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2月6日)丨慶元一線的“戰疫”日記 誰的故事感動了你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全國各地正在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慶元各地的基層工作者們也在第一時間緊急行動、全力防疫。

他們在“抗疫”一線無私奉獻,英勇奮戰,每天都有感人的瞬間暖人心。

從2月4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將每天更新慶元一線工作者的“戰疫”日記,帶大家聽聽最基層的故事。

——【2月6日】——

【2月6日 杭州醫學院學生 潘文君】

浮腫的腳,褶皺的手,這應該是我最美的生日禮讚

“您好,請先測量體溫”

“您體溫偏高,請先在旁邊休息一下,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距離,三分鐘後複測,複測正常後才可進入小區”

“您口罩戴反了,淺色面朝嘴巴,鼻夾條朝上”……

疫情爆發以來,我時刻關注疫情動向,在看到家鄉慶元縣委組織部發布志願者招募信息後,我第一時間發送申請書,自願加入防疫一線隊伍,隨後被分配到全縣最大的安置小區——同心社區。

志願於心,奉獻於行,來自醫學院校的我主動申請每天參與一線並承擔體溫監測工作,同時對口罩佩戴不規範的人員進行指導。

在志願服務過程中,護目鏡、口罩、手套是我的保護屏,溫槍就是小區的防護槍,不放任何一位未測量體溫或體溫異常的居民進入小區就是我的職責。

一碗麵,兩個蛋,兩班崗,這是最特別的、但註定也是最難忘的一個生日。

生日當天,媽媽的“一碗麵,兩個蛋”喚起我生日的記憶,但來不及感慨,我就戴上口罩、手套,拿起溫槍投入了工作。

不放任何一位未測量體溫或體溫異常的居民進入小區是我們的職責。

因為人手緊張,堅持了兩班崗,10個小時,腳部浮腫、手指因長時間佩戴手套已完全褶皺,我想這應該就是自己最美的生日禮讚吧。

抗擊疫情,志願同行,一起聚大愛,一起渡難關是志願者內心的吶喊,“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是醫學生的初心和使命,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們面對疫情的態度。

黎明的那道光必會越過黑暗,團結的慶元人民必會戰勝疫情!

【2月6日 慶元縣嶺頭鄉工作人員 胡海燕】

鄰里間互幫互助 我們的居家留觀臨時微信群很暖心

居家留觀臨時微信群是一個因疫情而臨時組建的微信群。

剛開始建群的時候也是困難重重,因不熟悉居民情況,且兩幢樓平時聯繫也不多,我們工作人員只能利用少量的信息,在熱心居民的配合與幫助下,通過電話,鄰居喊話等方式入群。

通過兩天的排摸,共排摸到20戶56人,他們來自不同的鄉鎮(街道)、不同職業,年齡最大的有80歲的老奶奶,年齡最小的只有3週歲零3個月,現在群裡共有含工作人員在內41人,大家有啥事主要通過微信溝通。

在嶺頭鄉政府、濛州街道、永青林場等相關部門的聯合協作下,我們在隔離管控期內製定了值班表。

嶺頭鄉黨委書記吳孔斌非常重視居民情況,每日詢問管控區工作,並指定副鄉長周仙根親自帶隊,每天安排專人值守,每天兩次測量體溫接龍。

還別說,群裡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很積極接龍呢!

不會用微信打字的就用語音,或者家裡小孩代勞。

大家會將需要採購的物品發到群裡:

“A幢104需要雞蛋2斤、洋蔥3斤”

“A幢304需要充煤氣”

“B幢304需要買點小藥品”

……

值班人員都會根據要求 一一細心採購。

遠親不如近鄰,A幢的陳阿姨家裡有艾葉,就在群裡說,需要的自行到門口拿。

B幢的老太太腿腳不便利,鄰居幫忙領口罩放門口。

相信通過這次共同防控疫情,兩幢居民感情聯絡一定會比以前更密切友好!

每天我都會在群裡發佈一些重要的信息、公告及一些官方消息,群員們也都積極回應與配合。

雖然大家都素未謀面,但是微信裡一句辛苦了,一句謝謝,都讓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內心暖暖!

病毒無情,人有情,相信這場戰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會過去的。

加油!

【2月6日,江根鄉幹部 張金明】

3歲的女兒在家中等我,可我又一次食言了

“好,我還在忙,先掛了啊。”今天又是跟往常一樣,還沒來得及和家人說上幾句話,我只能匆忙掛了電話,繼續排摸外地回慶人員、車輛登記等情況。

一本人員登記冊、一支醫用一次性口罩、一支體溫計,就是我的全部武裝。

臨近年關,我本已購買好車票準備起程和常年在寧波的家人團聚,3歲的女兒也在家中等著我,可是我又再一次食言了。

臘月二十八,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我必須留下來在浙閩邊界慶壽隧道卡口值守,勸返外地返回人員。

這是很多幹部連續工作的第16天,我想“事情總要有人來做。”我只希望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微弱的光也可以照亮世界。

【2月6日,慶元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 謝善東】

從大年三十開始,兄弟們從沒喊過累

執法車輛在空坪上嚴陣以待。

“出發!”葉利民局長的一聲號令,車輛啟動,大家就奔赴到了各自的崗位上。

“我已到達濛洲轄區4號點位,一切正常!”

“已到達松源轄區2號點位,持續支援中!”

“竹口中隊在新窯村,管控情況良好,請大家放心!”……

釘釘群裡,大家在彙報工作,在相互鼓勁,在互報平安。

兄弟們有的到卡口支援、夜裡輪班了好幾天,有的緊鑼密鼓開始巡查、勸誡外出閒散人員歸家,有的在疫情管控一線從未停過排查的腳步。

十多天了,從大年三十開始,兄弟們從沒喊過累。

如今緊張的時刻,我真為大家的安全感到擔憂,也被大家感動著。

在巡查的路上,看到車窗前執法車輛上懸掛的標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瞬間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我覺得,那也是執法人的錚錚誓言。

堅守就是勝利,我對自己說。

【2月6日,慶元縣看守所輔警 周煥錦】

百山祖忙碌的“白大褂”們

從1月26日到今天,我和幾個同事一直在慶元百山祖留觀點24小時輪班待命。

十幾天來,我見到了很多感動瞬間,也見證了太多太多的責任擔當。

尤其是醫護人員真的很不容易,很辛苦。

今天我想提筆記錄一點。

從卡口量體溫到留觀點執勤,百山祖留觀點的醫護人員因為人手不夠,大半個月來可以說是連軸轉。

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我只看見這些“白大褂”忙碌的身影,我最怕的是他們吃不消。

在給我們工作人員消毒時,他們總是一遍遍唸叨“哪些細節上要多噴點”。

每次在我想幫他們處理垃圾時,他們都會喊住我,叫我不要動,交給他們來處理。

當我有工作上的事情找他們溝通時,“白大褂”連連後退,叫我不要靠近他們。

後來我聽說負責這個留觀點的是縣中醫院醫共體百山祖分院院長吳東昇,我知道他是認真、負責、細緻、辛苦的醫護人員的優秀代表。

在這裡我想向他們致敬。

【2月6日 濛洲街道幹部 吳立飛】

這裡有位不知疲憊,奔赴一線的“新娘子”

“居家留觀期滿14天后,確認無發熱及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2月6日,當我走進衛玲辦公室時,就聽見她正在耐心細緻地跟居家留觀隔離對象解釋相關事項。

一天接聽近百個電話,三餐不能準點吃,甚至一口水都顧不上喝,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她一刻都沒有停過。

她說從早上不到7點就接到居家留觀隔離對象、村民的電話諮詢,忙到顧不上刷牙洗臉,早餐就更沒機會吃了。

一直到上午10點,她才得空去儲物間用溼巾匆匆擦一下臉,又投入工作中。

吳衛玲是濛洲街道社會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疫情開始,本是還在新婚假期的她毅然決定奔赴崗位,告別了新婚丈夫、父母和親朋好友,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還記得2月1日是她的生日,同事為她買了生日蛋糕,“早日戰勝疫情,大家都平安健康。”她在辦公室許下了一個心繫大家的平安願望。

希望我們的“新娘子”工作再忙也要保重身體。

【2月6日 慶元縣總工會工作人員 吳曉麗 小雨】

巡街路上碰到了找不到家的老爺爺

在單位任務不重的情況下,我加入了志願者隊伍,趁今天有空,我記錄一下昨天遇到的一個小瞬間。

昨天春光乍洩,暖暖的陽光引誘著躲在家裡居民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但是疫情防控正在關鍵期,不能在這個時候有絲毫的鬆懈,濛洲街道加大了人手巡街,我亦收拾收拾投入到黨員志願者行動中。

與以往不同,街上多了很多老人家。

剛剛走過一個紅綠燈,我就看到對面過來了一位未戴口罩的老爺爺。

在和同事上前勸導並立即為老人戴上口罩的同時,我們發現老人反應有些遲鈍,腳上的鞋也穿的不一樣,更講不清楚家庭地址。

這位老人可能是走失了,明白過來後我們隨即撥打110尋求警察同志的幫助。

在志願者、警察同志還有熱心群眾的幫助下,終於確認了走失老人身份,並由警察同志進行處理。

老年人確實是在當前疫情下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也要伴著父母變老,陽光雖好,和家人一起才更暖。

看著外面淅淅瀝瀝的雨,希望能阻止更多人上街吧。

【2月6日,荷地鎮大巖村村民 範樹標 雨】

偷偷捐錢的荷地鎮範樹標

我是荷地鎮大巖村的範樹標,是一名積極分子,我聯繫的農戶有許多家。

這幾家我每天都要電話、微信問他們的身體情況、有沒有認識的人從外面回來人員等信息。

我還參加了組織部牽頭的志願者,每天由部裡分配到各社區的“居家隔離”處檢查值守,要是路上遇到了有人聚集聊天、打牌的,我還要做勸退工作。

每天早上出門,一直到晚上才回家。但也不覺得辛苦,只想這次疫情快點結束,讓大家都平安健康。

(注:據荷地鎮政府幹部介紹,範樹標不僅默默捐贈口罩給鎮裡、甚至還還偷偷捐錢,讓駐村幹部交給鎮裡,也不允許駐村幹部說出去,他說這些都是他應該做的。)

——【2月5日】——

【2月5日,慶元屏都街道幹事 張建青】

午飯鈴聲一響,他才突然想起“窩霍!早上還沒吃飯洗臉”

今天,是我們“全縣自我居家防護14天”的第4天,陽光明媚,本該是充滿朝氣的一天,可在我們屏都街道黨工委書記吳達校的臉上,我卻看出幾許憂愁。

持續了3天的降雨,屏都轄區內的村民們都能“老老實實”足不出戶。

可是今天太陽出來了,被“憋”了好幾天的村民們也開始“躁動”,紛紛出來曬太陽“消毒”。我們轄區600多名居家醫學留觀人員的硬管控措施是否到位?今天就能看出成效,他有點慌。

由於我們街道辦事處主任暫缺,“一肩挑”的吳書記壓力可想而知。

今早7點我碰到他的時候,他已在八都三村逛了一圈,他說要趕在村民們起床之前,挨家挨戶檢查硬管控措施是否被撕毀,及時查漏補缺。所幸,警戒線都還完好。

8點的時候,他已經驅車在各村卡口巡查了一遍,挨個交代必須徹底管住道路卡口。

正式上班時間一到,吳書記迎來了他最繁忙的時候,辦公室人來人往,都是來跟他協調解決疫情防控出現的問題。

午飯時間鈴聲一響,他才突然想起“窩霍,早上還沒吃飯洗臉!”

隨後拿著櫃子裡的洗漱用品去洗臉,衝忙解決了早午飯。

午飯後他也沒休息,直接戴上“紅袖套”就到各村督查居家留觀防控措施情況。

下午13時20分,他收到了菊水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黃曉燕發來的一封《感謝信》。

這個整天大大咧咧的男人,看著這封信竟然溼了眼眶。

他知道,街、村兩級黨員幹部的付出是值得的,也堅信黨群齊心定能贏得這場戰役。

【2月5日,慶元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 胡靜芬】

我們背起的不僅僅是沉甸甸的噴霧器

今天早上8點,我就和隊友吳德民早早地把昨晚充好電的噴霧器拿了出來,按照比例配置好消毒劑,領取好防護服、護目鏡等物品,等待指令。

不一會兒,我們就接到了消殺指令電話,駕駛員帶著我們立即出發。

作為消殺隊的唯一一名女隊員,我主要負責處置點的聯繫工作,一路上打電話瞭解情況,告知到達時間,一到處置點大家便迅速穿戴好防護服。

“姐,你一女生背不動,裡面危險,你們家兩個在一線,又有倆娃需要照顧,讓我去,你負責在外面給我消毒和處置脫下來的衣物。”還沒等我答話,剛工作半年的吳德民便立馬背起四五十斤的噴霧器快速衝向了目的地。

自從我們這裡首例病例確診至今,吳德民每天都參與消殺任務。所以他知道處置點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

但他不怕危險,全身心投入,今天的這個點有200多平方面積,他們要全面細緻地消殺。

今天天氣有點冷,但他們任務結束後,依然累出了一身汗,脫下的衣物也被當場嚴格處理。然而他們還沒來得及稍作休息,便又接到了下個消殺指令電話,我們也趕緊收拾好東西衝向了下一個處置點。

一天幾個點跑下來,由於防護服密不透氣,全身是汗,又沒有更換的衣服,隊友很容易受涼感冒,其中我的隊友沈紹波就因為著涼發熱在家休息觀察。

這些都是疾控人的真實寫照,我們背起的不僅僅是沉甸甸的噴霧器,更是一代又一代疾控人阻擊疫情的決心和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那份責任。

【2月5日,慶元江根鄉幹事 林姍姍】

我是一個不知疲憊的信息中心

“各位同事,居家觀察對象體溫請及時記錄上報。”這是我今天給同事發送的工作提醒,同時還附上了一個“加油”的表情包,希望能給他們一點關心和鼓勵。

十一個卡口,十四份表格,每天統計體溫數據、上報卡口情況、反饋部門信息……從大年初一開始,我醒來的第一時間就是打開電腦,收文、編輯、整理、上報。

有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像一個不知疲憊的信息中心,在縣防疫指揮部和江根防疫一線之間傳遞訊息,哈哈,聽起來是不是還挺高大上的。

由於新窯村的特殊情況,從1月25日就進入了隔離狀態。我在接到居家隔離通知後的第一時間,便做好家人思想工作後主動提出承擔疫情防控聯絡員工作。

因為我覺得我雖然不能回到鄉里和同事們一起到一線戰鬥,但也要盡一份共產黨員的責任,跟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2月4日】——

【2月4日,慶元嶺頭鄉楊家莊村黨支部書記 吳榮】

呆在家想看電視的老爺爺老奶奶

今天午飯後,村裡的老奶奶忐忑不安地給我打了個電話,猶猶豫豫地說家裡電視機壞了兩天了,現在特殊時期天天躲家裡,沒電視看人都要瘋了!能不能想想辦法。

老奶奶還說,打電話前老伴兒拼命說她,不讓她給我打電話添麻煩,但忍了兩天,今天真的是忍不住了,所以厚著臉皮給我打電話。

末了,悄悄問我村委會那臺電視機能不能借她看幾天,如果不行就當她沒說過。

我說村集體的肯定不行,但我可以把我自己家的給他們送過來!

經過一下午的搬運和安裝,倆老人終於有電視看了,並一個勁兒地說:“你把電視機給我們怎麼受得起!”

臨走的時候,看到兩個老人笑得像個孩子。

是啊!現在雖然難熬點,但只要大家團結一心,相信一切很快就會過去!

今日立春,讓我們共同等待春暖花開!

【2月4日,慶元縣坑西小學老師 吳莉曉】

我給孩子們錄製了有趣的“防疫”視頻

今天是2月4日,距離疫情爆發已過去快十天了,但是確診人數仍不斷增加,當看到有小孩子感染的新聞,我的心也跟著揪了起來。

本來是快到了跟我的同學們見面的日子,卻因為疫情不能和他們相聚。

為了能讓小朋友安全、健康地度過此次疫情,我今天錄製了一個有趣的視頻發給他們。

願在這陰雲密佈的日子裡給他們帶來歡樂的陽光。

也借這個視頻提醒他們戴好口罩、勤快洗手,提醒家長們不聚會、不串門,保護好自己就是在保護社會上的每一個人。

要相信,春天馬上就會來了!

【2月4日,慶元縣“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後勤保障組組員 葉溜湧】

不捨晝夜千方百計加大物資儲備抗疫情

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我們縣的口罩、溫度計等相關醫療物資極為緊缺,特別是隨著各單位上班後,疫情防控物資更是成為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我們後勤保障組也是利用一切資源聯繫企業,協調糧食等加工廠復工,還到麗水、青田、衢州等地採購物資。

昨天(2月3日)我們問到青田有一批耳溫儀、一次性醫用手套、一次性雨衣,便第一時間派人到青田連夜運回慶元。

今天,大家終於把這批連夜運回的物資發放到了各單位,稍稍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我還會跟我的夥伴們一起努力,在全縣各單位上班之際,全力保障慶元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