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孩子問媽媽,衛生巾是什麼,幹什麼用的,媽媽怎麼回答?

老左心理工作室


我的的確確遇到過這個問題。孩子問我衛生巾是什麼,是做什麼的。我當時告訴孩子“女女生有一個器官叫做子宮,在它發育成熟之後,每個月會有一次內膜的脫落,這個過程叫做月經,在這個過程中,女生會留很多的血,衛生巾就是用來墊著衣服,不讓血把衣服弄髒的。”“女生在這個時期都是很嬌氣的,也許會心情不好,她的身體也會很不舒服,將來你有女朋友了,要多體諒她,多照顧她。明白嗎?”孩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轉頭就去玩了。
坦白講,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家長感到難以啟口,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一個很好地機會對孩子做男女差別的教育以及性教育。

1、不要遮遮掩掩,否則適得其反

有些家長不和孩子說,孩子看到媽媽流血了,就很心生恐懼,以為媽媽“要死了”,甚至會到處和別人說,如果你和孩子解釋清楚,這個是正常的情況,每個月媽媽都會有特殊的幾天。一旦孩子清楚這個是正常的,不是疾病,他就會釋懷。

2、趁機告訴孩子男女的差別

告訴孩子男女的差別,不同,這樣孩子就不會一直心生好奇,甚至自己想辦法去搞明白為什麼女生要流血,為什麼男生就不用。

3、告訴男孩子要關心女生

順便可以告訴男孩子,要多體諒,多關心女生。現在要多關心媽媽,將來也要多關心女友。甚至可以告訴孩子,你在特殊時期那些事情不能做,哪些東西不能吃,並且讓孩子監督你。順便培養一下孩子的責任心。
面對孩子對生理的好奇和疑問,越是遮掩孩子越是好奇,越是想辦法去搞清楚。倒不如坦坦蕩蕩地告訴孩子,解除他的疑惑,你坦蕩,孩子就會坦蕩,知道這並不是什麼羞恥的問題,對孩子的未來的心理發育也是有好處的



神奇麻麻木小暖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件特別尷尬的事情。

我的兒子大概5、6歲的時候,有一天下午學校臨時放假,沒人照顧他,我便把他帶到了公司。

“你在沙發上乖乖地坐著啊,媽媽去一下衛生間!”我從包裡拿了一片衛生巾就走出了辦公室。

沒想到兒子卻看在了眼裡,悄悄地跟了出來。

“我媽媽在衛生間尿血呢!我媽媽在衛生間尿血呢……”兒子在樓道里大聲喊著,話語中帶著滑稽的笑聲。

他這樣說一定覺得有趣極了,他為自己搞的這個惡作劇而沾沾自喜。

我聽到後覺得尷尬極了,臉紅脖子粗的,整個樓層全公司的人都聽到了。

“寶貝,快、快、快,別喊了!”我拉著他跑回了辦公室,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兒子還在咯咯咯地笑個不停。“寶貝,你這樣說,媽媽真的很尷尬。”

我覺得有必要對兒子進行一個簡單的教育,便把辦公室的門關上。



遇到這種情況,寶媽們要做到如下3點:

01 不要因為尷尬而衝孩子發脾氣,也不要在公共場合教訓孩子。孩子的認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並不認為這是個隱私的問題,他只是想和媽媽開一個有趣的玩笑。如果媽媽沒能控制住情緒對孩子發脾氣,只會讓孩子覺得委屈,傷了孩子的心。

02 孩子惡作劇不能完全怪孩子,媽媽也有責任,媽媽日常的教育應該是不到位的。

鑑於這種情形,孩子在家中很可能已經多次看到媽媽使用衛生巾了,但是媽媽沒有及時地對孩子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可能存在逃避、敷衍的現象。


03 當孩子問的時候媽媽應該怎麼答?如何巧妙地把這些知識講給孩子聽?

問:媽媽,你為什麼會流血。

答:每個女孩子長到10多歲的時候,都會來月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問:衛生巾是幹什麼用的?

答:衛生巾的作用就和小寶寶用紙尿褲的作用類似,媽媽月經期間就會用到,這樣就能保持衛生,不會把衣服、床單弄髒。

問:我們班的女生也會這樣嗎?

答:是的,但是這個屬於個人隱私。如果你長大後,碰巧遇到女同學帶著衛生巾的情況,一定不要當面和同學講,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問:媽媽,會不會很疼呢?

答:不要擔心,不疼,這是每個女人每個月都會經歷的新陳代謝。來月經只能證明媽媽的身體健康,這些血是媽媽身體裡不需要的東西,所以要及時地排出來。

問:媽媽的身體會不舒服嗎?

答:不會特別不舒服,但是這幾天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的情況,身體比平時要虛弱一些,不能吃生冷食物,也不能做劇烈運動,不能太勞累。



總之,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媽們一定不能訓斥、誤導孩子,也不能逃避、敷衍孩子,理性而科學的教育引導才是唯一正確的方法。

您好!我是百合媽媽,80後職場寶媽,育兒達人,多平臺簽約作者。熱愛讀書、碼字,喜歡運動、旅行。我的生活理念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做智慧寶媽”。每日與您分享我在育兒路上收穫的感動與成長!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轉發!您有什麼育兒的心得與體會,也歡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百合媽媽讀心理


我會如實回答。孩子六歲了,他完全有了理解能力。我女兒小時候就問過這個問題。我告訴她,當女孩子長大了,每個月小屁屁都會流幾天血,這是長大了的表現,很正常。為了不讓血流到內褲上,褲子上,就要用衛生巾。如果有一天,我的寶貝也流血了,一定要告訴媽媽,帶你吃好吃的。慶祝寶貝成年。

女兒又問,為什麼會流血。我說因為我們女人的肚子裡,都有一個小子宮,就是小寶寶住的房子。如果裡面沒有小寶寶,子宮裡儲存的血就沒用了,就流出來了。如果有了小寶寶,血就會供小寶寶用,就不流血了。

講完,我還教女兒怎麼用衛生巾。

還記得我小時候,我從來沒有見過媽媽和姐姐們來月經,當我第一次月經來潮時,把我嚇壞了,以為自己得了什麼大病。後來媽媽教我用紙,我才知道,原來媽媽每次都會把那些東西用土埋起來,所以我從來沒有見過。

我小時候痛經,我總是覺得和第一次太害怕有關係。所以我不想讓女兒有那種恐懼,就早早和女兒說了。去廁所也沒避諱過女兒。

當然,對於女兒,媽媽們是很容易講出來這件事的。如果是兒子問,或許媽媽們會不好意思,但我覺得也沒什麼。如果兒子都六歲了,媽媽們還是儘量注意點,去廁所的話不要讓孩子跟著看吧。

但是當兒子問到,我想還是要如實回答。

記得剛有衛生巾廣告的時候,弟弟看著電視問我,什麼是衛生巾,是不是用來擦嘴的。我當時比較害羞,直接說了一句是的。後來過了好久,弟弟找我說我害得他在同伴跟前丟臉,衛生巾是用來擦屁股的,不是擦嘴的。現在想起這件事來我還想笑。😄

不知道將來如果我兒子也問他姐姐衛生巾是什麼,我女兒會怎樣告訴弟弟。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我家兒子有一次在廁所垃圾桶發現了我用過的衛生用品,會很緊張的問我是誰受傷了?

我跟他說沒有人受傷,是媽媽肚子裡面流血了,然後順便讓他了解一下女性生理期,“媽媽每個月都要用到,這幾天不可以吃冷的,不可以做劇烈運動,有些女孩還會痛,而且這幾天不要惹媽媽不開心,你可以幫我多做一點家務。”因為我們家養了只狗,狗狗來例假的時候他還幫忙收拾過。

所以,就直接且客觀的回答就好了。讓女孩能更好的接受自己身體的變化,讓男孩給予女孩基本的理解和尊重。

小時候我對“大姨媽”這個東西,聽是聽說過,但是從來沒見過,憑想象這東西應該是粉紅色的吧,一點點而已。

結果第一次來例假,正好趕上暑假在家,爸媽不在身邊,肚子痛得死去活來,去上廁所然後看著一馬桶的鮮血,差點以為自己要死了,根本不知道該咋辦,自己爬到床上去躺著,等我爸媽回來,才驚慌的把我媽媽叫進房間,然後我媽就支支吾吾的“每個月都會有的”,聽到這話我瞬間絕望了。


甜甜圈伐木累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我堂姐第一次來月經的時候,去上廁所發現自己流血了,就在廁所大哭起來,邊哭邊喊“我快死啦!救命啊!流了好多血啊!” 街坊鄰居都以為出了什麼大事,跑到廁所旁大聲問她,怎麼啦!堂姐就拼命哭,也不說話。後來伯父走到廁所門口安慰她:“別害怕,爸爸在這裡”然後她哭的更大聲了,說“我肯定要死了,我屁股流了好多血!”街坊鄰居一聽大笑了起來,就走開了。那天伯父買了雞蛋,做了蛋花酒給堂姐吃。



回到題主的問題,孩子問衛生巾幹嘛用的?

媽媽不用隱瞞直接告訴他就好了。我兒子5歲的時候發現衛生間垃圾桶有血,就問過我這個問題。我是直接告訴他,女生的子宮每個月都會流一次血。這個子宮就是他在媽媽肚子裡時住的家。當肚子裡有寶寶的時候就不流血,因為要保護寶寶。


當肚子裡沒有寶寶的時候,子宮每個月都要進行一次大掃除,把不用的東西打掃出來。子宮裡就乾淨了。為以後的寶寶準備好房子。所以要用衛生巾來接這些垃圾,這樣媽媽的褲子就不會髒了。衛生巾就像是你小時候的紙尿褲一樣。只不過紙尿褲是接尿的。

小傢伙一聽就明白了。


郭郭親子


我來說說我家兒子吧,兒子從小到大我都是自己帶!小時候他看到了衛生巾會問我是什麼我就說,是大人用的尿不溼,他還問我為什麼大人也要用尿不溼,我說大人有時候會流血就用,他就哦著說是不是拉粑粑疼就流血了!一時間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就說是的!再後來他又看到廁所裡有帶血的衛生巾又問,媽媽為什麼女的要流血!我說是的每個女的都要流血這說明女的長大了,女的長大了就這樣等你長大就知道了!他說哦!現在兒子六歲了!經常問尷尬的問題,我也從來不罵他都是告訴他一個大概不知道這樣對不對!還有就是兒子問我,媽媽是不是小孩都是醫生在媽媽肚子上割開抱出來的?我說是的。他還問是不是還有自己生的,我說是的。他又問那你生我是自己生的還是醫生切開肚子抱出來的,我說自己生的。他又問自己生從哪出來的來,是不是肚臍?我說不是有一個口。他說那你自己生的沒去醫院?我說去了醫生要給我們消毒打針!我兒子真是太喜歡問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他還問我女朋友是什麼?是不是要長大結婚的?是不是爸爸找你當女朋友長大就結婚了?他說他還沒有找到女朋友!大家過來討論一下對於孩子的各種隱私提問應該怎麼回答!你們家的孩子愛問嗎?我家的今年還不到六週歲上大班各種問題都有!


用戶101687752656


有次來大姨媽,洗澡時拿上一份衛生巾被兒子看到,就問我:“媽媽,那個是啥?”我當時很慌,一時想不到怎麼回答他。結果他腦洞大開說:“哦,我知道了,這是你的尿包,但為啥你的尿包是小的,妹好的尿包是大的(他堂妹才幾個月)”。我當時靈光閃現回他說:“因為牌子不一樣”😂😂😂

還有次上廁所被他看到有血,他就哭著說:“媽媽,你為什麼尿血,我不要你流血”在他的印象中流血是受重傷了。我當時也想不怎麼解釋,就騙他說,因為不好好吃飯和睡覺,就這樣了。所以大家都要聽話,要不然就會有各種毛病。😂😂😂

小孩子的天真和無限大的腦洞時刻讓我們歎為觀止,但也讓我意識到小孩再小,也要適當開啟性教育。


末煙2


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媽媽的衛生巾放在衛生間的一個小盒子裡,我上廁所的時候覺得小盒子好奇,會翻出來看。然後問媽媽,這是什麼東西?


媽媽對我的這個問題避之不及,她用很誇張很大的聲音說:好孩子不能翻媽媽東西!那不是你一個小孩該看的,快放回去!

媽媽這麼說,我就愈發好奇,這像棉花條一樣的東西怎麼就小孩不該看呢?


孩子往往就是這樣,你越是試圖掩飾和迴避,孩子就越好奇。

既然媽媽不告訴我,那我問我爸。

我這位直男老爸上來火爆脾氣,直接給我臭罵了一頓。

罵得我莫名其妙地委屈,但是好奇從來沒有停止。



小學5年級左右,體育課跑步的時候,一些長得比較高的女孩會默不作聲地留在原地不去跑,老師也不過問。

有一天,跑在我前邊的女生回過頭小聲對我說:你知道XX她們為什麼不跑步嗎?

我疑惑地搖頭。女生說,她們來例假了。

我問啥是來例假。這個女生也說不太清楚。

我雖然說不出為什麼,但是總覺得它和我小時候從盒子裡翻出來媽媽的衛生巾有關係。(這或許就是直覺嗎?)

不過,因為父母對我提問關於衛生巾的問題很敏感,所以我對女孩子長大存在一定的恐懼,直到上初一的一天,我肚子疼,一整天渾身都不舒服,下午發現褲子上有血,哭著問我媽我是不是得什麼病了。


我媽看了我一眼說,沒什麼,你長大了!並且從小盒子裡拿出一包衛生巾遞給我,教我怎麼用。

我是從那時候才知道,這個東西其實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生活日用品,但女生們卻總之遮遮掩掩,提到它就會覺得很羞恥,所以,很長時間裡我都覺得它是洪水猛獸,心裡也極度緊張,每個月都會覺得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後來當我自己做了媽媽,在學習心理學和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中,涉及孩子性教育問題時,我對自己“衛生巾的經歷和認知”做了一個分析,發現其實我父母的反應,在很多家長身上也曾發生。

總結起來,家長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表現誇張,大聲斥責孩子遠離“成人物品”

覺得不能跟小孩談論這些問題。因為衛生巾背後折射的是人的成長、生理變化以及性教育的問題,而很多父母認為“性”是洪水猛獸,絕對不能跟孩子提,所以它所涵蓋的一些科學知識都統統地為孩子屏蔽掉。

但是生活中,孩子又不可避免地看到、聽到這些內容,孩子發問時,父母用“權威”躲避和打壓孩子的好奇心。甚至打罵、斥責孩子“不懂事”。

當然也錯失了一次非常好的教育時機。


2、編造謊言,轉移注意力矇混過關

“這是吃的”,“這是墊鞋的”,“這是擦汗的”。

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回答都出現在現實生活裡。

曾有一個小男孩看到姐姐的衛生巾,問是做什麼的,姐姐害羞不知道怎麼回答,就告訴弟弟是吃的。

結果弟弟一直以為是棉花糖一類的東西,真的想去嘗一嘗,弄得家裡父母都哭笑不得。

還有個男孩,被告知是“尿片”,結果孩子把衛生巾墊進了自己的褲子裡……


3、如實回答,告知孩子作以何用

現在,很多倡導科學育兒的父母都會在各種書刊中學習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自然也轉變了很多曾經對性教育的錯誤觀念,認為認知身體及生理變化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當孩子問及,必然會坦然應對,大方地正面回答,而且是如實回答。


相較而言,我更加推崇第三種方式,也在實踐中這樣應用的。

在我當了媽媽之後,同樣碰到了和自己成長一模一樣的經歷,我如實回答。



女兒3歲左右,有天我上廁所的時候,她黏著我,跟我跑到衛生間裡。

她發現了我用過的衛生巾,女兒很驚奇:媽媽,你怎麼拉褲子裡了?(她以為就像她小時候那樣在拉拉褲里拉臭臭)

我很平靜地告訴她,媽媽沒拉褲子裡,而是媽媽最近這段時間身體不太舒服,所以流血了。這叫“月經”,不過是正常的,每個健康的女生都會有,說明媽媽還很健康。


女兒是個小腦瓜裡裝了十萬個為什麼的小傢伙,於是她開始了疑問三連:

(以下問答內容並不是和她一次說完的,而是每當孩子想起這件事,並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地提問和補充的)


問:那你流血了會死嗎?

答:不會死的,說明媽媽還年輕,還健康。


問:我也會有嗎?

答:你現在不會,等你長到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會有了。那天就意味著你長大了。


問:那流血會疼嗎?

答:不會像你打針或者手指割破了那樣疼。不過有的小姑娘體質不同,會覺得很痛,那就需要去看醫生了,不過也不用擔心,大部分小姑娘都不會感覺非常痛,只是會有一兩天不舒服、不愛動,會有小情緒。


問:那爸爸會用到嗎?

答:爸爸用不上的,只有媽媽、姐姐、姥姥等女生才用得上,寶寶是女生,所以寶寶會用得上。


問:太好啦!我也能用得上!我要告訴姥姥姥爺!

答:能用得上的時候說明你長大了,但是媽媽告訴你,這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就像你喜歡和媽媽分享小秘密一樣,當你用得上了,就悄悄地告訴媽媽,不在人多的地方大聲說,也沒必要告訴所有人。


問答到此,女兒的好奇心算是告一段落了,或許在成長的過程中她還會冒出類似的各種奇葩問題,那就繼續依照她的心智發展程度,如實作答便是了。


“衛生巾”的背後,折射的是家長對孩子性教育觀念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的想法:


一、性教育分性別,教育男孩尊重,教育女孩保護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衛生巾”好奇,都會問“性教育”有關的問題。

不管是什麼問題,我們父母要像回答其他問題一樣,不帶任何有色眼鏡、大方地如實告訴孩子。


當男孩問起“衛生巾”,我們可以在告訴孩子用途之後,再告訴孩子:你曾經住在媽媽肚子裡的小房子,在沒有小寶寶的時候,每個月就會流血,有時候一不小心,血會蹭到褲子上。

每個女生可能都會有這樣的尷尬,所以寶寶在看到同班女生褲子上有血的時候,不要嘲笑她,也沒必要大驚小怪,如果你想幫助她,可以把外套給她系在腰上,蓋住褲子。


現實中真的看過類似的事例,一個小夥子看到女孩子褲子上有血跡,在女孩困窘不知所措的時候,輕輕地脫下外套系在女孩的腰上,化解了女孩的尷尬。

大家在讚揚男孩是暖男同時,也無比讚揚男孩的家教,究竟是怎樣的家庭,才能教育出一個懂得尊重女性的男孩呢?


當女孩問起“衛生巾”,藉此告訴女孩子關於自我保護的問題。

能用上“衛生巾”,說明女孩子開始走向成熟,肚子裡的小房子有能力孕育小寶寶了,女孩也開始向女人邁進,這樣就更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肚子裡的小房子。


二、性教育本著幾點原則

1、有問必答、不問不答

父母的態度平靜、坦誠,如實,孩子問什麼就回答什麼,不要提前開啟孩子超越心智的認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在《善解童真》一書中舉過一個類似的例子,一位媽媽故意讓自己6歲的兒子給自己拿衛生巾,媽媽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但如果孩子自身並沒有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主動認知的意識,媽媽的故意的行為可謂多此一舉,提前開啟孩子對這個問題的探究,也是沒必要的。


2、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方式

儘管在回答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用科學的語言,將器官的學名告訴孩子,但是有時候孩子也未必會理解,所以我們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把學名轉化為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告訴孩子。


性教育也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們父母本著科學育兒之心,在孩子每個環節都給予正確的引導,必定會讓孩子積極健康地成長!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我是維尼媽媽沐瀅,二級心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閱讀推廣人,已出版《如何培養獨立、善良、有力量的女孩》 關注@沐瀅育兒有料 0-12歲兒童心理、適齡好書、學習方法、家庭教育

沐瀅育兒有料


好像家裡有女孩的都問過這問題吧,很正常啊。

我閨女第一次問我這問題是我帶她去超市我買衛生巾的時候,她問我這是幹嘛的?那時候她才三歲多點,跟她解釋她肯定也不懂,於是我說這是屁屁不聽話卡破了需要貼起來,免得感染細菌。

我記得閨女說:“麻麻,是不是貼手手那個?”

我說:“對啊,跟赫赫貼手手那個差不多,這是專門貼屁屁的,不能隨便亂貼知道不?”

閨女似懂非懂的,還鬧了一次笑話,我們都在客廳吃飯,人家不知道啥時候拿了一個貼在小屁股後面跟真事一樣,顫顫歪歪的過去跟我說:“麻麻,赫赫小屁屁卡破了。”弄得我們全家笑的四仰八叉,我婆婆說一看就是我教育出來的孩子。

後來長大了不用解釋她自然的也明白了,生理問題真的沒必要刻意的去逃避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麼可躲閃!


青島丫丫


我是照實說。媽媽每個月都得流血才能當媽媽,你小時候用尿不溼,媽媽得用衛生巾。所以你要照顧媽媽o(≧v≦)o,因為你是男孩兒身體素質比女孩兒好。媽媽是女人 ,從女孩兒到女生到女人,然後結婚才能看身體私密的地方,一起生孩子。然後再讓他看看他爸和他的不同,比如鬍子啊等等。六歲的小男孩兒包皮能擼開一些了 ,發現裡面有白色的東西,當時給我嚇壞了,帶他去的醫院,醫生說就是長大了以後可以扒開洗了。。。呃。。。。逗不逗逗不逗。。。挺好玩兒。。當時給孩子也嚇夠嗆沒見過自己身體這樣,現在知道了。。我說早著呢以後還得變。就我們女生慘還得流血肚子疼,以後少惹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