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歷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蘇聯紅軍的瓦杜丁將軍是如何牽制德軍的?

教育佳人


一場戰役的展開、進行,乃至終結,都需要多方的配合,有時似乎不好說哪一個方面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納粹德國為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而組織進行的戰役;是蘇德戰場,也是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重要轉折點。


今天的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

該戰役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約200多萬人。

為了獲取戰役的勝利,蘇聯各參戰部隊,充分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積極參戰,全力以赴,痛擊納粹德國鬼子。


戰時的斯大林格勒(伏爾加格勒)

一、為了減輕斯大林格勒的壓力,瓦杜丁將軍主動襲擾、進攻德軍。

隨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地激烈進行,德軍幾乎調集了東線所有兵力圍攻斯大林格勒,大有不拿下該城誓不罷休的架勢。

這時,距離斯大林格勒400公里之外的蘇聯紅軍,在著名紅軍將領瓦杜丁將軍的率領下,頑強地阻擊著外圍的德軍。

蘇聯紅軍阻擊德軍(劇照)

德軍在實施多次進攻未能突破瓦杜丁將軍的防線後,就原地駐紮,開始整修工事,好像不再繼續組織進攻。

戰場上的德軍士兵(劇照)

這種不正常的反差很快引起了瓦杜丁將軍的注意。他意識到,這可能是德軍的緩兵之計,目的是拖住他的部隊,不能去支援斯大林格勒。

瓦杜丁將軍越想越覺得問題非常嚴重。如果強行調部隊援救斯大林格勒,那麼,此處的德軍勢必從背後追擊,這樣反而等於把敵人引進了斯大林格勒。

但是,如果自己按兵不動,只看住眼前的敵人,那就正中了德軍的詭計。怎麼辦才好呢?

德軍不斷往斯大林格勒集結、調派部隊,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

瓦杜丁將軍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如此襲擾、打擊眼前的德國部隊,迫使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抽調兵力回援。

瓦杜丁將軍(像)

於是,瓦杜丁將軍派飛機,每天夜裡向德軍陣營投擲炸彈,白天在德軍上空盤旋騷擾。

剛開始,德軍沒拿蘇軍的行為當回事,也就沒有多大的反應。

可是幾天後,德軍被蘇軍攪擾得惶惶不安起來,晚上睡不好,白天也不敢出來曬太陽,整天龜縮在掩體裡不敢動彈,痛苦得很。但是,德軍還是沒有調兵回援的跡象。

瓦杜丁將軍一看德軍不見棺材不落淚,就索性組織了一次真正的進攻。

一天晚上,瓦杜丁將軍調派部隊繞到德軍背後,突然向敵發起了進攻,並佔領了德軍的後方陣地。


蘇聯紅軍出擊(像)

這樣一來,德軍有點懵圈,鬧不清蘇軍的真正戰略意圖。

二、為了防止蘇軍的後方反攻,德軍被迫調兵應對瓦杜丁將軍。

後方陣地的丟失,加上連日來蘇軍飛機的不斷轟炸,使得德軍認為蘇軍要從他們的後方陣地實施戰略總攻。

於是,他們立即報告前線總指揮部:蘇聯紅軍要從後方實施反攻,請火速調兵增援。

德軍總指揮部對上報的蘇軍的“種種跡象”進行了分析研究,最後判定:紅軍確實要從他們的後方組織反攻。

於是,德軍總部急忙從斯大林格勒抽調了大量兵力去應對瓦杜丁將軍。


德軍回援(圖景)

這樣斯大林格勒的壓力減輕了,守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紅軍乘機發起了真正的大規模的反攻,從而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偉大勝利。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了(劇照)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使納粹德國遭受到了一次重大的失敗。它不僅終結了1941年以來德國南方軍團保持的良好的攻勢,而且改變了蘇聯與德國軍事力量的對比。

因此說,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的意義是重大的,瓦杜丁將軍及其所率領的蘇聯紅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老王頭談歷史


斯大林格勒戰役以蘇聯人劃分時間為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防禦階段為7月17日至11月19日。瓦杜丁7月6日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10月25日改任西南方面軍司令員,此時他的工作是準備大反攻,也就談不上什麼再牽制德軍,題主所問應是他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時表現如何了。

7月6日德第4裝甲集團軍攻佔沃羅涅日市大部地區,瓦杜丁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就此投入對它及其北部德第2集團軍的反擊中,雖未達成奪回沃羅涅日的目標,但也讓第4裝甲集團軍陷入城市戰兩日之久,拖延了其南下羅斯托夫合圍蘇西南、南方面軍的時間。整個7月戰事,沃羅涅日方面軍第38、40、60集團軍拖住了匈牙利第2集團軍、德第2集團軍大部及第6集團軍一部。

8月6—17日第38、40集團軍強渡頓河,在沃羅涅日南北的頓河西岸分別建立休奇耶和斯托羅熱沃耶登陸場,9月15日第60集團軍從東、東北方向直攻沃羅涅日,10月5日進入該城南郊和西南郊。上述行動迫使德B集團軍群增派4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馳援,德最高統帥部也從其他戰線抽調1個步兵師於此。

總體來說,瓦杜丁不甚成功的反擊行動讓德軍在沃羅涅日一頓河一線保持高度警惕,時刻預防著防線的崩潰,這讓本就缺兵少將的B 集團軍群痛苦不已,德軍最終以意大利第8集團軍、羅馬尼亞第3、4集團軍充實其戰線,這樣的佈勢也就讓蘇軍有了從側翼突破實施合圍的可能。


歷史扒糞機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發動對蘇聯的閃電攻擊,蘇德戰爭爆發。1942年5月瓦杜丁被任命為蘇軍副總參謀長,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駐布良斯克方面軍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所帶領的部隊軍紀嚴明、整肅軍容,嚴厲制裁破壞軍紀者,是不可多得的軍事指揮家,戰爭中屢屢挫敗德軍的瘋狂進攻。

他在戰鬥中運用積極主動的笨略,並從整個戰爭全局觀念出發,配合其他戰線軍隊的行功,牽制德軍的兵力,阻撓德軍向斯大林格勒和伏爾加河的進軍步代。瓦杜丁高超的用兵能力和縱覽全局的戰略觀念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僅制止了德軍對沃羅涅日城的進攻,而且打亂了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改部署,受到了最高統帥部的高度評價。


王玉潔507


扯!為了進行斯大林格勒反攻,蘇軍組建了西南方面軍,由瓦杜丁中將擔任司令員,這個方面軍率先發起反攻,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匯合與卡拉奇,完成對德軍的包圍。在圍殲被圍德軍的過程中,西南方面軍成功阻擊了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群。後調任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進行了著名的庫爾斯克大會戰。


海若193060947


當時斯市已進入逐房逐樓的巷戰,兵力多少已不是戰役走向的唯一元素。只有誰有能力再組建大兵團再一個更大包圍圈才是裡外合擊的取勝之道了!外面另搞粹打解決不了啥問題。市裡指揮堅守的是崔可夫和赫魯曉夫。此二人都和中國有很深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