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當別人說他是老年人時,為什麼不服老呢?

老左心理工作室


其實,有這個想法是一種好事情,應該為他們感到高興。而不是整天說自己老了,老了。如果不認識的老人真的在公眾場所說自己老了,又會說人家倚老賣老的說法。如果是自己家的老人:總會說自己老了,你難道會高興嗎?就我自己的母親,我每次打電話回家,都會說,我已經老了,活得也沒有什麼意思。每天渾身疼,過得難受,還不如早點死了舒坦些。每次聽到母親講的這些話,我心裡是十分難受的。說實話,人家老年人,不服老,說明活得陽光,自在!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人生沒有活膩。再說人家不服老又不礙你的事,我巴不得全天下的老人活得多滋多彩!讓我們這些沒有老的人,多感染下生活的美好,那何樂而不為呢!


唯美但不苛求


老年人忌諱別人說老,甚至出語相爭,都是人的自然反應,因為人性就已經註定————每個人都會為了自己失去或者欠缺的東西而不安。

倘若你窮困潦倒,有人總是說你窮,你會不會心生憤懣?

倘若你醜陋不堪,有人總是說你醜,你會不會滿腹怨懟?

倘若你少不經事,有人總是說你嫩,你會不會大失方寸?

而且,窮可以致富,醜可以整容,嫩可以成長,人生充滿這樣那樣的未知。而他們失去的青春,是無論如何都逆轉不了的事實了,換位思考一下,他們的內心有多不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起碼的尊重,將心比心,在公共場合公然的說他們老,甚至調侃,是多麼無禮的行為,或許有的老人,面對別人的老字稱呼時依然保持樂觀愉快,那是他的修養和品性使然,不代表他服了老。

那麼怎麼表達能讓他們接受老字呢?

我覺得,老這個字,代表著失去了青春,活力不再,代表一個人進入了混沌暗淡的時光。當我們說老字的時候,更多的運用一些能夠證明他們依然活潑的,或者認同他們人生閱歷的詞語,比如:老師傅、老當益壯,老謀深算、薑還是老的辣之類,相信他們都會欣然接受。

廉頗八十,還能帶甲出征;

黃忠花甲,陣前怒斬夏侯。

老夫雖然不復當年勇,

卻仍有聊發少年狂。

你覺得,內心深處,誰又會輕易服老呢?


講道理的叨叔


有很多老年人,當別人說他是老年人時,為什麼不服老?大概是如下3種情況:

1、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醫療水平全面改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人均壽命由1949年的35歲猛增到2019年的77歲。原先由於生活太困難,勞動強度太大,很多人40歲50歲就很顯老了,上了60歲就是標準的公認的老人了,還有“人到70古來稀”之說,反觀現在,90多歲,1百多歲的人都不“稀”了,你把60歲70歲的人叫老人,人家當然不太贊成了,這種情況很正常。

2、老年人的人生閱歷豐富,有見識,有生活工作的經驗和技巧,他覺得很多年輕人還比不上他呢,老年人有寶貴的財富。

3、有些人是不太理智,怕老,不尊重科學規律,你叫他老人家,他還真生氣,好像叫他一聲老人家,他會短命一年似的,不理智,很不理智,有的人70、80了,叫她小小姐就很高興,如果知道這種人的想法就隨她們的意吧,完全不必要惹他們生氣,讓老年人都開開心心過晚年。


老學生夏志禮


1.“老年人”三個字,讓人聯想到年老力衰,體弱多病,跟不上時代。而隨著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現如今的老年人,身體素質比過去的同齡人要好很多。另外社會信息的發達,老年人也能與時俱進趕新潮。所以總體而言,老年人感覺自己沒有那麼老。

2.一些老年人,是因為個性爭強好勝,覺得老當益壯,還有未竟的理想和抱負,也不願意拖子女後腿,所以自立自強,不服老。

3.當然也有部分老年人是因為不願面對自己衰老的現實,希望能青春永駐,所以不願承認自己老了。

千人千面,不服老,是一種很複雜的情感。但人生如同春夏交替的四季,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美好。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已經失去的,也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此刻擁有的。

活在當下,擁抱美好。


老襄好


生命是一種獨立的、個體的存在,不因為有了與別人的比較而變得有意義或者沒有意義。

老與不老是旁觀者眼中和立場上的評價,是以旁觀者的評價體系與他做比較後得出的結論。同樣道理,你覺得他老,他還覺得你不懂事兒呢。

舉個例子:當你大學畢業剛踏上社會就有人叫你叔叔的時候,你一定會想,叫我哥哥還差不多,我哪有那麼大?當你為了家庭和工作才近不惑就頭頂花發,有人叫你伯伯的時候,你一定會想,我沒那麼老吧?

可是你的正常反應在比你年輕的人眼裡看來可能就是:什麼年齡了還裝嫩。什麼年紀了還裝年輕。

是不是跟看老年人不服老如出一轍?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你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評價他不服老,正如別人站在他的角度上評價你的正常反應是裝嫩一樣。

再說,老年人不服老是一件好事情,只要不是逞強好勝。不服老就會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至少會照顧好自己,不給子女添麻煩,甚至還會為子女發揮餘熱。

老年人一旦服老認老,可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會呼喚子女,能自己做主的事情也會讓子女拿主意,身心的各項機能會因用進廢退而加速老化。還有的人會倚老賣老,這些年我們通過各種媒體見過的倚老賣老的事兒還少嗎?

所以,與身體狀況不匹配的服老認老不是好事情。

當然,當老人真的到了年邁體衰,肌體的各方面功能受限的時候,他們也確實應該放下不甘的心來接受子女的照顧和安排,那是不服老也不行的時候了。但是就算是這樣,子女們跟他們交流時,也不要把你老了放在嘴邊。雖然說的是事實,但是這個事實對於即將走向生命盡頭的他們來說是多麼殘酷啊。

人只要活著,就是獨立的生命,就有自己的尊嚴、自由和權利。

請尊重身邊的老人,因為是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為知踐行


這是虛偽的表現,我也是老年人。在我周圍老年人中,快八十歲了,也比我年長近二十歲,已四世同堂的人。叫她個嬢孃甚是不高興,後來就只能在她姓氏前加個老字,很尷尬。

但是我覺得人都會老,不能不服老呀。只是老人要有老人的姿態和風格。不要倚老賣老,亦別不承認你已經老了。保持健康快樂的的心情,寬容豁達的姿態很重要。


華4402


老年人年老體衰,多病多難,卻又不肯服老。大概這也是一種人之常情吧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這是年輕人的心態。

老年人呢 ?不服老也是不行的,但心態卻是:”老當益壯,寧忘白首之心;窮且愈堅,不墜青雲之志”,“身如枯葉方愁落,心似殘潮未肯平”。雖然說這近乎違反自然規律,卻也是老人的正常心態,無需替老人擔憂。



大千一塵


說老會死,老死雖正常,但越老越想活,因為他知道活的時間不多了,但說他老,總是不開心,一般老人都一樣


用戶7273848233285


見老不說老,千萬記住![祈禱][玫瑰]


斌哥46747


所有人都愛面子,當面說他老了。任誰聽了都不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