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當前,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複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全省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階段。全省上下緊急行動,全力以赴開展各項工作,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階段必須拿出關鍵作為。為抗擊疫情擂鼓,為戰士戰鬥助威,中國江西網地市新聞部特別推出新聞策劃《戰疫連線》,通過連線的方式採訪基層一線幹部群眾,聚焦疫情防控前沿陣地上他們的最新“戰報”。今日,我們連線全省11位醫護人員,聽聽這些“一線”先鋒發來的前線戰況。

南昌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爸爸,你一定要把病毒打敗,這樣全國人民就可以出去玩哦。”這是南昌市洪都中醫院發熱門診醫師熊佳的女兒在和熊佳視頻時候的對話。

“我女兒今年只有5歲,我也想不到她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也沒有誰教他。”熊佳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在發熱門診,風險比較高,所以把2個小孩和老婆送到丈母孃家後,每天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第一次過了一個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年。現在已經十多天沒見過他們了,雖然很想念,但是因為工作職責所在,也為了他們的安全,所以選擇一個人住。

作為發熱門診科醫生,因為疫情期間情況比較特殊,值班的情況下都要穿防護服。由於防護服都是一次性的,熊佳和他的同事們為了節省防護服,都會盡量少喝水少上廁所。

“在對抗疫情的非常時期,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很多發熱病人,也建議大家要擺好心態,有什麼不適症狀及時就醫,我們醫護人員一直都和患者在一起。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熊佳告訴記者。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撫州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2020年的春節前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武漢向全國蔓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樂安縣眾多黨員、幹部選擇了“逆行”。樂安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黨員醫師何強,就是一位身有殘疾又小腿骨折,仍堅守疫情防控一線,輕傷不下火線的“白衣戰士”。

自疫情開始以來,何強從未好好休息過一天,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從1月19日接到疫情通知開始,一直到1月28日,他每天都是獨自在縣醫院發熱門診坐診。做好門診登記,排查發熱病人,尤其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這兩天,每天上午忙到12點半後才吃飯,下午忙到晚上6點多才能看完病人。令人欽佩的是,為能夠堅守一線、發揮作用,他一直隱瞞自己早在一個月前不慎摔倒致右小腿骨折的病情,從未請過一天假,期間也從未向組織提出任何特殊照顧的要求。

由於樂安外出務工人員紛紛返鄉過年,加之天氣寒冷等因素,發熱門診的患者驟增,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工作負荷急劇增大。醫院領導多次詢問他是否要增加人手,或調換到其它相對輕鬆的崗位,何強總是微笑著婉拒:“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黨員,組織培養了我這麼多年,我不能在人民最需要我的時候選擇退縮。我清楚自己的身體能勝任這項工作,感謝組織上對我的關愛。”他主動放棄整個春節假期,每天堅守在發熱門診崗位上,目前已累計連續工作近百小時,診治發熱病人300餘人次。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因患小兒麻痺症不能正常行走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何強在身有殘疾又小腿骨折的情況下,仍用醫者仁心的平凡舉動嚴把疫情第一道關口,為群眾化解安全“風險”,雖身處平凡崗位,卻踐行著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讓我們向無數像何強一樣勇敢、堅定、頑強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逆行者”們致敬!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贛州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肖國龍


“我想爸爸抱抱,爸爸為什麼不回家?”看著在門外吃飯的面容憔悴的爸爸,小男孩疑惑地問。近日,一張男孩在家裡看著爸爸坐在門外吃飯的照片走紅網絡。為什麼這位爸爸要獨自端張小板凳坐在門口吃飯,而不進屋和家人一起圍坐在飯桌旁吃呢?帶著疑惑,2月4日上午,記者撥通了這位爸爸的電話。

據瞭解,這位爸爸名叫肖國龍,是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春節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的防控形勢,肖國龍和護士長組織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主動承擔起醫院發熱門診工作。為保證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1月24日起,他主動參與一線排班,在萬家燈火團聚的除夕夜,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堅守崗位至凌晨。為了應對隨時變化的疫情,他捨棄春節假期,辭別妻兒及患尿毒症的母親,從1月24日起帶著換洗的衣物住進了醫院,至今未踏進家門。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圖為肖國龍在門外吃飯

“大年三十,一接到醫院任務我就走了,期間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吃住在醫院,從來沒回過家。實在是太想念家裡的妻子和孩子了,也放心不下我母親,2月1日下午交接班後,沒忍住就抽空趕回家裡看了一眼。但因我一直堅守在發熱病區,擔心發生感染,所以不敢踏進家門,只能讓妻子遞出一張板凳,在家門口簡單吃了幾口,遠遠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就立馬趕回了醫院。”想到家人,肖國龍聲音裡有些許哽咽,“我的工作存在很大的感染風險,家人替我擔心是肯定的,但是他們也都特別理解和支持我。”

“很多網友都開玩笑說現在在家不能出去很‘無聊’,但是對我們一線的醫護工作者來說,回家簡單和家人團聚一下都是‘奢望’。”肖國龍說道,“現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都平平安安在家,不隨意出去走動,就是對一線人員工作最大的支持和幫助了。”當記者問他是什麼樣的信念讓他辭別家人毫不猶豫衝到一線,他說,信念這個詞太大了,他就是做著一名普通醫生分內的事,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在戰鬥,疫情發生後,全院的醫護人員都責無旁貸、積極主動堅守崗位。“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必須要對病人負責,守護患者的生命健康。”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吉安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援鄂醫生陳林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國家有需要,我就應該義不容辭趕赴前線,用自己之所學,去為國家分憂。”連線中,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援鄂醫生陳林告訴記者,他與女朋友談了2年戀愛,原本已經與女朋友約定好了,今年的大年初三,一起去湖南拜見她父母並提親,但他只能遺憾地“爽約”,錯過了這次重要的見面。不過,女朋友和其父母都很理解和支持他,也給了他極大的鼓勵與支持。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陳林在武漢工作中


“醫院接到組派醫療隊援助武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後,醫院的醫護人員紛紛請戰,踴躍報名前去支援。當時,留給吉安市援鄂醫療隊只有4個小時時間,當天晚上就要集結出發,我作為一名“90後”醫生,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儘管還在老家贛州瑞金,但毫不猶豫地報名寫下了‘請戰書’,堅決要求到武漢一線去。”

今年29歲的陳林,是一名醫學碩士研究生,專攻呼吸內科。2020年1月27日下午,他隨江西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抵達了武漢,被安排在武漢市第五人民醫院參與治療工作。“到達武漢後,每天都在不停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還反覆地聽其他醫生介紹經驗,不斷地練習。晚上回到房間裡,還要繼續閱讀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雖然剛開始有點緊張,但是一看到武漢的醫護人員都是在超負荷地工作,我就告訴自己,作為一名醫生,就必須要勇往直前,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進入疫區後,看到有那麼多的醫學前輩和專家在並肩作戰,就一點都不感到緊張了。”

在武漢市第五人民醫院,陳林被分配在重症組裡,經過一週磨合期後,他和其他隊員全面接管了第五醫院的ICU。為了減少被感染的機會,他將自己的頭髮也剪短了。“剛進入醫院時,白天,我們依舊反覆練習穿脫防護服,努力做到最好。晚上,各醫療組開始下科室去接管病人。我們重症組的醫護也召開會議,商量排班、收治病人等各方面的細節,並與第五醫院ICU的醫護人員進行磨合,全面接管了第五醫院的ICU。”

陳林說,雖然工作非常緊張,但身處異地,也會思念家中的親人。“當初接到援鄂通知後,我就匆忙趕回了吉安。在來之前,因為怕祖父祖母擔心,只是跟他們說回去加班。尤其是愧對女朋友,本已約定好了去她家提親,還置辦了提親的禮品,但卻無法兌現。現在只有等抗疫勝利歸來後,再去鄭重提親了。也請她放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地工作,最後拿‘勝利果實’去向她父母提親的。”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九江

連線時間:2月4日

連線對象:九江市中醫醫院公衛科兼感染科主任盧江寧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抗擊疫情,大家都很累,但又必須堅持。再困難的工作、再辛苦的崗位,大家一定要堅守,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這個沒有商量,但是一定要注意防護!”九江市中醫醫院公衛科兼感染科主任盧江寧在科室微信群裡說的一番話讓大家無比感動,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發熱門診是阻擊疫情的第一道戰壕,即為分流發熱患者,避免院內感染的前方重地。身為醫院公衛科兼感染科主任的盧江寧覺得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些。從1月17日,疫情暴發開始,盧江寧已經連續工作了大半個月,每天回到家裡都已是凌晨。

“這是我作為一個醫生的職責,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盧江寧用沙啞的聲音對記者說。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連續工作8小時以上,長時間的穿戴容易產生窒息感,體力消耗大,盧江寧從隔離病房出來就渾身溼透,口乾舌燥,這也導致了他嗓子沙啞。

但盧江寧毫無怨言,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禦戰。盧江寧說,從1月17日到目前,發熱門診的接診量達400餘人次。“目前,我們醫院的抗疫工作進行地有條不紊,相信勝利就在前方。”盧江寧堅定地對記者說。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萍鄉

連線時間:2月4日

連線對象:蘆溪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李娟


“媽媽我想你,你快點回來。”

“寶寶乖,寶寶聽話,媽媽在醫院裡打怪獸,等怪獸走了,媽媽就回來陪寶寶。”

掛完電話後,已經連續12天沒有回過家的李娟,淚水奪眶而出。

李娟是蘆溪縣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家裡大女兒13歲,兒子才1歲多,除夕前一天,剛剛做完人流手術片刻未休息的李娟響應號召,主動請纓,開始了一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戰役”。

現如今,她每天都要負責預檢分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安排,還要檢查所有科室醫務人員的防護情況等。量體溫、採血、送檢驗標本、陪同病人做檢查和做院內消殺……忙起來後,她是一刻不得閒,每天最少工作14個小時,沒有按時吃過一頓飯。

2月2日,天空下著雨,正在預檢分診安排工作的李娟,突然看見丈夫曾強開車來到醫院,本以為他是送剛做完宮頸癌手術的婆婆來醫院換藥,卻沒想到曾強是來給醫院送捐贈物品,他對李娟說:“現在是特殊時期,家裡的事你就不用擔心,放手去做,我們永遠都是你的堅強後盾,你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身體健康才能抗擊疫情,我們一起為你加油!”

丈夫這一舉動,讓平時本就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家庭的李娟更是內疚和自責,但也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李娟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才能全力以赴,率先垂範,帶領全院200多名護理人員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疫情結束之後,我希望多陪陪孩子,給他們講我們在疫情一線的故事,告訴他們防疫的知識。希望我的同事們、家人們都平平安安的。”2月4日,記者與李娟視頻連線時,談及疫情之後想做的事情,這位母親的眼眶再次紅了。李娟只是所有疫情一線醫務人員的一個縮影,還有許許多多像李娟一樣的“白衣戰士”,他們心懷大愛,不畏病毒,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爭命,每天衝鋒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彰顯醫者的初心和本色。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新餘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新餘市渝水區良山鎮中心衛生院護理人員周華


2月4日,記者連線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新餘市渝水區良山鎮中心衛生院的護理員周華,瞭解到其在醫學隔離觀察點疫情防控情況。

“護士長,我主動請求前往黨校隔離區上班。”

“你身體可以嗎?吃得消嗎?”

“沒事,我抵抗力好著呢!別看身體瘦小,我平時很少感冒的。”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良山鎮中心衛生院周華在隔離點消毒


對話中,這個充滿勇氣、主動請纓參加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戰役的,是新餘市渝水區良山鎮中心衛生院的周華。現年36歲,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她主動要求到新餘市確定的醫學隔離觀察點。

周華說:“疫情就是集結號,不光是我,每位醫護人員都是戰士。現在醫務人員緊張,我是一名護理人員,隔離觀察點急需這樣的人員。”周華來不及告訴家人,直奔新餘市委黨校醫學隔離觀察點,投入到戰“疫”一線。從此,嬌小、瘦弱身軀的周華,每天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揹著30多斤重的噴霧器,走遍30多個隔離房間進行噴霧消毒,不能有遺漏。每當她脫下防護服,裡面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樑骨和顴骨被口罩箍得生疼,手上的皮膚也泡脫了皮。

從隔離點的準備到投入使用,髒活累活她總是搶著幹,沒有防護服就穿雨衣,及時完成噴霧消毒任務。因為身穿防護服,更換比較“麻煩”,目前也比較緊張,她不願多喝一口熱水,儘量不上廁所。因為在當前防護物質暫時緊缺的情況下,多喝一口水就要浪費一個口罩,多去一趟廁所,就要更換一套防護服。“現在物資太緊缺了,這防護服是一次性的,一脫下來就廢掉了。”

在隔離點,隨時都會有觀察對象進入。1月31日晚10點多,當週華聽說會有6個人馬上來隔離點接受醫學觀察時,她立即穿好防護服與同事們進行準備工作,全然忘記了勞累。她打趣說:“今天過得很充實,做了很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激發了自己的潛力,感覺自己棒棒噠。”

衛生院護士長向記者提供了一段周華與其小孩的視頻對話:“孩子們,媽媽現在去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守護著許多孩子的爸爸媽媽。他們現在有點困難,需要媽媽這個勇士去救助。如果有人找你們幫忙,你們也會伸出援手的,對嗎?”“那媽媽什麼時候能回家啊?”“現在還不知道,媽媽一定會盡快平安回來的……”

殊不知,周華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她的弟弟患重症精神病,長期在定點醫院住院;母親於2017年9月患結腸癌去世;2018年3月她自己被診斷為乳腺癌,歷經多次手術、放療、化療,至今每月還要不停吃藥,體重一直在90斤左右;一雙兒女,大的11歲,小的才5歲......

但是,命運並沒有讓她屈服,她每天都很認真負責地工作著,以樂觀豁達笑對人生。周華在衛生院“臨時”已7年了,但她沒有把自己當成臨時工,不僅髒活累活搶著幹,還勤學好問,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把工作做得有條不紊,得到了領導、同事和病人的一致好評。當被問及何時撤出隔離觀察點時,周華說:“這要看疫情發展情況,只要組織需要,我將義無反顧,戰鬥到底。只要大家同舟共濟,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宜春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宜春市人民醫院呼吸病專業醫生胡亮亮


“作為一個母親,沒有保護好自己的孩子,我深感愧疚和自責,失去孩子永遠不是自己想的,但是現在全國上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會堅守工作崗位。”剛剛做完手術的胡亮亮躺在病床上,眼神裡透露出堅定。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胡亮亮是宜春市人民醫院呼吸病專業的一名醫生,工作已有十餘年,不久前她發現自己懷孕了,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她沒有退縮,依然堅守在發熱門診第一線。

“春節臨近,隨著返鄉人員增多,每天收治的發熱病人比平時多了3倍,我們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醫務人員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醫院正是用人的時候,我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越是緊要關頭,我越是要守好陣地。”數週前,胡亮亮已經出現了先兆流產跡象,產科醫生讓她一定要臥床休息,急診科主任在排班時,她一直對同事“隱瞞”病情。胡亮亮表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能多上一天是一天,等疫情解除,我再準備請假休養,現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定不能給組織上添麻煩。

“我是一名黨員,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選擇。”胡亮亮的愛人唐浪波是一名軍官,一家人年初計劃今年回老家過年,面對突發疫情,妻子選擇堅守崗位。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唐浪波把孩子送回了鄉下老家,便匆匆返回來照顧妻子。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堅守”就是義不容辭的選擇。胡亮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愛崗敬業的精神,默默地踐行著“醫者仁心”的神聖諾言。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景德鎮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主任胡穎宇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一線醫護人員是阻擋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線。

景德鎮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主任胡穎宇連線時告訴記者:“從1月份開始,景德鎮婦幼保健院的發熱門診每天接診發熱病患二十多例。為了應對疫情,1月23日我們發熱門診就進入到二十四小時工作狀態,排查每一位發熱患者,確保不讓病毒蔓延。1月24日全院取消了春節假期,我的愛人是也婦幼的醫師,作為醫生此時此刻我們都選擇了堅守崗位,雖然很想和家人團聚慶祝春節,但是面對未知的險情,我們必須留下來戰鬥。”

胡穎宇說,接診每一例發熱病患,都要先排查有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1月29日,我們發熱門診接診了一名由鄱陽來景的患兒,該患兒到院症狀是發燒和咳嗽。在防疫的非常時期,發熱門診的專家組成員首先詢問了該病患家屬的情況,當得知家屬有三人是武漢返鄉人員,我們馬上採取對病患及家屬隔離觀察的措施,一邊積極治療患兒,一邊對患兒及家屬進行排查。通過兩次核酸檢測,患兒均顯示陰性,沒有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家屬也在隔離期間體徵正常。看到患兒慢慢恢復健康,我心裡由衷地感到高興,覺得辛苦的工作是值得的。”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急診科胡穎宇主任認真排查每一位發熱患者


連線時,胡穎宇還告訴記者,為了抗擊疫情,該院對醫護人員及時進行病毒隔離防護服穿脫培訓,急診和門診處設立了疫情分診臺,為到醫院就診或者探視的人員提前篩查或者診斷,當分診發現群眾體溫等指標稍有異常時,會安排進一步觀察檢查,確保不會遺漏任何可能攜帶病毒的患者。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上饒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廣豐區人民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劉祖華


1月21日,廣豐區人民醫院成立救治專家組,主要由感染疾病科、呼吸科、院內感染科等五個科室的專家組成,主要負責排查和診斷疑似病例等工作。自觀察點設立以來,該院的醫護人員每天都在緊張忙碌中,“面對疫情,普通老百姓可能會感到害怕,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必須要上的戰場。”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感染疾病科醫務人員在進入病房前進行手部消毒


“大家為了少去廁所,都選擇儘量少進食不喝水。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基本上有些醫務工作人員早上吃完飯,中午就餓著肚子,早上也不喝稀飯,儘量吃幹食。”廣豐區人民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劉祖華告訴記者。

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到處都是這樣默默付出的醫務人員。他們知道這是為了應對可能更嚴峻的抗疫形勢,所以儘量節省每一個口罩、每一件防護服,只為了用在更需要的地方。“疫情剛爆發時,我們全科醫護人員就投入了這場戰鬥,十多天連續運轉沒有休息。”據劉祖華介紹,在抗擊疫情的工作中,感染疾病科20多名醫護人員首當其衝,他們既要24小時外勤,又要值夜班,還得值守發熱門診,這樣連軸轉的日子已經持續了十來天。

“除夕那晚,全部醫護人員要麼在外勤、要麼在值班、要麼在診室,都沒能在家裡吃上一口熱乎的年夜飯,很多天沒能好好陪陪家人和孩子。我們也想回家,我們也想團聚,但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守土有責,我們更想全力守護好自己的陣地。”一位中年女護士對記者說。劉祖華告訴記者,“就是遇到困難,也得迎頭而上,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在初期,疑似病例的病人不能接受被隔離,會有過激反應,我們只有通過慢慢地引導,安撫病人情緒,才能做到有效治療。”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鷹潭

連線時間:2月4日上午

連線對象:貴溪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吳傑陽


“我自願申請到一線,服從組織安排,無怨無悔。”這是貴溪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吳傑陽寫下的“請戰書”。

吳傑陽每天除了要到病區查房,春節期間呼吸內科門診都由他一個人堅守。在門診,他每天接診上百個病人,其中發熱病人過半。在一線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吳傑陽很少戴N95口罩,記者詢問原因,他簡單地說了一句:“N95口罩容易滑。”後來,他的同事悄悄透露,他是想節省物資,留給更需要的人使用。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吳傑陽每天在門診堅守


門診工作強度高,風險大。於是大家向吳傑陽建議呼吸內科四個人一起排班,四個人輪流值班,可以減輕壓力。他拒絕了,並表示:“作為科主任,我有責任、有義務這樣做。你們把家守好我就安心了。”


致敬“逆行者”!江西11個地市一線醫護人員傳來“戰報”

吳傑陽申請參加援鄂醫療隊的請戰書


在接到院通知,需要組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時,吳傑陽想都沒想就寫下“請戰書”。家裡還有年邁父母和年幼孩子,他卻毅然舍小家為大家,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了周圍的同事,呼吸內科湧現出了大批的優秀青年請戰支援湖北。

雖然,吳傑陽沒有入選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但他在自己的崗位上仍然兢兢業業地踐行著一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就是一個平凡的醫務工作者做的最平凡的事情,用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