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佛系投資者可以這樣做,可以財務自由


2020年,佛系投資者可以這樣做,可以財務自由


巴菲特曾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找到足夠溼的雪,以及足夠長的坡。”溼雪,指的是在合適的環境下投入能不斷滾動增長的資金;長坡,指的是能讓資金有足夠的時間滾大變強的企業。

方三文將巴菲特的這句話融入到自己創造的“社交投資網絡”藍圖上,於是雪球APP誕生了。“我做的其實是一個"社交投資網絡",它不薦股,依靠用戶生產內容,讓喜歡獨立思考的投資者都聚到這裡,一起佛系研究公司、佛系聊聊投資——這就是雪球”。

七虧二平一賺錢:

從二十一世紀開始,在國內近幾十年的投資風雨中,各種投資產品都經歷了各種波動。但是如果每一位投資者自己回頭看一下,最應該投資的產品是什麼?相信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房產”。對,發生在這個時代,幾乎所有的發財的故事都是從投資房地產開始的,幾乎所有的沒有掙錢的故事都是和炒股有關的。的確,現在國內的投資共識就是買房。

縱觀市場規律,當一個東西成為共識的時候,投資者就需要謹慎,方三文用具有悠久投資歷史的美國市場來解釋這份謹慎。

如果仔細看一下歷史數據,每一位投資者都能從歷史數據上得到一些明示。從美國100年來的經歷,可以瞭解到如果在一百年前投資股票、債券、房產和黃金這四類產品的話,在一百年之後,投資股票的1美元,變成了680美元,投資債券變成了10美元,投資房產的僅僅1.14美元,投資黃金的變成了0.93美元,投資現金的基本上沒了。

聽數字,股票的收益是如此的誘人但是為何在市場中人們卻落得個“七虧二平一賺錢”的結果呢?雪球平臺在通過詳細的數據統計,充分分析之後發現,長期在資本市場上能夠掙到錢的人,大概只有7.2%,然後小有所成,或者盈虧平衡的人大概25%。然後虧慘了的人有66.7%。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慘淡的結果呢?

“因為你看到的界面不同。”

方三文給我們指出了幾個十分有趣的細枝末節,以小見大:“2008年11月6日,奧巴馬當選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一隻名叫"澳柯瑪"的股票連續漲停。”“2018年3月29日,朝鮮元首金正恩來訪中國,一隻名叫"長白山"的股票連續漲停。”“2018年3月20日,韓朝宣佈重啟雙邊會談,一隻名叫"韓建河山"的連續漲停。”

“你能夠掌握這個波動的本質麼?你能夠把握這個規律麼?”這些有趣的個例只能讓更多的人迴歸到投資的本質中去——“價值投資”。

琢磨市場,琢磨公司,琢磨自己:

方三文在自己的新書《您厲害,您賺得多》中將自己的投資理念總結為“琢磨市場,琢磨公司,琢磨自己。”

其中“琢磨市場”就是要弄清楚投資者對市場的態度。市場主要的特徵是波動,那麼投資者如何把握這個波動,投資者如何對待這個波動,最終琢磨市場的本質是什麼呢?其實市場是什麼?

市場是電腦前、網線面前,千千萬萬個交易者,這些投資者的行為構成形成了市場。只有瞭解了市場中大部分投資者的行為趨向,才能夠賺錢。那麼中國有多少投資者呢?大概有五千萬。

那如果猜五千萬人的想法非常困難,那麼投資者也可以回來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來“琢磨公司”,看看這個公司的商業,它的價值是什麼?這個也叫個股研究。此時投資者就會面對眼花繚亂的數據、報告、行業分析等種種資料。

但是實際上這可能看上去更加困難,因為涉及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然後要研究這些東西,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並且有非常強的專業技能的支撐。那最終,投資者還能怎麼辦?如何去引導投資者尋找出路?

“琢磨自己。”“從自己開始,琢磨自己,”方三文指了指臺下的每一位觀眾,“你要意識到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每個人最有可能的優勢就是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果你能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經驗,買入通過這種日常生活和工作經驗得出結論是好公司的公司股票,長期來說是能掙到很多錢的,而且你發現的公司不要多,有兩家、三家就很好了,如果你能發現五家的話,你一定是能掙很多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