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老輩農民的說法,到底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新大風歌


立春,在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是非常特別的,它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同時立春這天的天氣狀況也能反應出一年內的天氣狀況,天氣狀況在我們農村是非常看重的,所以老一輩們也把未來一年的收成情況全指望在了立春這天的天氣狀況上。



在我們農村老家,關於立春的農諺也是非常的多,對於老一輩們來說,農諺就是生活總結,而且老一輩們對於農諺也是深信不疑,畢竟流傳了這麼久,可以讓人少走彎路,最出名的農諺莫過於“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那麼這句話有何意義呢?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小時候奶奶經常對我們說,說的就是如果立春這天是晴天,那麼今年的整體天氣狀況是非常好的,並且農作物也會有個好收成,以前的農村都是最原始的耕種模式,自然而然是靠天吃飯,所以天氣狀況直接決定了收成情況,當然現在也不例外。

如果立春這天是下雨天,那麼下雨的天氣就會延續到清明節的時候,這也是我們老一輩們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對照我們的生活也是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的,不能說全對,反正十有八九都是如老一輩的經驗所言。


立春在我國農民是非常重要的,雖然現在農業發展迅速,但是要想收成好,自然而然也是離不開一個好天氣的,在尊重天氣狀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多去關注民俗。


達人陳可可


今天是立春日,天公作美,一掃往日陰霾。天氣晴朗,心情為之一震,久聚心頭的鬱悶雲開霧散。

聽爺爺講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我有點蒙圈,不問神仙就問爺爺吧:爺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爺爺說:“立春這天不下雨,預示著一年收成不錯,古代主要指小麥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饅頭,餓不死人”。

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聲。

當然我也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但我這個人喜歡鑽牛犄角,對爺爺的話半信半疑。

隨後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有這樣一句話“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春打六九頭,吃穿不用愁”。

今年立春日恰好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第九天),正應了“春打五九尾,要飯跑斷腿”這句話。此話是說如果立春在五九尾,這一年的年景肯定不好,預示莊稼歉收。

人們手中沒有多餘的糧食,怎麼能大方施捨討飯的呢?要飯的自然要多跑幾家,這就是“跑斷腿”之說。

按照“春打五九尾”之說,今年不是豐收年,這和立春日天晴朗預示豐收年相悖,這兩句俗語到底哪句說得對呢?

其實這兩句都對,由於我國幅員遼闊,這就造成了各地氣候相差懸殊的情況。

比如立春這個季節,雖然理論上說立春預示春天的開始,但對於北方來說,立春遠沒有到了春天。此時天氣依然春寒料峭,氣溫都在零度以下。

如果立春在五九尾,即提前一天,氣溫回暖太快反倒不利農作物的生長,這是因為小麥從冬眠中甦醒恢復生機。眾所周知,北方經常出現倒春寒的天氣,此時小麥就會遭受凍害,就會造成歉收。

所以立春晴的天氣未必適合北方地區。

而南方卻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畢竟南方天氣溫暖,極少發生倒春寒的現象。

我認為對於北方來說,立春是晴天並不好,有句話叫做瑞雪兆豐年,過年期間下雪對小麥來年豐收有好處。

這是因為此時小麥還在冬眠,等春暖花開甦醒後,小麥有雪水的滋潤很快就恢復了生機。

還是那句話,我國幅員遼闊,一個地方一個說法,古代的俗語沒有特指某個地方,只是大概率的事,大家不必當真。


秉燭讀春秋


今天是2020年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在今天我們迎來了立春這個節氣。立春這個節氣是每年的第一個節氣,寓意著春回大地之意。那麼關於立春,為什麼農村老人說“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那邊老張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這個問題。

其實“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話也並不是完全的正確,主要是根據我們國家中原地區大部分的情況來說的,但是老祖宗這麼說,肯定有他的原因,那麼下邊老張就來簡單的談一下這句話的緣由和來源。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立春這一天不用看,保準是晴天!這句話相信很多的朋友,尤其是在工地上幹活抬槓的肯定意見特別大,憑啥立春這一天非要是晴天呢?你還別說,在我們國家絕大多數的地區,立春這一天往往還都是晴天。試著和我們國家中原地區所處的氣候有關,說白了就是我們處於北溫帶,又東臨太平洋,受到海洋暖氣流和蒙古高壓冷氣流的綜合影響,到了立春這個時候,雖然說立春指的是春回大地,但是實際上距離真正的春天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只是說的是從這個時間段過後,氣溫就會逐漸升溫,並不是指的氣候立馬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與此相反的是立春這幾天往往氣候不是很暖和,甚至往往會出現降溫,這種情況在農村叫做“爭春奪九”,“九”在這裡是數九寒天的意思,意思是這兩天剛好是冷暖氣流相互爭鋒的時候。但是我們都知道,氣候的變化往往是長時間冷暖空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並不會瞬間發生變化,身處在內陸地區,這種感官尤為明顯。因此實際上立春這一天我們主要還是受到西伯利亞冷氣流的影響,而冷氣流是比較乾燥的,而且因為立春這段日子冷暖氣流開始交匯,冷空氣會快速的向空氣流動,更會大量的吹走天空中的雲,因此這段時間天上往往連雲都沒有,更別說下雨了,天氣自然晴朗。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雖然天氣比較晴朗,但是實際上溫度還比較低,而且空氣非常乾燥,因此大家還是要注意一下平時的補水,尤其今年假期的延長,容易睡得多喝水少,但要注意身體飲食的平衡,在家裡面也要稍微運動一下。在吃飯吃水果的時候,最好能帶上一次性的手套,杜絕病從口入。


老張談三農


這是早年間二十四節風物歌來的。我們的先人,經過日積月累形成了一些經驗的說法,按十二個月分成了二十四節氣,歸納總結而成。從除夕夜開始:

歲朝一黑半邊天,大雪紛飛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耕田。

驚蟄聞雷米如泥,春分少雨病人稀。

月中若能逢三卯,遍地棉花豆麥宜。

三月清明雨淋頭,四野瘟疫萬民愁。

穀雨喜有南風起,可期五穀更苗收。

……

這裡還有先民的立春無風晴一天,風調雨順是有年的說法。


庭蔭囀鶯


這句俗語不禁讓小農人想起一句歌詞,“你若立春晴,還你一城春雨”,在農村坊間一直就流傳著很多關於農村立春節氣的俗語,“立春晴,春雨來”,“立春晴一日,春雨下滿城”,這些俗語都是預示著立春晴一天之後,春耕會風調雨順。那麼題主今天說的這句“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一,陽曆2月4日,二十四節氣中的打頭節氣“立春”,在農村也叫“打春”,過了立春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的暖和,農民朋友們也在這個時候開始準備種子、化肥、收拾農村機械,為了春耕做好一切準備,而在這個時候農民們還會翻一些老黃曆,看看今年的運勢和風雨怎麼樣,就像今天這個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就說的是立春當天是晴天,那麼就不用祈福,不用拜祭,不用求神仙,今年一定是順風順雨,碩果累累的,今年立春就是大晴天,2020年小農人相信一定會是一個手捧碩果,腳踩麥谷的豐收年。

立春雖晴,但我們在春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農作物的保暖,因為立春過後會有倒流的冷空氣,冷暖交替會產生雨雪天氣,如果保護措施不利,很容易造成農作物損傷,這在農村也叫“倒春寒”,所以廣大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多注意看天氣預報,早做打算,儘量避免損失。

以上就是小農人對於這句俗語的一些個人見解,條友們你們認為立春是晴天好還是陰天好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布衣小農人


2020年2月4日,今天是一年中的立春。所謂“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老一輩判斷的就是如果立春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這一年的年景就比較好,不用問神仙也知道今年糧食會有一個好的收成。

而對應的如果立春是陰雨天氣,那麼年景又將如何呢?那就有另外一句對應的俗語叫“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是說如果立春當天下雨的話,就會陰雨天氣持續到清明,而清明是一年中的第5個節氣。也就是說整個春天都會出現陰雨綿綿的狀態。



而也有說“春雨貴如油”,莊稼在生產過程中遇到雨天的話,水分充足,有利於種子發芽,也比較利於莊稼的生長。所以總的來說,不管立春是晴天還是雨天,對於莊稼的生長來講都是好的,那麼一年都會是好年景。我們對於一些節氣的看法和俗語都是為了對新的一年一個美好的祝願。


過去的農民靠天吃飯,現在的農民除了靠天吃飯之外,可也是靠技術吃飯,莊稼種植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我們的播種方法、管理、施肥、用藥、除草,都是莊稼豐收的關鍵。


畜禽養殖學堂


今日立春,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大地回春,大好晴天,春意盎然,正式進入了春天,古語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之說,怎樣理解呢?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話是老輩人的經驗總結,在過去的年代裡,都是靠天吃飯,沒有先進的機械,只要立春這天是晴天,說明是個好年景,就不用祈求上天,跪拜神廟,保佑人們的風調雨順,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生活方式

立春有很多的諺語:立春晴,雨水勻,古人很信服這些諺語,立春是晴天,以後的雨水就會下的均勻,對後期耕種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有:立春一日晴,耕田不費力之說,這也驗證了祖先的聰明智慧

立春是晴天,來年好收成,很多諺語雖然沒有科學的依據,但是也是老輩人的智慧的結晶,也有個大概,由於地域差異之大,也需要科學的管理,加上先進的天氣預報的依據,以農作物的需求隨機應變,多一份付出就多一份收穫


李長芹


今年立春是在2020年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具體時間在下午的17點03分12秒,全國大部以晴天為主。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是什麼梗?

眾所周知,中國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都是農耕社會。

直至如今,官媒也會經常提起,中國是個農業大國。

還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農業是國家穩定得基礎,就是發達國家也離不開糧食。

有錢人可以用錢買糧食,北方沒有了去南方買,中國缺少了咱去美國進口。

農民就不行了,自己全靠土地來養活自己,所以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經營管理好,就是頭等大事。

在古代中國,生產力落後,沒有機井可以灌溉莊稼,也沒有水泵可以抽取河水,只能靠老天爺來降雨。

因此,中國有句老話叫"種在人啊收在天,老天沒雨人沒膽,如果遇到一年旱,拖妻帶子去討飯。"

我們的祖先一年收成的好壞,生活的甘苦,臉上的悲喜,全都跟氣候有關。

所以大家非常注意觀察氣候變化,根據天氣來安排自己的種植計劃,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更不敢跟老天對著幹。

因此農民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了好多氣候知識,文人們把老農總結的有關知識叫做農諺。

比如:

螞蟻搬家蛇擋道,不大一會雨來到。

螞蟻為什麼搬家,因為天要下雨,它怕蝸居被雨水灌了。

蛇為什麼擋道,因為要降雨的時候,天氣悶熱,昆蟲低飛,蛇趁機要尋蟲吃。

再比如:

蜻蜓高,曬得焦,晴蜓低,帶蓑衣。

蜻蜓也是靠捕捉昆蟲生活的,天氣炎熱,昆蟲就飛得高。天氣悶熱,昆蟲就低飛。天氣突然悶熱,是冷空氣來了,高處不勝寒,昆蟲受不了,低飛要躲避"寒冷",所以蜻蜓就低飛捕捉昆蟲。

而夏天冷熱空氣交替彙集的時候,就要降雨了。為什麼要帶蓑衣?防雨啊。蓑衣是南方特有的雨衣。

農諺有短期的,有長期的,短期的一般都是立竿見影,有科學依據,非常管用的。

我們上面看到的諺語是短期的,短期的諺語往往比天氣預報都靈,不信你留心去觀察,驗證一下。

長期的則多是隨心所欲預測的,準確度相對不高。

事實上有心的朋友會看氣象臺的中長期天氣預報,一下子預報半個月。但是仔細一想你就會發現,越是短期預報準確率越高,越長期越不會太靠譜,只能參考。

要知道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完全是科學,預測中長期天氣的農諺即使也算科學,跟氣象臺比查十萬八千里,準確性根本就靠不住。

比如說:

 小暑南風颳一朝,曬得南山草也焦。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小暑節氣這一天要是颳了一天風,那夏天就一定的個大旱季節,這會靠譜嗎?

 立秋下雨廿日旱,旱過廿日爛稻稈。

這句農諺也不科學,如果立秋這天下雨,今後20天都不會降雨,那要氣象臺幹嘛?如果真的出現了那樣的情況,那也是十年九不遇的。因為俗話說秋雨連綿,秋天是最容易降雨了。

還有一句諺語則更不靠譜:

未到驚蟄打天雷,四十二天雨淋淋。

驚蟄前打雷雖然不多見,但這三年前就出現過一次了,也沒有見到下了一個多月的雨啊。

秋雨連綿常見,春雨貴如油,哪會有長達一個月的降水呢。

但我們也不能跟老祖宗們較真,他們的長期諺語就是農閒的時候太無聊,編個順口溜打發時間的,怎麼能求全責備呢?

這句"立春晴一天、不用問神仙"的意思是說,立春是晴天的話,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笑逐顏開,安居樂業了。

可是我們老家也有個諺語叫"立春一日晴、要飯到天明。"你看,要飯到天明都沒有如願,那該是多麼難遇的災年呢。

所以我們不能跟祖宗去認真,他們那時候沒有天氣預報,沒有電視和手機,沒法刷小視頻,沒有KTV和廣場舞。農閒的時候,在寒冷漫長的冬日,待在家裡,無聊死了,人家只能編順口溜打發日子。我們要是還指責先輩們的順口溜,那實在是太不近人情了。

現在社會進步了、科學發達了,點一下手機就知道了明天什麼天氣,更重要的是,不管農諺管不管用,農民再也不用靠天吃飯。

那些農諺,權且把它們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歷來現實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老人說:初一早晨雪打門,可謂是佳節逢瑞雪,老輩人有言“初一門前雪紛飛,端午節上饅頭堆”,意思是說,正月初一下大雪,對於冬季農作物成長有好處,端午節家鄉有吃包子和饅頭的習慣,並且有端午節祭祀屈原的相關習俗,這裡是特指麥子收成好。如老天爺再賞臉,立春是個大晴天,那麼,一年的年景氣候、莊稼收成必定會好。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不少朋友或許會覺得,既然立春天氣晴朗預示一年收成好,那如立春那天下了雨的話,是不是就表示收成欠佳了呢?其實,並非如此,王大爺說,據他的經驗,立春日下了雨的話,通常後面的天氣,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持續的陰雨(雪)天氣,冷氣溫也會持續到清明時節。

雖說立春時節從氣象意麵上,意味著風和日暖,按照氣候學上的劃分,進入立春節氣後,即為春季了,但這只是氣象意麵上說法罷了,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相差懸殊,從立春當日到立夏,鳥語花香,耕耘播種,春光也不相同。在農村有:“春打六九頭,人人都犯愁,春打五九尾人人都歡喜”,2020年2月4日是立春日,正是五九尾。由此來看,2020年年景錯不了。

農諺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正月下雪,也是十分正常的不是稀奇事。“該熱不熱,五穀不結;該冷不冷,不成年景”!無論南北立春時節,正是季節交替的過渡時節,天氣變化複雜,請及時添加衣物!小心感冒受涼!至於大年三十天打雷,預示啥?王大爺表示:老輩人說“秋後打雷,遍地是賊”,“賊”指多少農業生產遇災害之事,其實,地域廣大,那年均會有部分地方出現惡劣天氣,大家不妨多為農事生產,做好準備。


謀略國學


今天(2月4日)是一年24節氣中的立春,具體的時間是下午17點03分。俗話說“春打六九頭”,指的是立春日在“六九”的第一天,因此,“立春”又叫打春。

在我國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立春晴,雨水勻;立春寒,一春暖。”意思就是說,如果立春這一天的天氣是晴天,那麼整個春季的日子會很均勻下雨,也預示著今年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年份;而如果立春這一天的天氣陰冷,則整個春季會比較暖和。

從今天(2月4日)全國的天氣預報來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都是晴天☀️。因此,預示著今年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雨水會比較均勻、充足,給我們的農業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

需要知道的是,立春時節冷暖空氣交替頻繁出現,氣溫忽高忽低,氣壓變化也大,氣溫仍以風寒為主,因為當陽氣和陰氣勢均力敵進行交流的時候,便會出現風,尤其初春,更是多風的天氣。

立春後氣溫回升,春耕大忙季節就要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陸續開始了。但仍要做好防凍工作,預防寒潮低溫和雨雪天氣的不良影響,謹防“倒春寒”天氣對農作物造成危害。

還需要指出的是,俗話說:“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由於今年的立春日全國的氣溫普遍偏高,因此,包括南方地區發生“倒春寒”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做好防範準備,採取措施加以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