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北方家家戶戶為什麼要蒸很多饅頭和包子?

天邊的晚霞34


做為一個生活在東北的人,我們這裡過年的傳統習俗,就是要蒸很多饅頭和包子。而且一般都是從過了臘月二十三開始準備,基本要在臘月前全部製作完成。

我覺得北方年前蒸制面食,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

一,文化和風俗的傳承

  • 北方尤其是東北人,大部分都是山東人的後裔。我們這裡很多人,提起山東都特別親切。很多老人都管山東叫“山東家”,山東年前蒸饅頭是流傳了很多年的傳統風俗習慣。

  • 山東人蒸饅頭的手藝,基本在我們這裡隨處可見。而且我們這座城市跟山東人的口音也特別像,甚至去山東的沿海城市,說話你基本分不出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
  • 饅頭的誕生就有著特殊的意義,【三國演義】裡就把饅頭的發明歸到諸葛亮的身上,說是用來“祭祀”的。其實這肯定是一個傳說!不過北方蒸饅頭祭奠先祖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過年蒸饅頭,也有特殊的意義在裡面。很多人家還會蒸“聖蟲”,以及各種花樣的饅頭,用來擺供。祈求來年的五穀豐登,家和萬事興。

  • 饅頭和豆包還有粘糕,其中都有一個共性——發麵。在講究好彩頭的過年期間,誰家的面發的好,饅頭蒸的白胖。是不是有新的一年“發家致富”的美好願望在裡面?還有年前的豆包,裡面的豆子一般都是顆粒狀的,老人常說:“一年長一歲,吃點豆包長心眼”。這就是為什麼家裡有老人的,肯定要給孩子包豆包,哪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門“不被欺負,有心眼”不是?
二,方便保存、易於食用
  • 北方過年期間“走親訪友”的特別多,到任何一家都會被主人留下吃飯,這叫“待客”。饅頭熱一熱即可上桌,省時省力又方便。

  • 北方冬季氣候比較寒冷,蒸好的饅頭、包子放在室外或者北屋裡。一般也不會變質,而且家裡蒸的麵食,一般都要吃到正月十五。
三,麵食本就是北方的主食

  • 北方因為是冬小麥的主產區,日常飲食本就以麵食為主,過年期間很多人家講究“不動煙火”。而且勞累了一年的家庭主婦,也要趁著這難得的休息時間,好好的“走親訪友”休息一下。年前多做一些,就省了過年期間的忙碌。

結語:北方年前蒸饅頭和包子,感覺是特別有年味的一件事,一般大家都把年前這段時間叫“忙年”。可惜現在城裡人已經很少自己蒸饅頭了!都是買上一箱來應應景,感覺還是少了一些過年的感覺。


73神牛


作為一個地道的關中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我小時候最美好的記憶。

我們關中地區確實在過年年會蒸很多的饅頭、菜包子、豆沙包子、油包子、花捲、炸紅薯丸子、坨坨肉、鏡糕。


首先,請允許我先回憶一下童年

記憶中童年的實在農村,那時候我們小孩最喜歡過年了,因為每到過年的時候都能穿上新衣服,收到壓歲錢,美美的吃吃吃。

我爸兄弟五個,所以我有五個媽媽,她們稱之為:xian hou們,就是我爸爸的兄弟媳婦之間的關係稱呼,具體哪兩個字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們這的方言,壓根打不出來。

每到年前,xianhou們會聚在一家,把自家的蒸籠,面,餡料都拿到一家去,然後大家在一起下廚房。那時候就會看到很壯觀的場面,五六個人一起擀麵、揉麵、包包子,然後把大家的食材全部放到蒸籠裡,一次摞十幾層的樣子,一天下來,五個家庭的食材就全部做好了。

我們小孩子是最歡喜的,因為有我們最愛吃的豆沙包子,甜的,小孩子都愛吃,我一次能吃四五個。

還有就是煮肉了,那時候不像現在買豬肉還得去集市上賣,都是村裡誰家有豬,殺兩頭就夠全村人的了。蒸饅頭的時候還會煮一大鍋的豬肉,等肉煮的爛爛的時候,媽媽會拿一個帶肉的骨頭給我們,然後我們就興高采烈的啃著肉骨頭,享受著這一年一度的饕餮美食。

然後,讓我在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第一、節省時間

過年那幾天一般都會四處走親戚,所以那幾天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在做飯上。饅頭、包子冬天容易保存,直接裝在袋子裡,放進房子裡就好了,反正大家都生的爐子,家裡也不是很熱,饅頭包子們也不會被放壞的。等家裡待客的時候,饅頭包子熱一下,準備好的蒸肉簡單處理一下,再做上幾道菜,很快所有的親戚都能吃上熱乎的飯菜了。

以前走親親可不像現在家家有小車,最有錢的騎摩托車走親戚,差點的騎自行車走親戚,再窮點就只能走著去了,一來一回這一天時間就過得差不多了,等走完親戚回家之後,沒空做飯,在火爐上熱幾個包子,很快就能吃到嘴裡了。

第二、年前在一塊做飯氛圍好

我們那蒸包子饅頭都不是在自己家裡做的,因為只有家裡的女人才做飯,一個人做太累太麻煩,除非是炸點麻花可以自己做。

蒸饅頭包子、煮肉都是大家一起的,五六個女人們圍在廚房裡,東家長西家短的邊聊天邊做飯,很快一天就過去了,做飯也不會是一件難熬的事情了。

第三、以前的食物沒有現在這麼豐富

在以前哪有現在這麼多雞鴨魚肉奶蛋菜,菜都是很貴的好不好。冬天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還有捲心菜和胡蘿蔔,能吃上青椒、蒜薹那些的可能都是大戶人家。畢竟那個時候物質生活還沒有現在這麼豐富。所以果腹的食材以麵食為主,麵食比較好做好保存的就屬饅頭包子了,所以家家戶戶都會蒸很多饅頭包子了。


零食獵人小鑫鑫


是的,過年時我們北方人家都要蒸很多饅頭和豆包饃。


聽家裡老人講,過年期間禁忌多,在很早以前,從正月初一開始到初五是不能蒸饅頭和炒菜,所以都要在年前把饅頭蒸好,吃一個星期。年前還要把所有肉類過油做熟(穿肉片、炸雞塊、炸豆腐、炸帶魚、炸丸子等),素菜類罩水做熟,過年期間肉菜、素菜一鍋燴,所以在我們洛陽市以前過年期間都吃“燴菜”。這都是老禁忌,現在人早都不這樣做了。


我們北方人愛吃麵食,麵條、饅頭是最經常吃的食物。

記得我三十多年前的小時候,那時早上飯白麵湯(小麥面)、黃麵湯(玉米麵)配饅頭,中午飯手擀麵,撈麵,家家戶戶都備有“幹掛麵”;晚上飯小米湯配饅頭、蔥花油饃(也是麵食)。小時候很少很少吃米飯。

在我小時候生活的區域,根本就沒有賣饅頭的店鋪,饅頭全是自家蒸的。


記得小時候每到臨近過年的臘月二十七左右,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那時還不知道酵母粉是什麼,和發麵還是用“老面”,就是每次發好的面要揪下來一小塊,給下次蒸饅頭做“發麵引子”),自家人要吃、過年帶待客要吃,每年都要蒸近200個饅頭。不但每年要蒸饅頭,而且饅頭上還要打上紅點,就是把紅紙用水泡一會兒,使紙上的“紅色”掉色後與水混合,然後用筷子頭蘸一下,點在熱饅頭的頂部。在那時,單蒸饅頭就要佔到近一天的時間,蒸饅頭的面也比較硬,揉麵、饅頭搓圓形,是非常累的。

不但要蒸饅頭,還要蒸豆包饃,豆是紅豆,紅豆用水煮哄後(水煮的越少越好),加入白糖,少許乾麵粉,攪拌均勻(紅豆在攪拌過程中會成“沙狀”),發麵擀成巴掌大的麵皮(厚一點),把拌好的紅豆沙包在中間,封好口,上籠蒸。

因為平常很少能吃到豆包饃,所以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我特別愛吃“豆包饃”。

以上是年前蒸饅頭、豆包饃,每年到正月十五,就會蒸“棗花饃”,棗花饃是將發麵搓成長條形,捲成“幾”字型,紅棗放置在交匯處,均勻的擺放在篦子上,放入蒸籠,蒸熟的效果就是像相連的“花朵”,棗花饃我們家是每到正月十五才蒸的。


後來到了2000年之後,街邊的饅頭店鋪越來越多(那時都是酵母粉發麵),很多家庭都不再蒸饅頭,都是在饅頭店鋪訂做饅頭,但是訂做的饅頭真的沒有自家蒸的好吃。


我們家是在2008年之後,過年時蒸一部分饅頭(夠自家吃),再到饅頭店鋪定做一部分饅頭(待客用),因為從2008年之後家裡事務比較多,單位放假時間也短,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再蒸一天的饅頭,所以直好選擇部分自蒸、部分購買。



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商場、超市過年都不休息,所以很多家庭已經不再備那麼多年貨,隨時吃隨時到超市購買。

現在,過年保持老傳統的人家,還會在年前蒸饅頭、包子。想省事的,都會選擇在饅頭鋪購買!


人在風上走


準確的來說是,在步入臘月小年前後這段時間,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但蒸包子我還是從未見過的。我是一個根正苗紅的山西后生,我們山西過年,蒸饅頭是傳統,而且打我記事起以來,到現在我結婚生子一直在延續著這個傳統。

講一個題外話――山西的蒸花饃

要說蒸花饃,蒸年饃,最出名的還是俺們山西,自古以來,山西面食美名甲天下,代代相傳、技藝精湛的花饃饃就是山西人民飲食智慧結晶的代表,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慶賀,更是對花好月圓、閤家團圓的祝願。其實蒸饅頭是傳統,也是人們對新年美好的一份嚮往。

聞喜花饃:在運城聞喜縣鄉間逢年過節都要蒸制花饃。如春節蒸大饅、棗花、元寶人 、元寶籃;正月十五做面盞、做送小孩的、面狗、面雞、面豬等 ;清明節捏面為燕;七巧做巧花( 巧餑餑 ) , 形如石榴、桃、虎 獅 、魚 等;四月,出嫁女兒給孃家送“面魚”,象徵豐收 ;也有女兒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頭餛飩 ;上墳時用“蛇盤盤”以示消災;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嬰兒滿月做“囫圇”謂之“龍鳳呈祥”、“猛虎驅邪”;老人祝壽用“大壽桃”等等。花饃在民間依不同歲時和用途有各種形式。

北方很多家庭年年做饅頭的原因解析

(1)首先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北方蒸饅頭的歷史由來已久,距今大概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今天我還特意問我媽為什麼過年要蒸饅頭,我媽說:“具體因為什麼也不是很清楚,反正祖祖輩輩口口相傳,年年在做,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這也就是咱們北方的一個傳統,好比過年要吃餃子一個道理”。蒸饅頭的傳統已經深深紮在了北方每一個的心底,是對過年的一種期盼,對新年新氣象的嚮往。

所以過年那能不蒸饅頭,那還叫過年嗎?還有年味嗎?

(2)過去走親戚都是送花饃的:我清楚的記得(大約十五年往前),過去過年走親戚拜年都是送各式各樣的花饃,用竹籃子裝,裝的滿滿一籃子,再蓋個乾淨的毛巾,跟爸爸媽媽,我姐,一起走路去親戚家拜年,回來的還能“回”(這裡回指回禮的意思)幾個饅頭。但近六七年開始,花饃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一箱方便麵或者一箱奶把這個使命接了過來,成新年走親串友的“新寵兒”。

(3)臨近臘月比較忙,提前蒸出饅頭以備不時之需:一進臘月,就會時不時的有鞭炮聲響起,也就預示著新年快要到了。家家戶戶每天忙於新年的準備工作,備至年貨;收拾家;擦玻璃;大掃除等等。這些工作有時候一做就是一天,有時候想著先苦後甜,中午飯直接不做了,然後想著趕緊把事做完再吃也不遲,這個時候饅頭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拿兩個放在火爐子裡烤兩個,烤的外皮焦黃,一邊吃一邊幹活,什麼也不耽誤,還能暫時填飽肚子,何樂而不為呢!

(4)冬季屬於農閒期:在我看來,北方大都是一年一熟或者一年兩熟,冬天一般屬於農閒時期,有充足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春夏秋,大都在地裡做活。春天要播種,夏天要護理除草,秋天要秋收,而冬天由於北方寒冷的氣候,動植物不適合冬天生長,一般冬天都是在家或者外出打工賺錢,能有充足的時間來蒸饅頭。北方農村大都生火爐子,而它不僅僅是取暖,蒸饅頭更使火爐子的價值得到了更大的發揮。

談談現如今北方蒸饅頭的實際情況

我是一個山西農村的孩子,十多年前,在臘月,家家戶戶蒸饅頭是很常見的現象,同時也是過年前的一道風景線以及年味兒的一部分。時至今日,家家戶戶蒸饅頭的盛況一去不復返了,大部分都是去專門的店裡定製,或者買雞蛋糕替代饅頭。以前走親戚送花饃,試問現在誰還送?都是直接一箱方便麵,講究簡單省事。

我媽蒸的粘豆包

現在除了我爸媽這代人往上的,冬天閒了,會經常蒸花捲、饅頭和豆包,首先是會發酵麵粉,會蒸饅頭。而像我姐標準的80後,沒學過蒸饅頭,也不怎麼會,整天忙於家庭,也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蒸饅頭。我作為一個90後,更多的時候只會吃,要說做一概不會。真不知多年以後,蒸饅頭的傳統會不會被新鮮食物所替代。

寫在最後

19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離新的一年已經不到兩個月了,再過一個月就是臘月了,今天好好在家陪著爸媽,一起蒸饅頭,學學傳統手藝,讓咱們的蒸饅頭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小曉彪仔


說說這個話題

我的家鄉在關中

每到快過年的前幾天,家鄉人都要選一個日子,“蒸年饃”,蒸年饃這一天,是集中全家所有人投入,人人都有活幹,人人都感覺是忙的,有的家庭覺得人手不夠使,還叫來親戚或村上好友來幫忙。


有的一天能蒸完,有的需要蒸兩天,蒸好的各種各樣花饃,各種不同餡的包子,涼冷以後能堆積好大一攤子,看去真是象過大事一樣。

有人不明白為啥要蒸這麼多,今天我給朋友們就說說為啥要蒸這麼多饃的原因。


( 1 ) 、過去人普遍窮,沒有隨心所欲的銀錢,每逢過年走親戚拜年時,就需要帶禮品,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親戚朋友家總數一多,合計買下來可是很大的一筆開支,面對這樣的花消,一般人家或者說大部分人家都會覺得力不從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先人發明了蒸各種各樣的花饃和包子,去給拜年的人家帶去,既表示了人情厚意,又免去了花消。這是先人們最初的本意,也是先人們最原始的動機。以致於流傳了幾百年?幾千年?誰也說不清,至今還傳承著。



(2)、每到過年,家裡來的人很多,而且連續幾天,吃飯時消耗就快。

(3)、冬天氣溫冷,饃也放不壞,大人小孩整天歡天喜地,高高興興過年,突然你說沒吃得了,叫誰去蒸饃,不現實,過年那幾天有風俗講究不幹活。


綜上所述,就是北方人為啥過年要蒸那麼多饃饃和包子。

隨著社會發展,時代變遷,人們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許多傳統的習慣習俗也悄然的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尤其是當下人們生活空前提高,腰包銀子鼓了起來,民間原來蒸饃多的現象己經大大減少,有的拜年再也不帶饃饃了。現在一到年節,只看見人人提著高檔禮品盒,走東串西,到處奔忙。


風雨人生3293


我是陝西楞娃,愛美是愛生活。

過年了,北方家家戶戶為什麼要蒸很多饅頭和包子?的確是這樣,在我小的時候,基本上到年前幾天,北方的家家戶戶都會去蒸很多的饅頭和包子,基本上都變成了一種習慣,大家都約定俗成的去做這同一件事情



至於說為什麼都要去蒸饅頭,那就有很多原因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的主食以麵食為主。而麵食能夠做的食物當然就是饅頭和包子,基本上早餐吃饅頭和吃包子,是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習慣

基本上在北方早上吃飯都是饅頭或者包子,然後下午吃飯就是麵條,而到了過年的時候那可就不同了基本上早餐和午餐都是吃饅頭,所以饅頭的需求量就比較大了,年前就要專門的去蒸饅頭



食用量大

上面所述,在過年的時候,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就會在年關上犒賞自己,基本上都會做一些豐盛的食物,雞鴨魚肉各種菜品,而不會去吃平時的麵條或者是麵食,而各種菜品不會像南方那樣就著米飯吃而是直接熱饅頭去吃,早上吃菜就饅頭,中午吃菜就饅頭,有時候晚飯也是吃菜就饅頭,所以饅頭的需求量就特別的大,你想一下從大年30吃完餃子後開始吃饅頭,可能一直要吃到初三初四初五,所以這就要必須得花上一天的時間去專門蒸過年時候吃的饅頭

招待客人

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相互拜年走街串巷,各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聯繫感情,等到客人到家的時候一定也是用最豐盛的佳餚去招待他們。在北方宴席上,也離不開饅頭,基本上都是涼菜就酒,熱菜就饅頭。所以在年前的時候都會專門的蒸上饅頭,等到親朋好友到家的時候,用來招待客人。總不能等客人來了,才去上鍋蒸饅頭吧

封建習俗

在北方有的地方盛行正月不蒸饅頭,這也是很久遠的封建習俗,當然到現在可能都已經很平淡了但是在我小的時候大家還是比較信奉的。所以就要在過年之前在臘月的時候專門去蒸饅頭而且是蒸很多的饅頭,我記得小時候母親會在這一天掙上三籠饅頭,那基本上就是快一個月的用量了。蒸好的饅頭在正月的時候就夠大家吃了過了正月才回去再蒸饅頭,所以這種傳統的陋習也限制了人們不得不去蒸饅頭




但是到了現在,我感覺年前還要專門蒸饅頭的地方已經很少了,因為大家現在過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出去吃飯,有時候都是在酒店裡吃,而很少在家招待客人,而且就算是招待客人也用不了這麼多的饅頭,各種的美食琳琅滿目,饅頭已經基本上要退出餐桌上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感謝大家的觀看,歡迎評論點贊轉發,記得關注我哦,每天都有不同的美食和美食故事與您分享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大家好,我是明澤美食,我的回答是:從我記事開始,每年在春節之前,家裡都會蒸包子,蒸饅頭,包凍餃子,做棗乾糧,還要準備一些熟食製品,這些食品一直要吃到正月以後,因為北方的天氣非常寒冷,正月正是最冷的季節,所以也不用擔心這些食品會變質,如果問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那我只能告訴你,這就是一種傳統,在過年的時候少幹活!

在北方,過年時家家戶戶蒸饅頭蒸包子,還有包凍餃子,就是一種習俗

現在不比往年了,北方地區雖然也有儲備年貨的習慣,但家家戶戶也不再蒸那麼多饅頭和包子了,畢竟現在的麵食店也遍佈大街小巷了,而且春節的時候,有很多超市都是不放假的,只要兜裡有錢買什麼都不是問題,哪像早些年,到了過年的時候,想買個東西簡直太難了,所以只能自己多準備一些麵食品,家裡來個客人吃起來也方便一些。

還有一點,我們老家就有一種習慣,在過年的時候是不會製作很多面食的,都是將蒸好的饅頭包子凍在外面,吃的時候放在鍋裡一熱就可以了,家裡來了客人,無非就是做幾個炒菜而已,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少見了,也不會準備很多饅頭和包子了,但凍餃子是必須要包的,而且要包很多的凍餃子,過年吃餃子也是北方的一個風俗,一直到現在,我們都會在年前包很多的餃子凍在外面,留著過年期間吃。

雖然現在過年的時候不再去蒸很多包子和饅頭了,但有一種麵食品是我們過年期間必須要製作的,那就是“棗乾糧”。我說的棗乾糧。其實就用發麵製作的麵食品,與饅頭類似,與饅頭所不同的是,棗乾糧的形狀比較大,而且用早大棗作為點綴,這也是代表著過年的喜慶氣氛,蒸棗乾糧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今。

再有不到兩個月就要過年了,馬上就要感受到過年的氣氛了,雖然不希望時間過得這麼快,但我們是無法掌握時間的流逝的,今年還是會延續每年的習慣,包凍餃子做棗乾糧,用嶄新的心態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最後總結:關於過年了,北方家家戶戶為什麼要蒸很多饅頭和包子的問題?我的回答就到這裡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我是明澤美食,感謝大家閱讀本文,如有不足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欄留言互動,謝謝!


明澤美食


我是二姐,我來回答下過年了,北方家家戶戶為什麼要蒸很多饅頭和包子的問題。

二姐是東北人,而且二姐知道早前東北就有這個習俗,一到了過年就會提前做很多的饅頭和包子,而且也不侷限於只做饅頭和包子。二姐覺得這個和過年要囤貨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過年的時候做點主食已成了一個家家戶戶都會做的習慣。

在東北過年的時候不僅吃著大米飯,還需要準備很多的麵食,光吃大米飯陪著一堆菜品是很單調的,為了滿足大家的口感肯定要做各式各樣的主食,所以包子饅頭也就成為了選擇。在北方過年必囤麵食,否則就少了點什麼,另外不僅是親朋好友在聚會的時候要用上面食,就是過年不起床的時候,早上喝點大米粥配上涼菜,再準備我們做好的包子饅頭,這樣吃著早餐然後再去走親戚、這也是我們要囤包子饅頭的選擇。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越多越熱鬧的北方家庭來說,一大家子人聚集在一起,都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然後也有給家裡老人長壽、平安、健康的意思,所以有一些自己做出來的美味的麵食,或者在外面買一些做好的麵食,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像是壽桃之類的都是這樣做出來的,有的東北人家自己在家就能做出這樣的麵食,而且提前好幾天就準備出來。另外做出來的麵食也不僅僅侷限於做包子饅頭,之前二姐給家裡人做了一些發糕放到冰箱裡面冷藏,這樣等到我們要吃的時候提前熱一下就可以了,或者直接放到蒸米飯的蒸簾上面,那麼就可以配著過年的菜直接吃了。另外可以做的麵食包括髮麵餅或者不發麵的蔥花餅,在我們上完節日的幾道美味大餐之後,還需要上一些湯品比如疙瘩湯、再上一點麵條、米飯這些主食,另外就是提前準備好的麵食比如蔥花餅、紅豆餅、南瓜餅這些,二姐認為這些麵食當作過年要做的美味主食都是可以的,而且樣式可以很多種,總之過年的時候家裡人來的比較多,所以包子饅頭可能是我們囤貨的基礎,但是更多的還要準備其他麵食的。


而且冬天北方的天氣都比較冷,放到陽臺上保存就可以,包子饅頭這些食材做的多了也不怕放壞,本身溫度就已經夠做成麵食的包子和饅頭冷凍的時間了,所以二姐認為這也是北方人喜歡囤一些麵食的原因,不僅可以讓早飯不再單調,而且全家聚會的時候吃的主食也有個了各種的變化,我們在品嚐豐盛的年夜飯或者過年的美味的時候,大家的主食也豐富多彩,那麼團圓的年味也會更濃厚的,二姐覺得這也是在東北喜歡囤麵食,典型代表就是包子饅頭的原因吧。


總結

以上就是二姐寫的過年了,北方家家戶戶為什麼要蒸很多包子和饅頭的回答。


二姐美食


過年蒸饅頭和包子是北方地區傳統。在每年的過年前十天,家裡面就會為過年做準備,像做蒸碗、蒸饅頭包子、炸丸子之類的美食!這是為春節做準備!下面的文章,阿坤解釋為何在過年前,家家戶戶蒸饅頭包子!



我是阿坤,專注三農!點擊關注更精彩。

一,保證過年期間饅頭、包子充足

北方地區以麵食為主,日常饅頭包子不可缺,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在北方,過年期間會走親戚,以前那時候交通工具不發達,少不了要在親戚家吃飯,而那個時候饃店還沒那麼普遍,自己做饅頭又需要很長時間,為了不耽誤親戚有饅頭吃,大家都會在過年前,做上很多的饅頭和包子。


二,傳統文化過年送大饅頭

以前那時候物質貧乏,走親戚沒有什麼能送,像我們豫北地區某些地方,過年會蒸大饃,為的是過年送親戚用!

記得在阿坤小時候,過年前會蒸大饃,一鍋只做一個,大饃上畫上一些花,就成了過年送親戚的禮物!並且在大年初一早上,會將饅頭加上肥肉片,每家的長輩送兩三個饃夾肉!這是以前就流傳下來的傳統。

總之,以前北方地區過年蒸饅頭,是很平常的事情,一是為了保證過年時間,饅頭能夠及時的供應,也為了讓家裡面的婦人,在過年期間也省點力,二是在一些文化傳統中,需要用到蒸饃。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

阿坤鄉野說


過年對咱們中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且特別慎重對待的頭等大事。意味著全家團圓,盍家歡樂,更有傳統習俗的延續。這不,在北方,年前家家戶戶要蒸很多很多的饅頭和包子。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繼承著流傳至今的傳統習慣

每逢春節這個盛大的傳統節日,是異常忙碌和隆重的。“小年”一過,幾乎天天都是“節日”,也有你忙的了!特別是到了臘月二十八,你看那些“家庭主婦”們,腳忙得像炒菜似的。因為民間有這樣的說法:“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九蒸饅頭”。在過去,還沒有酵母粉,人們發麵用的“酵頭”(即老面),這個做“面種子”的,發酵慢,是要在前一天發麵,第二天麵糰才能醒發到位,才可以蒸饅頭等。也就是臘月二十九了,各家各戶開始大量的蒸饅頭了,有的也蒸花捲。還非弄出個塔、佛手等形狀來,再捏些各種形狀的豆餡包、棗泥包,同時要點上幾個紅點兒圖個吉利,想有個好“彩頭”。雖然歷經多年,在一傳統的習慣在民“久傳不息”。




其二,遵循著民間默契的一種講究

春節期間,在民間有很多的講究。蒸饅頭也算其一吧。因為饅頭和包子等蒸製品要靠水蒸氣的蒸發,以達到饅頭等熟化的目的。不是也說“饅頭不熟氣不圓”嗎?這樣蒸饅頭也就有了“蒸氣”的意思,“蒸”又諧音於“爭”。不就是含有“爭氣”之嫌。這與春節祥和及愉快的氛圍有點背道而馳了;再說,在人們的印象中,只有過了正月十五,“大年”才算真正的過完,也就是說,才能開始蒸饅頭了。因此,人們在年前蒸那麼多的饅頭和包子,是要準備吃上近半個月哩!


其三,饅頭、包子是主食之一,方便食用和招待親朋好友

北方的家庭,每天都會有一餐是以饅頭或包子為主食的。蒸了那麼多的饅頭、包子,是在寒冬臘月,況且現在家家基本都有冰箱,貯存也不是問題。自己要吃了,要招待“串門兒”的親戚了,只要在熱鍋上溜一下,就是“剛出鍋”的。大過年的,誰家沒有準備肉菜之類內的,或爆炒,或涼拌,一會功夫就會弄幾道菜,再端上熱氣騰騰,麥香撲鼻的饅頭、包子,就是一頓美餐,也誤不了大家走親戚的行程。


傳統畢竟是流傳下來的,當今社會已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就連傳統思想比較嚴重的農村人,也跟上了時代的腳步。年前不再蒸很多很多的饅頭、包子。一來好多家庭自個不蒸了,買著吃;二來正月初三剛過,很多的人又要出門打工,吃不了;再說了,人們注重健康了,都想吃新鮮的。這也難怪,正月初五大多的饅頭店已經開張營業了。

【@為生活而提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