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有一種責任叫“我是蓬萊一名村支書”

“宋大爺,在院子裡透透氣就行,快回家待著”“咱負責值守的人員,天冷多穿點,要佩戴好口罩保護好自己”“老劉,你是負責消毒的,一定確保每天一遍,每個角落都要噴灑到”“老景,一會咱倆分頭去貧困戶老宋家看看有什麼需要的沒有”這幾句話是宋承濤這段時間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宋承濤,南王街道泊宋村黨支部書記,自抗“疫”戰鬥打響,他幾乎沒睡一個囫圇覺,沒吃一頓熱乎飯,村裡每一個勸返卡口,每一戶群眾家裡,每一個消毒的角落都留有他的足跡,每天能走2萬多步,他開玩笑的說“近期,大家都宅在家裡,在微信運動圈裡他一直是冠軍!”。在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刻,他就是村民的主心骨,是抗擊疫情最堅定的一員。

“共產黨員,衝在一線,責無旁貸”

當家家戶戶沉浸在與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幸福中的時候,除夕,宋承濤迅速組織召開黨員緊急會議,傳達上級關於疫情阻擊的工作指示,會上,明確村“兩委”成員的責任分工,將全村劃分為5個網格,迅速組織宣傳發動、物資準備、環境消毒、人員排查等各項工作。在這次會議上,他說:“我們是共產黨員,衝在防疫的一線、站在群眾的前面,我們責無旁貸。”為了方便工作,減少聚集,他發揮微信工作群優勢,明白紙、一封信全部快速有序分發到每家每戶。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他建立“黨組織負責、黨員中心戶劃片、黨員聯戶”排查機制,全覆蓋排查村內的外來人口返鄉及本村外出返蓬情況。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帶領志願者在防疫一線用高效噴霧機噴灑消毒液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參與值守的志願者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網格員排查登記

“好,大夥一起上,危險重擔黨員挑”

泊宋村位於銀川路沿線,人員流動複雜,出入口多,為守衛好家園,在所有路口設置勸返值守點。“承濤書記,夜裡值班我去”“我在家,我也可以”“我黨齡長,派我去”“值守算我一個,隨叫隨到”“若有戰,召必回”……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踴躍參與值守的黨員群眾志願者

看到原來安排的兩委成員值班表後,村微信群裡炸開了鍋,更多的黨員、村民要求加入到勸返點值守隊伍,不一會,就有75名黨員群眾報名值守,其中12對父子,6對夫妻,大家在各自值守點,對所有往來車輛進行檢疫和消毒,嚴防疫情輸入。因各種原因未加入到值守隊伍裡的人,也沒閒著,熱氣騰騰的麵條,剛烤出來的地瓜送到了各個值守點……。宋承濤,這個硬漢看到大家踴躍參與值守,眼睛溼潤了,他動情地說“抗“疫”一線黨旗飄,危險重擔黨員來挑,有這麼多支持、關心愛護我們的群眾,我們一定能當好排頭兵,守好鄉里情!”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熱心群眾為寒夜值守人員送來熱湯麵和烤地瓜

“為群眾吃虧,我高興!”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第一時間捐贈一次性口罩和消毒液

在得知街道機關幹部初三上班開展排查摸底工作,防護物資緊缺,宋承濤第一時間給街道捐送了50斤84消毒液,200個一次性口罩,為全村每家每戶提供1瓶消毒液用於日常消毒,自費購買了6件棉大衣用於晚上值守人員保暖,考慮到村莊消毒面積大,靠人工背壓式的小型噴霧器進行施藥消毒,速度慢、覆蓋面積又小,消毒防控效率低,購買了高效噴霧機,並每天免費提供消毒藥劑;宋承濤不僅心繫全村村民,還帶領消毒隊員來到街道主要幹道和出入流動量比較大的地方誌願開展消毒工作,確保各防控崗位人員和群眾的安全。為保障重點居家隔離人員生活,最大程度避免群眾外出,宋承濤牽頭組建服務小分隊,統一採購村民所需各類物資,並由聯戶黨員送到群眾家中。同時,他與兩委幹部宋光澎和景樂嬋及自己的妻子專門負責聯繫隔離人員,除了幫助採購生活用品外,還經常通過微信與隔離人員交流溝通他們的身體情況,既消除群眾不必要的恐慌又緩解了隔離人員心理壓力,譜寫了同心援手戰疫情新典範。

战“疫”一线,有一种责任叫“我是蓬莱一名村支书”

群眾心目中的好書記!

宋承濤,群眾口中的“吃虧書記”,群眾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俺家”承濤書記,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家人在照顧。“俺家”承濤書記——多麼樸實而又親切的稱呼,“俺家”這是群眾對他最高的評價!我們為這位疫情一線好書記點贊!所有故事、所有舉動的背後,他僅是一句再樸實不過的話:“為群眾吃虧,我高興!”

通訊員 王麗華 林勝瑞 記者 南禎

全市上下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