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00後都喜歡穿漢服,請問你是如何看待的?

夜空中的那顆最亮的星


我覺得穿可以,但不提倡普及哦!

現在不只是去景點,連大街上都隨處可見穿漢服的人,個人覺得這是個很靚麗的風景線,真的好美的。說實話不管人長相怎樣,見到漢服我都會多瞅一會的,本人不排斥哦。

話又說回來,對於那些說普及漢服的我就持反對態度了。時代在進步,一些古老文化可以拿出來回味,但是再倒回去普及起來,在哪都說不通的吧。首先漢服寬鬆,幹活不方便吧,還有就是夏天,還要遮腿遮胳膊的,表示做不到喲。我可不想看著我們再倒退了,畢竟姐姐是要奔小康的😂


夢囈257024486


穿可以,就是別太誇張了。有天傍晚和朋友在河邊遛彎,到一拐彎處朋友忽然大叫了一聲躲到了我身後。我忙問咋了?她用手指著河邊,我一看“蹭”頭髮都豎了起來,原來在前方不遠處站一女子白衣飄飄長髮及腰關鍵是髮梢還用一白飄帶跟著一起飄啊飄……我腦海中裡馬浮現出倆字“女鬼”,可又一想不對啊,這天剛擦黑出來的也太早了吧。思考間白衣女子動了動並回過了頭,唉😔虛驚一場原來是一穿漢服的女子😂


荏苒如煙


五一假期出去一天看到三個穿漢服的

第一位是穿的一身紅裙的,頭髮也是簡單的別了個髮簪,比較特殊的是推著一個嬰兒車,反正一路走過去,很多年輕小夥子的目光都在她身上。

第二位是進超市之前碰到的,同款的紅裙比剛才偶遇的好看不少,畢竟這姑娘顏值在那裡,剛好有風吹過,挺賞心悅目的。就是不知道一直站超市門口是幾個意思。

第三位是在商場扶梯口等老公結賬的時候碰到的。剛好在喝水差點噴出來,迎面走來一位身材比我這個小矮胖還要再寬廣的一位,穿個淺色的漢服,不是之前兩位飄逸的那種,是上面小衫下面是裙子的那種,具體咋叫不清楚。除了顯的更胖也沒啥優點啦,完了就是一臉素面的搭配了滿頭珠釵的裝扮,俺的天呀,家裡難道木有鏡子嗎?太有勇氣啦

穿漢服可以,如果穿的實在是慘不忍睹的話咱還是在家過過癮就很好。


勇敢的面對L


首先,我不反對!

漢服,是一個“特指”專用詞。狹義地說,“漢服”是對幾千年以來中華服飾文化主流的“深衣”的各種變換形式的統稱。

漢服,也可以叫做:華服。通俗的說也就是“華夏民族的主流服飾”。

漢服、華服,不是“唐裝”。唐裝,是華夏民族大家庭中滿族人民的傳統服飾的“翻新版式”。

漢服、華服,不是“旗袍”。旗袍,是一種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時裝。據說靈感來源於是滿族女人傳統服飾——“袍服”,結合歐美西洋時裝元素,混搭而成的“新式女裝”。據說旗袍,早期主要是風俗界、時裝界、姨太太們等的典型著裝;後來民間、官家之流的小姐們,也開始試穿,並流行開來。並在1929年被南京國民政府,指定為“國服”。

00後的“祖國的花朵”們,開始熱衷於:漢服,這是一個好現象:

第一、西方人,有相對比較統一的“洋裝”:男士西裝,女士西裝、禮服等;中華民族,也可以有自己的“標誌性”服飾……

第二、日本有“日式”和服,韓國有“韓服”……中華民族,也可以有“自己民族的”漢服、華服……

第三、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藏民有“藏裝”,“蒙古族”有蒙裝,維吾爾族有“維族服裝”……作為中華民族主體民族的漢族,也可以有:漢裝、華服……

00後開始絲毫不害羞的、大大方方的“穿漢服”上街,“穿華服”旅遊……我是狠狠的點讚的。

00後開始準備流行“穿漢服”,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走心的節奏……









中和永道


不要把穿個漢服就扯到傳統文化的傳承上來,估計關於漢服的一些知識都答不上來,還不要說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請問有多少人學過國學?如果穿個漢服就代表在復興傳統文化,那麼穿上漢服還滿口髒話,舉止不端,做不文明的行為,這能不能算侮辱傳統文化?我看呼籲漢服復興的大多都是學生或者是商家在炒作吧,一般進入社會的成年人,誰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都是在想怎麼做事業,養家餬口。再說現在的時代穿漢服極為不方便,穿上漢服能騎自行車嗎?能騎電動車嗎?開車方便嗎?還有就是穿漢服背什麼包呢?難道像古裝劇裡的背個包袱?有買漢服的錢,不如買些關於傳統文化的書,學習學習,不要整這些沒用的,幫人家賣漢服的掙了錢,自己還穿不出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特別是穿那種廉價漢服的,看不出任何美感。還有穿漢服是很挑人的,沒那個氣質,穿不出那種感覺。古代有錢人家的子女,從小就要學禮儀,包括走路姿勢,站姿……那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看看現在大街上穿漢服的,感覺沒那個味道,反而一股鄉土氣息,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好好理解一下。


愛如空氣70802428


俗話說;香油炒菠菜,各人有所愛。穿西服,穿漢服,穿奇裝異服,那是各人的所愛,各人的自由。

過去,窮人和乞丐穿著補丁衣服,基至帶有大洞的衣褲,富人見之嗜鼻,但又怎樣呢?今天,你看街上俊男嬌女們,也不穿著前有補丁,後有洞洞的乞丐服,神氣活現地在人前行走,又有誰說呢?

對於漢服,是傳統的中國漢人服裝,誰都可以穿,不必大驚小怪!





頑皮的小老頭


我是晨晨,有對皮衣皮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歡迎私信交流!

00後喜歡穿漢服,我覺得是非常好的現象,是對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認可,更是一種民族自信的體現!

一件漢服不僅僅衣服這麼簡單,這體現著對漢族文化的認可,我一直認為“漢族”不僅僅是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專屬,也不僅僅是表面上中國56個民族之一的稱謂意義。其實“漢族”是一種文化載體,在中國,從文化角度上而言,無論是哪個民族,如果心裡面認可這種文化,其實你就是“漢族”。漢族文化其中重要的特徵就是兼容幷蓄,求同存異,我們要復興的不單單是穿漢服的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後代,我們是否能將我們祖輩的榮光再次耀眼在世界之上,我們要回到我們原本就在的位置—世界之巔!


多粒客服01


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

人的一生短短數十載,人生是你自己的,一切由你主宰,自己選擇的路,自己負責到底。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穿,那是你的權利,不穿,也是你的自由。

我個人持樂觀的態度,漢服迴歸,反映出人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自五四運動以來,我們一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特別是進入21世紀,這種影響更加凸顯。

西方先進生產力和文化進入中國的同時,腐朽文化也在侵蝕著中國年青的一代,人們對傳統文化日益淡漠,談起漢文化,更多的是停留在膚淺的文藝表演、詩詞書畫等方面。

中國,歷來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國家,真正反映傳統文化的服飾與禮儀更需要我們去大力的弘揚與推廣,故而我們說“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通過復興漢服,讓人們更多的去了解漢族文化,讓它與現代社會相交融,實現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





蒲公英的生活隨筆錄


比起這些裙裝,表示漢服更漂亮。為什麼妹子們穿這些沒人BB,穿個漢服這麼多意見











四驅差速鎖


我雖然不穿,但是我不會去說他什麼

因為漢服是一個那個時期服裝的總稱,叫漢服,之前有個認識的同學也是每天穿漢服上下課的,個人感覺是不反感的,畢竟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穿衣打扮的想法,抱著一個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情,其實還挺好看的。再者現在穿漢服的人是越來越多,對於旅遊業來說可能是一個苗頭,漢文化越來越流行了,走在街上的漢服也是一道風景線啊。

本人居住在杭州,西湖的水,或者說杭州這個城市和漢服真的挺搭的,江南女子的感覺,穿著漢服行走在西湖邊也是很愜意的,回頭率絕對高啊

我是沒有穿過漢服,因為顏色鮮豔的東西和我比較犯衝,平時的著裝也是穿比較的低調的黑色,不作妖就好了是吧

但是有些姑娘身上穿的是非常廉價的材質,穿出來不美,反而有點那麼不協調。要做到去發揚漢文化而不是盲目跟風,硬往自己身上套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跟風需謹慎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點觀點,希望大家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