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自然資源(林業)系統:“三管”齊下 四個“一律” 阻斷疫源疫病傳播

全市自然資源(林業)系統全面加強對陸生野生動物的管控,積極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門的聯合行動,對涉及野生動物養殖繁育的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進行了全面巡查檢查,全力阻斷疫源疫病可能的傳播途徑。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迅速開展行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1月22日、1月25日,省自然資源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先後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管控的緊急通知》,我市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轉發相關通知,要求各縣林業主管部門切實加強領導,集中調配力量,把加強野生動物管控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為戰勝疫情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主要負責同志帶頭上。2月1日和4日,分別由黨組書記和局長帶隊,到冠縣馬頰河林場、茌平金牛湖國家級溼地公園、位山灌區沉沙池、東阿姜樓鎮陸生野生動物養殖戶等地,對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管控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黨員同志衝在前。行動開始至2月6日,市縣兩級林業主管部門多名黨員同志放棄休息時間,開展野外巡護3886人次,巡查陸生野生人工繁育及展演單位72家、市場、餐飲等經營單位1129家,對外開展宣傳335次,發放宣傳資料4420份,切實落實好陸生野生動物管控職責。

二是堅持“三管”齊下,全面摸清家底。

疫情期間,對陸生野生動物棲息場地、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養殖戶、陸生野生動物觀賞展演單位“三管”齊下,摸清全市家底,建立工作臺賬。經排查,全市野生動物主要分佈在冠縣馬頰河林場、冠縣毛白楊林場、莘縣馬西林場等八大林場和黃河、徒駭河、馬頰河等重要溼地,我市陸生野生動物主要有白鷺、野鴨、麻雀、喜鵲等;全市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養殖戶共有61家(東昌府區8家、高新區1家、度假區1家、臨清3家、東阿縣10家、冠縣4家、莘縣21家、陽穀3家、茌平5家、高唐5家),存欄各類陸生野生動物20餘種22萬餘隻,其中,養殖數量較多的野生動物為蛙類、水貂、環頸雉等;全市野生動物觀賞展演單位共有11家,有野生動物1237只,其中,較大型的有開發區濱河動物世界、度假區桃源動物世界、陽穀蘇海森林動物世界等。

三是實行四個“一律”,強化日常管控。

“一律”暫停野生動物獵捕活動。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出動野外巡護3800多人次,巡查里程4850餘公里,加大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野生動物集中分佈區、集群活動地的野外巡護力度,清除70餘處網、套,堅決遏制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現象。

“一律”暫停受理相關行政許可。疫情解除前,全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出售、購買、利用、運輸等行政許可一律暫停,全面阻斷野生動物傳播途徑。

“一律”封控隔離人工繁育場所的陸生野生動物。全市出動500餘人次進行督導檢查,督促各人工繁育單位做好隔離、監測檢疫和疫病防範,阻斷疫源野生動物與家禽、家畜和人的接觸途徑,特別是對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對其飼養繁育場所實施嚴格的封控隔離,嚴禁對外擴散。

“一律”停止野生動物展演單位所有展演活動。通過日常巡查,發放宣傳材料,在展演園區門口設立橫幅、公告牌、警戒線等標識停業,督導展演單位每日定期進行消毒防疫,切斷可能的疫源疫病傳播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