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10000通電話 望江街道的“禁令”更嚴

“你現在還在老家是嗎?”

“都已經回來了是嗎?那要嚴格按照要求居家隔離14天,有什麼問題打社區電話……”

“沒什麼特殊情況您晚幾天回來吧……”

電話聲此起彼伏,望江街道的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的打電話,核實在冊外來人員信息。隨著“三返”高峰的到來,杭州各城區相繼公佈了“最嚴禁令”,望江街道也迅速行動,築牢疫情防控的“防火牆”。

1天10000通电话 望江街道的“禁令”更严

“勸”——1天10000通電話,守好入門第一關

“要是哪天沒工作了,我可以轉行去做客服,都熟門熟路了!”自從被分配到房屋專項組後,望江街道工作人員呂月芬每天的任務就是給轄區在冊的外來人員打電話,平均每天下來要打200個電話,時間長達12小時。

原來,“三返”高峰來臨前,望江街道預先成立了疫情防控房屋專項組,50餘名工作人員分成8個小組,當起了臨時“話務員”,給轄區33000餘名出租戶打電話,勸他們暫時留在家中,晚點回杭,從源頭上減少返杭人員數量。

“我們不僅要苦口婆心勸說,還要回答各種問題,甚至有人以為我是冒充政府詐騙,但是這一關很重要,經過我們的勸說,大部分人員都表示會暫緩回杭。”呂月芬表示。

據瞭解,望江街道轄區出租戶眾多,去年,街道探索試行了出租房旅館式管理,將轄區內所有出租戶信息全部錄入旅館式總檯進行信息化管理。“通過這個旅館式管理總檯,我們可以詳細掌握外來人員的基礎信息,根據在冊人員信息,我們逐個電話,儘可能延遲他們的返杭時間。針對必須要返杭的人員,我們也是要提醒他們必須到社區備案,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預防防控。”望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1天10000通电话 望江街道的“禁令”更严

“查”——24小時“門長制”,守好入門第二關

目前,望江街道轄區所有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每個小區門口實行24小時“門長制”,設置黨員先鋒崗,配備一名街道幹部、一名社區幹部、一名志願者、一名特保的執勤隊伍,並由街道機關幹部作為專職負責人,包乾負責小區出入口防控工作。目前,“門長制”已經實現小區全覆蓋,各小區卡點實行三班倒,對進出人員進行測量體溫、實名登記、疫情相關知識宣傳等,實現了24小時不斷檔。

“現在大部分居民都特別自覺地在家裡不出來,但是總要出門採購物資,還有一些外來人員也必須要回來了,那這些我們必須要管牢,憑證出入雖然是個土辦法、老辦法,但最簡單實用,我們轄區老年人多,用著也方便。”望江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目前,望江街道已經出臺了《望江街道防疫期間小區(樓宇)卡口管理規範》,並向各個小區發放了統一的出入憑證,業主憑臨時出入證+身份證才可進入小區。外地回杭的業主,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地區回來的業主,必須先到社區報備後,按照規定執行完相關預防防控措施,才可領取相應卡證。

1天10000通电话 望江街道的“禁令”更严

“獎”——全民化“有獎舉報”,守好入門第三關

為了更進一步彌補疫情防控工作可能出現的漏洞,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防控工作,望江街道創新推出“疫情防控有獎舉報”,對積極反映舉報有價值防控線索的市民群眾予以獎勵。凡舉報未向社區報備或醫學觀察防控期間不按要求實施居家醫學觀察防控措施的人員,每例獎勵500元。同時,對舉報人和舉報內容嚴格保密,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現在我每天都能接到10多個舉報電話,當然還有一些諮詢電話,詢問返杭人員該如何像社區報備、是否需要居家隔離等等,我們也都一一回答了。”專門負責接聽舉報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

據瞭解,自2月2日《望江街道疫情防控有獎舉報公告》公佈以來,已經接收到80餘條舉報線索,經過核查,暫未發現有效爆料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