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歲失獨再要孩子合適嗎?

朝霞一片


獨生子女家庭,子女意外離世是家庭不可承受之痛。

很多的家庭,夫妻二人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可以輕鬆的超過兩口子的感情。

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幾乎就是日漸衰老的父母親大人唯一的牽絆和最深的感情寄託。可能也是很多人忍受著很多痛苦活下去的一個支撐,他們就是想看著孩子未來有一個好的安排並過上幸福的生活。

有一個大學教授,他的兒子因心臟病猝死,孩子最後吃過的那個饅頭,孩子的衣物,成了兩個老人的“寶貝”——那上面留有孩子的味道和氣息。那個饅頭,老教授封在了盤子裡面,放在家裡,想孩子了,就走過去看,那是孩子最後吃過的——彷彿能看到孩子咬著那塊饅頭。


還有一個91歲的老人,他的女兒18歲的時候死了。老伴也已經走了好多年。

孤身一人的老人,給自己在山上蓋了一個墳墓,他每天就住在裡面——無人養老的老人,不僅情感無所依託,養老送終都是一個大問題。


獨生子女家庭,孩子的英年早逝,讓失去孩子的老人終日面對落寞沉寂傷感的空白時間。

據統計,目前國內失獨老人有超過200萬之多。


高齡生子,面臨困境。

晚景如此慘淡,是否可以再生一個孩子?


安徽合肥市的盛海琳30歲的時候育有一女,2009年新年,女兒和女婿因意外雙雙離世。當時出生於1950年多的盛海琳已經59歲。她自己是一家醫院的院長。女兒的突然離開,讓盛海琳十分痛苦,她執意要再生一個孩子,以慰籍自己失女之痛。調理一段時間之後,盛海琳在2009年10月13日通過試管嬰兒成功受孕,2010年5月生育雙胞胎姐妹——智智和慧慧。

高齡婦女產子,盛海琳是國內年齡最大的一個。然而,孩子好嗎?盛海琳在收穫雙生子後,她幸福嗎?

2018年8月,有記者採訪了盛海琳一家。

盛海琳已經67歲,二個孩子已經8歲。孩子的父親中風後偏癱多年。

從試管嬰兒開始,從前對於錢為何物從不操心的盛海琳感覺到了壓力,孩子出生之後,因早產低體重,每天在暖箱中接受治療,花錢如流水。已經60歲的盛海琳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再次衝向職場,全國各地四處講課掙錢。即便到了67歲的年齡,她還在打拼,日日忙於生計。

家務瑣事從來都是一地雞毛,無法深究。

請保姆請小時工,孩子上寄宿學校,假期還有孩子的培訓班。

盛海琳直言,現在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失獨老人前來諮詢生孩子的事情,她表示不贊成。

因為,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誰來接手將養智智和慧慧?

直到盛海琳的年齡往70的路上奔過去時,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力不從心和對孩子未來的無限憂心。

高齡產子的技術難題已經突破,世界各國都有高齡婦女孕育子女的臨床例證;


難題在於,孩子給父母帶來了慰籍和希望,可是,父母這時候面對著新的更加現實的問題——孩子尚未長大,父母已經風燭殘年的困境。

生活不再孤獨,但是好像更加困頓。無限的憂慮遣之不去。

對孩子的撫養,已然心有餘而力不足。


面對生命,唯有珍惜;愛生命,也愛自己。

很多老人喜歡說一句話:人不能跟命對抗。

很多意外,無法解釋;很多殘缺,無法釋懷。

以一個50歲往上的年齡再生一個孩子,技術上,問題應該不大;但是,孩子,尤其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終生的責任——無論這個孩子長到多大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加,精力體能記憶力,全部大幅度衰減,而養育一個孩子所要付出的,又絕對是一個年富力強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人才可以承受的。

太多的父母,為家庭為孩子奉獻了一生;老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原來從未培養過愛好和可以寄情的特長。

對於早早離去的孩子,父母終生無法釋懷;但是隻要活著,總還是要選擇更加光亮的生活吧。


——————————————————————————————————

我是芯媽,和孩子共同成長;和您共同探索孕育養兒之道。關注【芯媽心語】


芯媽心語


同命相連,我也是失獨家庭了,剛開始孩子離開後,說什麼都不願意去要孩子了,因為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壓力,太多的無奈,可是半年過去了,家裡人,親戚朋友都勸我在要一個孩子吧,我的心動了,需要在生一個孩子吧,要不真的過著沒有勁了,沒有盼望,沒有了支撐,只能在要一個孩子,還能給這個家裡充滿希望,要不希望就會慢慢消失不見了,家就散了


十里桃花xz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自己一個親戚,也是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夥伴,在我上大學的時候,他出車禍去世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我悲痛了許久。而他的父母更是傷心難受,應該可以用悲痛欲絕來形容。


他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失去這個孩子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是沉重的打擊,孩子去世後,父母經常以淚洗面,特別是看到有和他們孩子大小的人結婚生子更是傷心難受。

當時他的父母已經快五十歲,母親已經絕經了,即使想再生一個孩子來緩解心中的痛苦也無法實現。就這樣一過到現在十年時間,他們也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慶幸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加上鄰居們和親朋好友的安慰、幫助,這對中年夫妻終於慢慢從悲痛中解脫出來,現在兩夫妻過的也挺好,即使他們沒有自己的孩子,心中依舊有遺憾,但“逝者已逝,生則如斯”。

面對同樣情況的朋友,我也只能用這句話安慰你,希望你們能隨時間的流逝,慢慢從悲痛中走出來!


五十多歲失獨,再要孩子合適嗎?

這個需要參考自身因素,做出綜合考慮。

一方面,高領產婦懷孕生子的風險性很大,就算順利生下孩子,自己身體恢復也不再那麼容易。再加之現在一般五十多歲的人慢慢就會出現一些慢性病,自己身體本來也不是特別好,還得花費大量精力照顧幼小的孩子。從這方面考慮,五十多歲再要個孩子確實有點有心無力。

另一方面,如果自己沒有孩子就無法走出失子之痛的話,在身體、經濟等各方面都允許的條件下,同時自己有信心照顧好孩子,也是可以考慮再生一個孩子的。精神狀態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也特別重要的。說不定有個孩子後,自己心情好一些,身體狀態也會更好,都說“笑一笑十年少,瞅一瞅白了頭”,這樣看來,再要一個孩子還是挺不錯的。


因此,我覺得五十歲失獨是否再要一個孩子,要綜合實際情況考慮。希望以上回答能對朋友有些許幫助!


二胎寶媽談育兒


作為母親喪子之痛是最難挺過去的,而且還是在晚年的時候。記得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小舅因病去世了,我外婆一夜白了頭髮,而且大病一場。可想而知白髮人送黑髮人有多麼悲痛。而小舅是他們唯一的兒子,農村人比較注重兒子,在他們百年的時候都沒有兒子送終。自己現在也是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孩子一有什麼小毛病都緊張個不行。


五十多歲失獨再要孩子我覺得不太合適了。五十多歲想自然懷上都是很難的。而且如果懷不上還就得試管嬰兒,試管嬰兒的花銷是一筆很大的支出,而且還要忍受十月懷胎之苦。

五十多歲身體機能已經下降,子宮作為孕育孩子的重要地方,如果子宮機能下降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不要再孕育胎兒了。

就算幸運懷上了生下來了,就要像之前養育前面那個孩子一樣來養育這個孩子。而你的條件已經不允許了,你沒有了年輕時的精力去教導孩子,你會發現你越來越不從心。當孩子一天天長大,你一天天變老的時候,你就會後悔當初的這個決定。


五十多歲了享受晚年的時候,既然傷痛已經造成那就好好善待自己的餘生吧。可以出去散散心緩解一些自己的心情。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晚年,過得開心比再生一個孩子還要實際。


全職寶媽小包


人生最大的悲慟之一,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

記得2012年,我爸爸由於意外去世,媽媽和我們都很傷心,特別是我的奶奶,八十多歲的老人,由於老家規矩是即將斷氣放在祠堂的時候,伴侶和母親是不能去見的,我媽媽和奶奶兩個人在房間裡嚎啕大哭,我奶奶一直不停地對叔叔們說“給我去看一眼吧,我那麼老了都還沒走,他怎麼就丟下我了”,那段時間,一家人都活在悲痛的生活裡。

五十多歲失去孩子,我想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非常非常的傷心,此時說再多安慰的話語也無法減輕傷痛,只能靠時間的流逝慢慢去減輕傷痛。願叔叔阿姨也早日從悲傷中走出來,生活還在繼續,天國裡的孩子肯定也希望父母過得幸福安康。



五十多歲失獨再要孩子好嗎?

一、需要考慮年齡問題

五十多歲已經屬於高齡產婦中的高齡了,能不能成功懷上孩子,身體健康是重要條件。

高齡產婦懷孕會特別辛苦,尤其是無法自然受孕的話,還要做試管嬰兒,會特別的艱難和辛苦。

高齡產婦懷孕容易導致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早產、難產等等現象,對媽媽的身體傷害是很大的。

如果真的還想生一個孩子延續血脈,最好先全面檢查身體健康狀況,在身體健康完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再要孩子。



二、經濟條件、精力、體力需要考慮

新聞上也報道有五十多歲做試管嬰兒成功懷孕的例子,證明了五十多歲高齡,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是可以孕育孩子的,只是生產風險會比較大。

重點是要考慮孩子的養育和教育問題。

父母雙方年齡大了,即便是僅供孩子正常讀完高中或者是中專技校畢業,也要十八年至二十年了,那時候父母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還有沒有能力掙錢供孩子讀書?孩子如果得不到好的教育培養,讓孩子今後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如何有足夠的能力贍養父母呢?

就比如前兩年新聞報道的一位高齡產婦,也是五十多歲失獨,通過試管嬰兒成功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現在孩子才上小學,作為媽媽在六十多歲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不得不四處奔波講學,為養育孩子拼命掙錢。

這位媽媽也坦白說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害怕自己萬一倒下,兩個孩子怎麼辦?特別是孩子上學自己去接送的時候,就跟別家孩子的奶奶一個歲數,心裡也是有壓力的。重要的是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和體力陪伴孩子玩耍,感覺孩子在成長方面還是有缺失的。

這位媽媽之前的工作很不錯,經濟條件在生孩子之前也算可以的,都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了,自從孩子出生之後開支很大,媽媽不得不在退休之後繼續工作,只期盼在自己完全不能動彈的時候給孩子存一些錢以防萬一。



如果經濟條件確實不錯,可以考慮做試管嬰兒,保證孩子出生之後,即便是父母雙方年齡以及體力上無法工作了,孩子還有上學和維持一家基本生活的費用。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建議慎重考慮,畢竟養育孩子是金錢和體力都要跟得上的。

五十多歲仍然是有希望孕育孩子,給予孩子生命的,然而孩子出生之後,父母體力、精力、物力、財力各方面條件能不能滿足照顧孩子以及養育孩子成人的需求,確實是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選擇不再生孩子,也可以夫妻倆四處旅遊散散心,等心結解開之後,可以到孤兒院或者福利院看看那些孩子們,多少給心靈上有一些寄託。

願幸福安康。


萌仔媽咪育兒記


五十多歲,又失去孩子,真是一件非常悲傷的事情,想死的心都有,但又必須活著,沉浸在悲痛之中難以自撥。

想再要個孩子,來彌補失子之痛,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年齡大了,真的大了,對生育孩子來說,五十多歲,有點力不從心啊。

就算很容易孕與生,但養孩子真是費盡心血,還鬧的心力交瘁,體力精力難以承受。

不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媽媽了,睡一會兒就恢復體力,還能接著幹。五十多歲的人,不但容易累,恢復慢,還夾雜自己的一些身體疾病,這都影響你對孩子的照顧能力和教育能力。

最重要的是,你縱然不怕苦不怕累,可孩子怕呀,等他上大學的時候,你己經七十多歲,你能給他什麼呢?恐怕你只有照顧好自己,就算是幫助他們了。

七十多歲,你己經需要人照顧了,可你的孩子還在上學,他不可能照顧你,這也不是你要的結果,那你是需要什麼呢?

你的孩子如果結婚了,看到別人的父母都在給自己帶孩子或幫忙,可你呢?卻經常跑醫院,還需要讓孩子放下工作來照顧你呀,這對他公平嗎?你是不是太自私了?

失孤的人啊,知道你很痛苦,但再要孩子不是最好的辦法。

我們小區也有一個失孤老人,痛苦很多年以後,現在走出來了,做一些公益工作,還加入了失孤者聯盟,決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他現在精神好多了,整天忙不停,宣傳國家的好政策,為孤兒獻愛心,他好像活過來啦,恢復了以前那種精神抖擻的樣子,別人看著心裡也舒服。

知道勸你沒用,要走出悲痛還得靠自己。



書伴茶


痛心,老年喪子,四大悲之一,沒有比這再悲痛的。

沒有辦法,也許根本就不是咱的兒女,老人的絮語是來要賬的。不用去想她,日子還要繼續。

想再生一個,年齡有點偏大。我說,如果身體健康,允許再生育,經濟條件也沒問題,我看還是可以的,現在國家開放二胎,四十五六,七八生的也不少,想生就生吧,不要有那麼多的顧慮,車到山前必有路。


夕陽紅54900



鳳146983974


很明顯,50多歲的人不適合再要孩子了,至少不適合自己生了。

雖然發生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情太殘忍讓人心裡不忍,但是如果發生了,還是要理性分析現實問題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50多歲的人,身體早已衰老,不管是精子還是卵子的質量都已經大不如前。姑且不說你能不能懷得上,即使能懷上母體得經受多大痛苦才能順利生產還是未知數。之前新聞報道一對50多歲的夫妻失去獨生子以後,通過人工授精的方式懷了雙胞胎,費勁千辛萬苦生了下來。後來記者再去採訪他們的時候,他們表示已經完全後悔生孩子了……

一個是該當奶奶的年紀還在當媽,心理壓力特別大,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長大,她們也會問一些類似的問題。第二是倆孩子的經濟負擔特別重,小的時候奶粉尿不溼是大頭,稍大點幼兒園培訓班是大頭,養孩子的成本與日俱增。第三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精力也大不如前,每天都是殫精竭慮。

所以,五十多歲的人最好不要生孩子了。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找人代孕,或者領養一個孩子。


晚風拂柳論史


五十多歲失獨再要孩子合適嗎?

我是一位母親,看到這樣的問題,感覺非常殘忍,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

五十多歲失獨~~在母親的心裡,是天也塌下來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人間一大悲劇!這樣的痛苦,希望每一位母親都不要碰上。

已經50多歲了,身體與精力也不適合再要孩子了,不合適再要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