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相由心生”,是真的嗎?

tanyou1


我以為,其實大家都理解錯了“相由心生”的本意!

無疑,大家一直以來都以為“相由心生”的意思就是,某人的面相是由其自身心性所決定的,既某人心善則面善,心正,則道貌岸然,心裡齷齪,則面相猥瑣,心生邪惡,則嘴歪眼斜,……。即自之心決定己之貌也。

這完全是錯誤的認識!

因為“相由心生”,並非是自心生自相,而是以己之心,生他人之相也!

什麼意思呢?

就是看別人的相貌如何,皆是因自己的心裡認知也。

打個比方,同一個人,有人看著討厭,有人卻看著喜歡,這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

再打個比方,你懷疑一個人偷了你的東西,你怎麼看那人的言談舉止,一顰一笑,都似一個賊。但當發現你的東西根本沒有丟,而且又得知那人原來是個警察,你再看他的舉手投足,肯定來個180度的大轉彎。

所以,在生活中,往往對一個剛剛見面人的印象,跟在相處了一段時間後,會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改變,那是因為,在我們心裡,已經對他有了一些瞭解,所以才恍然大悟,原來此人是這麼個樣子。

是故,才有了“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的說法。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你以為是漢奸,其實他是地下黨,你以為是小鮮肉,其實人家是偽娘,你以為是正人君子,其實人家是奸佞小人!……。人大都戴著面具,勸各位擦亮眼睛,不要再“相由心生”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4324185185932244"} --}

七鬥


前兩天吃飯,和朋友聊到許久不見的A,朋友說:“估計A這一年過得不怎麼好,生活工作可能都不順利,在朋友圈發的照片都長得越來越喪了。相由心生啊,不是沒道理的。”

說話的朋友,一個月前剛跳槽,薪水翻倍,從合租房換了一套Loft,坐在對面榮光煥發,走路都帶風,看得出連頭髮都是精心打理過的,根根分明。和她坐一起感覺不僅很陽光,還發現她又比上次見面漂亮了不少。


相由心生啊,好像是這麼回事。自己也有過渾渾噩噩重複的日子,整年幾乎都是一樣的作息,一樣的工作,每天見一樣的人,甚至點著一樣的外賣……再看那時自拍的照片,又憔悴又老。


離2019年結束只有三個多月了,照照鏡子,翻翻照片,看看你是不是也跟年初長得不一樣了?


我們總擔心時間流逝,擔心自己變老,但比變老更可怕的,其實是明知時間一直溜走,我們卻依然毫不抵抗,甚至沒發現時間已經改變了我們的長相。


決定我們形象的不僅有先天基因,真的還有後天影響的成分。


<strong>

經常生氣的人往往看起來會很兇,而經常笑眯眯的看起來會很和善。即使Ta們沒有特定作出某個表情,外表也已經讓自己被“一覽無遺”。


一個人經常有怎樣的情緒,經常有怎樣的表情,最終都會反映到他的外貌上面。原因之一,在於我們經常使用的表情,會使得面部肌肉產生“肌肉記憶”。


人的心理變化很大程度上來自情緒的改變,而情緒本身會影響神經遞質的分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體內激素的改變。


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受情緒影響,產生大腦脈衝,導致我們的肌肉發生改變,比如讓某個具體部位的肌肉保持收縮或是放鬆,從而呈現出某種面部表情。如果你經常使用某些面部肌肉,那你的臉就很可能因為這些肌肉的變化而永久變形,即使平時放鬆的狀態下,肌肉仍然會維持那樣的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隨著年紀增長,臉上會常年掛著一副憤怒甚至焦慮的表情。

所以,我們經常保持怎樣的情緒、面部肌肉形成怎樣的記憶,一定會影響我們的長相。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一些職業需要練習“完美微笑”的傳言,這就是為了形成肌肉記憶,平時可以不加控制(大腦思考)呈現出一個更積極(經常微笑,友善)的外貌。


我們自己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表情訓練實驗:先準備好一面鏡子、一支筆。


首先,將筆橫放,試著用牙齒咬住它,固定後再拿開你的手,看看鏡子裡的自己。嘴部是不是自然上揚呈現一個微笑表情了呢(像這樣😊)?


接著,拿下筆,同樣是橫放(記得擦擦口水),這次努力用你的嘴巴和鼻子夾住它!發現了嗎?這時你的嘴唇兩側是自然向下的,就像是一個沮喪的哭臉(這樣😢)。


笑起來的自己,肯定比沮喪的自己更美一些吧?



<strong>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的姓名也會影響自己的長相。


所有人都知道父母為孩子取名時會煞費苦心,對孩子來說,這個名字也絕非簡單的一個代稱。


“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不僅僅受到我們的性別,種族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影響,甚至還受到他人給我們取名這樣一個微小選擇的影響。”Zwebner博士如是說。


舉個例子,一個叫“Bob”的人會比一個叫“Tim”的人擁有一張更圓、更快樂的臉。這是因為“Bob”的發音更圓潤,而“Tim”則更尖銳,於是人們就會不自覺產生一種期待:前者更加友善。於是這種期待就會逐漸使得“Bob”變得更加合群和快樂,而“Tim”則更加小心和緊張。


同理,“Winstons”被認為是悶悶不樂的,“Marys”是道德模範,“二狗子”註定沒文化且老土……社會對於你名字的期望,會鼓勵人們增加對我們相應性格的注意,而我們便很可能努力使自己與之相吻合,滿足這種社會期待。長此以往,我們的臉部肌肉就會被塑造成“悶悶不樂”、“正義凜然”,或者“老土”的樣子。


無論哪個國度,名字都是我們的第一個社交標籤,每個名字都有相應的標籤(性格特徵、行為和外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標籤就可能會表現在我們臉上。



<strong>

“自我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當我們建立起一個穩定的關於自己的概念,就會無意識的做出很多努力,去使這個概念變成現實。


一個人的自尊水平、自我評價和內在性格等多種因素,都會對一個人面部狀態產生影響。


比如,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年輕的”、“美麗的”、“比其他人都更富有魅力的”,Ta就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讓自己看起來很好:包括讓自己擁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堅持鍛鍊、健康飲食);更關注衣著和穿搭(時尚雜誌、潮流文化);以及全力打理自己的面部(護膚用品、微整手術)等各種方式。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那些我們自以為隱藏很深的內心世界,以為只有自己才能夠知道的思想、人生觀、價值觀等等,其實都會悄悄地通過我們的自我概念,慢慢反應到自己的面容上。


當一個人是積極陽光上進的,Ta便自然會努力去給自己的生活更多挑戰,擁抱更多變化,其中也必然包括外在形象的變化。所以,積極的心態總會吸引積極的人,還會吸引財富。而消極的心態卻會排斥財富和機遇,驅趕要接近你的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吸引力光環(Attractiveness Halo)——那些被認為好看的人,不僅僅會在情人節收到更多的禮物,還會被認為是更外向的、更有社交能力的、更有力量的、更負責任的、聰明並且健康的——就是說的這麼個理。


再多一嘴,我們平時常說的“夫妻相”、“閨蜜臉”,似乎也可以用上面這些內容來解釋。當兩個人生活狀態、情緒狀態都相似,便會經常有相似的面部反應和表情,長得越來越像就不足為奇了。


沒錢別怨國家,人醜別怪爹媽。在這個看臉的世界中,如何讓自己看起來更賞心悅目一些呢?


1. 更正向的自我概念(你的體型胖瘦與否不是由他人來定義的)

2. 更積極的自我信念(堅定的相信自己是美麗且優秀的)

3. 更健康的情緒管理(積極陽光,時常保持微笑)


試試看,等再過一年,你也許會發現自己忽然變好看了吶~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擁有8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4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臺體驗哦,私信 回覆“心理諮詢”即刻獲取更專業的心理援助吧~


簡單心理


這個我倒是沒有那麼從科學或者禪學等去說,因為我不懂。可是,現實生活中真的會看到好說話的人,心寬容的人,長相是很順眼耐看的。不好說話的人,真的就是一副拉長臉的樣子。整個臉看起來很緊巴巴。笑容也很少有。

我的一個親屬就這樣,小時侯,她家的果熟了掉地我們都不敢吃。她整天緊閉嘴唇,一說話語氣,表情,都是叫人怕的。不是她苦日子,老公是教師,生活很好的,性格。我家窮,爸過逝早,我媽一副被人欺負樣子,做事怕這怕那,更不敢惹她過。我家的果,沒熟就被吃光了……

總之,象我媽看起來別人就不怕的樣子,可她,看起來真的讓人怕。

是不是,相由心生?


N素雲


‘’相由心生‘’是真的,絕對是真的。復旦大學一教授,寫了一本關於八字算命的書,書裡也介紹了,關於面相學。我在生活中觀察,所有我所熟悉的人做比較,有90%以上的準確率。比如:‘鼻子高的人,一般無主見,遇事拿不定主意,喜歡聽別人的意見,’你若是老闆,請大膽使用這樣的人,因為他對你忠心耿耿。鼻子稍低,迎面看不到鼻孔的人,聚財,有主見,但心裡做事。男女口大,眼大,聲音洪亮的人,這種人,一般都外向,好朋友,豪爽,錢財不傢俬。下巴尖的人晚景都不太好。臉上橫肉,眉毛劍樣,聲音爆燥,此人好鬥,別惹他。教授說:‘什麼樣的人,臉上就有什麼記號,你改變了生活習慣,你臉上的記號也慢慢的改變了’記號包括皮膚顏色,皺紋,黑子等。人的這張臉太奇妙了,人的一切隱私都在臉上,在內行的人面前充分的暴露出來。


夏蟲不知有冰


觀點:俗語講,相由心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們平常看到一個人比較猥瑣,我們講這個人賊眉鼠眼,這是相由心生的字面意思,但它的根本含義還有很多。



相由心生是指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對事物的理解,解釋以及感官,由他們的內心所決定。

從這個字面解釋來講,我們就很好理解,相由心生,不單單是講自己內心的活動,影響自己的面貌,更多的情況下,是自己內心如何去想來影響自己視覺和心理上的變化。

最簡單的例子,兩個人談戀愛,我很喜歡對方,感覺對方很漂亮,那麼不管我怎麼看?我都覺得她是漂亮的,因為從我內心對他是肯定的。

那麼換一個角度來講,另外一個男生看你的的戀人,他感覺你的戀人長得並不完美,可能眼睛不漂亮,嘴巴不漂亮,或者身材不夠豐滿,那麼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男生對你的戀人並不肯定,這樣就影響了他對戀人的評價是否肯定。

中國文化博大深遠所以我們看一個句子,一定要全方位的去看

對於相由心生這個詞來講,不但要從根本上了解,也要從字面上,那麼從字面上來說,每個人的臉都反映了相應的心理和心理生理狀態,

比如說我我們國家中醫的望聞問切,其中的望就是光看你的表象,比如說,我從你的面貌當中能看得出你最近皮膚很不好,人整體看起來沒有精神,那麼,我可以推斷你最近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再比如我最近看你的面相有點黃,而且眼睛周圍有點發黑,那麼,根據中醫理論,我可以推斷,你可能飛上出了問題,或者肝臟有些不舒服,

這些都可以作為相由心生現實中的解釋。

總結:對於相由心生這個詞來說,我最感覺正確的解釋應該是,一個人的外在以及對外在的認識來很多情況下會受到內心思想因素的影響。


遷移思維


一張人臉,就像一張這個人的檔案。

檔案上明明白白的寫著這個人的學識修養,個人品格,心胸量度,等各項內容,這是這張臉的主人,無法控制這張臉將份檔案的內容展露給世人。“相由心生”誠實不謬。

善良的人,與奸詐的人,他們的臉上的面容是不一樣的。

善良的人,無論走到哪裡,他的臉上總帶著和煦的陽光,他自身溫暖的同時,也溫暖著周圍和他接觸到的人。這是裝不出來的。


奸詐冷酷的人,即使滿面笑容,他的眼神裡的冷酷,也會讓你望一眼不寒而慄,這樣的眼神兒,你常常會在官場上那些笑面虎臉上看到,往往是長著一張菩薩臉,卻背地裡幹著一些齷齪事兒,當走上了審判臺,你就會看見原來這個“菩薩”如此猙獰啊。

美醜妍媸,這是從另一個世界帶過來的風景,那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現實。

爹媽給的一張臉,那是帶著祖先學識修養,品格氣量的山水畫的草稿,你不用嫌棄,也不用驕傲。這就像打撲克剛發完了牌,有人發到了一手好牌,也有人發到了一手爛牌一樣。不打到最後,你怎麼會知道你的牌贏不了呢?

著名的例子就是昨天剛被扣了這個月的全勤獎的馬雲,馬雲小時候的照片。你也看到過,假設你在村裡遇到這樣的一個小孩子,伸手跟你乞討一塊乾糧,你絕不會感到吃驚。

但是,55歲的馬雲,站在成功的舞臺上,那張臉,雖然依然像一個沒包正當的狗不理包子,但他的眉宇臉頰,和包子的褶子裡散發著的是高智慧的潤氣,熠熠生輝的潤氣竟然也發著清清爽爽的學者的輝光。

所以,先天不足,有時會變成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

每個成年人的臉上都會有他經營多年的風景兒,或樸拙,或誠實,或善良,或大度,或奸詐,或隱形,或猥瑣,或卑鄙,或瑟縮而愁苦,這些都是他經營了半生的成果,相由心生,不但我們的古人這麼說,連蠻夷總統林肯也這麼說過:“40歲的人,要為自己的臉負責。


靜流如歌3888


是真的。

你可以就地取材,看看周圍的同事朋友同學,開朗愛笑的看著是不是特舒服?即使長得不夠漂亮好看,但是氣質就是讓人很舒服,你會不自主的想要和這樣的人相處。反觀,你看那些尖酸刻薄,斤斤計較的人,那個臉自行感受一下。

肌肉是有記憶功能的,長期的習慣愛好會改變人的行為動作,刻畫在臉上,蔓延在氣質上,最後定格在整個生命裡。相由心生堪比整容啊。


另起一行的人生


《無常經》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簡單理解就是世界上的事物並沒有形態,形態只不是自己的內心使然,可以看到的東西並不是它的本質屬性,可以感受到的事物實際上並不是它所表現的那樣。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的,感到存在那是人內心產生的障礙,懷著這樣庸俗的內心看世界,就會覺得到處都是地獄。只有超越到世界之外,才稱得上達到的忘我的境界.我本身就是世界,世界也就是我。

所謂“相”,即是我們平日生活中所見到的諸事物之表象。梵語攞乞尖拏Laks!an!a。指事物之相狀,表於外而想像於心者。大乘義章三本曰:“諸法體狀,謂之為相”。唯識述記一本曰:“相謂相狀”。法華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花是相,草木是相,男女是相,美是相,醜是相。所謂相由心生,即是闡述了一種超脫的唯心主義哲學,《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說的是世上景象,不過光影;愛恨情仇,都是妄念。之所以見相,是由於心中有相。如來說勿著相,也就是讓弟子們不要為塵世間的幻象所矇蔽,應當一心求解脫,求大同,求真理。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以阿賴耶識中的名言種子,二取種子及業種子為因,依他(眾緣)為緣,兩相結合而生起。這些事物和現象都是無常的,是虛妄分別。然而眾生為無明所盲,不明依他緣生法的真實相,起顛倒夢想,生我法執著,迷事迷理,故於依他起性上不證圓成實性,而得遍計所執。

禪宗六祖惠能於黃梅得法後,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佛家說的“相由心生”,應歸源於“維識宗”。“相”不是簡單指“面相”,而有更廣泛的意義:狀態。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態都是眾生的“心”所造。

《四庫全書》(康熙版)中有這樣的論述:七尺之軀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另有,“未相人之相,先聽人之聲,未聽人之聲,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觀人之心。

宋初陳希夷有說: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發,觀行而禍福可知。

有人說相由心生的相是指面相,“噁心,就是滿臉橫肉相,善心,就是慈眉善目相”。如是如此,噁心則相惡,張飛、李逵是不是惡人呢?有諺雲:“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如是善心則相善,那蛇蠍美人又如何講?

“相由心生”源自佛教《無常經》:“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

“相由心生”如何解,先要明瞭何謂“相”。

所謂“相”,在被引申之前(本意)一般而言是指可以被眼睛所能見到的外在。大乘義章三本曰:“諸法體狀,謂之為相”。有物則有體,有體則有形,有形則有相。當然這裡所說的相一般(常用)是指用眼睛能看到的相,眼睛只是“一識”,還有其他“五識”可以“識”到的相,比如讓你閉起眼睛然後給你一個球,你會感到這是一個圓的東西。所以“相”絕不是單純的指“面相”,而且除了本意之外還可以延伸出更多層次的意義。

那麼“相”與心是什麼關係呢?在明瞭這個關係之前要先明瞭心和腦的關係。有人學過生理解剖學之後說:“哈!我們通常都說心想,心怎麼能想呢?應該是腦想啊!看來是因為古代沒有科學知識,所以古人搞錯了!”這是典型的概念混淆,是數典忘祖的膚淺認識!

中國傳統“心”的概念是包含腦的。《黃帝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謂“神明”就是指人的思維意識,而這是人腦的功能,也就是說中國傳統“心”的概念中包含了人腦的功能。生理解剖學“心”的概念是西方傳來的,其在被翻譯之時選擇了“心”這個漢字,但此心已非彼心。現代人由於教育的關係,多識此心但不識彼心,卻說彼心是吾心,謬哉!

人的眼睛就是一部光學儀器,我們所能看到的圓的、方的、扁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紅的東西都是光線經過我們的眼睛變焦投射到視網膜上成像,這個像刺激視覺細胞產生腦電波再傳導到大腦皮層,於是我們“覺”到了像。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像”不是眼外之物本身,而是“覺”到的由“心”所間接生成的像(只是這個過程時間非常短暫,我們覺察不到),而在一般概念中又把這些“像”稱為“相”,所以才有“相由心生”之說。《金剛經》為什麼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呢?因為從“相由心生”的角度看,相本質上不過都是些“腦電波”而已。

禪宗六祖惠能於黃梅得法後,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六祖為什麼說是“心動”呢,因為“相由心生”,相動心亦動也。六祖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並不是否定風動,否定幡動,而是在“悟”到了最終動的是“心動”的這個更高層面的認識之後,通過那兩個不動的對比,來強調和突顯“究竟”動的是心動。否則,風不動,幡如何動?幡不動,心如何動?假如當時有僧人甲和其他99個常人在一起聽法,甲說不管風如何動,幡如何動,他的心就是不動,這時天空突然下來一個炸雷把甲的腦殼打個四分五裂,甲的“心”倒確定是不動了,但風依然動,幡依然動,那99個人的心依然動。



詩境笙音


相由心生,

30歲前的面相是父母給的,30歲後的面相是自己前幾十年修來的,面相會隨著你的行為而變化,並不是說一成不變,壞事做多了,心裡陰暗,那體現出來的面相給人感覺是沒有磁場吸引力的;好事做多了,心地善良,而面相是顯示的有福氣,平易近人



南陽堂


相信“相由心生”的人,大多比較佛系。心,是你對世界理解和感悟的境界,層次越高,則看法更富禪性!

5G智能選股系統,帶您瞭解國際內外最新最全的財經行情風口資訊,幫助更多人把握人生機遇,我是活躍各大論壇那網站的悟空達人!

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逝去了青春,卻獲得了氣質;有些人,空有一副漂亮的皮囊,卻讓人覺得庸俗;很多朋友們都會發現,幾年不見的老奶奶越發精神慈祥了,幾年不見的老友越發漂亮迷人了,而她們有一個共同點:不是壞人,心眼挺好。

我發現身邊有一個很規律的現象:生活過得滋潤的人,生活觀很積極,也很正能量;生活過得糟糕的人,生活觀很悲觀,也很負能量;她們本來都是同齡人,卻在相貌上有很大的差距,甚至給人隔輩的感覺,這也可以看作“相由心生”的直觀解釋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我們情人眼裡出西施,無論對方有多醜、能力有多弱,我們照愛不無,比如自己的孩子、父母、愛人;相反的話,我們一開始就討厭的人,無論他有多優秀都不會喜歡,這也叫“先入為主”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全部吃同,不是很容易!答案因人而異吧。點擊關注,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歡迎下方留言板參與互動,關注不迷路,點贊一路富!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