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基於現實生活的小眾文藝片,往往很難在市場上獲得較高的關注度,因為在所謂市場主導的主流價值觀裡,這類影片在利益爭奪戰中,並不具備任何宣傳或是盈利優勢。影視娛樂化與商業化,夾縫中求生存的小眾文藝片,只能遊走在各大獎項,通過後期口碑的發酵,來引起影迷的注意。

比如,這部獲得FIRST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獎項的《喜喪》。光聽名字,估計看過的人沒多少,可我相信,一旦沉浸在這部電影呈現的內容中時,便會無可自拔的陷入進去,因為題材的真實,因為情感的共鳴,更因為基於現實所引發的社會性思考。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養兒防老”的觀念雖然已經是過去式了,可是,這背後蘊藏著的傳統文化中的“孝”以及家庭關係中的“情”,卻從來沒有消失過。

六個子女與一個老母親,這是電影的整體框架,四代人的生活衝突與矛盾,這是電影的戲劇張力,而建立在“養老”問題上關於生活的探討,則更加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電影利用近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在非職業演員完美的生活再現情況下,將一個社會性的話題無限放大,此時,《喜喪》已不僅僅只是一部電影,而是紮根在現實土壤中的多元化思考。那時時刻刻撲面而來的熟悉感,總能讓觀眾在電影人物身上,看到自己或身邊人熟悉的影子。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子女與父母,子女與子女,社會與家庭,農村與城市,《喜喪》中揉雜的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牽涉的各種倫理道德,其實,從來都不是為了譴責或是批判這麼簡單。

平穩剋制的鏡頭背後,多角度的對於社會問題進行呈現,當利用熟悉的故事作為引導,實現熒幕內外同步的換位思考時,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全新的理解。

1

看《喜喪》,很容易想到《東京物語》,那種東方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而在子女成家立業各奔前程之後,家庭便成為了最為脆弱的集合地。因為家庭重組帶來的感情疏遠,讓成員之間僅僅剩下血緣這一層關係。於是,孤獨,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家庭中唯一的情感流露,而老無所依與子欲養親不待的矛盾,也總在隨時發生。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比起《東京物語》般舒緩且安靜的呈現,《喜喪》則顯得更為直白與殘酷。從名字便可以看出,這是一部關於死亡的電影,當把死亡與喜事這兩件原本對立的事情相提並論時,總是透露著生活的某種無奈與哀愁。

農村有種說法,年紀在八九十歲的長者過世,葬禮便是喜喪。於是,電影利用八十多歲老太太的養老問題,串連起六個子女各自面對的生活困境時,以小見大的窺探著目前整個中國普遍存在的生存問題,以及城市化發展中日漸崩塌的情感堅守。

這是農耕文明中殘留的情感價值觀與現代化發展中凸顯的利益價值觀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直接重新解構著傳統的中國家庭關係。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展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只是電影的一部分,而它的重點在於跳出當事人的視角,用旁觀者的姿態,來解析家庭中的悲歡離合,當然,其中糅雜著利益的撕扯與城鄉發展帶來的陣痛。

電影中大量的固定鏡頭以及長鏡頭的運用,在增加影片真實感的同時,也在有意無意的挑逗著觀眾的情感神經。因為電影中那些家長裡短的事情,太過於熟悉,以至於讓觀眾無形中成為了六個子女中的任何一位。

這其實是導演最為巧妙的情節設計,那就是,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達到換位思考的效果,這樣,在面對家庭各種衝突的過程中,就會擺脫先入為主的義憤填膺,從不同角度審慎的看待問題。這已經不再侷限於“孝順”這個話題,而是延伸到關於親情關係疏遠的審視上來。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隨著電影劇情的發展,我們大致瞭解了老太太家裡完整的人際關係。二兒子留在農村,三兒子紮根城市,二女兒也搬離農村,至於從未露面的其他三個子女,則長年在外打工,除了金錢的輸出,基本算是斷了聯繫。這種家庭的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可是在老太太的身上,卻依舊保留著對於親情關係最為固執的堅守。

電影中出現最多的道具,是那尊泥塑的菩薩,而老太太祈禱最多的,便是保佑子女的平安。即使,面對著子女的各種刁難以及推脫,老太太依舊包容著一切。她自始至終都在完美的詮釋著一個母親的形象,老實本分,逆來順受,任勞任怨,大度包容,在終於得知敬老院有她床位的那一天,老太太選擇了自殺。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菩薩代表著精神的寄託,子女代表著現實的寄託,可是,最終菩薩被兒子打碎,子女也因為誰照顧母親的問題反目成仇。精神沒了,現實也變得不堪,維繫家庭關係的最後頂樑柱徹底崩塌,終於,暴露了出家庭中脆弱且敏感的親情關係。

電影並沒有落入純粹的道德制高點的價值審判,而是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出發,全程關注著子女們各自生活中面對的複雜問題。它呈現的是快節奏生活下,人們的各種不知所措,以及各種價值觀的崩塌與重組。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2

在電影中,錢是子女口中經常提到的東西,他們也因為貧窮而引發各種爭吵,可是,試想一下,即使富裕了,這些爭吵難道就不存在了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齊秦那首《外面的世界》所唱的那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一旦走出家庭的庇護,都是屬於外面的世界,而現代社會發展中生活的功利性與傳統價值觀中情感的親密性總是在相互拉扯,於是,加劇著老年人生活的困境,從年輕到年老,無休止的怪圈總在惡性循環。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正如老太太去世之後,她的二兒媳婦在搬運煎餅的時候,以同樣的姿勢摔倒在地,而她的身邊,依舊無人陪伴。這種前後情節的呼應,恰恰讓這部電影的主題更加深刻。

電影整體上採用灰暗的冷色調作為主要基調,這與農村的破敗景象渾然一體,時刻都在傳遞著一種壓抑的情緒,而始終遮蓋菩薩的那塊紅布,算是電影中最亮眼的色彩,這是對於老人生命最後時光的某種安慰。

紅色夾雜在灰暗中,迎接中清晨的曙光,而在祈禱子女平安的最後話語中,老人迎來了生命的終結,紅色凋敝,陷入一片黯淡。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故事中沒有明顯的好人與壞人之分,因為,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要面對著生活的萬般無奈,這無關乎道德,只在於生存。夾縫中苦苦維持著的家庭關係,最終在各奔東西的疏遠中,漸漸的走向了分崩離析,而“久病床前無孝子”便成為了赤裸裸的現實問題。

《喜喪》這部電影,重點在於呈現,而不在於結論。因此,對於社會發展中家庭關係的重新詮釋,在於每個人自己的理解,不強迫,但要無愧於心。

作為新人導演的張濤,將當下存在且一直持續的家庭問題,無限放大到社會層面,從而引發了觀眾對於養老問題,家庭關係問題以及城鄉發展中情感與利益問題方面的多種思考,這是難能可貴的一種藝術精神,而《喜喪》這部作品,也就成為了難得的國產佳作。

希望我的晚年,沒有這般悽慘

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驀然回首,你我他早已不再如當初那般親暱,是該停下來想一想,什麼叫做家,什麼叫做家人,什麼叫做兄弟姐妹,什麼叫做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