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和感冒相似,每到春天就是很多人的“噩夢”

春天各類花兒吐豔,蜂蜜授粉,本來是萬物復甦的節日。可是有一種病也悄悄地來了,這種病乍一看跟感冒很像,都會流鼻涕、打噴嚏,實際上並不一樣,而且容易反覆,可能春天犯了,秋天又來了,壇妹有個朋友就深受其擾。那到底是什麼病呢?正確答案是:過敏性鼻炎。

今天壇妹就來跟大家說說這個煩人的病。

這種病和感冒相似,每到春天就是很多人的“噩夢”

一、鼻炎主要分為哪幾類?

1.急性鼻炎。是由於受到病毒感染引發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症,看似高深莫測,但他有個外號叫做“感冒”,相信大家就熟悉了。患者只要發病,就會有打噴嚏甚至發燒等症狀出現。如果患者最近太累或者情緒不佳引起身體免疫力低下,急性鼻炎就會發作,其病程較短,一般7~10天;有時候細菌感染又來添亂,就可能表現為鼻子乾燥。還有些人會出現全身疼痛、併發過敏性結膜炎。

2.慢性鼻炎是換季時的常客。患病時間比較長,一般超過一個月;如果伴隨鼻腔黏膜的症狀,還可能合併鼻竇炎。慢性鼻炎病因太多——大多由於急性鼻炎在患者身上賴著不走導致其反覆發作。

3.過敏性鼻炎。如果本身是過敏體質,又遇到了相應的過敏原,就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發作時常表現為鼻子癢、眼睛癢,噴嚏打不停;間歇或持續鼻腔不通氣,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還會出現白天犯困、精力不集中的情況。

4.乾燥性鼻炎。它通常不會給患者帶來太大麻煩,但會讓患者鼻子變得很乾、有異物感,引誘患者挖鼻,屬於“蔫壞型”。乾燥性鼻炎通常是長期受環境因素影響所致,如長期粉塵的機械性刺激、空氣乾燥等。

這種病和感冒相似,每到春天就是很多人的“噩夢”

二、過敏性鼻炎和感冒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常常將過敏性鼻炎誤認為感冒,特別是初期,都有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這些症狀與過敏性鼻炎相似,所以很易混淆。不過,過敏性鼻炎是鼻腔的一種過敏性炎症,常見症狀有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堵等,鼻堵嚴重時可能會引起鼻血,患者經常不自覺地揉鼻子。發病除有季節特點以外,還具有以下明顯的臨床特點:鼻癢、鼻塞、流清水涕、打噴嚏(連續多個),有其中兩種以上表現者,就可以考慮診斷為“過敏性鼻炎”,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還常常出現眼癢、結膜充血等。

可以通過這三種辦法來判斷到底是哪種病:

1、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部分過敏性鼻炎也可能因為過敏原常年存在而犯病,但有的過敏性鼻炎是季節性的,只在某個季節發作。

而且,感冒還會存在一定的傳染性,過敏性鼻炎則沒有。

這種病和感冒相似,每到春天就是很多人的“噩夢”

三、為啥很多人久治不愈?

鼻炎久治不愈,有可能是噴鼻劑使用不當。鼻噴劑可以直接作用於病變位置,有效減輕鼻黏膜的充血、抗過敏,副作用小。噴鼻藥物使用要注意三點,噴對時,噴對地,噴夠量。

1.噴鼻子藥物之前,要把鼻子裡面的鼻涕擤乾淨,要用與鼻孔反方向的手,將噴頭伸進鼻孔“內”,快速用力噴射,使藥物均勻分佈在外眼角側也就是鼻腔外側“壁”的黏膜上。然後,“用鼻吸幾次氣”,讓藥物在鼻黏膜分佈的更廣泛一些,然後再正常呼吸。

2.噴對時,是指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不能隨便減量,治療期間,建議隨身攜帶。要求一天用兩次的量,兩次用藥間隔時間要達到12小時左右。

3.噴對地,鼻兩側鼻孔中間鼻樑位置是鼻中隔,這個位置黏膜較“薄”。要用與鼻孔反向的手,將噴鼻劑噴頭插到已經清潔好的鼻孔中,向外眼角側稍微傾斜,用力噴出,這樣藥物才能達到黏膜豐富的鼻腔外側壁位置,保證藥物能發揮最大作用。如果垂直噴,藥物大量噴射到鼻中隔上,不僅不能吸收,還有可能損傷鼻中隔黏膜,長期如此,有鼻中隔黏膜乾燥的情況發生。

4.噴對量,使用前,要將藥物充分搖勻,保證噴口通暢,用力擠壓,噴出的藥物能夠量足。長期使用,可以用清水,輕輕擦拭噴鼻劑上口,保證清潔衛生。另外使用噴鼻劑一定要遵醫囑,避免出現鼻出血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