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臨西:嚴抓“25條標準”農村防疫“精細入微”

河北新聞網2月6日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何連斌)今天下午5時許,河北臨西縣後堤口村兩名衣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按時來到居家隔離的李先生家中,把裝有廢棄口罩和生活垃圾的密封袋收集上來,標上紅色記號,投入專用回收箱。按照同樣流程,逐一將其他幾家的密封袋收集完畢,運到村口“廢棄口罩指定投放點”集中消毒。

河北临西:严抓“25条标准”农村防疫“精细入微”

臨西鎮郭村防疫員趙友、趙子江對村裡每條街巷、房前屋後、文化廣場等公共區域的角落進行地毯式消毒。通訊員孫巧枝攝

針對農村防控工作容易出現的流程不明、標準不一、操作不當等問題,日前,河北臨西制定出臺“農村疫情防控工作標準25條”(簡稱25條標準),對人員管控、人員隔離、廢棄口罩處理等工作標準予以明確,對每一環節繪出流程圖,每一步驟確定衡量標準,在全縣299個村全面推行,統一落實“精細模式”,一個模式幹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後堤口村防疫人員介紹,根據25條標準要求,村裡設了兩個廢棄口罩投放點,一個是普通村民專用,一個是隔離人員專用。普通村民將廢棄口罩及生活垃圾密封后投放到指定點,隔離人員的廢棄口罩等則要專人上門收集。

“集中消毒後,有專用運輸車運到指定的地點進行處置,都能做到日投日清,做好消毒記錄並及時上報,確保村民的健康安全。”後堤口村黨支部書記李保友說。

河北臨西鎮郭村防疫員趙友、趙子江對村裡每條街巷、房前屋後、文化廣場等公共區域的角角落落進行地毯式消毒。每家每戶的庭院也堅持一天兩消毒。“按照‘25條標準’的操作流程和消毒指南,我們心裡有底了,明明白白地操作,鄉親們也養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防疫員趙子江說。

臨西鎮黨委副書記高建強介紹,按照“25條標準”要求,全鎮向15個村、3個社區發放了兩噸84消毒液,指導各村規範制定消毒防疫路線,成立專門消毒防疫隊伍,定期對村莊進行消毒,做到一村莊不漏、一街巷不剩、一農戶不落,實現了消毒防疫密度100%。

河西崗村在村口設置卡口,採取了嚴格的進出村管控。由一個黨員帶領3個志願者,24小時輪流值班,進行人員的進出口排查登記與體溫測量。村黨支部書記張長元說,對於需要購買生活必須品的,每家每戶安排一個人出去,時間控制在兩小時以內。需要上班的必須憑出入證明,並且嚴格登記相關信息,確保在疫情期間對每一個村民負責。

“細節決定成敗,具體實施必須精益求精,細之又細。”河北臨西縣副縣長、防疫處置組組長楊文卓說,在制定農村疫情防控的“25條標準”的同時,還制定了社區、高速及其他卡口等操作規範,統一標準、統一防控,抓實、抓細、抓嚴每個環節,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