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近日,昔日足壇名嘴,韓喬生韓老師做客國內一檔足球節目,說出了自己對於中國足球現狀的理解。主要談了幾點:一是中超外援對於國足的不利影響,二是主張限制俱樂部的投入,三是中國足球別再做亞洲強隊打進世界盃的美夢。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中超聯賽經營模式早已岌岌可危

各位,近日多家中甲和中乙俱樂部解散退出聯賽,這一現象引起了昔日足壇名嘴,韓喬生韓老師的注意(上圖)。談到這個現象,對於中國足球何去何從,韓老師認為“任何市場都有其規律,中超聯賽這個經營模式早已是岌岌可危了”。他表示足球正常的發展都有一個金字塔的造型,有了金字塔塔底的基礎,才能夠使頂級聯賽特別紅火而精彩。

大牌外援使本土球員無太多上場機會

所以,韓老師認為這個是“金字塔已經開始出現了崩塌的前兆”。對此,韓老師談到了對於國字號球隊的影響。他說道:“大肆引進大牌外援來充斥佔領我們很多關鍵位置,由於這些外援(能力)高於我們聯賽整體水平,使得我們本土球員根本就沒有多的機會在場上,甚至被邊緣化,更不要提我們的年輕球員了。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這話就值得商榷了。引進好的外援能夠帶動本土球員,讓他們近距離向大牌外援學習,這些是很多足球強國聯賽的先進經驗。外援能力不強我們引進幹啥?難道為了保住本土球員的上場機會而放棄引進外援,甚至引進能力不如我們的外援嗎?

沒有外援的聯賽,猶如全運會足球比賽。請問,這種100%有本土球員參加的比賽,對中國足球的提高能貢獻多少?所以,個人覺得,所謂外援能力太強才擠掉本土球員的位置是偽命題。像歐洲五大聯賽,他們對於外援的開放力度比中超更大,也沒見他們的國家隊水平有所謂的急劇下降。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外援有害論,這種觀點我們不陌生。其實在不久前,足協秘書長就有過類似的論斷。他曾經認為從2012年起,外援孔卡們的引進讓國足水平急劇下滑(上圖)。

聯賽踢得風生水起,到了國際賽場卻鴉雀無聲

接著韓老師表示有了大牌外援的中超,“聯賽在國內打得風生水起,但在國際賽場我們卻鴉雀無聲。”這個“國際賽場”不知道韓老師指的是國字號球隊的國際比賽,還是俱樂部的國際比賽。如果是指俱樂部,廣州恆大2奪亞冠冠軍去踢世俱杯,這是“鴉雀無聲”?如果是指國足,那麼打進12強賽,打進亞洲盃前8,這也算“鴉雀無聲”?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年輕球員被外援和老球員壓制難翻身

話鋒一轉,韓老師認為大牌外援的到來,更倒黴的卻是年輕球員。他說道:“其實呢,倒黴的就是那些年輕球員,一直上不了場,而且被外援和這些老油條壓制著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限制俱樂部的投入我認為是一個辦法。

這話就不中聽了!年輕球員上場得憑本事,跟老球員競爭上崗,憑啥人家能力比你強很多卻要主動把位置自己讓給你!機會靠自己爭取,上鏡靠自己努力,這才是一個正常聯賽的新老交替。靠政策揠苗助長?看看國奧在U23亞洲盃上三戰全敗未進一球吧!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為何要限制俱樂部投資?韓老師表示:“因為,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話,俱樂部的經營成本就更加提高,整個聯賽可能就會處於崩潰的邊緣。到時候,就幾支俱樂部拿得起維持的資金,中超聯賽誰還陪你玩?整個中超聯賽怎麼經營下去了呢!

韓老師的憂心忡忡讓人敬佩,但這裡不得不糾正一個片面的觀點。有些人,談到俱樂部的生存,言必及“投入”,往往卻避而不談“收入”,很能誤導人。俱樂部作為一個經營主體,投入和收入是不可分割的一體。俱樂部能否經營下去,不光看他投入多少,還要看他收入多少,或者他投資俱樂部而獲得的額外收益有多少,比如有球隊投資足球圖的是廣告效應,能在其他行業獲得更豐厚收入。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中超俱樂部不賺錢是不爭的事實,能盈利的少之又少。問題來了,為何中超俱樂部難盈利?我們看到,五大聯賽俱樂部收入的大頭,往往有轉播費分成、贊助商的贊助、門票以及球衣球鞋等衍生商品的售賣等等。

在這些收益中,我們中超俱樂部能自主做主的有幾樣。一傢俱樂部的轉播費能分到多少?球衣上可開放的廣告位置有幾處?我們不妨看看鄰居J聯賽的球隊球衣,球衣上有多個廣告位可供俱樂部吸引廣告商前來贊助。據悉,包括球衣贊助商的商標,胸前廣告,背中上部的廣告,以及短褲左下部,鎖骨廣告位,球衣背中下部(下圖)。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反觀我們中超球隊的球衣,球衣上沒幾個廣告,不僅讓球衣顯得單調無趣,還不能給俱樂部增加實際的收入。(下圖)是前中超外援若穿的J聯賽球隊球衣,再看看我們中超球隊的球衣,簡直弱爆了。

只想問問,為何中超球隊球衣的廣告位置這麼少,一邊抱怨俱樂部花錢太多,又不給俱樂部賺錢的機會,這不是矛盾嗎?還有那個引援調節費,本意是抑制俱樂部過度消費,但增收後導致俱樂部經營成本增加。抑制俱樂部投資的辦法有很多,用“罰款”的方式抑制,還不如用減少引援數量等等其他措施來得實際,更能減少俱樂部投入。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韓老師接著表示:“所以,現階段對於中國足球來講,對於中國足球的存儲來講,這是最需要的。按照低成本,少花錢,多辦事,我們不追求眼前的政績,而是追求以後長久的功效。還是這句話,我們應該把有限的資金花到青訓體系當中,把錢用到刀刃上。”

抓聯賽不影響抓青訓,這是兩個體系。聯賽發展好了,青訓出來的球員才能有好的鍛鍊舞臺。聯賽發展不好,多好的青訓出品也都會被埋沒和傷仲永。所以,聯賽和青訓不應是對立體,都是中國足球體系中重要的一環。

韓喬生:應限制俱樂部投入,外援和老球員壓制著年輕球員難翻身

中國足球別做亞洲強隊打進世界盃的美夢

最後,韓老師認為中國足球別做亞洲強隊打進世界盃的美夢。他說道:“對於中國足球來講,必須腳踏實地,如果還好高騖遠,還做著亞洲強隊打進世界盃的美夢的話,那麼真的,我想說是黃粱一夢。”其實,夢還是要有的,有了歸化球員,中國國足的世界盃夢還是要有的。怎麼說呢,萬一實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