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東北菜是什麼?

糯米麻麻Coco


東北銷量第一的肯定是:鍋包肉!然後地三鮮,還有就是豬肉燉粉條,正經的小雞燉蘑菇,好吃的特別多看你喜歡吃肉的還是素的,熱菜還是涼菜!










平凡的小魏哥哥


大家對於東北菜都有一個自的印象吧,東北小夥伴的畫面是天天吃的一大桌,而南方的小夥伴則是從電視劇裡瞭解到的東北菜。作為一個南方人,對於東北菜的印象是大盤大盆的堆了一桌,而盤子裡的菜更是堆得老高了。

盤子裡的菜也是肉眼可見的好爽、大氣,量多、料足、花花綠綠醬色的一大份。要說說起來喜歡的東北菜是什麼,多了我也沒吃過,但是有一樣東北菜的口味著實令人記得深刻——醬大骨。

東北的小夥伴應該對它很熟悉吧,勁道、鮮香、啃的夠爽、吮指夠味,我嚐到東北大醬骨是來自一家餐飲店,老闆說他們的料包和老滷都是精心調配多次的,為的是還原那個地道的東北味。醬大骨端上桌的那一剎那,第一反應是“量真大”,接著便被它的濃濃醬香給吸引了,老滷沉澱的滋味是濃稠的,鮮香的,是可以瞬間喚醒味蕾的滋味。

一份醬大骨有好幾大塊,分量足的快要堆出碗外,醬汁浸潤大骨,夾起一塊發現下面還鋪墊了層層大白菜,吸收了飽飽的醬汁的白菜更有滋味。帶起手套啃大骨,先吃肉,不柴不爛好咬更好吃;將老滷拌進米飯裡,米飯也變得有滋有味了;拿起吸管吸骨髓,滿滿的鮮美,再來口醬汁拌飯,不要太美味。


米集盒中式快餐


我一個南方人,在廣州生活了十幾年,每年都還喜歡追著看個《鄉村愛情》,每次看,我最饞的是他們吃大醬蘸蔥或者黃瓜吃,大口吃,感覺很過癮,很饞,但實際生的大蔥我是吃不下去的,那個味道我懂。後來有一次我在超市看到賣東北的酸菜,看顏色喜歡,我就試著買了一袋回來,哇吼,不得了,就這一袋酸菜,我徹底的愛上了,酸菜燉排骨,這個菜我足足吃了 一個冬天,雖然廣州的冬天挺短的,但這是真的愛上了,每次燉上一瓦煲,吃得真是實足的過癮,那個酸菜與菜的結合,真是誰吃誰知道。


枝子的餐桌


東北菜雖然因為不精緻,上不去檯面,但量大,而且真的很好吃啊

個人在東北待了三年,作為一個南方人,覺得有很多東北菜讓我現在想起來都流口水:鍋包肉,酸菜燉血腸,雞架,地三鮮,醬大骨,柿子燉牛肉,小雞燉蘑菇、冷麵、熘肉段……

但是,如果說有哪些菜我走到哪都可以跟別人吹噓的,我一般都會脫口而出:

酸菜餃子

東北的餃子是全國最好吃的餃子,酸菜餃子是東北餃子裡最好吃的餃子

燒烤

東北燒烤也絕對是全國第一的燒烤,最有名的就是錦州燒烤

哎,不說了,又想起曾經在東北一起奮鬥過的哥姐了

——公號:梳茗敘茶


梳茗


我最喜歡吃的一道就是醬大骨。大多數店鋪是的牛骨,非常大一個一塊。滷的非常入味,吃的時候要戴一次性手套。

然後抓在手上啃著吃,特別有味道。這個菜吃法一定要霸氣,大口大口吃,如果很顧及形象的話,那就不要點了。因為那樣,就吃不出感覺和味道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雞燉蘑菇就火了,這道菜也是每個東北菜館都有的,每次必點。我本身就很愛吃粉條,尤其是粗粗的寬粉。

所以,第一次嚐到這道菜的時候,就被圈粉了。粉條吸收了湯汁之後,變得非常的有味道。裡面的蘑菇是用幹蘑菇,和雞肉一起燉,特別的香。

每次吃,我一個人就可以幹掉大半盆。不能繼續說了,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還有鍋包肉,我覺得也非常好吃。最為一個食肉族,每次去餐館都要大口吃肉才過癮。作為一名“湖建”人,本來吃東西就喜歡偏甜的,所以鍋包肉特別對我的胃口。

炸過之後的肉香香脆脆的,而且一口一片,又很下飯,別提多美味了。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有地三鮮、東北亂燉、東北大拉皮,味道都很好。

尤其是東北大亂燉,看著可能有些亂糟糟的,但是燉了很久,每一個菜都非常入味,土豆什麼的咬下去滿滿的都是汁水,而且點一道菜裡面又能吃到好多不同品種的菜。


萬博阿謙


非東北人來答。因為本山大叔的緣故,最早期對於東北菜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酸菜白肉、小雞燉蘑菇那個層面了。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去了多次東三省,對東北菜的印象也馬上改了觀。

話說,東北菜裡好吃的還真的不少,比方說我喜歡的拔絲地瓜,東北蘸醬菜,地三鮮,溜肉段,血腸等等,但要說最最喜歡的一道東北菜,那還是得屬“鍋包肉”。

鍋包肉的前身其實是焦燒肉條,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搖身一變呢,這還得來講個小故事。

話說,當年啊(這個當年有點久遠,查了下資料,百科上說是1907年,不知道準不準確),哈爾濱道臺府衙經常會宴請一些外國賓客,因為地域的原因,這些外國賓客裡又以俄羅斯客人居多。東北菜味道整體偏濃鹹,而俄羅斯人愛酸甜口,濃厚的東北菜並不太合他們的胃口。所以當時的道臺府廚師們就變著法調整口味,費了不少功夫,大廚將鹹鮮口的“焦燒肉條”調整成酸甜口味,並稱之為“鍋爆肉”。沒想到,這道菜一下就俘虜了一眾老外的味口,因為如此,這道菜就被保留了下來。然後,外國人嘛,發“爆”字音時老也說不準,總說成“包”,於是這道菜,就被稱作“鍋包肉”了。

一般家裡做鍋包肉可以選豬裡脊肉。把豬裡脊切厚片,用料酒,鹽,胡椒粉醃到入味,讓其有個底味。然後把醃好的肉片兩面均勻的蘸上一層幹澱粉,然後用澱粉+清水按2:1的比例調一個麵糊,在麵糊里加半勺食用油,防止肉片粘連。(注意,調好的麵糊要是液態且能微微流動的哈)

全部準備好後,取油鍋,油燒到6成熱裡,把蘸了幹澱粉的肉片放進調好的麵糊中過一遍,然後入油鍋炸到金黃撈出瀝油。

然後白糖,生抽,醋,雞粉調勻做一個味汁。用薑絲熗鍋,放點胡蘿蔔絲,大蔥絲炒香,把炸好的肉片入鍋,淋上味汁,炒勻,出鍋撒香菜就好了。

顏色金黃漂亮,入口酸酸甜甜,很是好吃!


83小鐘


我愛吃西海扇貝👌蓋縣蝦爬子🦐東溝大飛蟹🦀️綏中赤甲紅🌹丹東黃蜆子👌獐子島鮑魚👌長山島海螺❤️大連海鯽魚🐟











酆都大帝0


一句話,說實話,東北最好吃的菜就是媽媽做的殺豬菜。

媽媽做殺豬菜,真的沒有放過多的,調料,大料和姜!

殺豬菜離不開血腸。

1,豬五花肉3斤,豬棒骨一根,鍋裡放水,五花肉,棒骨焯水,撇去浮沫,撈出。

另外起鍋放清水,放入焯水的五花肉,棒骨大火燒開,加入大料,薑片,小火燉煮30分鐘,取一些烀肉的湯放涼。

香蔥切末放在放涼的湯裡,準備豬血和肉湯攪拌均勻,兌水要適量!

豬小腸或大腸,我感覺吃大腸比較香。

烀肉的鍋裡放入切細的東北酸菜,繼續小火慢煮,看肉爛熟的程度,撈出。

繼續煮酸菜,切記小火,湯不夠加湯,鍋裡放製作好的血腸,慢慢煮好,過程用針扎小眼放氣。

把放涼的熟五花肉切成薄片,煮好的血腸切成半釐米後的片,放在酸菜裡,裝盤!再倒點蒜泥,五花肉和血腸沾蒜泥吃,這是美味的小菜,也是我心目中最好吃的菜!

朋友們,你吃過嗎?來東北吧,保證讓你吃上媽媽做的殺豬菜!



夢想吹影


我最喜歡的東北菜,只要有以下幾個。

一:炸串

在東北炸串種類比較多,不僅是可以炸串肉,一些蔬菜也可以炸串,比如:紅蘿蔔跟大頭菜一起炸,還有金針菇和培根一起炸。然後撒上配料,包括一些白芝麻,孜然,還有一些特製配料,特別香,很美味。

二:幹雞脖子

這個雞脖子是脫水啦,特別有味道,很有嚼勁。

三:涼皮米線

所謂的涼皮米線,就是涼皮的基礎上,加上米線。然後配上辣料。這個就符合東北人胃口啦。要辣,記得。

四:黃燜雞

這道菜,全國各地都有,一般都是北方或者東北居所,這道菜。在雞肉裡面,可以另外加很多菜,比如香菇,娃娃菜,培根等等。很多大學生吃外賣,基本都是黃燜雞。

還有其他一些東北美食特吃,之前已經發布過啦,歡迎查看我的發佈記錄。








湛江美食旅遊基地


尖椒豆腐皮主料:幹豆腐300克、辣椒(青、尖)50克

調料:大蔥5克、姜5克、料酒10克、醬油15克、鹽3克、味精2克、白砂糖2克、澱粉(豌豆)8克、豬油(煉製)40克

製作步驟

1. 將幹豆腐切成1釐米寬、5釐米長的條;

2. 尖辣椒切滾刀片;

3. 炒勺內放30克豬油燒熱,下入蔥薑末煸炒變色;

4. 加料酒、醬油、精鹽、白糖、老湯200克;

5. 再下入幹豆腐條,待燒透時下入尖辣椒片、味精翻炒;

6. 用溼澱粉15克(澱粉8克加水)勾芡,淋入餘下豬油炒勻,出勺裝盤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