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仔細觀察,愛把這種「倚老賣老」的論調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是那種資歷隨老,但一事無成的人。

除了他們,我們的身邊還有另一種人:年紀輕輕,卻談吐不凡,總有一些超越年齡的真知灼見,甚至可以指導他人的人生。

這些人的思想深度為什麼遠高於常人呢?是先天的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沒經歷過,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

知友@哲哲巫(5.1k 贊同)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知友@殺少女的鵪鶉醬(7.2k 贊同)

我認為多數人只是為了美化自己人設形象有意或者無意的給他人造成的假象。

《心靈捕手》裡面這段對話可以完整表達我的看法: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電影:《心靈捕手》

知友@公子V(13k 贊同)

道理都是樸素的,通透的人不是把它講明白的人,而是事到臨頭做對的選擇的人。

你站著說別人總是好說的,事到臨頭能說服了自己才叫真深刻。

我見過有的年輕人,在學校的時候估計因為花的是父母的錢,沒什麼感覺,天天淡泊名利,小小年紀就把功名利祿看破了。沒想到這樣的年輕人,出身社會不到半年,腦袋變得比誰的都尖。

我還見過四五十歲的,說起事兒來頭頭是道,幫別人解開了無數心結,到頭來自己遇上事兒,死鑽牛角尖怎麼也出不來的。

你說 xx 商品是消費主義,收智商稅的。假如給你錢了,身邊的人覺得有這麼個玩意兒特別牛。你想不想買?

你說股市是割韭菜的。短期內身邊的人都進場蹭蹭賺錢。你心動不心動,想不想進場?

你說要做個正直的人,人在做天在看。等你做了不好的事情,眼瞅著能把自己責任甩乾淨,你幹還是不幹?

你博覽群書,一言不合就引經據典,把別人的行為分析得頭頭是道。等到你了自己身上,晚上躺床上就剩下你一個人了,想起來自己以後要走哪條路,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時候,那些大道理還在嗎?

道理書上都有的,你去問別人,別人也都能告訴你。但是最後你會發現,該走的彎路一步也省不了。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來一遍,才能學會。

世界上的大道理,大抵都是課後習題的答案,要先自己做一遍,再去對答案,對著答案的解法能拍案叫絕。沒做過的,看了答案,思路說得頭頭是道,那不也還是沒做過,還不知道能得多少分麼。

我還是認同跟思想深刻的人交朋友,因為他們愛學習、愛思考,這都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不過年輕人也不要急著老氣橫秋,洞明世事,知識、道理記在心裡,先去社會上摸爬滾打吧,海闊天空,大有作為。

電影:《心靈捕手》

一切真實的感知都來自汗水或淚水

知友@ZOKER(3.8k 贊同)

The two things change your life is the people you meet and the book you read.

整天的安樂生活是造就不了這種人的,而成為一個有思想深度的人,一定經歷了很艱難的日子。

作為一個不願平庸度過一生的人,日日夜夜的漫無目的的行動,會讓他思考「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時間的意義何在」。這是一個很痛苦的問題,來自於對自己的懷疑,對世界的懷疑。

這個時刻或許就是最關鍵的時候,決定了一個人的沉淪,一個思想巨獸的醒寐。他自己的想法,知識亦或是見聞,無法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但自己又不甘放棄。

於是需要藉助外力,使自己的思想強大到直至能夠解決對自己的否定。這就要依託你遇到的人或你讀到的書。或許有思想深度的人,可以幫到你,但機會更多的是書,因為很難遇到這樣的人。作為一部作品的書,除了精彩的故事,更多的是一個完整的思想的傳承。這就需要花較多時間來思考(或稱作攝取)書中所體現的思想框架。

要是把這個艱難的日子挺過去,你將是一個強大且堅硬無比的人。我喜歡把它稱作「涅槃」。

最後我想引用諾貝爾編年史的一句格言:

人類最可愛的品質,是在探尋時間真理的同時,對荒誕的世界保持幽默。

為什麼有的人年紀輕輕卻思想深度遠高於常人?

電影:《心靈捕手》

如何提高一個人思想的深度?

知友@賀嘉(4.8k 贊同,互聯網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最討厭聽到的評語會是什麼?

「幼稚」。

到底什麼能反映了一個人思想的深度?

在我看來,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人生中經歷過的苦難,帶來的明辨是非能力。

2、別人看到的是現象,他看到的是規律。

3、放低姿態請教他人,帶來的全面視角。

如何提高一個人思想的深度?

我相信一個人思想的深度不是白來的,一定有源頭。

關於培養和選拔人才,有句話說的特別好:「猛將必發於行伍,宰相必起於州縣」。

講的就是一個高層的官員,一定要有基層的實戰經歷,你才能夠懂得怎麼樣從宏觀的層面去把握軍隊和國家管理的規律,更好的去制定戰略。

1、主動擁抱新的體驗,少說「這不行」多說「我試試」

分辨能力來源於對比,你要多體驗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就像我一開始覺得 10 塊一斤和 1000 塊一斤的茶葉都差不多,後來去西湖喝了當地產區的龍井,武夷山母樹的紅茶,才知道原來茶葉與茶葉之間是有差異的。

當然,擁抱失敗也是提升一個人心智韌性的方式,郭德綱說的一個人如果一天八個大嘴巴抽著,到了二十歲絕對是個金剛羅漢,雖然這話是糙了點,卻是這麼個道理。

2、靠近思想的源頭,少看二手資料

說句得罪人的話,國內的出版作品有 70% 以上的是這裡摘抄一點,那裡抄一點,根本沒有系統性可言。

如果你想要提升思考的深度,多讀經典,多讀國外的論文 Paper,二手炒飯雖然吃不死人,但是也沒有什麼營養。

3、多總結覆盤,提升自己從現象中抽象出模型的能力

看到一件事,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這個是一個單獨孤立的事件還是普遍發生的現象?

如果是個普遍發生的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我在自己在幾次給高管講課的不同場合發現,他們在我講到如何搞定不同類型的老闆的過程中,學員裡掏出手機拍照特別多。

那麼我結合對部分學員的訪談,就會發現這個是很多管理者的普遍痛點,而且可以總結出 2-3 點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如何不被老闆罵 ,如何向老闆要資源,如何獲得升職加薪?

4、放低姿態,不懂就問,甚至於主動去進行調查研究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管學員是哪個行業的,我都會問問他們的職業發展路徑,工作中最有挑戰的事情,工作過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

聊的多了,自己的見識自然也就比一般人要廣一些。

比如你想換行,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上 3-4 個目標行業的中層和人家請教一下。

其實提問這件事也是有套路的:你可以問行業的發展前景看未來,你可以問行業的薪酬水平代表現在,你可以問行業裡最有挑戰的事情代表著過去的協作方式。

5、總結一下

你不用一開始想的最深,但你一定要扛到最後。其實你思考的越深,才會看到越多的困難;看到越多的困難,也就意味著你思考的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