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反對,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為何蘇聯敢於撞擊美鉅艦,讓其遭到劇烈撞擊?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


(1988黑海撞擊油畫)

(本文由桌面戰爭兵棋原創撰寫,圖片來源於網絡。“桌面戰爭兵棋”專注于軍事領域的耕耘,堅持原創,堅守初心。歡迎您的指點。)

首先要說的是原話其實並不是“我艦奉命撞擊你艦!”,而是“our ship is going to strikeon yours(我艦將要打擊你方)”。這不是翻譯問題,作為最古老的海戰手段之一,撞擊有其獨有的海軍詞彙“RAM”。或許是當時的譯者的藝術化手段,也或許是我們對蘇聯海軍的感同身受,最後就變成了更顯悲壯色彩的“我艦奉命撞擊你艦!”。

(當時拍攝下來的撞擊影像資料)

這件事的起因相當簡單,在FON演習中,美國海軍多次打著“無害通過權”的旗號進入蘇聯領海。在驅逐無效後,蘇聯海軍“忘我號”毅然像美國“約克城號”巡洋艦撞去。忘我號排水量僅有3000餘噸,而約克城號排水量則有9500餘噸。這一撞無愧於“忘我”之名,頗有海上拼刺刀的精神。(在這次撞擊事件中,還有一艘蘇聯警戒艇撞向了另一艘美國驅逐艦“卡倫號”)

這次撞擊事件其實充分反映了美國全球霸權主義的苗頭,冷戰末期江河日下的蘇聯已無法再硬鋼美國,世界格局也從兩極向一家獨大發展。美國人既打著國際公約的“無害通過權”的幌子,又不認可國際公約允許沿海國在國際法原則內對無害通過權做限制的約定,這就是典型的霸權主義。開著堅船利炮在你家門口晃盪,像極了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

(美國約克城號巡洋艦拍攝的撞擊場景)

蘇聯海軍實力即使是在國力最巔峰時,也不是美國海軍的對手,何況此時的蘇聯深陷經濟衰退和改革混亂中。但是作為兩極之一的蘇聯(很快就不是了)還是要臉的,所以選擇了使用撞擊的方法,這種方法既捍衛了主權,又不先開第一槍。前兩年我國海軍在釣魚島問題上就使用過水炮攻擊和這種方法。


桌面戰爭兵棋


蘇軍小軍艦撞擊美軍鉅艦真實發生過!

撞擊前,蘇艦的確明白無誤發出過無線電通話警告;但說的不是“我艦奉命撞擊你艦!”

1988年2月12日,美國“約克城號”巡洋艦(9500噸)和“卡隆號”驅逐艦(7700噸)闖入黑海自由航行,進入了距離克里米亞海岸線7海里區域,蘇聯認為它們侵入自己12海領海,派出“無私號”護衛艦(3650噸)和“SKR-6”號小型護衛艦(1150噸)前去驅逐並伴隨航行。

蘇艦多次發出驅離警告,但美艦不予理睬,繼續按原航向前進。蘇艦發出更嚴厲警告“我艦將要打擊你艦”!(“our ship is going to strikeon yours”),美艦仍然置若罔聞。於是,蘇艦靠上前去,SKR-6號艦數次擠撞美艦卡隆號,無私號艦數次擠撞美艦約克城號。

在噸位和力量對比上,這相當於是蘇聯兩隻鬣狗在主動挑釁攻擊美國兩隻獅子!


但獅子知道,在這塊封閉的黑海“地盤”,顯然不是它們該用強的地方。這兩艘美艦隻好加大馬力脫離接觸、快速逃遁。

衝突的焦點是;

美國不承認國際上通行的12海里領海劃定做法,認為它的軍艦在3海里外的公海上自由航行,無需要向沿岸國家通報(直到今天,美軍艦照樣突破12海里界線,對其它國家抵近偵查或有意挑釁)。

而蘇聯認為美艦闖入其領海,而且不是無害通過,所以不惜動粗驅趕!

這是美蘇冷戰的一個精彩片段,到仍然是鬥而不破!

蘇聯官方申明是;蘇聯軍艦的操作系統同時發生了故障(才導致與美艦碰撞)。

這是流氓對流氓的說法!

“我艦奉命撞擊你艦!”是世界媒體渲染蘇聯“北極熊”橫蠻、“戰鬥民族”兇悍的杜撰說法!

但這種杜撰是有威懾效果的!從那以後,美軍艦很少敢抵近俄羅斯“自由航行”。

例如,美國第七艦隊司令部雖長期駐紮日本橫須賀,但直到2018年8月5日,美導彈驅逐艦“麥康貝爾”號才敢在日本海彼得大帝灣附近“自由航行”溜達了一圈。



這可是美蘇“黑海撞艦事件”發生以後的第一次。

而且這次“自由航行”遭到了俄羅斯嘲笑了!俄國防部點評;在俄羅斯軍艦和軍機緊盯下,美軍艦展示了“以最快速度逃離的本領”。


諶人


“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事件發生在1988年2月12日,發生在黑海克里米亞半島蘇聯黑海艦隊所在地“塞瓦斯托波爾港以南7海里水域處,當時美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約克城的”(CG–48)和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卡倫號”(DD–970)試圖對蘇聯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塞瓦斯托波爾”港進行電子信號竊聽,才引起的蘇聯方面強烈的反應。

蘇軍克里瓦克Ⅰ級護衛艦艦“忘我號”逼近美艦“約克城號”。

其實,在1986年3月美軍的兩艘加裝了電子戰/電子偵察設備的驅逐艦突然闖入蘇聯領海12海里內,在距離“塞瓦斯托波爾港”6海里處,目的是刺激蘇聯的做出反應,以便收集電子情報,同時考察蘇聯黑海艦隊應變能力。

果然,在措手不及中,黑海艦隊慌忙啟動大量通訊系統和跟蹤、監視設備,導致美艦截獲大量信息後揚長而去,外交上僅以“無害通過”為藉口敷衍過去...這件事對蘇軍震動極大,認為這是羞辱。

“忘我號”撞擊“約克城號” 從畫面上來看,並不嚴重。“忘我號”排水量3000噸,而“約克城號

”排水量9000噸,美國人認為即便是被動的被撞擊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損失。

而這次美艦故伎重演,蘇聯海軍高層以:“侵犯我國領海並做出危險動作”為根據,下令黑海艦隊派出軍艦將美艦擠走,“忘我號”和排水量1000噸的米爾卡級輕型護衛艦SKR–6號立即出港,靠近美艦後提出警告,要求美艦立即撤出蘇聯領海,但兩艘美艦不予理睬。

蘇聯軍艦

見驅趕無效後,隨即發出“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威脅,但美艦憑藉排水量大認為兩艘小艦隻是虛張聲勢罷了。

蘇聯人見美國人沒有退出的意思,終於惱火了!“忘我號”和SKR–6隨即改變方向,首先向美艦航線外側加速,然後大角度旋迴高速切入美艦航線,對其進行主動撞擊!其中“忘我號”撞擊“約克城號”,造成美艦左舷大面積擦傷和艦艉的“魚叉反艦導彈”發射架受損,相反“忘我號”卻很皮實,似乎什麼事情也沒有。

而1000噸的SKR–6更是面無懼色,直接撞擊8000噸級別的“卡倫號”,最後自己艦艏水線處癟了一個大洞。

美艦被撞後,明白蘇聯人眼紅了,也就知趣的退到了公海 。美國人由於挑起事端,自知理虧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冷戰期間雙方都握有毀滅對方的能力,這些小摩擦雖然經常發生,但事情都是可控的,誰也不想把事情搞得很嚴重。

而蘇聯人則將自己歷史上撞飛機、撞坦克、撞潛艇、撞衛星的“傳統”進一步演變到了水面艦艇上,永遠不失熱血本性。


皇家橡樹1972


1988年2月12日,美海軍“約克城號”(CG48巡洋艦)和“卡隆”號(DD970)驅逐艦駛入黑海,宣示無害通過權。蘇聯黑海艦隊“無私”號(Беззаветный)護衛艦和SKR-6號巡邏艦奉命前去監視美國艦船,並在美國艦船“入侵”蘇聯領海之後,最終奉命以撞擊的方式予以回應。這次撞擊事件,直到今天仍然被人們所熱議,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和發展過程。

△黑海撞船事件航跡圖

美國艦船多次侵入黑海,蘇聯海軍司令建議採取撞擊方式驅離

1973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召開,會議圍繞著領海、海峽、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群島國、島嶼制度等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辯論,甚至是針鋒相對的鬥爭。經過長達9年的艱苦談判,《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於1982年4月30日通過,《公約》規定“每一個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直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為止”。

美國政府認為,如果按照新的《公約》,那麼許多國家勢必會擴大本國的領海,這必將嚴重影響美國一直以來堅持的航行自由。因此,在1979年時,美國卡特政府便開始實施旨在宣示“國際法許可下的無害通過/飛越權力”的非正式行動,目的便是讓擁有海域的國家明白,美國並不打算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979年,美國大西洋司令部明確指出,“未來海空軍將舉行一系列演習、穿越和飛越行動,以此維護美國的權力,應對那些過分的要求”。這其實是美國政府為反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而發起的一場聲勢浩大,且態度強硬的抗議活動,或許是為了彰顯抗議力度,美國將“聲索領海與國際水道交疊地區”作為了重點抗議地區,黑海無疑包含在內。

在這種背景下,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海軍艦艇基本保持每年3次進入黑海“展示旗幟”,對沿海國家宣示其在黑海沿岸海域的無害通過權,目的則是宣示博斯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為國際水道,任何國家都享有通過權,並宣示沿岸國領海外的黑海海域屬於國際水域,任何國家均享有此區域的活動權力。

要知道,黑海一直都被蘇聯視為禁區,因此不論美國的目的如何,這種頻繁侵入黑海的行動都極大傷害了蘇聯的顏面,然而即使蘇聯一再宣稱美國的行動是危險的挑釁,但美國始終不為所動。

△“約克城”號巡洋艦

1986年,美國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隆”號駛入黑海南部克里米亞半島以南靠近蘇聯領海區域巡航,在遭到蘇聯聯護衛艦“和諧”號攔截的情況下,仍在蘇聯領海內逗留超過2小時才離開。此次事件不僅引發了持續長達數週的外交糾紛,更使蘇聯海軍司令切爾納溫意識到,必須採取更加激烈的手段,應對美國艦船的不斷“入侵”,因此在蘇聯國防會議上,切爾納溫向蘇聯最高領導人及國防部領導建議,採取撞擊方式驅逐進入蘇聯領海的外國軍艦。

著名的“黑海”撞擊事件,美國兩艘艦船遭遇蘇聯海軍撞擊

1988年2月12日,美國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隆”號再次進入黑海,其中“約克城”號到達距岸10.3英里處,“卡隆”號則在距岸7.5英里處。蘇聯黑海艦隊則派出“無私”號護衛艦和SKR-6號巡邏艦前去監視,其中“無私”號靠近約克城號,SKR-6號靠近卡隆號。

△“約克城”號角度拍攝的“無私”號

黑海當地時間9時45分,美國艦隻航行在雅爾塔到福羅斯之間,距離福羅斯還有1個半小時航程。“無私”號向“約克城”號發出信息,“你的航線即將侵犯蘇聯領海,建議航向轉到110度”,但並未收到“約克城”號的回覆。於是,“無私”號按照黑海艦隊參謀長指示,再次發出信息:“按照蘇聯現行法律,本地區禁止外國軍艦無害通過,為避免事故,強烈建議你改變航線,以免侵犯蘇聯領海”。

據“約克城”號事後報告,9時56分,“無私”號曾發出警告:“我艦將要打擊你艦”。

10時15分,“約克城”號回覆,“我不會改變航向,我的行動符合國際法”。美國反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認定領海寬度只有3公里。“無私”號根據黑海艦隊司令員指示,對“約克城”號發出警告:“即將進入蘇聯領海,距離20鏈,一旦進入蘇聯領海,你的行為將被視為入侵”。

△“無私”號角度拍攝的“約克城”號

10時45分,“約克城”回覆:“不會改變航線,享有無害通過權”。之後該艦進入蘇聯領海,“卡隆”號也跟隨進入,邊境巡邏艦“伊茲梅爾”號對其發出警告:“你已侵入蘇聯領海”。同時,SKR-6開始加速追趕“卡隆”號,並始終尾隨後者,兩艘蘇聯護衛艦都發出警告:“你已侵犯蘇聯國境,我要求你立即離開蘇聯領海”。

10時56分,SKR-6距離“卡隆”號150米左右,收到後者信息:“不要靠近”,此時,“無私”號距離“約克城”大約50米,雙方軍艦進行了最後一次通信,據“卡隆”號13時20分向駐歐美海軍司令部的報告稱,“無私”號在撞擊前向美艦發出警告:“蘇聯艦隻奉命阻止對領海的侵犯,作為非常手段,我艦將打擊你艦”。

△“無私”號撞擊“約克城”號瞬間

11時2分,在距離蘇聯海岸10.5海里處(44°15.2′N ,33°35.4′E),SKR-6撞上了“卡隆”號左舷第466號肋骨處(距艦尾約60英尺),前者部分舷牆支柱被撞彎,後者艦體外表輕微擦傷,油漆被蹭掉,兩艦都沒有人員傷亡。“無私”號轉向撞擊“約克城”號左舷,導致後者艦尾“魚叉”導彈發射架等部位受損、無法使用,“無私”號右錨丟失,兩艦也無人員傷亡。發起撞擊的兩艦顯示出了較高的技巧,既果斷執行了撞擊命令,又未造成過於危險的後果。

11時40分,黑海艦隊司令員向兩艘護衛艦轉發了莫斯科的指示:“與美艦分離,要求它們離開蘇聯領海,準備應對再次入侵”。之後兩艘護衛艦與美艦各自保持了安全距離(據“約克城”報告,“無私”號與“約克城”拉開了300碼距離),美艦保持航向並駛出蘇聯領海,之後雙方未再發生摩擦。

事件後美蘇均保持了相當剋制,蘇聯的撞擊其實也實屬無奈

事件發生後,蘇聯國防部率先發表聲明,指責美國軍艦無視蘇聯邊境警戒船的警告,並在蘇聯海域進行危險行動。同時,蘇聯外交部也對美國發出強烈抗議。

1988年7月11日,蘇軍總參謀長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華盛頓舉行會談,對避免類似的危險軍事活動進行了討論。

1989年6月1日,美蘇雙方簽訂了“避免危險軍事行動協議”,該協議對兩國武裝力量單位在和平時期發生對峙時應採用的通信頻率和信號,應禁止採用的危險對抗行為,雙方在處理此類事件時應採取的措施等事項進行了規定,有助於減少和平時期摩擦升級的危險。蘇聯解體後,這項協議由俄羅斯繼承。

該事件看似激烈,但從結果來看,美蘇雙方顯然都極為剋制,而從結果來看,甚至可以說是雙贏。蘇聯最終明確表示不會對無害通過權加以限制,而美國也明確表示不會在黑海蘇聯領海範圍內進行FON演習之類的行動。

事實上,蘇聯之所以會議撞擊這樣強烈的動作驅離美國船隻,除了雙方實力相對接近,蘇聯並不懼怕美國之外,其實蘇聯方面也是實屬無奈。當時,東歐國家政局變幻莫測,蘇聯自身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而西方勢力又在虎視眈眈,如果蘇聯不表現的強硬一些,其統治將很難再維持下去。當然,三年之後,蘇聯最終還是解體了。


香茗史館


1988年2月12日,在毛熊黑海艦隊位於今天烏克蘭塞瓦斯托摩爾基地以南7海里海面上,突然出現了兩艘米國鉅艦,毛熊黑海艦隊迅速派出忘我號護衛艦和SK26號警戒艦前去攔截,毛熊通過無線電向米國艦發出警告,米國軍艦依然大搖大擺的招搖過市。毛熊海軍正式向米國艦發出:“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信號,然後毛熊海軍加速向米國軍艦開去。

這就是1988年震驚世界的黑海撞船事件。

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毛熊與米國之間展開半個多世紀的冷戰格局,米國憑藉自己強大的綜合國力時常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但是,塞瓦斯托摩爾是毛熊黑海艦隊的基地,米國軍艦隊依舊對毛熊耀武揚威侵犯,這次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不僅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還被毛熊海軍狠狠扇了一個耳光。那就是毛熊雖然海軍實力不如你,但是毛熊戰鬥民族的稱號不是忽悠來的。

那麼面對強大的米國海軍艦隊,毛熊海軍軍艦相比如此渺小,為何還敢直接撞擊上去。毛熊之所以敢於直接撞擊上去,其中背後包含多層方面的含義:

一、毛熊在國際臉面的問題,涉及到毛熊政治臉面。

自古至今,在各國或者割據一方的諸侯背後勢力較量背後,其實更多都是兩國之間名譽上的問題,如:長平之戰,這場古代最早的冷兵器圍殲戰,秦趙雙方投入數百萬兵力,一戰決定秦或者趙國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在戰爭剛開始,也僅僅是秦國為攻佔韓國上黨地區,最後勝利果實被趙國給吞了,秦國在山東諸國的臉面何存?如果秦國一旦退避,這背後給秦國帶來的是秦國山東諸多政治上的巨大影響力下降。

山東六國就可能會立刻倒向趙國,然後再次合縱伐秦。對秦國命運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秦軍傾舉國之力,也要滅掉趙軍,拿下上黨地區。

自然,這也是相同的道理,二戰剛剛結束後,米國與毛熊雖然同為超級大國,但是米國綜合國力遠在毛熊之上,米國海軍更是獨步全球地步,毛熊在海軍水面艦隊還是無法與米國相抗衡。侵犯毛熊的米國約克城號巡洋艦和卡倫號驅逐艦噸位都在8k噸以上,毛熊海軍派出的忘我號護衛艦和SK26也就僅僅上千噸,這無異於螞蟻對大象,毛熊還是直接撞擊上去。其背後關乎毛熊的臉面問題。

二、米國在試探毛熊的反應能力與態度問題。

米國在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發財戰爭財之後,其工業實力與綜合國力暴漲,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

二戰後,米國號稱“世界警察”,在全球各地時常插手各地問題,在全球各地都可以看到米國海軍的背影。

在面對他的老對手毛熊時期,米國也是時常不斷地對毛熊進行偵察活動,以此獲取毛熊的最新情況。

可是,他的對手毛熊一直以來被稱為“戰鬥民族”,這可不是吹的,雖然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毛熊面臨巨大的生活困難,但是毛熊依舊保持著戰鬥民族的風格。

米國此次抵近偵察毛熊,這對米國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以此來試探毛熊的反應能力與態度問題。

關鍵米國沒有料想到是不僅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還被毛熊海軍狠狠扇了一個耳光。

三、雙方實力相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想要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有強大的綜合實力,毛熊與老對手都有毀滅對方的實力,因此,面對米國的歷次挑釁,毛熊歷來都是我行我素的風格教訓米國。

貝勒說:綜合實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標準,毛熊之所以敢於歷次對米國我行我素的教訓,得益於其背後強大的綜合實力。


梅花三弄說歷史


無害通過權,是個尺度比較難以拿捏的國際法概念,只要對方沒有作出明顯危害己方領海主權的行為,到底善意惡意,有什麼潛在危害是難以界定的。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可以不管那麼多,打了再說。但勢均力敵的核大國,不可輕啟戰端,就必須慎重考慮。國際慣例,比較溫和的做法就是派遣戰艦戰機伴隨監視,告訴對方這是我的地盤,通過可以,不老實隨時幹翻你。強硬些的就是橫切對方航道逼迫對方變向,甚至模擬衝撞,總之就是干擾對方正常航行,明白無誤的告訴對方你不受歡迎。最極端的就是這種直接撞擊。在不開火的前提下,這是最激烈極端的手段,既可以讓對方受創不得不中止行動,又不至於上升到戰爭行為。但這樣做仍有可能造成傷亡,有些過激和莽撞。中國對美艦船的“自由航行”,以伴隨監視居多,偶有切航道逼迫美艦轉向,撞擊則沒有過,也確實不太適宜。很多人覺得撞擊解氣,過癮,但其實不現實。一則關係沒僵到那個程度,美蘇那是全面對抗,雙方几乎沒什麼貿易往來。中美可是有著複雜而龐大的經貿往來。二則南海島礁遠離大陸,我軍控制力相對薄弱,沒有優勢。如果撞擊損壞嚴重的話,想安全返回也存在相當困難和風險,這風險說大不大,但萬一如果美艦沒沉自己的船沉了,那可就糗大了。蘇聯那次不一樣,距離大陸在12海里內,離軍港應該也不算遠,安全度高。而且美艦孤軍深入,完全處於蘇聯海空軍和岸艦導彈的打擊範圍,真翻臉也不怕。


薺菜糰子


在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的的競爭雖然沒有門面上的熱戰,但是作為冷戰的最前沿,局部地區的對峙還是經常發生的,像搞個什麼竊聽啊、信息偵察啊、海空對峙啊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而這種武裝試探其實就像是一種引路石,就是來測試你的態度,而1988年的時候,東歐地區的形式對蘇聯極其不利的,而且蘇聯國內也在發生著巧妙的變化,而這個時候秉持著"趁你亂,要你命"的森林法則,鷹醬需要試探一下毛子的態度,也就是來試探一下你的底線。


而在黑海也一直是雙方冷戰對峙的前線,著名的"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是在這發生的,而之後的"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也是在黑海這裡發生。而1988年美軍的這次試探和以往的試探有著不一樣的意味,因為經過十幾年的謀劃,美國在東歐的不見血的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在政治上通過和平演變在東歐算是打敗了蘇聯,而且蘇聯國內也因為東歐和阿富汗落下了嚴重的內傷,所以這時候蘇聯是非常脆弱的時候,而這個時候美軍派軍艦上來試探,則是在試探蘇聯的底線,也就是說你現在面臨著這麼多的危機,是否會在軍事方面也進行退讓。


所以美國就派軍艦來蘇聯家門口來試探,要知道黑海可以說是毛子的家門口,雖然以前雙方也曾在這裡發生過對峙,但是都比較剋制,但是這一次鷹醬做的明顯很出格,至於出格到哪一種地步具體的我也不清楚,反正能把毛子惹急的事絕不簡單,毛子以"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方式堅決反制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底線,所以在未來的戰略制定中就以這條底線為標準,所以最後蘇聯解體後美國都沒越過這條底線。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臺灣海峽美國艦船來了,剛好身體不好,不然肯定撞擊美艦船了。蘇聯人敢和中國人比嗎?


用戶78180623142


因為蘇聯的軍事武器能夠有能力與美軍抗衡。所以從來不會怕美軍這個假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