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單幹能發展農業嗎?

用戶4664821406


要好好學習毛澤東思想。只有學習毛澤東思想,中國才能夠發展好。人民生活才幸福。


虎王58686


農民單幹能發展農業嗎?

我很高興回答此類問題:

作為農民,只要肯努力,勤奮,埋頭苦幹也會發財的!我隔壁家的大叔種稻田!大娘種玉米,以前就憑靠10斤大米與8玉米種子種著幾畝地,現在已經發展到種一百多畝田地,夫妻單幹農業加起來年展280噸糧食!後來賣出去,成為村裡的土豪之一。

如圖所示:





壯鄉wei春明


我們親身經歷了人民公社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歲月,親自參加勞動,也思考了兩種管理模式的優劣。應該說,人民公社、大隊和生產隊管理模式有它的優勢,即規模經營,便於耕作灌溉和生產管理;但這種模式很難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平均分配,吃大鍋飯,再加上當年管理水平限制,農業生產力水平極低,糧食畝產僅三四百斤。單幹,則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民有經營權自主權,糧食畝產量翻番,當年畝產就七八百斤。農民有了糧食,養雞鴨鵝豬……副食品馬上豐富起來了,農村陡然富裕起來。再後來,糧食產量隨著品種逐年優化而提高,但一畝三分地再努力也種不出金子。這種體制,限制了三農發展。規模經營受限,農業機械化受限,科學種田受限,一家一戶的管理落後。農業處於瓶頸狀態,所以說,農民單幹不能發展農業。要把人民公社的規模經營和單幹時的積極性主動性,兩方面優勢結合起來,走家庭農場等模式之路,既規模經營,迎接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到來;又能讓種田能人發揮農業管理才能,促進三農快速發展。


南湖印801


歷史幾千年單幹農業也沒有什麼發展,唯有人民公社成立後,人民公社社員,在毛主席號召下: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社員們共同奮鬥,挖渠修水庫,深翻改良土壤。耕地面積沒有拋荒。在毛主席一系列號召下:農業學大寨。深挖洞,廣積糧。公社成立農機站,農業實現機械化,二十幾年使農業突飛猛進。基本解決了幾億人的溫飽,為改革開放打下了堅定基礎。


bWcX不忘初心


我是農民,並親自經歷了大集體和大包乾兩個時代,是有發言權的。大集體時種田一般是三犁三耙,到少是兩犁兩耙,秧至少要䒵草兩次,

旱地作物要䒵草扯草,那時農民種地幹活出力很多,為什麼單產只有四五百斤?那時沒有良種,沒有多少化肥,沒有農藥。常規品種經受不起乾旱,經受不起病蟲害的侵擾。那時產量低,好糧首先要交國家,必須留足種子,剩下的才分給社員。那時在家吃飯人多糧少,怎不餓肚?田地下戶後,農民種田積極性是高了,又逐步推廣良種良法,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農民種莊稼出力比原來少,但單產量比常規品種高出一倍,同樣交清國家的,剩下的當然比原來多,當然吃得飽。那些說大集體農民出工不出力是造成餓肚的根本原因,這是片面的,也是對那時農民的誤解和汙衊。大包乾人們吃飽了飯,一靠政策二靠科學,兩者缺一不可。不信你種原來常規品種,少用化肥農藥來試試看,莫說包產到戶,就是包產到人都吃不飽肚。所以人們吃飽肚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袁老在六十年代帶隊研究、培育雜交水稻,尼克松訪華和中方達成協議,向中方提供化肥的生產技術和設備,農業科技得到了發展和提高,為農業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來看田地下戶只解決了一時問題,制約了農業現代化程,大量土地荒廢,大是進口糧食,這個問題政府是要想辦法解決的。


良心157554189


農業的發展是走集體化生產還是走分田到戶的生產說到底是走什麼路的問題。毛澤東曾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試問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能實現機械化嗎?不知當年代頭搞包產到戶的小崗村現在怎麼樣了?有人說走資本主義的路好比吃臭豆腐,嗅嗅很臭,但吃起耒還是蠻香的嘛。不知這種理論害了多少人,走了多長的彎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我國農業從單幹到合作化。從初級社到高級社再到人民公社走向了集體化生產的大農業。雖說其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但堅持下去我們一定會成功。如果單幹這些困難能克服的了嗎?我個人看法農業生產應堅持集化的大生產。


老頑童154320162


包產到戶就是單幹,單幹是農民原始的產物。農村要發展單幹是不行的!單幹大田分成了小田,農作物種植不統一。大型機械用不上,人心不一,無法有更大的發展。走集體化道路是中國農村發展的唯一方向。土地流轉最後的歸宿,土地到了個人和利益集團手中,最後吃虧的仍然是農民。如同建國前土地在地主資本家手中一樣,說到底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才能更好的發展壯大農村經濟。農村缺少的是有知識,懂科學,會管理和大公無私的當家人。人民公社好!


清風63186


中國人多,一人不到一畝三分地怎麼去發展農業?說分田單幹大豐收那都是吹牛逼!中國農業發展的唯一出路是走集體之路,南街村這個典型走人民公社集體之路的例子還不夠說明姓資姓社的問題嗎?中國的開放是對的,但改革是否正確還要經過更長時間的檢驗.。


用戶4265611968414


農民單幹不可能發展農業!

只能毀壞生態,耗費勞力!

共產黨員必須帶領各民族同胞,建設社會主義農業,發展社會主義農業,走農業機械化,科學化的道路。

走集體化的農業道路,是共產黨的初心,帶領各民族同胞共同致富是千千萬萬英烈用鮮血,換來的社會主義金光大道!


湘江水長110


社會主義新農村單幹,不符合發展要求:1、土地分割過細,各人耕種品種不一,水利灌溉乾溼要求不一,嚴重造成鄰里矛盾。2、不利大面積農機收種作業;3、不利於推廣優良品種的種植開發;4、不利於實行村民自治,鄉規民約的貫徹執行;5、散沙一盤,不利於社會穩定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