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前德國為何要放棄大陸戰略,擴張海軍?歐洲均勢打破了嗎?

世界史圖鑑


在國際關係中,一個政治權力實體(主要是主權國家)究竟會採取什麼樣的國家戰略以及表現出來怎樣的措施似乎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分析路徑可供參考。一般來說國家所採取的戰略取決於兩個方面:首先是,其所處的國際環境或者說背景,往大了說就是國際政治權力格局,這也可以說是外因或外部制約因素;二是,其國家實力的變化,這是內因,也是內部制約條件。而且按照主流現實主義理論觀點看來,這還是主要因素。然後這兩種因素綜合作用起來就是衡量國家利益的條件。就像摩根索所說的:“以權力界定的國家利益是國際政治的本質特徵”。而國家利益往往是判斷一國戰略的指向標。根據這麼一個邏輯前提,我們就可以試著來解釋題主的這個問題了。主要從三個方面解釋,國家實力的變化、國際環境大背景的制約以及基於二者的對國家利益的界定。如以下公式:

國家戰略=(國家實力+國際環境)*國家利益的界定

一、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德國的“大陸政策”

要想深刻了解一戰前(也就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德國的戰略為何轉向發展海洋戰略以及發展海軍力量,就不得不對在轉變之前的德國“大陸政策”進行認識。

我們都知道,德國自從19世紀七十年代統一後到九十年代末,其國家政策基本上都是現代德國的締造者之一——俾斯麥所制定的。歸結起來德國這段時期的國家戰略政策就是以大陸為戰略要點,實行“大陸聯盟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大陸戰略。之所以採取這種政策,俾斯麥有著堅定的執著。他是公認的世界政治均勢大師,是一個現實主義人物。他認為德國統一後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均勢,當時可謂是在英法強國中殺出來一條血路。因此剛剛新生的德國最需要的就是保住新生政權,維持德國在中歐地區的霸權。而俾斯麥認為最大的威脅就是法國,因為法國不僅在地緣上威脅著德國的安全,而且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加上德國當時也沒有實力去和老牌強國英法爭奪殖民地或者勢力範圍,德國自己也沒有殖民地。因此基於上述判斷,俾斯麥認為大陸戰略才是最符合新生德國的利益。基於此他親自操作,通過締結“德奧同盟”、三皇同盟、德奧意三國同盟、兩次地中海協定、再保險條約等外交行動構築起復雜的“大陸聯盟體系”。俾斯麥“大陸聯盟體系”核心設計是:

核心理念是建立一個以德國為核心的聯盟體系,孤立和打擊法國,避免法國與其他大國結盟,保障德在歐陸上已取得的霸權地位。具體操作是在均勢原則上聯合奧匈帝國,拉緊沙俄,親近英國,反對法國。

<strong>二、十九世紀末國際環境(格局)發生重要改變,德國政策需要調整

一戰前的德國為何放棄大陸戰略,轉而採取新的戰略,即發展海軍,向殖民地進發呢?首先根據公式,考慮的是整個國際環境的變化。國際環境(格局)是一國政策實施的重要依託,這也符合我們傳統的理念,那就是任何歷史事件都要放到特定的環境中去考量。十九世紀末,歐洲乃至世界的環境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德國所在的歐洲英法雖然還是強大,但已經相對來說了,德國相對來說此時已經不需要再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了。此時的歐洲力量變成了三足鼎立,即英法德格局,而不是原來那種德國還處於弱勢地位。其次,也是最為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強國們經歷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後,經濟、政治發展到了新階段。發展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而且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也就是我們說的帝國主義階段。這是最為重要的國際環境。要想在這個階段發展,就必須壟斷市場,也就是要有獨佔的殖民地,用來提供原料和銷售商品,以及資本輸出。

還不僅如此,就連遠在美洲大陸的美國都站出來了,德國要是還在不改變政策,恐怕就會在這場壟斷戰爭中失敗。德國需要殖民地、需要海洋,而不僅僅是大陸上的霸權(當然這個也要)這也是美國站出來的原因。因而,十九世紀末,國際環境發生重要改變,德國的戰略也應該隨之調整。

三、十九世紀末德國實力的變化,引發國家戰略的調整

在上面我們說過,權力是界定國家利益的基石。這裡的權力就是指國家實力。要說當年德國不想和英法爭霸那可能大家都不會相信,而德國並沒有這麼做,只是保持自己在中歐的霸權。原因除了當時俾斯麥個人原因,當時的國際環境使德國沒有動力外,根本還在於實力不夠。但現在環境改變了,德國有了這種爭霸的動力,更有了實力。

1900年,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僅次於美國,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在1880-1890年間,其資本輸出增加到34億馬克,後十年再增加到46億多馬克。而一戰爆發時,也就是1914年,其對外投資達到440億金法郎,增長速度超過英法。同時,德國的先進科學技術(以當時來看)也在迅速發展,如電力、機電、化工等等行業水平都超過了英法。到了二十世紀初,德國幾乎在各個領域都超過了英法,實力大大增強。

在經濟和生產實力的刺激下,德國的軍費開支也在變化。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末期,德國軍費增長了近80%,而英國為47%、法國43%。一戰前德國已經擁有軍火廠30多家,從業人員達18萬。陸軍人數也增加到開戰前的76萬人。雖說總量不是最大的,但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實力在增長,而傳統的大陸戰略還在“束縛”著德國的國家發展。於是調整是在所難免的了,德國也需要“陽光地帶”——殖民地與海洋。

四、新的領導人基於國際環境和國家實力,對國家利益的界定變化了。

俾斯麥在位期間德國的實力其實已經增強了不少,但是他認為德國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歐洲大陸上,維持他的大陸體系,所以導致德國的政策還在沒有改變。但是新的情況發生了。

到了十九世紀後期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嶄露頭角,工業實力獲得了大步提升。德國的容克貴族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歐陸上的霸權,而是想要成為世界強國。

此時新上任的德皇威廉二世對俾斯麥堅持大陸政策的做法十分不滿,雙方產生了矛盾。最後,俾斯麥退出了德國曆史舞臺,威廉二世掌握了國家外交大權.他重新界定了德國的國家利益,基於現實的國際帝國主義爭奪環境以及德國現有的實力,他認為德國需要出擊了,殖民地和海洋霸權是德國的追求,於是,“世界政策”出臺了。

以實力為後盾對外擴張,建立“大德意志帝國”。第一步征服歐洲,繼而征服各殖民地。第二步征服世界。

五、為實現新的戰略,德國加快海軍建設,擴張海軍力量

既然國家戰略確定了,那具體的實施工具也就改變了。在大陸戰略下不需要海軍,但是現在想要奪取殖民地和海上霸權,那海軍就是一個繞不開的選項。於是德國加快了海軍建設,縮小與英法,尤其是英國海軍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德國制定的新戰略矛頭直接對準了英國,這也就是為什麼英德矛盾會成為一戰前的歐洲主要矛盾了。

1898年,德國制定了《海軍法》。規定:六年內建造11艘裝甲艦、5艘大型裝甲巡洋艦、17艘裝甲甲板的巡洋艦和63艘驅逐艦。不僅是造艦,德國還在各方面加強海軍建設。比如通過各種協會,尤其是海軍協會在全國宣講,宣揚要建設強大海軍。1900年,德國又通過新法案。德國要擴大海軍編制和造船計劃。

根據這項法案,德國海軍應擁有34艘主力艦,11艘重巡洋艦,34艘輕巡洋艦和近100艘驅逐艦。此外,還應有擴充由4艘裝甲艦,3艘重巡洋艦和4艘輕巡洋艦組成的後備分艦隊。

由此可見,德國正在大力發展海軍力量,為了就是準備在將來的戰爭中取勝。

六、關於德國這一系列政策和歐洲均勢的說明

實際上德國統一後歐洲的均勢格局就已經被打破了,這也是德國崛起所造成歐洲地緣政治的最重要改變。自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以來,德意志邦國的獨立和主權就一直在得到確認和維持。英法俄等國在戰爭中或者和平時都很注重維持這樣的一種狀態。但這種情況隨著德國的統一徹底被打破了,歐洲的均勢已經不復存在,這樣也解釋了為啥會有一戰的爆發。本質上來說,均勢被打破,也就意味著需要重建一個新的國際政治格局,也就是一場戰爭必然爆發。

當然,隨著德國的不斷崛起,以及其應用國家力量與英法爭霸,也客觀上加速了這種不平衡性。因此也可以說,德國政策的改變尤其是海軍力量的發展,使得均勢一去不復返了。

最後,總得來說,一戰前德國之所以放棄大陸戰略,加快海軍建設的原因在於:國際環境的變化使得德國已經不能在淡定了;德國國家實力的影響使得德國不能再低調了;新的領導者從新界定了德國的國家利益,認為殖民地,海洋才是德國的“未來”。因此發展海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至於均勢問題,均勢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二林說國關


德國之所以放棄大陸戰略,而選擇海洋戰略,並不僅僅是威廉二世的窮兵黷武,更在於德國的國力發展在當時的歐洲勢頭迅猛,更像是水到渠成。但是沒有一流的外交活動,大規模的發展海軍必然會造成周邊國家的警惕,所以選擇海洋戰略的德國並沒有錯,而是在兩大國家戰略更替之時,德國是否能夠瓦解或者減少歐洲國家對自己實力發展的敵意。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北部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部依靠阿爾卑斯山脈,海岸線共1300公里。德國有發展海軍的基礎,但是海軍力量一直較弱,主要任務是國內防禦,其作戰活動範圍也侷限於北歐地區。19世紀末,由於德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再加上英國的不斷擴張,佔領世界殖民地,獲取更多的資源掠奪以及強大的海軍力量。這時的新興的德國希望成為英國甚至擊敗英國。畢竟當時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擁有最強大的海軍,並控制主要貿易航道。

不僅是德國,包括對其他國家這也是一種威脅,曾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受英國邀請,以海軍元帥的身份率領一支德國艦隊出席盛大的英國皇家閱兵式。在這場儀式上威廉二世給自己精心挑選的德國戰艦與英軍相比相形見絀,這極大的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心,他對於這個海上霸主十分羨慕。數年之後充分準備的威廉二世公然宣佈德國不僅要成為世界強國,而且德國未來的強大應當放在海洋上。

他沒有顧及自己的這些話,對周邊國家會帶來多大影響?畢竟德國在當時已經具備歐洲大陸陸地戰爭最強大的軍隊,而德國如果將自己的剩餘精力全部投入到海軍之中,這碩大的海軍,如果戰鬥力與陸軍可以相提並論,那麼整個歐洲將對德國產生敵意。而最先警惕德國的國家就是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

在俾斯麥時期的德國,海軍方面一直採取防禦態勢。此時的德國海軍相比於當時的列強要小許多,屬於近海防禦力量,依託海岸線,對自身進行防護,並有效防衛出海口和港口,但是缺乏公海的航行和作戰能力無法產生威脅到其他列強的遠洋投送能力。而威廉二世確定世界政策以後大肆擴充海軍,並明確指出強大的海軍是德國發展的根本目的,要使德國成為最偉大的海權國家。

雖然德國在當時無意對英國發動戰爭,但是英國人很顯然感受到了這種威脅,雙邊關係趨於緊張。德國也不僅是說說,在其國政方針調整以後很多新型裝備的研發和裝備都陸續服役,並積極參與到國際軍事行動當中去。逐漸德國的軍艦出現在了世界各地,而且德國也並非一意孤行,而是擁有極其雄厚的科研實力,甚至在當時是第一個研製出潛艇專用柴油機的國家。

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都一直保持著常規潛艇建造技術上的優勢,這是德國組建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的第一步。德國對於海軍的重視並非威廉二世的一廂情願和窮兵黷武,而是在當時海外貿易對於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德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以後海外擴張成為其國家發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環節。這是國家發展的程度使然,而非一個君主就能決定的。在當時不僅是威廉二世包括德國的普通民眾,也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擁有一支世界前列的強大海軍。整個國家都彷彿投入到了創立和建設海軍的工作之上。

在此情況之下,德國所面臨的海洋挑戰當中,威廉二世就依靠馬漢的制海權為主要作戰目標,並不存在盲目發展海軍的計劃,而是對德國自身的海軍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優劣勢的對比。當時世界上的海洋霸主英國對德國是保持克制的,畢竟德國的基本盤太過弱小,與法國俄國甚至是意大利相比都沒有絕對優勢,很難直接威脅英國的海外殖民利益。

德國大力發展海軍,但是其沿海防禦的戰略思想和國策指導,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德國在當時對海外殖民地的所求也是以高超的外交手段獲得,所以雖然英國在長遠來看確實將德國看做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是在短期內英國是保持克制的。但是英國也並沒有掉以輕心,在德國加強艦隊建設的時候英國也對自己對海洋的控制權制定了相應的發展計劃。

而1890年德國先後開工建立四艘博蘭登堡戰列艦,突出了公海戰鬥的需求,將艦隊海上思想放在首位,這時的英國才真正將德國是做海上霸權的挑戰者。當時德國海軍的發展正值海權理論誕生,在整個世界引起轟動,幾乎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都把自己的眼光投向海洋。在20世紀的前十年裡,世界前所未有並有目共睹的最大規模的海軍軍備競賽開始。其中德國海軍與周邊國家的海上糾紛和交戰最為明顯和普遍。

當時受制於國內的問題,英國希望建議與德國雙方簽訂停止一年建造軍艦的協議,但是被德國拒絕了。在德國看來這是英國實力不足的表現,並進一步制定排斥英國海軍的作戰計劃。英國警醒並與法國和俄國結成同盟,共同封鎖德國走向歐洲霸權的道路。

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當德國決定進行世界戰略的同時,自身的利益就已經受到了損害,因為這樣一個德國從根本上打破了歐洲維持數年的軍事狀態,德國的強大陸軍已經無人能及,而如果同樣擁有著一支強大的海軍,那麼周邊國家的日子也要大打折扣。


大秦廷尉府右丞


俾斯麥下臺以後,德王威廉二世曾苦苦哀求與英國和好,但是英國拒絕了德國,惱羞成怒的威廉二世任命精明強幹的提爾皮茨為德國海軍統帥,他要求提爾皮茨打造一支強大的德國海軍,以此來教訓和對抗英國。

提爾皮茨為了不引起英國的懷疑,於是他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計劃:

一、英國本土的安全和利益完全依賴英國海軍在世界的霸權,所以提爾皮茨認為德國海軍不必超過英國海軍,只要能重創英國海軍就可以了,那時英國海軍的世界霸權將難以維持。而後英國斷然不敢與德國開戰,相反,英國將會與德國和好。這就是著名的“風險理論”。
二、提爾皮茨認為:大英帝國的利益遍佈全球,所以英國海軍被分散在世界各地。而德國海軍主要集中在北海一帶,等到德國海軍形成一定的戰鬥力之後就會對英國本土構成軍事威脅。

但是,提爾皮茨考慮的不周全:(1)他嚴重低估了英國維護其海上霸權的決心,在德國開始擴建海軍後,英國便以十倍的速度壯大英海軍!英國海軍的實力越來越強。英德兩國海軍實力相差越來越大,以至於在一戰期間,德國眼看著自己的海軍被英國全部殲滅,卻無可奈何。(2)德國花費鉅額建造的海軍:在一戰即將結束時,德王竟然命令所有海軍和英軍拼死一戰!德王這個錯誤的命令,葬送了德國花費鉅額建造的海軍的最後一點希望。

可以這樣說,是提爾皮茨親手葬送了德國海軍。在1898年3月德國通過《海軍法案》之後,英國就意識到德國將會建立海軍,於是英國立即放棄了“光榮孤立”的傳統政策。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盟,將遠東一部分的利益讓給了日本,從遠東抽調大量軍艦回到英國本土;1904年4月,英國又與法國簽訂了《英法協約》;1913年,這樣一來,英國便在在北海西歐對德國海軍形成了絕對的優勢!

提爾皮茨的理論表面上是正確的,但卻沒有考慮到英國要消滅德國的決心,最終在一戰中德國海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公元前


關於這個問題,史學家有不同的解讀,但在大觀君看來,回答不必過於複雜,只要

搞清楚以下幾個事情就可以了:


1、當時全世界最強的國家是誰?答案是英國。he


2、英國的強大體現在哪裡?作為日不落帝國,英國海軍是其強大的標誌。強大到什麼程度,全球海軍老二和老三加一塊,不能超過英國老大。


3、當時全世界增速最快的國家是誰?很多人回答是德國,這個答案也對,但不完整,完整的答案是德國和美國。


4、德國為什麼比美國著急擴張?答案是德國地處歐洲,沒有發展空間了,而美國本土面積巨大,當時正好是西部淘金潮,所以,德國擴張的願望比美國強。,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勢力範圍?所以比如要大力發展海軍。


5、但英國最終還是破例了,為了誰?當然不是德國,而是美國。倒不是因為同文同眾,而是因為美國離得遠,而德國離得近,普法戰爭以後,德國的陸軍在歐洲已經沒有對手了。


洋楊大觀,幫你把複雜的事情簡單說清楚。


洋楊大觀


一個國家要快速發展,市場和資源必不可少。當然你也可以關起門來只依託自身的市場和資源來發展,但比起依託全球市場和資源的國家比起來,一定會落後。而開拓全球,那海軍必不可少。德國兩次大戰落敗,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海軍被對手擊敗。


陳軍可


因為陸軍以夠強大,發展海軍,可以搶到更多殖民地,更可以和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英國,一較長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