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魯迅先生短篇小說《故鄉》

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故鄉》也不例外。

《故鄉》描寫的是辛亥革命爆發前後,農民思想還受封建思想統治,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生活的坎坷、精神的封建統治是壓在他們身上的兩座大山,一點一點將他們壓垮。

其中著重點描寫的閏土楊二嫂,兩個人物的性格反差和生活情況變化,給我極大的衝擊力,也讓我真正瞭解到封建社會是怎麼樣的社會狀況

今天我們要重讀的課文《少年閏土》,本文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文中講述的是地主家的富家少爺和貧苦農民家的兒子相識的故事,即魯迅和閏土小時候的故事。

初讀《少年閏土》,記得是在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課本上,當時的我和魯迅先生一樣非常向往閏土看瓜刺猹的生活,只覺得很新鮮也很有趣。直到我讀完 《故鄉》全文,感覺整個人都被閏土的生活境遇壓得喘不過氣來。

<strong>是什麼讓閏土這樣充滿靈性的活潑少年,變成了一個沉默又封建的人?這是本篇文章要探究的主要內容。

小時候初識閏土

魯迅第一次見到閏土,是在他家裡要舉辦大祭祀活動(ps:此處應該是指宗族裡的大型祭祀活動,因為30年才輪到他們家舉辦一次)的時候。

閏土當時十來歲,因為是大型祭祀活動需要準備很多事情,閏土的父親便帶著他過來幫忙。

魯迅第一次見到閏土,他的模樣是這樣的:

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著一頂小氈帽,頸上套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小時候的閏土很怕生。

他來到魯迅家裡幫忙看管祭器的時候,很怕生,但是他偏偏不怕魯迅(四周都是大人們,兩個小孩子可能比較聊得來)。兩人只用了半天時間便迅速熟悉起來,閏土跟魯迅說了很多他生活中的趣事,

抓麻雀、看西瓜、刺猹、撿貝殼……閏土的生活都是魯迅在四角的大院子裡沒見過的,令他非常向往,也一直期盼著能夠體驗一把這樣的生活。

只是祭祀結束後,閏土回了家裡,魯迅就再也沒能見到他,直到30年後……

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閏土在瓜地刺猹

30年後再遇閏土

轉眼間30年過去了,魯迅家裡經歷了很多變故,他也開始步入中年。魯迅這次回老家是為了處理老家的房子的,這次回來他再次見到了閏土,此時的閏土已不復當年的模樣。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魯迅見到久別重逢的兒時朋友,非常開心:“阿!閏土哥,——你來了?……”

閏土的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嘴唇動著卻沒有聲音,最後神色恭敬的叫了聲:“老爺!……”

一時間,魯迅心中非常複雜,只覺得兩人雖對面而望,兩人之間卻是隔了一道厚厚的,名為“

代溝”屏障。

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魯迅送別閏土

為什麼30年不見,閏土身上會發生如此驚人的變化呢?彷彿就不是同一個人一樣,莫非被外星人抓去洗腦了?

靦腆害羞、喜歡捕鳥、撿貝殼的少年閏土,又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彷彿木樁子般的中年閏土的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閏土轉變的3個原因

一、孩子多

從《少年閏土》中,我們可以知道,魯迅再見閏土的時候,他已經是6個孩子的爸爸啦。

我問問他的景況。他只是搖頭。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

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然而對於閏土這類窮苦人家來說,孩子越多意味著負擔越重。每個孩子的吃飯都是一家子沉重的負擔。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載魯迅離開的時候,閏土帶著他5歲的小女兒過來幫忙管船,其他5個孩子孩子,想必也開始幫家裡做事情分擔生活壓力了。

為什麼閏土家裡那麼窮,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呢?

在我看來,<strong>首先是因為中國人傳統的“多子多福”觀念,其次便是以前沒有避孕措施,不是想不生就不生的,難道兩夫妻還分房睡嗎?最後可能是“人多力量大”的觀念,在以前的農村誰家孩子多,說話都硬氣很多。(ps:我們這邊是這樣的)

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二、兵荒馬亂

閏土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的動盪時期,當時的社會是動盪的。官兵、土匪、鄉紳……作為貧困農民的閏土誰都惹不起。閏土將家裡種的瓜果蔬菜拿去賣,賣一次東西要捐幾回錢,賺不到錢不說反而還會虧本,但是不賣東西又都壞在了地裡。

沒辦法啊,當時的社會中農民的生活是很艱難的,只能咬緊牙根想方設法地活下去。

再加上,一家8口人吃飯的重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久而久之,閏土的眉頭佈滿了深深的皺紋,手上長滿了厚厚的老繭,眼睛也彷彿失去了昔日的靈性而變得渾濁。

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三、思想封建

小時候兄弟相稱的兩個人,30年後再見。

<strong>魯迅還叫他閏土哥,閏土卻固執的稱呼魯迅為老爺,還讓他兒子水生過來給魯迅磕頭。

這三十年的苦難生活,漸漸磨平了閏土身上的稜角,讓他變成了只為活下去而勞作的傀儡。儘管閏土心中依然記得兒時和魯迅相處的時光,但是多年的社會經驗,還是讓他屈服在封建社會的“長幼尊卑”之下。

沒有人生來封建,只是因為那時候的社會種種壓迫,才形成了中年閏土封建固執的性格。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活下來。

魯迅回到闊別30年的《故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真實面目

舊社會的地主

狂生有話說:

閏土其實只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魯迅先生通過對閏土小時候和中年的形象對比,把封建社會的模樣活生生的展現在我們眼前

小時候的閏土:靦腆害羞、喜歡跟父親去看瓜地刺猹,下雪了還會支起竹編捕鳥,漲潮後還喜歡去海邊撿貝殼、抓跳跳魚……

中年的閏土:臉上滿是歲月留下的皺紋,木訥的彷彿是個木頭人,還學會了壓抑心中的情感。小時候的他不想和魯迅分開就會躲在廚房裡,哭著不肯出門。現在即使遇到30年不見的魯迅,儘管心緒起伏卻從不表露出來。

封建社會,讓閏土變得麻木,將他的思想封禁起來,磨平了他的稜角,讓他只能時刻為了養活一家子人賣命工作。

這便是真實的封建社會的現狀!而不是電視劇上宮鬥劇中的歌舞喧天、風花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