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運氣對成功的重要性

英國華威大學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企業的非凡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

實現卓越成就往往沒有規則可循,因為它通常需要做一些不同或新穎的事情,而創新的訣竅也各不相同。


新研究提供了系統的證據,表明運氣不僅在商業方面,而且在音樂,電影,科學和職業體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關鍵的發現是,重點關注“次優”可以得到更多。


讓我們來看看音樂產業。如果新樂隊或歌手的熱門歌曲排在前20位,音樂唱片公司是否應該立即嘗試簽約這些種子選手?對1980年至2008年美國音樂榜BillBoard 100強中的8,297條行為的分析表明,事實並非如此。音樂唱片公司的老闆應該選擇簽約那些排在22到30位的人。


許多排在榜首的藝術家的共同特點是,他們獲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2012年,鳥叔PSY憑藉其創作的《江南風格》風靡一時,無人能及。但是這樣的例子涉及非凡的運氣,可以說鳥叔的成功是不可持續的。


論運氣對成功的重要性


同時,排名在22到30之間的人,其下一首單曲的預測未來排名最高。他們不那麼出色的表現說明他們的成功對運氣的依賴程度降低,這使他們的表現成為其業績以及未來表現的更可靠的預測指標。音樂唱片公司老闆將在這裡找到隱藏的寶石。


在商業世界中也是如此。例如,成長最快的公司(例如《財富》雜誌“成長最快的100家公司”名單中的公司)通常會吸引最多的媒體關注,投資和模仿。結果表明,公司的連續年增長率幾乎是隨機的,但是會發生系統的“少即是多”效應。


因此,當前增長率最高(每年超過34%)的企業次年的預期增長率要大大低於當前增長率很高(但介於32%和34%之間)的企業。這表明,表現最好的人雖然比其他人幸運,但是卻可以預見其變差。


有的人會問,那為什麼市面上還有那麼多暢銷的書籍,網上也有越來越多的文章或視頻傳授成功秘籍?


大家會發現,這些書籍基本上都有一個通用的模板就是會選擇一些優秀案例集中分析,總結他們“變好”的共同做法,並把這些做法作為其他有志於成為偉大的人的原則。


論運氣對成功的重要性


但實際上,有一個事實被大家忽略了,即這些暢銷書中的出色表現通常不會持久。以三大最受歡迎的商業暢銷書中評選的50家公司為例,“ In Search of Excellence”, “Good to Great ”and “Built to Last”。研究表明,在這些公司被選中之前,所謂的顯著進步(從好到大)都伴隨著失望。


在這50家公司中,有16家公司在這些暢銷書籍出版後的五年內失敗,而23家公司由於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不佳也逐漸默默無聞。其餘11家公司中,只有5家的卓越水平與書中所說相似。然而變得偉大之後發生的事情顯然不是持久的偉大,也僅僅是強大的迴歸平均水平。


諷刺的是,這種誤導性的“成功秘籍”在商業媒體和教育中仍然非常流行。越來越多的榜單列出了表現最佳的公司,CEO和企業家。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人類行為的一個基本悖論:

世界變得越不確定,越多的人會尋找並依靠看似確定的解決方案和強大的領導者。


在研究中之所以很少提到運氣,主要是由於這個詞語的“縹緲性”。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努力努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我們把大多數的成功歸功於努力奮鬥,忽略甚至隱藏運氣的成分。


論運氣對成功的重要性

領先管理期刊中運氣使用情況的評論表明,只有2%的文章提到了這個詞。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告訴我們,運氣不屬於你,你只能依靠腳踏實地。


也許,對於高手和低手之間的對決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但是高手之間呢?其實,真的可以考慮“運氣”這個因素。


生存的越久,越會發現“黑天鵝”無處不在,很多事情根本就無法預測和預防,比如最近爆發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現代社會在如何處理成功面前遇到了挑戰。


我們堅決要獎勵和模仿最成功的人,一直在努力拼搏。但是,當現代社會中最成功的人不再是可靠的基準時,忽略這種因素就可以看到人們繼續獎勵他們的運氣並加劇不平等。


現實中,越鼓吹名人明星的經歷和經驗,越會導致可預見的失望,也就越會加劇失衡的心態,因為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複製他們的非凡運氣。


人們盲目的回報成功會強化精英管理的神話,無限的吹捧只會引入劇烈的深淵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