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你遇到過哪些讓人失望至極的事?

R_Sammi


我今年46歲了,回想起了成長經歷,有很多事感覺到失望

1、小時候沒有努力讀書學習,現在好多事情都是知識不足不能完成。

2、從小沒有發掘自已特長、興趣,好象是命令服從辦事。

3、好多機會沒有抓住,好多次應該思考抓住機會的,都沒有抓住。

4、已經是中年人了,應該勤思考分析以前失去的教訓,抓住即將發生的事。並教育好下一代不要失去機會,把握機會,努力奮鬥人生快樂!!


西部微視


我從小沒有母親,心裡一直渴望母愛。

五歲那年,一天,父親突然對我說,一會兒我們到館子吃飯,有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我叫你叫媽時,你就叫聲媽,以後她就是你媽了,我答應了。

吃完飯後,那女的領著她兒子,來到我家,成為我媽。說心裡話,我很髙興有了媽媽,從此,有人做飯做衣,父親再不用為此求人。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久,我就發現,繼母給他兒子縫新衣,卻沒有給我。父親說,那是繼母從孃家帶來的,我就沒有再意。

有次課間休息,我回家拿忘帶的課本(我家就在學校門前),發現繼母給他兒子正在吃雞蛋,我裝作沒看見,拿了書本就走。

這些,我雖然看到眼裡,但怕父親生氣,從未告訴過他。但他似乎有所覺察,為吃飯和繼母砸鍋摔碗吵過架。

到了初中,距家遠了,而我又擔任班幹部,每次回家總比他兒子晚。留的麵條,只見麵湯不見面,偶爾能看見面條殘餘,我只能流淚吃完沒有面條的麵條湯。

初二的一天,我給班主任送班上的作業。臨走時,班主任問我,班上留級的李某,同學們說他是你哥。我回答說是。

班主任說,你倆長的一點也不像,脾氣品性相差太遠。你學習好,住校,還是班幹部。他留級生,班上活動不參加,學習仍然跟不上,但穿的比你好。

我說了家庭情況後,老師說原來如此,以後你有啥困難,給老師說,我點了點頭。此後,雖然我並未求過班主任,但為他的這句話,我心裡感動了半天。

繼母的虐待,逼使我離開了家,十三歲住校搭灶。逼使我好好學習,走出農村,活出人樣。在心裡,我恨繼母,發誓,長大要給她點顏色看。

成人工作,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痛定思痛,逆向思維,我感謝繼母當年的虐待,使我多了份學習的動力,懂得努力奮鬥的真諦。陽光總在風雨後,歷經磨難,我懂得了壞事變好事的道理,懂得了擔當珍惜。
圖片來自網絡


李梅6613


陰影了,

小時候幾個小夥伴一起打乒乓球,然後其中有一個小夥伴錢包丟了。我們一群人就瘋狂的找,一個藍色的錢包,沒找到,最後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我們幾個人同行,有一個叫小源的說要去上廁所,問有沒有一起去的,當時我就不想去,但是走了沒兩步,我又想去了。我也沒喊他,我就跟在他身後,可是他並不是去上廁所,而是去了教學樓,那時候暑假,教學樓裡的樓梯處都有鐵門鎖著了,我看著他先四處看了看,然後在門前從口袋裡掏出一個藍色錢包然後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然後扔到了拐角的樓梯上。看到這一幕,我趕緊跑回去告訴那個丟錢包的小夥伴,這一下,那個小夥伴把他媽叫來,去小源家裡。

小源就不認賬,而學校的那個鐵門也鎖上了。根本看不到,爭執一番後,小源的母親就問我,是不是我偷了那個小孩的錢包。然後栽贓,我說我沒有,然後小源母親一口咬定就是我,我讓他們搜身,可是小源母親仍然說是我。最後這個事不了了之,我媽把我領回去。回去的路上我跟我媽說,我沒有偷錢,我真的看見是他偷的,我媽沒有說話。

回到家後,我媽讓我跪著,就開始打我,問我為什麼要多管閒事。我一直不認錯,然後我媽就一直打,我沒有認錯。我媽一邊打我,一邊說為什麼要多管閒事。

所以現在任何事,我都不會聽我媽的意見,我知道她是為了保護我,可是我卻聽不見去了。




古道小巷紅塵客


1953年從農村出生的我,1960年上初小,正值生活困難時期。記得大哥給我買來的麻粗綠色的包裝紙給我裁釘成作業本,寫字晃眼流淚看不清,此事是我人生成長初期最為刻骨銘心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是:1964年秋考入鎮上的高小,穿上了老孃親手紡織、染色、縫製的粗布白褂子藍褲子和黑色條絨鞋…這在我們當時新招兩班100多號新生中也是為數不多的。過了半個多世紀,現在回想起來,仍然感慨萬千,難以忘懷……


善行有印


成長過程中你遇到過哪些讓人失望至極的人?

大家好,我是追逐漁樂。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難免會遇到失望至極的人,有些人,你對他在好,你有一點點對他不如意,但,他隨時就給你反臉。

最失望的就是我堂弟了,我們家是農村的,我伯父家有一兒一女,伯父伯母都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伯父伯母身體也不好,都患有高血壓,老倆口辛苦把兩兒女拉扯大也不容易,堂弟也順利的考上了大學,在城裡買了房並娶妻生子了,可是他有本事了,卻忘了父母,一年之中最多回家一次,伯父兩口看病吃藥,給他要錢,上幾年也多少給點,現在一分錢也不給了,更可恨的是,打電話也不接,兩年沒回家了,我去城裡找過他,但,他也不給我面見,現在大伯兩口子,我堂妹時常照顧下,平常都是我和我媳婦照顧。

人心,一般都不會死在大事上,卻總是被那些一次又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的傷口。對一個人失望是慢慢積累的,累計不下了就瞬間爆發,徹底失望。真正的失望是不會說任何話的,因為心已經涼透了,很難再捂熱了

生活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世間事就是如此,很多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關鍵看心態以及取捨,你懂得往好的方面想,自然會有所感悟,即使沒有感悟,但也會給予自己一份好心情,何樂而不為呢,只會往壞的方向想,原本只是一點不對,被你深深地怨恨醜化,變得極端的消極,本應有所得,卻得不償失,這不是讓人心寒嗎?

是的,挫折,誤會甚至於失去,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有個好心態,花開花謝,樂觀的人看出了花開的美麗,而消沉的看到的卻是死亡,讓我們有個好的心態,用心去感悟世界吧。


追逐漁樂


我這一生中經歷過太多太多的事情了,但最讓我不能理解和釋懷的一件事情就是最近經歷的這件事情:一天晚上,我在某一個慈善基金會捐款,捐款金額髮出去後我發現了一個“一起捐”的提示,我當時覺得要是能把群裡的朋友們都發動起來,不論捐多少錢、多少物質,人多力量大對吧!

我在第二天早上就發了一條信息:大意就是武漢疫情嚴重漫延,我們能否盡下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多少不論,盡心就行。信息發出去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平時熱火朝天的討論問題的氣氛突然不見了,第二天早上一位朋友發了一條短信,同意……。(我當時也想過可能很多人不會用手機裡面的紅包功能,我告訴了他們怎麼操作),我當時回覆一下謝謝。後來陸續有人發信息說手機裡沒有💰,不會用手機(因為他們都是70歲左右的人),在家裡小區已經捐了……等信息。

雖說每條信息理論上都是成立的,但在我的心裡卻有一個不一樣的感覺了(我把21人的預設款全部捐了後心裡感覺暢通了一些)。(實際是19人的,有一位捐了2份)。

逆境時候見真情。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郭洋嘉


2017年一個寒冷的冬天,我父親突然去世,我沒有見到他最後一面,這就是讓我最痛的事,根據問題的本身來說,估計有相當多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我們要面對現實,活好,做好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人常說,壞事某種意義來講是好事,好事不一定都是好的,要用辯證關係去認識,才有利於人的成長,讓我們的經歷成為我們成長的財富。



浮針劉玉忠


答,從小缺愛的我,希望父母多關心,體貼,理解我,也多陪我成長,能跟我和顏悅色,心平氣和的說話相處,使我每次從心底發出的善念和愛心能得到支持鼓勵點贊與理解,千萬別讓我幼小的心靈失望或善惡不分。平時多觀察我的心靈問題,讓我心靈與肉身能健康成長,幫助我的心靈別讓他人傷害與打擊,即時能引導我,讓我在愛中快樂幸福茁壯健康成長。至極的失望,是當我用善愛看對待事和問題時,得到他人的藐視不尊重,而且說風涼欺人的話語和看到最親的人護她小孩而不顧我自私,讓我明白了人與人有爭鬥,自私,貪念,驕傲,輕浮,自誇,長輩不尊重小孩和小孩感受,使我身心受到嚴歷的打擊謝謝。




唐娟482


八零年參加工作。全國正熱火朝天投入改革,一首《祝酒歌》唱得是熱血沸騰。我也是豪情萬丈,要求加入了團組織,積極參加各種義務勞動。

有一次團支部組織團員義務勞動。到山坡荒溝裡揀“地瓜石”(形狀像地瓜大小的石頭,建築單位鋪路面基層用的)。

活動過後,從報紙上看到團中央的一條徵文信息,題目好像是《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就寫了一篇短文寄了出去。

過了好幾個月吧,領導召開全體職工大會。會上表揚團支部工作大有成績,然後拿出一張報紙,說:“我把你們的義務勞動寫成文章,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了”,並大聲朗讀了一遍。當時我就懵了。我寫文章落款時寫的是“某某單位一名普通團員。”(當時,這是很流行的做法,做好事不留名。)

這件事,過去近四十年了,我從未對任何人講過。雖然想起來心裡總會“格登"一下,卻沒有影響到我的人生。

今天看到這個題目,又想起這件事情,說出來,如果有走心的年青人看到,也許會有點幫助。

順便說一句,那位領導早就死了。


林邊書屋


你若成長,事事都順意,事事都開心,不管歲月走到了哪裡都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你若停滯,事事都窩心,事事都悲觀,不管年齡多大都還是那麼固執。不是世界虧待了你,而是你封閉了這個世界。

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失望。雖然我們不想讓成長有失望,但失望總是伴隨成長的道理,不離不棄,如影隨形。

堅強的人失望就是成長中小小的插曲,容易忽視,不會懼怕;懦弱的人失望是成長道理上不敢逾越的溝壑,從此停留在道路的下端,不再前行。

從媽媽的懷抱走向陌生的世界,從牙牙學語走向知識課堂,從天真爛漫的童年走向紛繁複雜的成年,從同學走向同事,從狹隘走向寬容,從偏激走向理智,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成長了,失望了,但這是不斷打破自己的狹小偏見固執世界的過程,不斷拓展自己胸襟的過程。

成長是成長了自己的內心格局和高度,失望是失望了那顆脆弱的心,也就是不斷成長為寬容厚道仁慈理智。

成長的失望是對幼稚的戀戀不捨,是對固執的不離不棄,是對時光流逝的難以忘懷,是對曾經的輝煌追憶,是對現實的不堪難以忍受。

只有不斷適應新世界、適應新時代、適應新境界、適應新領域,適應新科技,坦然接受一切變化。

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新的變化,捨棄成見,長成不再是失望,而是新希望。

以上回答只是個人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