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文丨波帝)

如今生活節奏加快,讓很多年輕人奮鬥在大城市的每個角落裡,到了過年的時候都很難有空抽時間回家過年。

父母在新年裡都希望能夠有子女的陪伴,過一個團圓的春節。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是多麼美好的事。

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卻讓很多的年輕人為難,讓很多的父母在孤單中度過新年。

有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到年輕人壓力大,要還房貸車貸還要養孩子,很多的時候就會忽略了對老人的陪伴。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也有年輕在抱怨,這邊是父母,那邊是妻兒,很多時候難兩全。其實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父母成就了你,不應該把父母當成生活的累贅,很多時候父母是願意和你在一起幫助你的。

這些身為父母的老人們都是可以理解孩子們的現狀,但是內心的孤獨是年輕人無法理解的。

也許當年輕人成為父母后,當自己的子女出嫁後也就會體會此時老人的心情了。但是這個時候一切已經晚了。

都說養兒能防老,但是很多時候子女選擇離開父母到大城市發展,就會造成老人無兒無女陪在身邊,這也是城鎮現代化的一個弊端。

讓很多的老人孤苦伶仃地留在了農村裡,或者在城市的一個“角落裡”。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有兩個兒子,卻很無助的王阿姨

王阿姨今年60歲了,獨自生活在一個三線小城市裡,老伴去世2年了。一直生活在老伴留下的100平米平房裡。

在這個房子裡有她和老伴的所有記憶,和子女們的快樂回憶。

王阿姨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小女兒。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多年,現在居住在一線城市裡。女兒還沒有結婚在母親附近一個小工廠裡上班,平時住在廠裡。

每當節日的時候王阿姨看著家家團圓的場景,讓她心生思念,想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什麼時候可以回來看望自己。

平時女兒休假的時候會給母親買一些水果和蔬菜,可是在王阿姨心裡還是想念著兒子,因為她和老伴一樣都認為養兒能防老,打心裡沒想指望著女兒能為她做什麼。

可是兩個兒子都已經結婚多年了,自打老伴去世後就沒能再回來看望母親,王阿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

每次給兩個兒子通電話都是以工作忙為藉口,沒空回來使得王阿姨有些心灰意冷。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冬天王阿姨燒爐子出去拿媒,不慎摔了一跤,王阿姨直接就給兩個人兒子打電話,說自己摔了一跤,兩個兒子卻說,打電話快去醫院,我們給妹妹打電話,讓她照顧你。

王阿姨養傷期間,都是女兒一直在身邊陪伴著她,王阿姨用了3個月才再次行走,因為太久沒去上班女兒因此還丟了工作。

這件事讓王阿姨看清了一切,再一次認識了自己的兒女。誰好誰壞王阿姨心裡都已經有分曉了。

今年開春舊城區改造,其中就包括王阿姨的老房子,這件事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好事,可是王阿姨卻有些不開心了,因為畢竟這是老伴留下的唯一念想。

在女兒的勸說下,王阿姨同意了拆遷,王阿姨得到了一筆鉅額的拆遷補償款。

此時的王阿姨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這件事告訴了兩個兒子,說誰能給她養老,就把這些家產給誰。

此時的兩個兒子顯得非常積極,不知道都是用什麼方式回來的,幾乎都同時到家的。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這家人很久沒有這麼團聚了,王阿姨和兩個兒子還有女兒都在場,王阿姨上下打量著兩個兒子,身上基本都是名牌。

這個時候又回頭看看女兒身上基本都是地攤貨,有些心疼女兒,但畢竟女兒是要嫁人的,以後就屬於“外姓人”,家產應該留給留給兒子們。

於是王阿姨就和兩個兒子說道:“你們誰能養我老,我就把咱們的家產給誰。”

這個時候兩個兒子分別都說能夠養她老,因此兩個兒子開始吵了起來,開始說著對方的不是,希望能爭奪到母親的贍養權。

王阿姨看著他們的嘴臉,是那麼“醜陋”,又看看一旁的女兒,此時的她就想起了當時摔倒無依無靠,只有女兒默默的陪著她,因此弄得女兒失業,心裡不是滋味。

此時她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王阿姨喊道:“別吵了,再吵就都給我出去。我手裡有三張紙條,你們兄妹三人來拿,有一張上面是寫著字的,誰拿到寫字的紙條我就用誰養老。”

兩個兒子拿到紙條都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可是都愣住了,拿到的都是空白的紙條。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此時兩人把目光都放到了妹妹的身上,王阿姨見狀說道:“看到了吧,這就是命運,姑娘你以後要養我老啊。”

其實這三張紙條上都沒有寫字,只是王阿姨 的一種小計謀。

女兒有些愣住了,然後就被王阿姨拉著要進屋,這個時候兩位哥哥說話了“媽,她以後要嫁人的,不能讓她養你老啊,讓別人知道會笑話我們的。”

王阿姨說道:“害怕笑話?難道用你們養老嗎?這幾年你們回來看過我嗎?我摔傷了你們照顧我一天了嗎?我餓死家裡,你們能知道嗎?”

此時的兩個人兒子顯然都已經無話可說了,王阿姨又回頭說了一句:“如果你們還認我這個媽,有空就回來看看我,我不想因為錢,讓我們母子的感情變得一文不值。”

就這樣王阿姨和女兒住到了一起,兩個兒子沒有得到母親的財產。

但是有一點值得讚揚,後來的年節兩個兒子都會回來陪母親一起過節,這一點很讓王阿姨欣慰。終於有了一家人的樣子。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一個家庭父母是中心,當兒女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每天瑣碎小事,有的時候確實抽不出身子再回父母那裡。

但是這些並非是不回家看父母的全部理由,更不應該作為藉口。

我們民族傳統美德就有,孝敬長輩,每個人都應該遵守這個傳統美德。

更不應該為了某種利益而選擇去孝敬父母,更不要把贍養老人作為一種“買賣”,父母把我們含辛茹苦養大,多麼不容易。

每個人都會長大,也都會成為父母,當有一天自己的子女對你不管不顧你又會作何感想。

簡單的一個“家”字,是一種凝聚力,是一種思念,更是一種牽掛。

母親“你們誰養我老,我就把家產給誰”,最後結果讓兩兒子失望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是有一種思親的想法,越是看不到自己的至親越是會思念。

時間久了心中有了一種孤獨感,讓生活中少了很多的樂趣,更談不上父母安度晚年。

我們的生命都源自父母,要讓父母老有所依,他們養育我們,我們就要讓他們快樂的度過晚年。

行動起來不要讓孝順父母變成一種硬性的督促和指標,更不是把孝順放到朋友圈去曬。

常回家看看吧,如果條件允許那就把父母接到身邊一起生活,生命如此短暫,時間是不會等待我們去孝順的。

孝敬父母就在此刻,給父母打個電話,回家看看父母吧。(文丨波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