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盆地海拔低於海平面,為什麼吐魯番盆地沒有成為湖泊呢?

大汗飄香


吐魯番盆地歷史上曾經確實是汪洋大海,只不過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情!高溫少雨的自然氣候使得吐魯番盆地再難形成汪洋大海,甚至連已有的一些湖泊艾丁湖都將無法保住,日漸萎縮消退!


吐魯番盆地面積達到了5萬多平方公里,這一面積約等於浙江省或者江蘇省陸地面積的一半,比我們國家的內海——渤海只小了2萬平方公里,比我們國家最大的湖泊青海湖要大出10倍。

因此,如果整個吐魯番盆地全部被湖水或者海水填滿覆蓋,確實會成為我們國家最大的淡水湖或者鹹水湖。但是吐魯番盆地為何沒有形成廣袤的湖泊呢?


首先吐魯番盆地的最低處位於海平面以下,海拔高度為-154.23米,這一海拔高度也是我們國家陸地國土上的最低點。也就是說吐魯番盆地存在部分地區確實低於海平面以下,吐魯番盆地大部分地方海拔高度都在500米以下。四周被山地所環繞,確實具備形成湖泊的天然地形。

但是吐魯番盆地得地利而不得天時。儘管地形上具備了形成湖泊的天然條件。但是吐魯番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地區,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我們國家最高的氣溫記錄便誕生於吐魯番盆地。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這就使得吐魯番盆地極度的缺水。


因此吐魯番盆地的來水量主要依賴於周邊山脈的高山融水。但僅有的寶貴雪水依然無法滿足高溫強光下的蒸發,根本不可能形成大面積的湖泊。而當地的百姓為了發展綠洲農業,儘可能減少水資源在運輸過程中的蒸發浪費,創造性的發明了新疆坎兒井工程。

吐魯番盆地儘管佔據了良好的自然地形,卻因為地處亞洲腹地乾旱少雨。因此吐魯番地區根本不可能形成一片汪洋湖泊。只留下茫茫沙漠和沙漠之中的零丁綠洲。


珞珈山的貓


的確,新疆很多海拔低的地方都有湖泊,南疆的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裡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在800米左右,過去曾經是一個很大湖泊,後來因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不合理活動,失去了水源,最終乾涸成一片鹽鹼地,沙丘遍佈。

北疆準噶爾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在阿拉山口下,海拔200多米,這裡幾條河流匯集,最後形成了艾比湖。(上圖),那麼在天山山脈向東沿伸的一個地方——吐魯番盆地,比羅布泊、艾比湖還低,甚至是我國海拔最低的地方,最低處海拔—154米,有非常好的成湖條件,從地質構造來說,湖盆發育非常完美,為什麼沒有形成湖泊呢?

上圖,吐魯番盆地位於南疆、北疆之間,天山餘脈尾端,北有博格達山山脈阻擋,南有庫魯克塔格山屏蔽,兩座山象一把巨的鉗手一樣,把吐魯番鎖在了裡面。如果說新疆乾旱是因為地形閉塞,四周都被高山所包圍,密不透風,那麼吐魯番盆地是大盆地裡套小盆地,象鐵桶一樣,一絲絲風進不來,這就使得吐魯番盆地成為新疆裡最為乾燥的盆地,降水量很少,蒸發量遠遠高於降水量。

對於新疆地區,北疆北部有一些山口,能從北冰洋滲透進來一些水汽,冬季能產生很高的降雪量,夏季帶來一些降水,為此北疆要比南疆溼潤很多,綠洲也比南疆多,另外天山能抬升北冰洋來的水汽,在天山北麓產生降水,還能有冰川發育,夏季冰川融化,補給河流,為此博爾塔拉河、精河、奎屯河分別從西、南、東三個方向注入艾比湖,成為湖水的主要來源,今年新疆地區湖水水位普遍上升,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夏季高溫導致冰川融化補給了更多河流,導致艾比湖湖水面積擴大。(地理•中國欄目資料)

去年南疆地區,西風帶比較活躍,降水較多,從阿拉伯海也帶來的很多水汽,在敦煌一帶形成降水,還出現了暴雨成災。祁連山山脈冰川積雪也在融化,疏勒河水位上漲,三百年哈拉奇重現,相信不久羅布泊湖也會碧波盪漾,湖水盈盈。

羅布泊、艾比湖依靠冰川積雪融水和自然降水補給成湖。

那麼吐魯番盆地,它的水源從哪裡來呢?上圖2

首先從北冰洋進來的水汽被北面的博格達山山脈阻擋,吐魯番正好處於背風坡,位於”雨影“區,降水很少了,博格達山山脈南坡由於水汽少,冰川發育不好,積雪也少,使得吐魯番盆地獲得的冰川積雪融化的水量較少,周邊也有一些小的河流匯入吐魯番盆地,只能滿足盆地裡的農耕生產,談不上多餘的水量形成湖泊。

吐魯番盆地西側山山脈是高大的天山山脈,南邊是庫魯克塔格山扼守,水汽進不來,高山上冰川發育更難了,新疆的河流主要依靠冰川積雪融水來補給,周邊高山上冰川積雪少,吐魯番成湖難上加難了。

總結一下,一句話,吐魯番沒有成湖,都是地形封閉惹的禍,成為萬“惡”之源。


地理縱橫


吐魯番盆地海拔低於海平面,為什麼吐魯番盆地沒有成為湖泊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湖泊的成因及其類型,湖水的來源及消耗等講起。

湖泊的成因

我們都知道,湖泊是地表相對封閉並且可蓄水的天然窪池,按照其成因可分為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構造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風成湖、海成湖以及人工湖(水庫)等,按湖水的含鹽度則可分為淡水湖、鹹水湖和鹽湖,另外按照洩水情況又可分為外流胡和內流湖。

據統計,全球湖泊總面積約為270萬平方公里,大約佔到地表陸地面積的1.8%,其中北歐的芬蘭境內有大小湖泊6萬餘個,被譽為“萬湖之國”,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擁有世界上淡水儲量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雖然面積僅為3.15萬平方公里,但蓄水量卻高達23.6萬億立方米,比面積約為25萬平方公里的北美五大湖的蓄水量還要多出近8000億立方米。

我國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較多的國家之一,其中地處我國中部的湖北省由於處在長江中游,古代雲夢澤淤塞分割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集中分佈在長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漢江之間,湖泊總面積達2983.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在百畝以上的湖泊約800多個,被稱為“千湖之省”,而湖北省會武漢市則擁有大小湖泊104處,有著“百湖之市”的美譽,比較有名的湖泊有東湖、湯遜湖、知音湖、後湖等等。


湖水的來源及消耗

1、湖水的來源是主要有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和季節性積雪融水以及地下水等補給類型;

2、湖水的消耗則主要表現在蒸發、滲漏、排洩以及人為開發利用等方面。

先秦時期的荀子在《勸學》中提到:“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思就是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不可能匯聚成江河湖海。可見形成湖泊的先決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有能夠蓄水的湖盆,二是要有源源不斷的流水匯入。

吐魯番的地理位置

吐魯番屬於我國新疆下轄地級市之一,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東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東南部、羅布泊西北部,四周分別與自治區內的哈密、和靜、和碩、尉犁、若羌縣、烏魯木齊市及昌吉、奇台、吉木薩爾、木壘等地州或市縣相連。

吐魯番處在天山山脈東部,市域西起阿拉山溝口,東至七角井峽谷西口,北部為博格達山山麓,南抵庫魯塔格山,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245公里,區域總面積為6.9713萬平方公里,其中低於海平面的面積達2085平方公里。

從地形上來看,吐魯番四面環山,周圍海拔高度在1500~4000米不等,而中間地勢相對低平,是一個東西橫置的形如橄欖狀的山間盆地。

由於吐魯番四處我國西北內陸地區,一方面距海較遠,海洋水汽難以抵達,另一方面是四周邊緣群山環抱處於背風坡,因此形成了大陸性暖溫帶荒漠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但降雨稀少、大風頻繁,年均降水量約為16.4毫米,然而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

吐魯番為何沒有形成大湖?

位於吐魯番中部的艾丁湖,水面海拔為負154米,確實是我國第一、世界第二低的地,但並不像題主所講的整個吐魯番盆地全部都是低於海平面,而且吐魯番盆地內並不是沒有湖,艾丁湖就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內陸鹹水湖泊,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只是受各種環境的限制沒有形成面積非常大的湖泊而已。

至於為什麼艾丁湖面積相當較小且還在不斷縮小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從艾丁湖的水源補給來看,主要有3個方面,分別是主要來自於阿拉溝的河流夏季洪水、坎兒井冬季流量、綠洲灌區排水通過地下徑流入湖,由於氣候異常和人工截流、蒸發等的影響,匯入到艾丁湖的來水逐漸較少。

2、吐魯番的水資源主要形成於吐魯番盆地西、北部的中高山區,而盆底的平原區降水稀少、蒸發量較大,因此不僅對地表水、地下水的補給甚少意義不大,而且還是水資源的散發區,消耗量較大。

綜上所述:吐魯番盆地之所以沒有形成面積較大的湖泊,主要是受這一區域的氣候環境決定的。正是由於降雨稀少、蒸發旺盛,因此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資源,人們利用盆底邊緣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蒸發甚少的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


地理那些事


湖泊形成的條件很多,形成之後維持湖泊也有很多要求,單單就形成蓄水池這一條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從該湖泊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入手分析。


問這個問題的可能還是個在校生,那我先來普及一下一般情況下湖泊發育的條件。

湖泊發育的首要條件就是湖盆,也就是儲水地,那麼湖盆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內力湖泊(地球內部力量作用而成)

  • 構造湖。地殼構造運動產生的凹陷
  • 火山湖。停止噴發的火山口成為湖盆
  • 堰塞湖。火山爆發後的熔岩、或地震引起的阻塞河道而成。

二、外力湖泊(由外力侵蝕而成)

  • 河成湖
  • 冰蝕湖
  • 風蝕湖
  • 溶蝕湖

湖泊發育的第二大條件就是水源

通常來說,湖水的來源呢一般有這麼幾個:

  • 大氣降水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冰雪融水

第三個條件,就是當湖水的補給量≥排洩量時,才能形成固定的湖泊


我們再來看吐魯番盆地的地理條件是否符合著三個要求:

1.有無湖盆的形成

吐魯番盆地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地塹盆地,是中國地勢最低的地方(—154.31米)。那麼這個地方已經具備了成為湖泊的首要條件。

2.湖水補給量

吐魯番盆地屬於典型的大陸荒漠性氣候,炎熱乾旱少雨,夏季降水量僅16mm,而全年蒸發量達3000mm。吐魯番是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最高紀錄達49.6℃,素有“火洲”之稱。其實吐魯番盆地的地下水十分豐富,主要水源是天山的冰雪融水。但可惜盆地面積太大,這些地下水只匯成了河流,還沒有能力填滿整個大盆地

明顯不符合,甚至難為盆地了。

3.湖水蒸發量

首先,吐魯番屬於高溫乾旱地區,蒸發量多大就不用強調了,降水量簡直是杯水車薪。 其次,因為盆地地勢低,故而氣壓也低,吸引氣流流入,這裡也就“盛產”大風。這裡也是中國有名的“風城”。(說到這兒我忍不住多句嘴,太陽光多風大,是個風能太陽能發電的好地方!另外,風和太陽的組合,還能產出來上等的葡萄乾啊!)

(風城 達坂城)

再次呢,這個盆地不僅僅降水量少,而且分佈極不均勻,季節差異性大,夏多春少。

所以,溫度使蒸發量大,風力大又增加蒸發量,這麼一看,這一項也不及格。

(沙漠綠洲)

綜上來看,吐魯番盆地除了是個盆地能兜得住水以外,什麼條件都不滿足,怎麼可能成的了湖泊嘛,但是獨特的氣候條件給了吐魯番獨特的資源,太陽能風能、葡萄乾哈密瓜、火焰山坎兒井……

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小楊說地球


地表徑流是人類水資源的主要提供來源,其中河流和湖泊是最重要的水源來源地,不過對於湖泊來說並不是所有的湖泊都能夠作為水源。我們根據湖泊中湖水的鹹淡性質可以分為淡水湖和鹹水湖,比如鄱陽湖、洞庭湖和太湖等湖泊都是淡水湖,而青藏高原上的許多湖泊,如青海湖、納木錯、色林錯等湖泊都是鹹水湖,並不能作為水源。

我國的西北地區湖泊數量是比較少的,在新疆東南部有一個盆地,名叫“吐魯番盆地”,這裡不僅葡萄出名,而且海拔高度也十分特別,吐魯番盆地的絕大多數地方海拔是低於海平面的,其中最低的地方海拔為-154米,也就是低於海平面154米,為什麼海拔這麼低的地方沒有形成一個大的湖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湖泊的定義,湖泊是指地表的湖盆極其承納的水體,也就是地表蓄水的天然窪地。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的地形屬於盆地地形,也就是四周高中部低,是一個山間盆地,在地質構造上屬於斷層斷裂下陷形成的斷陷盆地,或者稱為地塹盆地。吐魯番盆地的總面積約為5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拔低於海平面的面積約為4050平方千米,主要位於吐魯番盆地的西部。也就是說吐魯番盆地具有一個十分優越的“湖盆構造”,如果吐魯番盆地能夠蓄水到海平面,那麼將會形成一個面積約為4000平方千米的湖泊,將成為我國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湖泊。

青海湖

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因為吐魯番盆地缺乏形成巨大湖泊的第二個條件,那就是“水體”,一個沒有水的湖盆,那就是一個盆地或者是窪地地形。我們知道水往低處流,吐魯番盆地海拔這麼低,如果當地有足夠的水資源,那麼水自然會向盆地內匯聚,從而形成湖泊,很顯然在吐魯番盆地尋找水是一種奢望。不僅僅吐魯番盆地整個新疆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深入,形成了冬冷夏熱,年降水量稀少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新疆地區是我國年降水量最為稀少的區域。

吐魯番盆地由於盆地地形更為封閉,年降水量更為稀少,年降水量僅為約16毫米,而年降水量少於200毫米的地區就是乾旱地區了,吐魯番盆地可謂極度乾旱,大氣降水幾乎沒有。吐魯番盆地中的水源主要來源於周圍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水,水量十分有限。其次,吐魯番盆地蒸發旺盛,年蒸發量達到了3000毫米,也就是說如果水分充足的話,一年可以蒸發3000毫米的水量。由於吐魯番盆地降水少蒸發旺,地表水極度缺乏,難以形成巨大湖泊,不過在吐魯番盆地的最低處,由於水源匯聚,還是形成了一個湖泊,那就是我國陸地海拔最低的“艾丁湖”,曾經面積約為150平方千米,不過目前幾乎乾涸了。


地理沙龍


在地理學上,地勢較低、且擁有一定水資源儲量的地貌,稱之為湖泊。我國共有大小湖泊2000多個,從湖泊的成因來看,可以分為內力湖泊和外力湖泊兩種,其中內力湖泊主要是地球構造作用、火山以及堰塞湖泊,外力湖泊主要是有河流沖積、風蝕窪地、冰川刨蝕以及自然窪地積水等類型。

但無論是以上哪種湖泊,都要滿足至少兩個條件,一是地勢要比周圍的偏低,二是要有水源輸入或者降雨積累,缺了哪一樣,都不能聚水成湖。


新疆地形的總體特點是“三山夾兩盆”,即東北部的阿爾泰山、西北部的天山、南部的崑崙山圍住了新疆的四分之三邊界,中間夾著位於西北部區域的準葛爾盆地、西南區域的塔里木盆地兩大盆地。

吐魯番盆地在區位上雖然不屬於以上兩大盆地的範疇,但它也是屬於天山山脈南坡的一個谷間盆地,在地理學上是地塹盆地,也就是構造型盆地,夾在博格達山與庫魯克塔格山之間,面積5萬平方公里。據研究分析,大約在3000萬年前,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期間,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抬升速度很快,而盆地南端的庫魯克塔格山雖然也在上升,但上升速度較慢,兩山之間就出現了斷裂和陷落,最終形成了北高南低的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盆地肯定滿足湖泊形成的第一個條件,它是我國陸地部分地勢最低的區域,都在海拔500米以下,最低點低於海平面154米。但是,吐魯番盆地處於典型的大陸荒漠性氣候,炎熱乾旱是其主要氣候特徵,降水及其稀少,年均降水量不到20毫米,而蒸發量十分旺盛,達到年均3000毫米,地表很難儲存大量水資源。同時,受外圍“三座大山”的阻擋,來自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水汽根本無法穿越到達這裡,沒有水汽的輸入,盆地變成湖泊更是難上加難了。

不過,雖然吐魯番盆地不能全部成為湖泊,但以盆地之內的最低點海拔-161米為中心,還是形成了一個面積約為150平方公里的一個內陸湖,以盆地內的火焰山泉水、坎兒井地下水、冬季灌區餘水等,這些水源的補給與蒸發量保持了一個動態的平衡,確保這個較小湖泊的存在。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吐魯番盆地有個艾丁湖,這個湖泊在歷史上面積曾經很大,只是後來盆地周圍人口增長,農業灌溉導致大量的水被蒸發了,現在的湖泊就只能說是溼地了。


太興真人


沒水啊,就這麼簡單。新疆要是跟長江流域一樣的降水,早就成西部江南了


遠方259686747


很簡單,該地區乾旱地區,沒有大的河流,沒有形成湖泊的的水資源。


清清奎河水


那裡氣候炎熱,降水少,來水少,蒸發量大於儲水量,無水可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