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春節後供需矛盾突出 下游復工進度成關鍵

本週起,聚乙烯中上游企業逐漸恢復正常辦公,但受下游復工延遲、運力受限的影響,市場交易匱乏。針對市場的聚乙烯上下游供需基本面情況,本文將詳細為大家展開分析。從目前統計的數據來看,聚乙烯供應端面臨較大的壓力,下游何時復工及需求恢復力度成為市場的焦點。

上游庫存較節前增加85%部分企業降負荷生產

聚乙烯:春节后供需矛盾突出 下游复工进度成关键

圖1

一般來說,春節假期隨著交易的停滯,上游庫存出現累積屬於正常現象。但今年受春節假期延長、下游復工延遲和運輸受限的影響,上游環節庫存積累更為突出。以兩油合成樹脂庫存統計來看,庫存較春節前增加85%,增幅遠高於往年。據卓創統計,2018年增加了44%,2019年增加了57%。

對此部分石化企業採取降負荷生產來緩解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計有10家左右的上游企業負荷下降至7-8成,涉及年產能401萬噸,日產量大約減少2400-3600噸,後續若庫存壓力難以緩解可能還有企業陸續加入減產行列,力度和範圍尚需進一步觀察。

港口庫存方面目前處於加速累積態勢。節前由於部分進口貨源價格偏高,下游需求轉弱,導致進口商去庫進度一般,一月底和春節期間部分貨源到港,節後下遊需求和物流恢復不暢,港口庫存累積有加速趨勢。

低壓中空料排產比例高 供應結構變化需

聚乙烯:春节后供需矛盾突出 下游复工进度成关键

圖2

從圖2可以看出,目前裝置檢修較少,涉及檢修的僅有蘭州石化10萬噸/年的低壓裝置,上海石化5萬噸/年的高壓裝置,中天合創12萬噸/年高壓裝置,檢修力度低於去年,且2-3月份未有新增企業計劃檢修。從全密度裝置的生產來看,多數在產線性,使得線性排產比例明顯高於低壓。在本月上旬下游企業尚未恢復的情況下,線性面臨的壓力也將大於低壓產品。

聚乙烯:春节后供需矛盾突出 下游复工进度成关键

圖3

進一步從低壓各細分類別的比例來看,中空料排產比例最高,佔PE總量的12%。隨著消毒用品的需求與日俱增,隨之帶來的就是對裝消毒液體的包裝容器的需求量大增。對此石化生產企業進行了優先排產,優先生產,優先外運。比如獨山子石化,開足馬力加大生產小中空5502,以確保下游企業的生產需要,其低壓裝置自1月5日轉產後立即進入超負荷運行狀態,生產負荷達到了設計產能的110%,每天產量達到1050噸,截至1月底已累計發送2萬噸。

下游復工延遲 集中在2 月10 日左右

農膜行業:目前除了部分能產土工膜,防滲膜等複合膜的廠家維持低負荷開工外,其餘廠家多停機。季節性需求支撐,當前地膜工廠訂單積累較多,原料庫存有限;棚膜工廠的原料庫存較為充裕,但廠家的成品庫存受制於物流運輸有一定積累。開工時間方面,多數企業反饋暫定2月10日左右,具體恢復進度尚需。整體而言,今年春節時間稍早,距離用戶使用農膜的時間尚有一段距離,預計暫對行業需要影響較小。

注塑 纏繞膜/ 低壓膜行業:調研來看,目前各地區多數尚未復工,部分企業計劃2月10號復工,部分企業具體開工時間未定。原料庫存週期方面,按照正常生產用量測算,注塑相關大型企業在10-15天,纏繞膜相關大型企業在15-30天,低壓膜相關大型企業在15天左右。注塑/纏繞膜/低壓膜中小型企業原料庫存多在一週左右。成品庫存方面,均表示處於中等水平。

管材行業:各地基本在2月10日左右計劃復工,部分企業反饋成品庫存較多。當然目前管材需求尚屬於淡季,一般天氣回暖後,3月中旬起管材需求會逐步提升。

運力尚未恢復 市場壓力突出

運輸環節是影響聚乙烯供應週轉的重要因素。從整體貨運來看,截至2019年12月的數據來看,國內公路貨運量416億噸、水運貨運量74.7億噸、鐵路貨運量43.2億噸,公路運輸佔比高達78%。聚乙烯產品符合公路運輸佔比較高的特點,受運力尚未完全恢復的影響,加重了上游企業的累庫壓力。對此,各企業結合自身情況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全力調動運力,積極尋找中轉庫適度的降負荷 。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產、庫存、下游復工和運力因素,還需上游原油價格的波動。單就原油市場自身基本面而言,在3 月份之前,需求端預計難以出現改善。從原油供需兩端來看,原油最大的不確定性指向了供給端,進而轉移至OPEC+ 的產出動向上。綜合來看,目前聚乙烯市場供需矛盾較為突出,自身供需博弈對市場走勢影響更為關鍵。需重點下游復工情況、需求的恢復力度和上游去庫的效率,整體一季度市場供應壓力較大,預計市場下跌走勢為主。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