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強如大漢,硬氣如大明都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就做到了?

煙郭說歷史


我覺得有幾個原因是讓清朝能夠徹底征服蒙古,如下。

其一,清朝創建者是遊牧民族,能夠發揮冷兵器時代騎兵的最大威力。



清朝由努爾哈赤創建,經過後繼之君皇太極,多爾袞的統領改制,讓八旗鐵騎所向無敵,打得明軍聞風喪膽。而蒙古又是跟明朝一樣是遊牧民族,所以清朝能十分了解遊牧民族的缺點優點,在八旗鐵騎打擊下蒙古只有俯首稱臣的份。

其二,清朝是中央集權的統治,大明和大漢都是有分封制度的殘留,削弱了國家的整體實力。



無論是大漢還是大明,綜合國力都是不如大清,大漢和大明都有分封制,有國中之國,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國家的整體實力。而清朝是沒有這個分封制的,在平定了三藩之後康熙接著平定蒙古準格爾部,這不得不說是國力強盛的必然結果。我們至今的國土很大一部分都是清朝時期奠定的基礎。這個我們不得不認同。

其三,科技的發展讓蒙古遊牧民族的騎兵優勢進一步減弱。



隨著西方科技的發展,康熙時期很多西方先進的熱武器技術已經傳進了清朝,比如《康熙王朝》中清軍平定甘陝提督王輔臣就是用了鼎鼎大名的紅衣大炮,就是向荷蘭買的。現在也有一個段子,說的是自從發明了機槍,遊牧民族理就變得能歌善舞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清朝憑藉強大的國力能組織強大的火炮軍團,平定蒙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三點就是大清能超越大漢和大明徹底收服蒙古的主要原因。


竹林論風月


不說別的,就領土問題而言,清政府確實要比明朝做的好上許多。清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力,要遠遠強於明朝在當地的羈縻統治。

因此,有一個歷史事實不得不承認,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對其他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控制力,要遠遠強於漢人王朝!


元朝如此,清朝同樣是如此。

就拿西藏地區來舉個例子,眾所周知,元朝建立的行省制,直到今天都還在沿用,而西藏地區,正是在元朝時,第一次被納入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

當時元政府在中央專門設立了管理西藏事物的部門,宣政院。這是在元朝之前,歷代王朝所沒實現的。元朝滅亡後,對與西藏的管理,明政府實行的是名義上的羈縻統治,並無實際控制和管理權。

直到清朝建立,中央王朝才重新恢復對西藏的直接統治。


而蒙古高原,歷來是遊牧民族的聚居地,就算是人們口中最有“血性”的明王朝,也沒能實現對蒙古高原的控制,反過來還不斷受到瓦剌,韃靼的侵略。

滿洲崛起後,關於蒙古各部,主要還是通過和親和戰爭的方式,拉攏一批攻打一批,從內部分化蒙古各部,並將其逐一收服。

滿洲人是遊牧,漁獵民族,生活習性與蒙古有諸多相似,且明朝歷來是被蒙古人視作最大的威脅,因此,很容易被崛起的滿洲拉攏。
而滿洲人本就是以關外人的身份入主中原,很清楚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想要的是平等對待,想要的是同內地通商和交流的機會,因此,清政府順勢而為,各民族一律平等,這樣就增加了內部團結及各民族間的向心力。


Mr這史香


有時候要征服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僅僅靠軍事手段是遠遠不夠的。當今的美國,軍事實力足以毀滅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但是連中東小國都不能徹底征服。那麼為什麼明朝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卻可以呢?

明朝不能徹底征服蒙古的主要原因:手段上比較單一,主要以軍事打擊為主;自土木堡之變後,國力大幅下滑;草原上民族結構單一,主要就是蒙古族,語言相通、文化相同,便於實現統一;北方廣袤的草原也為蒙古軍隊提供了天然的戰略迴旋區域;經過優勝劣汰的幾百年發展,蒙古族已經適應了草原的生活,並且相對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蒙古人的戰鬥力非常強大。以上種種原因使得明朝可以說在打擊蒙古方面既顯得捉襟見肘,又顯得有心無力,這些都是明朝軍隊無法徹底征服蒙古的原因。自建國伊始到皇朝結束,蒙古都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清朝能徹底征服蒙古的主要原因:清朝打擊蒙古的手段更豐富、策略更陰狠、措施更精準,直接從政治上、軍事上、文化上對蒙古實施毀滅性打擊。

政治上:廣泛深入的開展聯姻。

清朝很早就有與蒙古人聯姻的傳統,時間應該是從努爾哈赤開始,清朝就通過與蒙古的一些部落建立姻親關係,皇室男性成員娶蒙古族貴族女子,皇室女性也不斷地下嫁蒙古族王子,在政治上實現利益捆綁和結盟,一方面穩固後方,另一方面共同對抗明朝或者其他與清朝關係不好的部落。清朝歷史上一共有三位蒙古族皇后,其中孝莊太后就是其中鼎鼎大名的一位,妃子數那更是不勝枚舉。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謂聯姻只是手段和外殼,政治利益才是本質和驅動力。

軍事上:針對不服大清統治的部落,給予毀滅性打擊。

蒙古部落中,最不服清朝的當屬準格爾。一開始準格爾實力不濟,就假裝表現得無慾無求,可當其猥瑣發展到一定實力後,其野心也在逐漸增長。終於,在1690年後的6年間,康熙帝曾經多次親征蒙古準格爾部落,打敗了準格爾軍隊的進犯,算是暫時穩住了北方的形勢。到了乾隆十年,準格爾發生內亂,乾隆帝瞅準時機,對準格爾發動猛烈攻擊,這一時期的打擊真的是稱得上毀滅性的,準格爾直接被滅族,其領地西域也徹底被清朝佔領,改名新疆,要不是乾隆帝對準格爾的毀滅,現在的新疆的第一大民族應該是蒙古族,那些種田的民族根本就可能不可能有今天人數。

文化上:改變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個民族文化最典型的外在表現,信仰是人的精神內核,作用的是人的大腦,信仰決定國家的力量,民族的未來,信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戰鬥力創造力的源泉。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宗教信仰,就相當於改造了這個民族,消滅的這個民族的精神。

我們都知道,綿綿細雨對土地的滋潤往往比疾風驟雨更徹底,效果更好。相比于軍事手段的剛性,對別人文化上的改造顯得更加溫和,真的是潤物細無聲,悄然之間就可以讓人喪失靈魂,相當於把大腦交給別人武裝,這樣的方式對敵人的打擊效果往往更加隱秘、更加徹底、更加高效。我們都知道,蒙古人最開始信仰的是薩滿教,薩滿教的教義是催人奮進、鼓舞人戰鬥的,在薩滿教的作用下,蒙古人總是那麼勇往直前、戰無不勝。這一點,精明的清朝統治者當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並且為蒙古人找到了新的宗教信仰——藏傳佛教。在清朝統治者的軟硬兼施下,蒙古人開始漸漸丟失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是信起了更加溫和、更加順從的藏傳佛教,在藏傳佛教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蒙古人的反抗和戰鬥的意識、能力也在逐漸消弭。

當然,蒙古人最終被征服,也在一方面證明了蒙古族的文化不夠強大,底蘊薄弱,軟實力的韌性不夠,他們沒有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沒有人為他們建立完整的人倫道義,沒有人創造和傳播真善美的東西,對人性的正確引導不夠,民眾的追求主要停留在吃飽穿暖上,其精神生活很單一,信仰的只是儀式性質大於文明性質的薩滿教。而文化軟實力在支撐民族戰鬥力創造力方面才是根本性的,文化是文明的本源,我大中華能夠飽經滄桑而重新崛起,其根源是我們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的偉力深沉而雄渾。

綜上,清朝統治者在對付蒙古人方面,確實比明朝統治者更加得心應手,他們更願意放下身段與蒙古人交往並研究蒙古人,對蒙古人研究得更加深刻,對蒙古人的弱點看得更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用在清朝對蒙古的征服上那是再合適不過。


鐵匠波波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便始終處於敵對狀態,雙方打打停停、始終糾纏不清;而清朝卻很好地解決了蒙古問題,除了與準噶爾部的矛盾之外,很好的將草原納入了自己的統治之內,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清朝也談不上多麼先進和聰明,這種情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原因之一:中原王朝、清朝和遊牧民族之間的天然關係不同

由於氣候等原因的影響,註定了大草原上的百姓必須以遊牧為生,而中原王朝則更多以農耕為主,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使得遊牧民族抗災能力和發達程度始終不如中原王朝,因而他們必須時常南下掠奪,這導致他們與中原王朝始終處於天然的敵對關係。

正是由於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註定了大草原上的百姓必須依靠遊牧為生,這種生活生產方式不僅導致廣袤的草原只能養活為數不多的百姓,而且產出有限的他們也很難抵禦天災。這種情況下,一旦草原人口超出承受範圍,亦或是爆發天災,他們在互相攻擊掠奪的同時,往往只能選擇南下掠奪,從而謀求生存。這種情況下,他們與中原王朝之間的矛盾便變得不可調和。

而清朝則不同,早在入關之前,不論是為了尋找入關機會,還是為了確保側方、後方安全,亦或是確保人口較少的滿清對人口眾多漢人的統治,他們便已經開始對蒙古採取拉攏、和親政策,這在清初體現的尤為明顯,當時清朝皇帝的後宮嬪妃中便多有蒙古女子。

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的天然矛盾,使得雙方始終打打停停、糾纏不清,根本無法化解。而清朝與蒙古之間的和親基礎,使得雙方從最初便建立了較為友好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在之後的時期中,同樣得到了較好的貫徹。

原因之二:中原王朝、清朝對遊牧民族的策略不同

這一點基本是上一條的延續,由於天然的敵對和友好關係,導致中原王朝和清朝對遊牧民族完全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中原王朝更多以打擊和防範為主,而清朝則以拉攏和鞏固為主。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中原王朝自古以來便實行較為單一的民族政策,終視北方遊牧民族為異族,因此在對待策略上,往往是強盛時期以打擊為主,貧弱之時以防禦為主,即使為了和平穩定會展開一定層次的交流,但也極為有限。同時,由於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和以農為主的生活方式,中原王朝都很難升起向北擴張的動力和需求,雙方有限的交流基本停留在藩屬國和宗主國的層面上,而這種關係顯然並不牢靠。

而清朝則不同,由於一直以來保持的良好關係,清廷對蒙古基本採取以拉攏和鞏固為主。由於民族政策不同,滿清基本將蒙古視為了自家後院,雙方的關係更像是上下級關係,清朝的皇帝不僅是中原王朝的統治者,而且還是蒙古各部的“天可汗”。如此一來,雙方便建立了相對鞏固的君臣關係。

縱觀中國歷史,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期總是擴張最快、最大的時期,而漢人政權統治時期即使有所擴張,也極為有限。這便源於雙方治國方略和民族政策的不同。

原因之三:草原複雜的民族成分消失帶來的影響

雖然我們將大草原上生活的民族統稱為遊牧民族,但實際上他們也存在極為複雜的民族問題,這同樣也是中原王朝始終無法消除草原的威脅的原因之一,而自蒙古興起以來,這個問題再也不復存在。

自古以來,草原上便生活著眾多的民族,例如羌、胡人、匈奴、突厥、回紇、鮮卑、契丹、蒙古、女真等等,由於中原王朝無法將草原納入統治,於是草原上的霸主往往是被趕走一個,迅速便有其他民族重新崛起,而由於遊牧民族粗獷的生活習慣,這些民族的崛起往往極為迅速,因而草原上始終是一番“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景象,這也是中原王朝始終無法消除北方威脅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自蒙古崛起以來,這個問題卻就此消失,與其他佔據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不同是,蒙古已經建立了相當完善的統治模式,即使大蒙古國存在時間不長,但以黃進家族後裔為主的各大汗國卻存在了相當長的歷史,這使得草原上不同的民族開始不斷融合,最終只剩下了蒙古一個民族。而當孛兒只斤·額爾孔果洛額哲獻傳國玉璽出降之後,蒙古黃金家族便徹底失去了對草原的統治,除了康熙時期的準噶爾部之外,其他蒙古對於恢復祖先榮耀已經無從談起,再也無法形成合力的蒙古各部只能選擇向清朝臣服。

清朝又趁機建立了“盟旗制度”,將蒙古各部固定在了一定區域,沒有清朝皇帝的命令根本不許隨意遷徙,進而從根本上獨具了蒙古人重新聚攏和發展的可能。當然,這種“盟旗制度”也極大降低了蒙古各部抵禦天災的能力,使得蒙古人更加依賴於清廷的援助。

原因之四:俄羅斯東擴導致蒙古周邊形勢複雜化

這應該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原因,當哥薩克騎兵自1582年越過烏拉爾山,開始在西伯利亞瘋狂擴張之後,沙俄勢力在1600年時便已經到達了貝加爾湖一帶,而到1636年時,沙俄的勢力便已經到達了鄂霍次克海,抵達了太平洋沿岸。

△沙俄自明末便已經擴張至太平洋沿岸

俄羅斯的瘋狂東擴,徹底打亂了草原上的格局,導致蒙古各部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向北發展,退路已經被完全堵死。而在準噶爾部崛起之後,他們又和沙俄沆瀣一氣,意圖從北部和西北部對大清施壓,在分裂西域的基礎上壓縮清廷的影響範圍。準噶爾的東侵和沙俄的南下,使得喀爾喀蒙古各部危機重重,他們只能選擇歸順更加友好的清朝。

當清朝和沙俄先後簽訂《尼布楚條約》和《恰克圖條約》之後,使得東北和中部的邊界基本劃定,雙方的爭奪重新聚焦於西域地區。此後,趁著準噶爾汗國內部爆發天災、民不聊生之際,乾隆迅速出兵徹底消滅準噶爾部,征服天山南北,將其統治區域徹底納入治下。

在清朝以前,蒙古的北方還沒有出現沙俄這樣巨大的威脅,他們的主要威脅仍然來自於南方的中原王朝,因此一旦不敵他們完全可以向北撤退,一直撤到中原王朝無法打擊的地方。而自從俄羅斯東擴之後,蒙古各部面對壓力只能投靠更加友好的清朝。


香茗史館


兩方面來回答:①如果提問中“蒙古”指代那座高原及遊牧於其中的民族,首次征服的是西漢;②明清時的“蒙”完全兩碼事,若大清面對明代“古”,同樣征服不了。

漢朝時可沒有蒙古,匈奴與鮮卑在那候著呢,別小看好嗎?風暴指數也都成吉思汗級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倘若提問中“蒙古”指代那座高原及遊牧於其中的民族,首次征服它的恰恰是大漢,確切說西漢。

自從馬邑之謀(前133)吹響反擊匈奴的號角後,漢武大帝針尖對麥芒硬生生打敗了那時環球軍事巨無霸,一舉奠定漢強匈弱格局。繼而昭宣中興,到了宣帝甘露元年(前53),南匈奴單于呼韓邪投降;再至元帝建昭三年(前36),陳湯萬里擊斬北匈奴郅支單于,大漢帝國徹底征服了匈奴,及那片如今被稱為蒙古高原的沃土,並一直祥和安定地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王莽篡漢後瞎胡鬧,才點燃了再次爆炸的導火索。

至於明清時的蒙古,不同時代也完全不同,明代未能像清代那樣征服之,不是後者武功高,而是前者面對的蒙古要厲害太多。同時,如拿蒙古這個對手做參照,只能證明前中期那會兒,明朝戰力遠勝清朝,不是明粉,有據為證。

1.狼性。自打朱元璋北伐逐元於塞外後,經過短暫陣痛,蒙古人起碼洪武末年後,便已恢復成吉思汗那會兒遊牧民族的狼性了,並一直保持到晚明。清代蒙古?從精神層面上看,跟明朝那會兒相比,簡直兩個不同的民族。對宗教的全面信仰,和生活的逐步定居,讓這個曾經驍勇善戰英雄無畏的民族狼性漸失,大漠南北蒙古皆然,唯西北偏支準噶爾還有點例外。

2.合力。明初退回塞外的北元,依然大一統蒙古,捕魚兒海慘敗給藍玉後才逐漸崩盤,後瓦剌也先和韃靼達延汗時又兩次統一,這是清代從未有過的。另外即便分裂,明永樂宣德時蒙古也就三部,兀良哈較弱外,幾乎兩分的瓦剌和韃靼都很強;其它大亂世年代,也出現過孛來、毛裡孩、俺答汗與圖們汗這等強人。可你再看清代,分個內外蒙古也就罷了,各自內部竟還山頭林立,且從未出現過俺答汗這樣的強人。偏支準噶爾?即便算進來,實力也從未超過永樂時的瓦剌。

3.統治。明代蒙古除了明初定居向遊牧的短暫過渡,及晚明俺答汗部出現定居萌芽,兩百餘年皆縱馬馳騁的遊牧民族,所以大明即便像洪武永樂時打敗甚至征服他們,也只能羈縻無法直管,哪有地兒安置機構和人員呢。清代就不同了,蒙古人尤上層人士逐漸定居了下來,不僅漠南,就是漠北都建了城(元代也曾有過),這樣大清一旦征服,統治起來便有的放矢多了。比如雍正十一年(1733年)設置的定邊左副將軍,乾隆以後長駐烏里雅蘇臺城(今蒙古扎布罕省扎布哈朗特);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設置了欽差庫倫辦事大臣。

4.戰力。明代蒙古三次一統時,尤後兩次,十幾萬鐵騎組成的遊牧龍捲風暴,絕對成吉思汗級的,而這在清代完全不可想象的事兒。分裂時?與永樂爭鋒的瓦剌三萬騎,韃靼據說五萬騎;也先敗亡後,瓦剌有三萬騎與韃靼四萬騎交過手;俺答汗那會兒,也有好幾萬騎縱橫漠南;圖們汗有一次率領四萬騎,跟李成梁PK,相較之,清代蒙古戰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了,唯一對手準噶爾從未超過三萬騎,康熙親征那會兒更只有兩萬騎,就那清朝P了70年,最後還是靠人家內亂乘虛而入K之的。


漢吾軒


為什麼強如大漢,硬氣如大明都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做到了?

  此前已有高手論斷,咱就簡單說說自己的個人看法。

  雖然大漢時代,還沒有蒙古什麼事,但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困擾著中原,這是事實。為什麼強如大漢,硬如大明,都無法徹底征服北部的遊牧民族呢?

  其實原因也不算難猜,因為政權的性質不同,實在不好辦。它是遊牧,是“遊”著的,沒有固定的老巢,而且縱深很長,追奔逐北的,後勤部跟不上。藍玉等人追得狠吧,都攆到捕魚兒海了,可是殘元依然能夠往北逃,再追下去準確打擊並打滅,實在是太難了。他們雖可能沒系統學過漢人的兵法,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等十六字方針,玩得特別溜。就這樣的,搶完了就走,打不贏就跑,一路往北跑,相當難辦。如果有別的辦法,當然好,但是明朝對待蒙古,基本上就是打,打,打,追著打,挑撥離間地打,都沒收服過,始終是個禍患。西漢時代的匈奴也這樣,到了東漢,徹底分化之後,才算太平了一段時間,但後來,西北方又出現了新興力量,什麼鮮卑,突厥,回鶻,總之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網絡圖)

  為什麼清朝做到了徹底征服蒙古呢?

  從時間上來講,其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皇太極時代開始,到乾隆晚年,也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這麼看來,也不算能為。不過,清最終能讓蒙古消停的,也是為大一統做了貢獻,咱們不能否認這一點。清是怎麼做到的?

  滿清和大明不同,它在建立政權取代明朝之後,將它的兼具草原遊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文明特色發揮得完美之極,作為曾經的同行,它深知草原民族的生存之道,搞了個盟旗制度,牢牢地把蒙古給控制住了。再者就是,滿清和蒙古人一樣,都信奉喇嘛教,清皇室又是嫁公主又是給賞賜,世代聯姻,蒙古也就沒辦法折騰起來。

  當然了,漢匈也曾和親,該打時照打,蒙古為什麼不能有大動作呢?

  其實咱們想想,蒙古到了清朝時期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呢?蒙古以北的大片土地被沙俄給佔了,清朝和沙俄把蒙古都給包圍起來了,真要打起來,往南是清,往北是沙俄,哪跑去?論騎兵,人滿清騎兵強,論武器的精良度,和沙俄和清都沒得比,就這樣,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遠,還不如和清一起,跟著吃肉喝湯。

  就這樣,被大明打得很慘的殘元,分而化之,被清給吞吃了。


宛如清揚


漢朝時,生活在中國北方蒙古草原的是匈奴族。明清時期,生活在中國北方蒙古草原的才是蒙古族。

漢武帝時,大將衛青和霍去病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脅,但沒有完全收服匈奴。明朝時,朱棣曾多次深入漠北攻擊蒙古,但也沒能最終解除蒙古的威脅,最終修築長城抵禦蒙古。

而清朝時,蒙古完全歸服於清朝不再與中原王朝對抗。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的根本是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關係的問題。

漢與明是漢族建立的中央王朝,是農耕文明。而匈奴和蒙古是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是遊牧文明。它們之間的對抗是兩個民族和兩種文明的對抗。

而清朝的前身是後金,也是由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女真建立的,與蒙古族同屬遊牧的遊牧的少數民族。在女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就與蒙古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清朝入主中原後,繼續施行滿蒙聯姻的國策,鞏固與蒙古的關係。所以,清朝雖然是滿洲貴族建立的,其中有很多的王公貴戚是蒙古族。這樣就把蒙古族與滿洲族團結統一在一起了。


林城布衣10001


首先說一句,清朝並非征服了蒙古,而是採取了比較正確的民族政策,和蒙古人保持了和睦的關係而已。下面說說蒙古為何在清朝時期比較和諧和融洽:

從政治方面來說:

盟旗制度使蒙古力量分散。清朝統治者將蒙古分為漠南蒙古六盟四十九旗,漠北蒙古分為四盟八十六旗,此外還有“蒙古八旗”、“群旗”等。總之,將蒙古分為二百多個不同的旗。各個不同的旗之間不同統屬,分解了蒙古力量。

授予蒙古貴族以爵位。保持蒙古貴族特權的同時達到了間接控制蒙古的目的。

建立了會盟制度和年班制度。會盟三年一次,主要是編審戶籍,為徵兵做準備。會盟不到的蒙古貴族將被嚴厲處罰。年班制度規定每年一班,蒙古貴族輪流進京朝覲。

政治聯姻不斷。據統計,清代公主外嫁蒙古有六十一名。清代皇帝的后妃和皇后也大多出自蒙古。比如說著名的孝莊皇后就出自蒙古貴族。

漢蒙隔離的政策。在《蒙古則例》中禁止漢人越過長城以北的蒙古地區,更禁止蒙古人到內地,對“有私行來內地者,查出即發即還”。即使是篤信喇嘛教的蒙古人想去五臺山進香也嚴格規定人數。

從經濟方面來說:

開放互市的同時對漢蒙雙方予以盤剝。明朝對蒙古互市採取牴觸態度,清朝統治者採取了開放態度,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清政府指定的幾大蒙商對雙方予以盤剝。這使蒙古人窮困潦倒,但又能獲得所必須的漢族手工業品,不致造反。

蒙古本身是遊牧民族,但被牢牢限定在所屬盟旗範圍內。這樣造成漢蒙不通,蒙古內部各盟旗也交流不暢。如乾隆所說:“蒙古衰弱,中國之利也。”

採取“移民實邊”政策。清朝末年內憂外困,清政府推出了“移民實邊”的政策,就是允許漢人交一部分錢,就可以獲得一塊蒙古地區尚未開發的土地進行開墾種植。結果漢人踴躍而響應,清政府“日入千金”,缺乏生產技能的蒙古人更是瀕臨破產。

從當時世界局勢來說:

現代科技的發展,是蒙古“馬背上的優勢”蕩然無存。明末時期,火炮已經給遊牧民族軍隊造成了很大麻煩。隨著科技的進步,遊牧民族的優勢更是蕩然無存。

歐洲先進文明的傳入,將中國人注意力從蒙古轉向海洋。從康熙開始,歐洲傳教士和商人紛紛來到中國,和歐洲各國的交往日趨頻繁,歐洲人新式的科技使中國人眼花繚亂的同時,也將注意力從蒙古放到了海洋。比如說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就有“海防”和“塞防”之爭,其中心論點就是是否放棄邊塞而集中注意力對付歐洲各國。

從思想文化方面來說:

清政府嚴禁在蒙古地區傳播現代思想文化,宣揚“滿蒙同源”論。這包括使蒙古地區文化知識落後、思想麻木,也包括禁止漢蒙文化交流。另外利用自己出身少數民族的優勢,宣傳“滿蒙同源”,使蒙古人的反抗失去理論支持。

傳播黃教麻痺蒙古人民神經。清政府利用黃教的“行善積德”理論減少蒙古人好戰之風,鼓勵蒙古地區聰慧男子成為喇嘛,大興土木建寺院。這都是為了讓蒙古人民失去桀驁不馴的鬥志,“不修今世修來世”。

總結

和漢代和明代相比,清朝統治者確實採取了更為靈活多變的少數民族政策。對蒙古地區人民採取了懷柔兼洗腦的政策,致使清朝不到三百年的時間蒙古地區從未出現大的動亂,值得肯定。但也需要看到,這首先是由於清朝統治者本身出身少數民族,對蒙古有天然的親近感,而沒有漢朝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和明朝“不妥協,不議和,不和親”的僵化民族政策。另外,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蒙古人“馬背上的優勢”逐漸消失以致蕩然無存也是原因之一。畢竟少數民族戰士再勇猛,也抵不住馬克沁重機槍一擊。


物質文化史


說實在的滿清治理蒙古人的手段實在是太高明瞭,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兵不血刃就把縱橫了大半個地球人的蒙古治得衰落到只能唱歌跳舞的地步了,而且將永遠衰落下去,再也翻不了身。這個就是在蒙古推行喇嘛教的政策,當時就是蒙古人一家只能留下一丁,其他的都得入教。精神上的打壓比肉體上的打壓可怕多了,效果也好多了。


我家有龍鳳494


先來說說為什麼清朝能成功統治蒙古200多年。

清朝本身就是遊牧民族為領導的國家,而且一直推行蒙滿聯婚的政策,清朝的皇后絕大部分都是蒙古人,當時的清政府是很注重和蒙古人打好關係的。

再來說說為什麼漢朝,明朝的統治失敗。

農耕民族也曾多次試圖找到統治遊牧民族的辦法,但都失敗了。

1、和親:農耕民族是最重視血緣關係的,所以周代實行了宗法制度。中國人至今也有這個習慣,為了加強關係,不惜拜把子、認乾爹,總之,一定要建立起某種親戚關係才算穩妥。

漢唐兩代,都有大量與邊疆民族和親的事例,希望能化干戈為玉帛,甚至倚為屏藩,但效果一般都不理想,政治動物是隻看利益不講感情的,唐朝雖然把公主嫁到了吐蕃,但是長安還是被吐蕃兵給洗劫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雖然取了清太宗的女兒,算是康熙的姑父了,但他老爹在南方一造反,康熙立刻下令殺了吳應熊,連同公主給他生的那個兒子也一塊給宰了,可見親情根本靠不住。

2、設立行政機構:唐太宗似乎吸取了歷史的教訓,在打敗突厥人後,設立了“安北都護府”,在遊牧民族的土地上首次建立行政機構。但也沒有成效。

原因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基本上都是以部落為單位的,由於這些部落成員只認酋長,不認外來的官員,所以中國古代對少數民族的管理,都是採用羈縻制度,也就是讓部落的酋長來擔任地方官,間接的統治底層民眾。這種做法的弊端是少數民族群眾缺乏國家意識,對本部落的酋長唯命是從,所以很容易跟隨酋長一起叛亂,漢唐宋明時代,都是如此,有一些邊遠的民族,長期不能融入中華,比如朝鮮,有一些曾經融入,但又脫離了,比如越南。漢唐都在異族地區實行羈縻制度,最慘痛的教訓就是胡人安祿山的造反,讓唐朝三分之二的時間裡陷入了被動挨打的窘境。

事實證明,單純的羈縻統治難以實現長治久安。

3、封王:這種方法在中國歷史上很普遍,但效果說不好,比如明朝就多次封蒙古部落中的強大者為王,但總是反叛,雙方關係時好時壞,原因很多,比如蒙古人則桀驁難馴。還有,明朝皇帝是守財奴,比宋朝要“摳門”得多,不太捨得用金銀去滿足異族的貪慾,明明沒有打仗的能耐,卻好勇鬥狠,處理民族關係很粗暴,結果明英宗成了俘虜,人財兩空。

以上便是為什麼強如大漢,硬氣如大明都無法徹底征服蒙古,而清朝做到了一題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