所有心懷希望與病毒鬥爭的人致敬!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閱讀更多 皮皮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