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科學研究不僅帶給我們方便廉價的食物,還帶來了可持續發展的希望。全球變暖、溫室效應,還有不斷增長的人口……許多國家都在煩惱這件事——到了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突破90億,該怎麼養活他們才好?以下幾種食物,可能會成為未來餐桌上的常見食材。

蟲子

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未來肯定會成為主流的食物是昆蟲,比如蟋蟀、草蜢和粉蟲。其實你已經能夠買到添加了額外蛋白質成分的意麵和代餐棒,你也可以選擇吃掉一整隻蟋蟀。一百克蟋蟀和草蜢裡面分別含有13克和21克蛋白質。其它的如粉蟲和蒼蠅裡面則含有大量膳食脂肪。

關於蟲子和肉,究竟哪個對環境更友好一直是人們爭論的重點。去年一項研究發現低質量飲食的蟋蟀長得沒有高質量飲食的蟋蟀大,這與農民餵養牲畜類似。而蒼蠅則沒有這樣的問題,它提供蛋白質的品質一樣。只要烹飪得法,昆蟲的味道也會不錯——不信你可以去問問雲南人民。但想要更多人接受它,就必須克服文化禁忌。但是,各位,大約有兩億人已經把節肢動物當成零嘴了,你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呢?

試管肉

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多家公司的科學家們還試圖通過合成肉來解決牲畜養殖隱患。2011年一項發表於《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研究發現合成肉能量比普通肉低7%-45%,溫室氣體排放少78%-96%,並且少佔用99%的土地。

可能只需要十年至二十年我們就能看到試管肉量產,科學家Mark Post先前曾表示他的公司可以在幾年內就出售合成肉,只不過這種沒有肉本身味道的食材只能算是一種果腹食物而已,絕對算不上美味,而他目前的挑戰,就是想辦法提升合成肉的風味。

人造海鮮

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如果我們可以作試管肉,那為什麼不在實驗室裡培養魚呢?NASA的研究員已經將金魚肌肉浸入胎牛血清做出了完整的魚片。另外,New Wave Foods公司也正在想辦法將紅藻變成合成蝦。西澳大利亞大學生物技術研究中心SymbioticA主任Oron Catts表示,“我認為這一舉動對未來的食物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藻類

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微海藻就像其它植物一樣,會排放二氧化碳到大氣中。2013年的《海藻研究期刊》發現,這些綠色的小生物擁有很多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不錯的營養來源。最近還有研究發現某些海藻含有很多omega-3脂肪酸和其它能夠提升心臟健康的脂肪酸。

轉基因食物

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新的基因編輯工具使得科學家們能夠改變植物的基因,進而讓它們具備諸如抵抗蟲害、增加產量等不可思議的能力,甚至還存在著用這種工具造出不會變成棕色(即氧化)的蘋果、不會擦傷的土豆和抗病毒的豬的可能。據說,瑞典科學家已經在去年秋天吃掉了首次全轉基因餐,連科學家都親自上陣了,總有一天轉基因餐應該也會推廣開來吧?

3D打印食物

科技的神奇!三十年內可能會吃到的七種未來食物

3D打印食物可以節約時間,給吞嚥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好吃方便咀嚼的食物,就連NASA都投入了在零重力下的3D打印食物研究,以便宇航員們能在深空任務中完成“烹飪”。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3D打印的歷史使命?對食物外貌協會的成員們來說,3D打印還能解決食物不夠好看這個問題。

最後,問題來了,我們能直接依靠光合作用而活嘛?這可能並不是一個作死的想法,也許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無所事事,僅僅是坐在太陽下就能完成光合作用……打住!雖然海蝸牛已經從海藻那裡偷來了DNA,可以自己進行光合作用了,但就算我們的細胞裡有葉綠體,我們的身體也必須有足夠大的表面積來接觸陽光才行,否則還得靠吃東西才能維生。所以冷靜點,還是把希望寄託在未來的食物上吧,或許有一天,那些孝順的孩子們,真的會給我們餵食3D打印的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