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升海水自然蒸餾後剩餘的殘渣,再加入大約十升的淡水混合後,是不是就成了海水?

人在江湖52226



十升海水自然蒸餾後剩餘的殘渣,再加入大約十升的淡水混合後,是不是能夠恢復成海水,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溫度。海水蒸餾後,水分已經蒸發。剩下的結晶析出的白色物質為鹽滷。其成分含有氯化鉀、氯化鎂,還有氯化鈉。因為海水中的絕大多數鹽都屬於離子晶體,熔沸點較高。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是不一樣的,分析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可知,在室溫20℃左右時,氯化鎂的溶解度(54.3克)大於氯化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在這個溫度下向混合物中加適量水,就可將大部分氯化鎂溶解在水中,而在27℃以下氯化鉀的溶解度小於氯化鈉的溶解度。所以溫度決定了白色析出物能不能完全溶解於水中。如果在溫度理想的情況下加入淡水,所有鹽滷完全溶解,那這個水從化學成分來講基本接近海水,所以溫度很關鍵。還有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微生物菌落。蒸餾後,微生物菌落肯定受到破壞。所以後面加入的水,無法完全恢復原先生態裡面的微生物菌落。海水成分複雜,在蒸餾的過程中肯定有部分化學變化。即使加入水後勾兌成海水,不過我覺得和原先的海水還是有點不一樣的,畢竟海水的生態不一樣了。這個可能就是所謂活水和死水的區別吧,至少在微生物菌落方便要做一段時間調理。


環球科幻


先給答案,完全可以。

只是直接蒸餾海水的辦法成本太高。要製作海水精,蒸餾海水時一般不需要完全蒸乾,只要蒸餾到適當溶度,溶液降溫冷卻後,留下飽和濃鹽水會自動結晶,形成氯化鈉為主,氯化鎂、鈣等及硫酸鹽等結晶水鹽,或通過分步濃縮結晶獲得所有溶解物。

用這些固體,加一定比例的淡水,就可復原海水。加水的比例可以用一根鹽水比重計測量就可。

實際上我們這裡寧波,就有這種海水精賣。用於市場活的海鮮水產品,延長存活時間。

這種海水精可能有兩種來源,一是太陽曬鹽,另一種是海水淡化後的濃鹽水,再濃縮的結晶物。浙江舟山就有海水淡化的自來水廠。



維度開拓者


海水,相對狹義、簡單粗暴、僅僅無機化學地說,是氯化鈉等各種無機鹽的水溶液。全球各個海洋區域的海水都差不多,僅僅是濃度上有一些差異而已。從這個立場來看,題目的答案是肯定的,加同量的水到溜出物後基本上可以迴歸原來的海水狀態。

如果更精細一些,就必須從生物學和生態學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恰如我們每一天都在呼吸的空氣,不僅僅是氮氧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等的混合物,空氣更是充滿了各種花粉孢子的生物種子的或清淡或濃重的富於營養的湯。——海水更是如此,各種浮游生物和動植物的種子(當然包括精子卵子孢子),充斥其中,自成一統,而這一切,恐怕是難以在全部水的成分(H2O)蒸發掉以後再加水能夠恢復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問題,答案就是否定的了。


郭城3點14壹伍玖


類似海水吧,天然水體,有其生態系統,儘管肉眼看不見,一直存在。

蒸餾海水,肉眼看不見的生態系統已經破壞,微生物可能已經殺死。溶解於其中的空氣成分充分攪拌,應該沒什麼區別。


鄧偉定


濃度比原來稀多了,因為蒸發的水沒有後來加的那麼多!


linuxcrazy


應該不是,除了水會蒸發,還有其他一些物質也會流失,比如碘就會升華,除此之外的生態系統在蒸發過程中也會改變原來所含物質的構成,所以即便事後再加水也不可能復原。


純金銀河



小小的石頭祝好人平安


按物理的觀點?化學的觀點?生物的觀點?哲學的觀點?文藝的觀點?


塔羅斯羊


海水被蒸發的只是水份留下只是鹽類等物質如果及時補充淡水依然如同海水。


棲雁林


為了達到你的目的,最好是用太陽來蒸發掉水氛,成本低很多,又不會破壞海水的成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