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五一黃金週是否有可能?

郭老師談教育


對於這個話題,一直都很熱,在我看來,有可能,但是,意義不大。


春節假期太短

設置這麼多黃金週,總是從促進旅遊、消費的角度考慮,有沒有想過很多人出行的目的是探親、訪友?這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帶來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人口的巨大流動,導致很多家庭分散全國各地,平時要忙工作,只有假期尤其是春節假期才能回去探望父母、親人、朋友,春節7天假期,路上消耗掉2天,回去屁股還沒坐熱就要往回趕了,如果能夠延長到正月十五就好多了。

黃金週存在太多的問題

每次一到黃金週,全國各地的老百姓不是趁著這個時間回去探親訪友,就是外出旅行,扎堆出行,帶來很多問題。
1、高鐵、火車、飛機票,在平時通常都是供應充足的,但是一到黃金週,往往一票難求,對於有正常商務和私人出行需求的人來說,變成了一場噩夢。
2、高速公路的車流量暴增,著急趕路的人又多,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往往導致大面積的堵車,高速公路變成停車場,整個出行效率、社會活動效率低下,此外,大堵車往往帶來的結果就是垃圾扔的滿地,進一步折射出素質方面的問題。
3、景區的人流量暴增,對於很多平時遊客不足的景區來說,黃金週不僅僅意味著收入的增加,更意味著比平時多出十幾倍、幾十倍的遊客量的到來,景區設施、接待能力都受到嚴重的考驗,遊客往往需要付出太多的時間排隊、等候,遊玩效率低下,滿意度很低。
4、服務行業往往趁著這個時間大肆漲價,酒店、餐飲的價格漲幅很大,而且因為接待能力的限制,往往會導致服務質量下降,投訴增多。

黃金週付出的代價是假期前後的工作狀態更加勞累

黃金週都是通過調整週末的假期拼出來的7天假期,必然有一週的連續工作時間達到7-9天,這樣的工作強度安排,往往會導致大家的狀態更加疲憊,如果黃金週還安排了出行計劃,人的狀態會更加勞累,不利於身體恢復,這種狀態下,工作效率更低,勞動產出率低,休假也休的不好。

黃金週的設置不利於交通、服務行業的平穩發展

黃金週總是意味著大量的人口流動和遷移,大量的住宿、餐飲、消費的需求,這種不正常的需求,很容易對交通、服務行業帶來巨大的壓力,逼著這些行業擴充經營規模和接待能力,但是這種需求又不具備可持續性,黃金週一結束,很多地方又變成了門可羅雀的狀態,經濟效益地下,不具備可持續性。

想要旅遊的人,往往不得不錯開黃金週

真正想要旅遊的人,因為黃金週的這種現狀,往往不得不無奈的放棄、錯開黃金週的時間來安排旅遊行程,這樣就不得不付出請更多假期的代價,還難以利用五一、國慶的三天假期,導致付出更多的代價。

帶薪休假不落實,黃金週再多也沒用

帶薪休假的事情說了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沒見到實質的落地,這種情況跟國情、職場就業現狀等太多因素有關,解決不了帶薪休假的問題,老百姓不敢隨意的休假,那隻能利用黃金週的短暫時間了,即便再多幾個黃金週,相對於老百姓的旅遊、探親的出行需求來說,集中在這麼幾天爆發,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放那麼多假,旅遊和服務業是發展了,實體經濟的壓力誰來承擔

現在實體經濟本來就很艱難,人工成本高,生產壓力大,如果國家強制規定休更多的假期,同時有沒有對企業的稅收減免措施出臺,休假期間員工的工資成本、生產計劃延遲帶來的損失,最後還是由企業來承擔,最終損害的還是國家的實力和老百姓的利益。

把休假的自由還給老百姓,不要強行搞這種勞民傷財的黃金週了

就這個意思吧,別瞎折騰了。


我是元寶爸爸,親子旅行、自駕旅行愛好者,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自駕旅行、親子旅行等旅行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自駕趣旅行


對於五一黃金週,已經過去了11年了,其實仔細想想,中國的法定假期次數並不少,但是每次假期時間太短,所以也就導致了題主所說的國慶人滿為患,根本無法滿足大家的旅遊需求,但即便如此,我個人認為恢復五一黃金週的可能性不大。



我分析有以下因素:

1.國慶,對於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春節,對於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所以安排了這兩個假期時間為七天,而其他節假日,雖然也都是傳統節日,但對於國慶和春節來說,相比起來還是差點火候,更何況五一是國際勞動節。

2.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的確這些年旅遊經濟發展的很快,但是我們國家不僅僅只有旅遊,還有更多的其他經濟需要發展,仔細想一下,每年春節假期之後,工作沒多久很快就迎來了清明節,很多地方的習俗要回家祭祖,然後緊接著就是五一勞動節,假如再放七天假,那基本上前半年的工作時間都獻給了假期,因為還有很多人會選擇節前節後請假休假,旅遊經濟是發展了,可是別的經濟發展怎麼辦?會導致我們的整體發展速度慢下來。

3.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每一次小長假都會導致全國大遷徙(往返兩次),光是交通運輸和安全兩方面就是很大的挑戰,這兩方面的壓力會增大很多,從每年的高速堵車,買不到票等等就能看得出來,我想每次長假期交通部也是頭大的。所以短假期相對來說會好一些。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恢復五一長假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前段時間在頭條有看到有人提議延長春節假期,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很多在外打拼的人,辛辛苦苦奮鬥一年,好不容易春節回家和家人團聚或者想帶著家人外出旅遊,但是年還沒過完,親戚還沒走完就要趕快繼續回到奮鬥的城市去打拼,更別說帶家人出去旅遊了,時間真心不夠。


以上就是我對五一假期能否恢復到七天的看法,歡迎大家和小帥七爺一起討論,謝謝!


小帥七爺


1:我覺得這個可能性會實現。

2:增加五一長假不僅可以加快國家居民消費經濟快速增長,還可以提高國民生活水手。

3:辛苦大半年,每個人都想找機會放鬆自己,十一長假太久,其他假期有沒有十一長假長,所以導致居民消費慾望低下。

4:五一長假剛好可以彌補兩個上下半年時間,一個上半年長假,一個下年長假。兩個長假也可以適當分散一個長假帶來的出行壓力。

5:有的人可能休完五一長假,就不會選擇十一長假,這樣就得減輕了,每次長假個高速路,景區人山人海爆滿,行走困難局面。兩個長假可以適當緩解。

4*


JC一葉知秋


五一黃金週有沒有可能恢復,這是政府部門宏觀考慮下的決策問題,而普通大眾所需要的是曾經擁有過的五一黃金週是否有恢復的必要。

如果沒有之前的五一黃金週,也就沒有今天想要恢復的問題,既然恢復五一黃金週的聲音一直存在,而且過一個階段就好成為話題的熱點,那就說明群眾基礎還是存在的。

五一黃金週的取消是因為分散設置了其他幾個之前沒有的小假期,比如清明,比如端午。

而經過這些年人們的感受,調休整合的三天小假期,不僅休息的倉促,沒法享受到休假的慢生活,而且因為調休,有時還要連續上到6或者7天的班,反而更累。

所以,因為弘揚民族文化,重視清明端午這些紀念日是應該的,但這些年實踐下來,和三天小假硬扯上關係,卻沒有帶來假日本應有的感受和其他商業價值,感覺就是高速更堵了,而且多堵了一次。

因為這樣,大眾對曾經擁有過的五一黃金週才有希望恢復的討論,而且,經濟發展到現在,人們休假的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希望能在工作之餘,有更多的長假來過慢生活的假日,享受生活。

相對而言,中國還在發展階段,所以,大部分企業公司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壓力還是非常大的,五一黃金週正好在上半年接近末尾,有這麼一個小長假緩衝一下,可能對下半年的工作更有好處。

現在很多人旅遊觀念已經不是跟著旅遊團一個個擠景點了,休閒遊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摯愛,這樣的旅遊方式,也更加符合國家提振國內消費的政策,因為這樣的旅遊消費或許會更大些。

最後,國內目前的帶薪休假確實還處於初級階段,很多企業和個人雖然有假期,但能真正去享受卻還是比較難,所以,這種狀況下,一個大力去推行帶薪休假政策的執行,另一個,在現階段,在假日上,給與更多的國假,也反過來促進帶薪休假政策的真正落實。


布衣之徐


取消五一黃金週就是個錯誤,春節為主五一.十一為輔,合理調配文化節日1天配兩邊的週末4+1=5天旅遊夠了,重點春節要增加趕路途?農厲29號開始放假,中華祖先文化應從春節假日體現,最低5天+兩個星期4=9天,大假調配放3次(黃金週)和小假放一天的合理配置利用兩個星期4=5天是優勢,有了5天旅遊就基本可以了,整個也就一年春節增加了3天?,每年底國家應提前統一部署固定落實合理配置大小假第二年的規定公佈,不應取消五.一黃金週拉動經濟雙全齊美,三次大假探親+小假探親旅遊基本滿足了。


火猴王68019231


本人是非常希望每年能再多一個長假,很想出去玩出去玩出去玩,但覺得恢復“五一”黃金週長假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上半年的假期就比較密集,從一月的元旦,到二月的春節,到四月的清明,再到五一和端午,相比於下半年的中秋和國慶,上半年本身就是一個假期密集期。而上半年,春暖花開、天氣不錯,也正是企業用工高峰期,如果過多放假,可能會影響正常的生產持續。

其次,如果設了五一黃金週,勢力也會出現黃金週出遊高峰,帶來道路擁堵、景區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出去也就是看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一點也不好玩。

所以,覺得不如把春節假期再延長一下,過了正月十五再去上班,一來可以滿足更多人全家團圓,也可以滿足全家人一起出遊。這樣做既能拉動經濟內需,減緩春運交通壓力,最重要的是能給中國春節一個濃濃的年味,促進社會和諧,家庭和睦。

覺得我的建議好,就點贊、轉發,讓那些決定我們假期的人看到!!!!


皖遊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成為大家減壓放鬆的好方法

但是看著每逢十一黃金週各大景點人滿為患的景象,恐怕大多數人都望而卻步了

因此,有人覺得,要是恢復五一黃金週,將十一黃金週景區的人流壓力對半分,情況也許會好很多


我覺得啊,你們真是太天真啦,恢復五一黃金週是有可能的,但也沒有辦法讓十一黃金週的人流壓力變小,我們倒是一年可以看到兩次旅遊景點人山人海的景象🤣


我認為,要想從根本上緩解小長假各景點的壓力,帶給遊客們更好的旅遊體驗,國家不僅要恢復五一黃金週!而應將兩個月的暑假縮短為一個月,將這一個月再變為數個黃金週,分配到合理的時間段!

其實我想國家實行這個方案很久了(還不是為了duofangjia🤫)

因為當初苦逼的高三黨每到春季開學想到自己要連續讀三個多月的書就內牛滿面,秋季開學好歹有個十一黃金週還有點盼頭🙃而且暑假連玩兩個月真的收不迴心讀書啊爆哭(好像無意中暴露了什麼🙃)

我敬愛的國務院大大們你們聽到我的心聲了嗎

可能我的想法比較片面,分散假期的方法肯定有其弊端,大家可以發表不同的觀點🤓

如果有和我的想法一樣的(想duofangjia的😆)動動小手點個贊吧!😆


🍓


從某種意義上講,假期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種方法。

現在的人,大多忙於工作,忙於應酬,雖然國家給的假期算上週末兩天一年可以休上115天,並不算少,然而,隨著外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三天以內的假期如果外出旅遊時間都會被消耗在路上,三天以上的假期又很少,所以人們才會有覺得假期不夠的。

中國人口眾多,一到假期,交通,環保等問題接踵而來,且有專家認為增加法定假日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吻合,超越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能夠承受的極限,況且中國本身的法定節假日就不少。誠然,綜合以上原因,國家恢復無疑黃金週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大猿行攝


個人意見,恢復的可能性很小。目前,已經有國慶黃金週、春節黃金週。

首先,平時人們的長假不多。黃金週期間,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景點都是人從眾,一眼望去,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遊玩的興致也減了幾分,景區的接待能力也承受著巨大考驗。國家取消五一黃金週,想必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所以短期內恢復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黃金週期間全國的高速公路進行免費,人們的生活水平極大地提升,汽車早就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大家都會開車出遊,在如此短暫的時間,數量如此眾多的人和車都集中在道路和景點,一年如果出現多次這樣集中的長假,對全國的道路交通和安全也是不小的壓力。

所以,全國已經有不少地區開始鼓勵2.5天休息模式,能夠將長假化整為零,增加人們出行旅遊的機會和時間。如果這種模式能夠實現,五一黃金週也就沒有恢復的必要了。


磨嘰遊記


提出恢復五一黃金週的專家估計是全國人民最喜歡的專家了吧!白巖松在2014年也就增加國家法定假期、恢復五一黃金週提出過意見,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似乎沒有什麼進展。


在這裡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我國的法定節日休息時間的安排了,你說要是碰到週末就正常休息就行了,還要補假上班,每當這個時候估計所有人心裡都有數不清的草泥馬奔馳而過吧!

那麼國家為什麼不恢復五一黃金週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交通壓力大

一到五一放假休息的時候,新聞裡自媒體平臺上最多的就是各種高速停車場、人山人海,出去旅遊只是去看彼此的後腦勺,你說說出門的人有多少。

有的人喜歡帶上全家人出去旅遊,有的人喜歡趁著放假回家看看。雖然現在我國的交通非常發達,價格也相對合理。但是人口在這裡擺著,出去之後走到哪裡都是人。


生活水平高了,汽車的保有量也在每年攀升,節假日高速免費通行,但是也得行的動才行呀!隨著高速擁堵,又帶來了車走以後高速上滿是垃圾,不遵守交通規則等許多問題

二、景區人流大

雖然每年都看人山人海,但就是不缺前赴後繼的往前衝,也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喜歡熱鬧的本性吧!

對於景區而言,一個景點的容量和服務能力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有很多景區的基礎設施會在人多的時候超負荷運行,很容易造成基礎設施糟的破壞,從而發生危險。

在之前的報道里,就有了在山崖拍照時墜落的,多悲傷呀!還有一年就是瞬間來了比平時多很多的遊客,對接待能力也是個不小的考驗。人一多,個人的旅遊效率就慢了很多,本來想著在旅遊中好好放鬆心情的,結果也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擠走了,還不如在家好好待著休息呢!

三、服務質量堪憂

隨著節假日旅遊人數的暴增,有些景區開始漲價,變相宰客,最近在風口浪尖上的雪鄉就是典型。

再加上人本來就多,服務質量一落千丈,給有關部門的監管也造成困難。原本是供國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結果變成了傷心糟心的惡習地!


雖然休息也是一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但是放假後存在的諸多問題,也使國家政府不得不減短了五一假日。我覺得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回覆黃金週的。

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