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河北省能崛起“衡水中學”教育模式?

生猛歷史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衡水中學”更成功的應試教育了。

各地掐尖,野蠻擴張,再也沒有比“衡水中學”更引起公憤的極端模式了。

對於全國熱議的“衡水教育”,我們怎麼看呢?和我們又有多少關係呢?

衡水教育的背後:河北考生在逃亡家鄉,在追追求新的時代身份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劇中,出易烊千璽同學之口,借中唐名相李沁之才,為我們展現了開天盛世下的不夜城——長安!

更如同劇中,無論是粟特人出身的吏員,還是隴右老兵崔器,亦或不良人張小敬,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渴望,或者說認可——長安人。

作為河北考生,在中考之前,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期待——衡中人;在衡中人身份之後,又有著更高的身份願景,當代長安人——北京人。離開家鄉,背起行囊,拿著高考掙來的門票,從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就是不願再回故鄉。


衡中教育的必然:窮鄉僻壤下,這是年輕一代最便捷的勝利逃亡

無論是背水一戰,還是破釜沉舟,都是向死而生的決絕,也是再無退路的生活寫照。作為河北最貧困的地區,衡水經年累代積貧積弱,鹽鹼地裡,長不出豐收的莊稼。只有讀書,才是當地人最好的家庭出路,一如現在大半的中國一樣。

全省沒有985,唯一的211還在天津,這樣的高校資源分配,更是加劇了河北考生內部競爭的烈度,“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兩眼一睜,開始競爭”,是衡中學生的學習信念,也是無路可退、獨木橋上衝刺的現實素描。


衡水中學的偶然:從李金池,到張文茂,再到郗會鎖,三代校長的孤心苦詣和一以貫之

如同偏居一隅的大秦,實現了帝國的創世紀,實現了“大秦銳士,大出天下”的世代宏願;也像在風雨飄搖的民國初年,反而是以黃埔學生軍為主力的北閥,取得了最後的成功。衡水中學的不可複製的成功背後,是前後三代校長,近30年的堅持與努力。

從1992年起,從李金池校長的畢路藍縷,艱難起航,讓衡水中學從本市最好,做到全省最好;到張文茂校長接棒之後,從全省最好,到全國狂建分校,四處擴張。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精細化管理和優質生源的鯨吞蠶食。


全國高中那麼多,為什麼只有衡中最出名?

在當眾名校輩出的時代,無論是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還是河南的鄲城一高,還是長沙的雅禮中學,還是已經沒落的黃岡中學,正在擴招的毛坦廠中學,從來都沒有像衡水中學這樣引起爭議,也沒有像後者一樣,形成對於整個省的清北名額的壟斷。這是沒有形成品牌吸引,還是沒有可以各地掐尖的錄取政策?

結束語:譽滿天下,謗滿天下,自古皆然。何況“各地掐尖,站起一個,倒下一片”的虹吸效應,本身就是動了大家共同的奶酪。只是在郗會鎖校長時代,保持“各地可以掐尖”的政策特權,才是衡水中學能否一直強大的命脈根源。


教育練真堂


進入話題前首先我們來看看河北省衡水中學這10年間所取得的那令人仰慕的成績:

首先2004年清華北大19人,05年一本上線率為66.4%,北大清華35人,06年一本上線率為65.2%,北大清華41人,07年一本上線率為62.4%,北大清華39人,08年一本上線率為70.84%,北大清華60人%,09年北大清華51人,10年北大清華78人,11年北大清華69人,12年一本上線率為87.3&,北大清華96人,一本上線率為86.9%,14年一本上線率為86.9%,北大清華104人。

發展至2018年衡中的文科一本上線率已經高達92.7%,理科一本上線率高達93.6%。可以說衡中自從2002年以來就已經在河北省成長為王牌中學,自05年以來至今已經連續13年在高考優質升學率上排名全省第一。


那麼在這光鮮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力量在一直推動著衡中在這十幾載中成為河北省中學教育的一張王牌呢,那麼又是為什麼只要河北能崛起“衡中”的教育模式呢?今天我就根據我自己的一些瞭解來小述己見吧!

NO.1 地方政府對於衡中的支持和發展的決心

大家知道衡中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的時候,衡中遠遠沒有現在這樣的一種號召力和影響力。相反那時候的衡中是一所發展很差的中學,無論是在師資力量還是每年的高考升學率都是屬於弱勢,幾乎是年年被其他的縣級高中甩在後面。但是此時市委組織相當的重視和關心衡中的現狀,並且下了很大的決心去扭轉現在的狀況。決定把現在衡中的“開山鼻祖”-- 李金池任命為衡中的校長。並且在衡中之後的發展給予很大的支持,無論是建設資金還引進優秀人才方面。

NO.2 嚴格的教師管理制度

在當初李金池校長剛剛接手衡水中學的時候,就立刻提出“精神特區”,就是嚴格優化教師之間的內部環境,改良教師隊伍之間的渙散現狀。學校嚴格杜絕老師在外面兼職,更加不可接受學生家長的禮品。同時在另一方面要求所有的老師必須和學生一起做題,而且要比學生做更多的題,然後將一些有代表性的題教會學生,減少學生在課外摸題的時間。

除此之外,衡中老師的高強度的工作量也是成功的一大因素,但是也是其他學校不能夠學習到衡中模式的重要原因。衡中的老師除了要做大量的體外,同時在教學時間外,也是要和學生一樣五點半到操場跑步(可能老師在五點就要起床),下午自習時間要不定時巡視,晚上十點過後還要檢查班級宿舍情況。而且班級每個星期的“量化排名”靠後的班級所對應的班主任都會被年級長訓話,長期落後還會被撤職。這樣的一種嚴格要求確實讓老師對學生更加的負責,最終讓學生更加的認真的學習。但是對於學生來說,這樣的日子只有三年,但是對於衡中的老師來說只要是一天在衡中看,這樣的日子就一天不會結束。

所以很多學校想學習衡中這樣的管理模式,不管學生能不能堅持,首先老師就難以長久堅持下去,這也是其他學校不能執行衡中這樣模式的一大原因。

NO.3 外部生源優勢

在河北省的小夥伴可能經常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站起衡中一個,倒了一片”這樣說可能有誇張的成分,但是衡中在河北省的霸主地位是不可撼動的,這幾年除了石家莊二中還不錯外,你看看其他重點中學的情況。都說生源質量是一所學校發展好壞的基石,衡中不僅僅是在河北省吸收的優勢生源,而且它的影響力幾乎是蔓延全國,每當到節假日的時候,衡中校門口4000輛的小車絕對不是說說而已。所以衡中的背後可以說是集中了全衡水市甚至是全省的教育資源。所以為什麼即使很多高中能夠實行衡中這樣的教育模式,但是還是不能達到衡中的成就,關鍵就是在於“不能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NO.4 內部對學生嚴格的管理制度

對學生管理制度主要是體現在:對學生的時間管理和紀律管理(主要量化管理制度),首先對於衡中學生的時間管理相比大家肯定是有所耳聞的,它的嚴格縝密可以細分到“分鐘”的境界,基本上是除了睡覺吃飯,其他時間都是用來學習的。學生學習強度非常大(所以別人的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等下我會在下面插入一張圖片讓大家感受下。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量化制度”,這樣一種制度可以說是衡中的一大創新,簡單說就是,除了學生上課時間以外將所有學生的行為統一細化為一條條的規則,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進行對應的打分排名。具體可以是“上課交頭接耳、宿舍被子摺疊不整齊、還有特別是早戀的問題,可以恐怖到連正常的男女散步都是可以視為“非正常接觸”的,如果涉及到“擁抱和接吻的程度,直接就是聽課回家反省外加全校通報。這樣的管理制度可以嚴格管控學生的行為,已便於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也摒棄掉所有不利於學習的行為。


相信看完上面關於我對衡中崛起看法,相信此時很多人必然對衡中這樣的教育模式是抱有不贊同的態度,甚至是抨擊這樣的教育管理模式,因為這對學生和老師都是有很大創傷的。但是我們都知道“要想有所收穫,就必然要有所割捨”衡中之所以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肯定是要在背後付出的更多才可。同時也不管怎麼否認衡中,不得不承認的是衡中的教育管理模式對於我國的應試教育制度是適用的,並且也是成功的。

感謝你在無數篇回答中閱讀到這篇回答,可能是處於一種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識即是一種緣分,祝你每天擁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骨子裡的謙卑


衡水中學是中國教育惡性腫瘤,惡性競爭的惡果。靜靜助學

教師工資改革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教師工資與職稱脫鉤。眾所周知,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鉤,有許多弊病。職稱評定挫傷了一部分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甚至由此引發悲劇。每年的職稱評定指標有限,初級、中級職稱還好些,有的一年還有兩三個指標,而高級職稱的指標就寥寥無幾,有的時候沒有,有的時候,只有一個,很多老師等啊,盼啊,等一年輪不上,再等一年還是輪不上。

前段時間,有個老師在朋友圈裡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追不上的標準》,言說了評職稱的種種辛酸和無奈。學校職稱評定確定人員的標準年年在變,教師無所適從,只能在儘可能的條件下,努力爭取,結果是爭取一年不行,再爭取一年還爭取不上,有的老教師幹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個中級,心理怎能不鬱悶,工作的積極性怎能不大打折扣?

改革後,教師的工資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幾部分構成。基本工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不相同。教齡工資,不僅是對老教師的照顧,有利於鼓勵老師終身從教,有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課時補貼,鼓勵老師多帶課,特別是對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輕教師而言,能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績效工資,不僅是鼓勵老師多帶課,而且要帶好課。不過,績效工資各地標準不一,有的地區形同虛設,從老師的工資裡提出一部分,然後再發給老師,實在沒有任何意義。期待績效工資落到


今天空氣流通暢


1.尷尬的“衡中模式”

為什麼河北能夠誕生“衡水中學”的教學模式?

這個問題可以換一種問法,為什麼在沿海地區不會產生衡水中學這種育模式?

甚至在一些沿海地區,有家長聯合起來抵制衡水中學的模式。

比如,在今年4月初,深圳市第二次模擬考試成績公佈之後,成績結果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強烈不滿。第二次模擬考試中,全市前10名的學生中,富源學校佔了6名,而深圳傳統的四大名校深圳中學前10名只佔了三人,深圳實驗中學和深圳高級中學只有一名,有家長質疑的富源學校存在著高考移民的現象。

並且有網友稱,2016年富源中學引入了衡水中學合作辦學模式,富源中學和衡水中學在學校管理、教師培養、教育教學、課程設置、資源共享等方面有深度的合作。而網上流傳的“富源模式”,也就是典型的學籍空轉,和衡水中學也有很大的關係。

(深圳的富源學校)

無獨有偶的是2017年時,在衡水一中平湖學校開辦前期,浙江省的考生和家長也曾公開抵制“衡水模式”,浙江省教育廳的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浙江不需要這種模式,並且指出衡水中學的教學模式就是典型的落後的教學模式。

截止2018年6月,執掌了衡水中學20多年的張文茂校長卸任,而正是張文茂校長一手創辦了衡水中學模式,為什麼外界爭議不斷的高考工廠、軍事化管理、超級中學、應試機器,等這樣的管理模式,在有些地方遭到了家長和考生的強烈抵制,又在有些地方卻備受追捧,並且在衡水這個地方落地生根,一長就是20年呢?

2.讓人絕望又充滿希望的高考錄取模式

問題的根源就是出在當前的高考制度當中。

當前的高考制度,一方面肩負著為高校選拔合適的人才,而另外一方面也承擔著社會流動的作用。

如果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差別不是很大,地區與地區之間,不同的階層與不同的階層之間,能夠接受的教育水平差別不是很大,那麼高考的這兩個功能都能夠同時兼顧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按照這個標準來選拔人才。

(送考的隊伍)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地區與地區之間,城市與鄉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而且也表現在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上,表現在教育資源、醫療資源的差距上。

儘管現在所有的人都在反對應試教育,反對“唯分數之上”的錄取模式,但在教育資源分佈及其不均衡的情況下,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不以分數錄取,那麼高考的公平性就無從談起。

比如,2017年高考結束後,全國一卷的作文題目中有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相關的內容,有一部分專家覺得,這對於農村的學生來說極為不公平,因為在農村地區有些學生,可能就沒見過共享單車,更不知道移動支付是什麼東西。

再比如,因為選考科目以及不同科目師資力量不均衡,有一部分省份的高考改革計劃被擱淺。

大部分人都支持以分數為標準進行錄取,並不是因為他們覺得分數,能夠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也不是因為他們覺得,通過分數能夠為社會選拔合適的人才,而是因為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應試教育錄取模式,是最客觀最公正的模式。

這種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應試教育錄取模式,能夠排除階層、教育背景、地域等方面的差異。

而衡水模式和之前的黃岡模式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代表。

3.衡水中學的逆襲

說到衡水中學,就不得不提黃崗中學。黃岡中學和衡水中學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黃岡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當地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後。而衡水這個地方也是如此,除了衡水老白乾,在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之外,當地沒有其他知名企業和產業。

再比如,黃岡中學的模式是“學生苦讀、老師苦教、家長苦幫。”

而衡水中學的模式就是“精神激勵、題海戰術、量化考核。”

雖然很多人反對“地理決定論”,但其實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地理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選擇,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一個地理位置比較偏僻,資源極度匱乏的地區,所有的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明白,考上大學才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之前曾看過一個新聞,河北省教育廳的某調研員,曾經去衡水中學調研,調研完之後他說:“衡水中學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師特別能吃苦,學生也特別能吃苦,看到學生的學習勁頭之後,差點掉淚。”

所以,如果把衡水中學這種模式放到現代教育史來看,那麼衡水中學無疑是反教育的,甚至和主流的教育觀念是不相符的,正如有一些人認為的,別說是人才的搖籃了,充其量只是一個大學生的加工廠。

但如果把視野拉得更開一點,把衡水中學和黃岡中學的模式,放到整個社會、經濟變遷的角度來看,你可能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你會發覺,衡水中學的模式恰恰證明了當前的高考錄取模式,仍然是最公平,最公正的人才選拔方式。(當然選拔出來的有可能是高分低能的人,也有可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因為即便是你沒有生活,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你所在的學校不能夠花20萬年薪聘請康奈爾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學校沒有什麼圖書館,也沒有什麼社團活動,只要有課本,有習題,老師願意苦教,學生願意苦讀,那麼你也有可能考上985 、211院校,也有可能和其他城市的孩子在一起競爭。

正如河北衡水中學的一位家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覺得自己的孩子比較苦,那孩子考不上大學,肯定會更苦,他在這個地方是高考工廠,那輟學之後,不還是要去富士康之類的流水工廠?”

所以衡水中學的成功,並不是什麼教育模式的成功。與其說是一種教育模式,不是說是一種管理模式。衡水中學的成功,恰恰證明了當前的高考,仍然是最公平、最公正的人才選拔方式,它仍然能夠承擔起階層流動的功能,但與此同時,也反映出了當前的高考錄取模式是存在著很大問題的。

正如一句話說的:“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在面臨經濟資源比較落後時,大部分人都會想著改變, 而要想改變,要麼是你去別的地方尋找機會,要麼是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甚至是犧牲掉個人的自由。

衡水當地的學生、家長、老師,選擇衡水中學這種模式來改變命運,和海南、福建這些地方的人,選擇下南洋,山西人的走西口真的沒什麼區別。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期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升學與考試


教育問題歸根結底是經濟問題。


河北有衡水中學,第一個原因是河北太窮了

河北窮,河北人要出人頭地就要讀書。對教育的重視是衡水中學產生的土壤。


衡水窮是衡水中學產生的第二個原因

當年的明星高中是黃岡中學。而衡水作為經濟落後的河北的經濟落後地區,領導們抓耳撓腮找不到成績突破口。這時候,衡中的校長對領導說了,你看人家黃岡,要是咱們也辦這麼所中學,難道不是成績?

於是,衡水全縣三分之一的教育經費給了一個衡水中學,這才有了後來的衡水中學。


第三個原因還是錢。

衡水中學走到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模式。老師們不需要為收入操心,只要有成績,錢自然就來了。

學校也不用為錢發愁,有自己創收的途徑。比如,全國那麼多人去參觀,可不是白去的,是要繳費的。衡中的各種資料沒有一個是免費的,全是要錢買的。這些收入支撐著衡中。


故紙匯



縱觀中國近代史,家學淵源深厚的國學大家大抵來自南方諸省的教育世家,以河北為代表的北方省份實在難以與之比擬。首先,在教育基礎上便落後不少;其次,重點大學的缺乏也造成了河北教育競爭的激烈程度較之其他省份更強。從今天的國情來看,衡中也是河北必然的選擇。

圖/清華大學四大教授趙元任(江蘇)、梁啟超(廣東)、王國維(浙江)、陳寅恪(江西)

改革開放以來,優先對外開放的長三角、珠三角以及各東南沿海地區經濟迅速崛起,來自西方的素質教育理念也最先在這些地方生根發芽,以2015年的教育財政支出為例,廣東省的財政支出為兩千億,是河北省的兩倍有餘,江蘇省的這項投入也是河北省的1.7倍。


更為突出的問題是,河北省的教育資金還需要更多地投向位於燕山—太行山區的連片特困地區的基礎教育建設之上,以河北省南部的邯鄲市為例,該市十四個縣中就有魏縣、大名縣、涉縣、廣平縣四個國家級貧困縣,雞澤、肥鄉、館陶三個省級貧困縣,同樣,在衡中所在的衡水市,其下轄的八個縣就有四個為國家級貧困縣,一個省級貧困縣。所以,今天的河北素質教育,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而是還沒有進入賽場的資格。



圖/河北衡水的中學教室


當杭州市用拒絕應試教育的口號拒絕了衡中杭州分校的入駐後,旗開得勝的素質教育家長們在“捍衛”了學生的自由權力後不忘再實力黑一把衡水中學的“狼子野心”,表示絕不屈服於應試教育的“淫威”。在這種“抗爭”的背後,是越來越多的江浙國際高中學生選擇出國深造,接受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是具有高素質的特長考生憑藉奧林匹克數理化競賽的全國獎項獲得免試報送名校的機會。



圖/浙江定海的智慧校園


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衡水式”中學中,無數鄉村家庭與城市基層家庭的孩子們只能選擇一遍又一遍地刷題、模考,從只需要紙張印刷的廉價資源中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高考分數,他們的模式同樣也是河北省教育現狀的縮影,屈指可數的教育資金在努力建設鄉鎮中學基礎之後早已所剩無幾,各個中學只能最大限度地通過加強管理和應試訓練來粗暴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以保證學校的生存。



在這樣的形勢壓力下,衡水中學以及他的河北小跟班們也就自然有了生存的土壤。為了提高入學率,衡水中學在河北省各地掐尖尋找優質生源,而為了留住自身的優質人才,河北各地的市縣高中紛紛學習衡中模式拔高升學率。同樣的,為了提升進入優秀高中的比例,河北各地初中也紛紛以高強度的管理模式來標榜自己的優越性,長此以往,所謂的素質教育也就逐漸喪失了生存的土壤。

而這,又是河北考生考上名額稀少的外省名牌大學的必經之路。因此,即使經受著軍事化管理的折磨與苦痛,來自各地的河北少年依然堅信這是他們跨越階層,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為了這些,他們痛苦地愛著衡中。



如果你認為河北只有衡中,那你就錯了,因為還有衡水二中


參考文獻:1.可愛的河北


生猛歷史


只問一句話,為什麼衡中都把全省最優秀的學生招到該學校呀?這些優秀學生在任何學校都會優秀呀!她們不在衡中上學,在其它學校學習也會被清北錄取呀!不要認為這個學校會給學生提分,沒有任何作用!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6年參加高考,每年都差1分沒能被錄取,為什麼6年都差1分呀!實質上每年的切分線也不同呀!一對雙胞胎的學習成績為什麼都相等呀!因為她們的基因都相同呀!為什麼四川的梁實從18歲就開始參加高考,前後參加了22年高考,可18歲參加高考時考了三、四百分,考了22次仍然是三、四百分呀!湖南的曹湘凡高考考了13年,每年都只考了300多分呀!他們都拼了全身力氣都沒有效果呀!如果給衡中做一個雙盲對照試驗,把一對同卵雙胞胎的孩子,一個放在衡中進行三年強化學習,另外一個孩子則放在一家普通高中進行學習,等到高考時,用同樣的考卷在各自的學校參加高考,然後再看她們的高考成績如何,這樣就知道是孩子的天賦作用還是你衡中的強化教育的作用。不要總是胡亂地吹捧衡中,這個學校如果不把全省最優秀的學生錄取到該學校來!它就和普通高中一樣,成效平平。


春之聲1953


衡水中學的教育,完全適應衡水的生活實際,讀書是唯一生存的優質機會,只有讀書出走才是最好的辦法,是不願留在清貧之地的無奈選擇,希望快速離開收入低的心理反應,正好有這個學校,周邊又形成了助學的氛圍,沒有可以娛樂的設施,只有一心解題弄分了,可能也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吧。


千凡3230


去了解一下就會知道,衡水中學的學生都是個什麼狀態,都變成了人性學習機了,我有個朋友孩子就在那,哎,打死我也不會讓我兒子以後去那的,都把靈性給磨滅了。


白狐妖帝


利益逼得,形勢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