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在火車上喝著白酒,啃著豬蹄的人是什麼心理,大家出門遇到過這樣的人嗎?

曉曉筆記


題主同樣可以問,武松等人到了酒店,高聲喝喊“三斤好牛肉”是什麼心理?

其實,這與心理無關。

武松當年高聲吆喝是因為當時牛肉只能到指定地點吃,一般人家在家裡是吃不到的。

火車上拿出白酒豬蹄,源於幾十年前物資匱乏,坐在火車上沒有小推車也吃不起餐車,所以百姓習慣自己帶乾糧。只不過乘火車的人,跑江湖的多些,平時在家也是吃喝慣了,自然帶的飯食,也是吃吃喝喝的東西。

並且,那時的豬蹄子並不貴,乘火車的百姓買得起。

那時的火車速度和現在沒法比,上車後總要有些事情消磨時間,又沒有智能手機可以上網。

林林總總,有了這種習慣。

那這個來問,或者另有目的,或者大驚小怪。


馬糖醋


有一次從天津到秦皇島的高鐵上,有三四個東北的大哥,上車後就拿出一袋子煮好的雞腿兒,花生米等食物,喝著白酒,吃著雞腿兒,這雞腿兒呀,色香味俱全,關鍵的是這些人一口雞腿兒,一口酒,吧唧著嘴,聲音巨響,滋嘍一口酒,喧譁的聲音很大。吃的特別特別香,那個一瞬間,我饞了………


心靈苦旅


八幾年我到上海公出,臨回來時感冒了,渾身不舒服,一點食慾也沒有。上車前我強侹著去上海北站後面一個農貿市場買了幾個大西紅柿,一盒白斬雞等食品預備車上吃。好像中午乘上回瀋陽的客車。列車快要發車時急急忙忙跑上一位中年旅客,看樣子比我大幾歲,他小心昜易把一個旅行袋放到行季架上,坐到我身傍,我上車後一直爬在小桌上,過不上一,二個小時他就要上去在旅行袋裡擺弄一番,幾次下來弄的我很煩,他看到後問我到那下我說瀋陽,他說我比你遠。晚上吃飯時他見我沒動問我怎麼不吃點東西,我說感冒了不想吃,他友好的說:多喝點水。過了一會他又上去擺弄,他看我一副不解的樣子說:這不代表廠裡到上海參加展銷會展銷香腸樣品分給我帶回家吃,怕壞了,上去翻翻個。他說要不行了咱倆吃了。第二天近中午他又要上去,我說不行你把它拿下來放在上卓上晾晾。他拿下旅行袋把香腸拿出大約有十斤左右放在桌上,一味有點異味,我說多長時間了,他說有20多天了,我用指尖點一下發現有點粘了。他總說不行就吃了它,一直到我下車也沒有看他掰一點。


伯忠843


筆者沒有遇到過,但筆者的母親在2015年春節前夕,從北京到遼寧的列車上曾經見到過,精確地說,是幾個來自東北到關裡打工的50多歲的中年人,在火車上有過這樣一種暢快淋漓的吃喝表演。



那一次是父母去北京看病,再返回遼寧的一輛K字打頭的列車裡,看到身邊有這樣幾個人,上車時帶了白酒燒雞和火腿腸,一路上又吃又喝好不暢快,聊天的時候知道,這幾個人早年都是下崗工人,下崗過後近些年一直在北京和河北周邊打工,生活過的自然是又苦又累,但為什麼在火車上這麼“瀟灑”,原因倒也簡單,早年下崗失去了收入來源,就只能在外地打工補貼家用,那一段時間的日子很苦,而現在自己的孩子已經成家工作不需要自己再供養,可自己畢竟仍然沒有固定收入,為了生活只能繼續打工,不過這一時刻日子過得相對輕鬆,因為不需要再想著攢錢,每個月賺的錢只需要供自己吃喝,順便再留下一些用於每年交養老保險,這樣的日子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近幾年他們的打工返程期間,也難得瀟灑和奢侈一把,由於k字列車速度較慢在車上煎熬的時間也比較長,為了度過漫長的時間,也為了迎接春節,幾個苦了大半年的下崗工人,在上車前買了點白酒火腿腸和熟食,在火車上搞了一場另類的聚餐,倒也成了一種難忘的回憶。

活了大半輩子,最後最大的夢想僅僅是為了養活自己,最大的奢侈也不過是喝口白酒吃頓熟食,這種輕鬆的背後,其實也包含了太多的心酸。


遼寧資深球迷


綠皮火車上的經歷,七八個人帶著被褥大包小包另加水盆水桶暖瓶,讓車廂裡顯得更加擁擠了,晚飯時幾人湊到一起拉開戰場開了幾瓶白酒配著豬腳,雞爪,還有幾樣小吃,喝的不亦樂乎,周圍人那個難受哇更奇葩的是幾人喝美了直接鑽到座位底下來了個超級大臥鋪躺了一片,你們是舒服了可別人呢



工礦輪胎LZ嶺


以前跟朋友一起去深圳打工,坐的綠皮車,最便宜的那種,運氣好可以搶個座位票,運氣不好只能站18個小時到深圳,途中看到一對男女,大概五十左右,是不是夫妻就不知道了(我感覺夫妻如果結婚二三十年了,應該沒有那麼親熱)那大嬸拆開一袋比較有名的雞腿,啃了起來,咬了一口說好好吃,硬塞到大叔的嘴邊,要大叔咬一口,那個雞腿上的牙齒印是彎的,有一坨肉是她咬後可能沒有咬斷嘴巴里帶出來的,關鍵是把自己咬的那個地方塞到大叔嘴裡咬,大叔咬了一口大嬸又接著咬,就這樣你一口我一口的把整個雞腿都啃完了,老兩口啃得好開心,笑得也開心,我也是醉了,雖說感情好,親吻互換口水就算了,老夫老妻這樣吃東西還是膈應了點吧


飛飛145207274


這話題讓我想起了一位北京至鄭州的旅客朋友,當時我去石家莊買了K字的列車臥鋪(只有臥鋪有票),那位旅客朋友是去鄭州帶著他的老婆孩子,上車後他從包裡掏出了涼菜,鴨脖,鴨翅,啤酒等一些實物,用買鴨脖送的手套抓著涼菜吃,吃一口喝一口,看著喝著那個香啊,真想我也來一罐,中途好像有工作要處理,拿出電腦直接床上解決,IT行業的,現在想起來還覺得那個場景很爽。


夜月灬魔影


關於火車的記憶,要追溯到上大學那年了。那時候的火車還很慢,那時候還沒有高鐵,那時候烏魯木齊到廣州還沒有直達的火車,要在武漢,鄭州,或者蘭州中轉,那時候從烏魯木齊到廣州需要5天5夜,那時候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坐在火車上,哪怕沒買上硬臥,只有硬座,也是一路歡聲笑語,一路向南追逐夢想。


那時候,大家會帶上各種零食,飲料,有些人還會帶上家裡做的特色小吃,在火車上和小夥伴分享,有沒有人帶白酒不記得了,但是類似豬蹄這樣的美味小食有很多,大家不亦樂乎交換著好吃的,有時候還會玩一些當時流行的桌牌遊戲,比如“天黑請閉眼”之類的,5天5夜的時光,對於其他坐火車的人而言,可能是噩夢般的煎熬,但是對於我們當時一群懷揣夢想的大學生而言,簡直就是天堂般快樂的日子。


所以,在那個年代,火車很慢的日子裡,尤其是要做幾天幾夜火車的人,都會準備大量的美食和飲料,所有人都這麼做,也就習以為常,不足為怪。


但是,時代再變,火車的速度提速了,高鐵橫空出世,人們很少出行會大包小包帶一堆零食,而且現在的人都注重私密空間,雖然在火車上這種開放式環境,談私密有點牽強,但是喝著白酒這類自嗨行為還是會影響到周邊的人,萬一再來個不醉不歸,喝多了,開始即興表演,那更是對別人的不尊重,社會在進步,我們也要學會做一個素質的公民~


以上是麥兜君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有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勵就是麥兜君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謝謝喜歡,感謝觀看,感恩分享。

麥小麥逛吃逛吃


我以前搭火車也愛買些零食,不管吃不吃總是喜歡帶一點,後來因為一次在火車上的經歷,我就把零食戒掉了,堅決只帶一瓶水。

那時應該是20出頭吧,有次回老家,當時我的座位靠窗,旁邊跟對面的人是幾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人,他們用家鄉話交流著,面色黝黑,似乎常年在太陽底下工作;手指粗糙,指甲裡有髒汙——我注意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吃東西。

泡麵是標配,還有雞腿,雞爪,豆乾,蘋果,最誇張的是他們分食了一大袋小拇指長的香腸,那袋香腸我看著覺得特別可怕,黃色的,腸衣像塑料做的——這之後我就不吃即食香腸了。

有一年公司發過節的禮品中有廣式臘腸,我也不太敢吃。

他們幾個人,食物在手中穿梭,從上車到我下車咀嚼聲都沒停過......不僅僅是他們,其讓人也都在吃東西,地上幾乎堆滿了塑料包裝跟瓜果皮......

我昏睡中也似乎聽到咀嚼聲,實在有點可怕。

後來還有一次,我從老家搭火車上長沙,當時周邊坐的似乎是幾個大學生,他們也吃東西,不過是一些橘子,幾個小麵包加牛奶,我對他們很有好感,後來有個男生用手機放音樂,大家還玩起了猜歌名遊戲,很有趣的經歷。

前兩年,新聞中看到一個在車廂裡把頭部罩著塑料袋吃麵包的女孩,看了之後對她很有好感。

火車上大家都有吃東西的自由,火車上更加有賣食物的餐車,但公眾場合進食多少還是注意點比較好。


東野666666


以前沒有動車,更沒有高鐵,都是綠皮車,臥鋪票都不好買。坐十幾個二十幾個小時的火車,不吃點喝點能堅持住嗎?我一個人去拉薩、三亞旅遊,還是坐的火車臥鋪。整點下酒菜,喝點小酒,看著窗外的美景,時間過得很快。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經歷,不覺得遺憾嗎?話又說回來了,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