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平: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

黃益平: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

這兩天,中國股市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全球金融市場,也牽動著每一個投資者的神經。風暴之後,靜下心來,撫今追昔,我們冷靜思考,可以看到,這些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正一步步發展壯大,一步步走向成熟。

去年以來的表現,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第一,去年,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成功頂住了中美經貿摩擦的重大沖擊。政府沒有使用公共資金託市,沒有采取任何行政干預,完全依靠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全年上證綜指上漲22%,深圳成指和創業板指數上漲超過40%,在全球股市中漲幅居前。

第二,我們堅持用全面深化改革的辦法解決資本市場的問題。6月初有序推出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取消了QFII和RQFFI投資額度限制。在推出深港通、滬港通基礎上,又推出滬倫通。

第三,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證券法》修改稿,廢除了已實施26年的股票發行行政審批制度,為全面實施註冊制奠定了法律基礎。同時,建立了中國版的集體訴訟制度,標誌著投資者保護與國際慣例接軌。這是資本市場成熟的重要保障。

第四,特別是這次春節假期後,中國股票市場在頂住各方面巨大壓力的背景下,堅定不移地如期開市,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政府堅決維護市場規則的決心,不破壞市場規則,也不輕易改變市場規則,而是完全尊重遊戲規則,讓市場形成明確的可預測的預期,也打掉了部分投資者期待政府推遲開市或使用公共資金救市的幻想。2月3日,市場開市後,一度大幅下跌,收盤跌破7%,但政府堅持不干預原則。2月4日,在多方力量作用下,市場反而出現好轉,信心得到明顯修復。

第五,還要看到,在中國資本市場打破剛性兌付後,投資者日益走向成熟。一是風險自擔成為基本常識,不會再有虧了找政府鬧事的情況。二是價值投資成為長遠趨勢,2019年橋水基金對中國股市的成功投資,說明了這一點。三是機構投資者的佔比逐年上升,中國股市小散為主的格局正在改變。銀行理財子公司資金、保險資金、私募基金、養老基金等逐步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理性投資的引導力量。

第六,央行在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中扮演了恰如其分的角色,特別是及時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消除了市場的恐慌情緒,穩定了市場預期。正確運用央行在金融市場中的定位,構建宏觀審慎的金融穩定機制,也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重要方面。

黄益平:中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黃益平,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國發院副院長、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教授的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國際金融、農村發展、中國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