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1982年,媒介學者尼爾·波茲曼撰寫了《童年的消逝》一書。在書中他批判道,電視的降生讓成年人世界的秘密、矛盾、暴力與悲劇被兒童不加分別的吸收。因此,成年與童年的界限被徹底擊碎,在電視的籠罩之下,這個世界中的“童年”已經一去不返。

不過,如果波茲曼活在當下,或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

當中國上千萬網友同時在線,為修建火神山醫院“雲監工”時,官方媒體率先推出了打榜功能,為工地中的各種設備加油,其中有叉醬(叉車)、嘔泥醬(水泥車)、藍醬(藍色挖掘機),就連攝像頭前的三顆桂樹,也未能倖免被稱為“吳三桂”。當然,還有一些網友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一些,他們管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叫“阿冠”。

在電視時代,波茲曼或許是對的,童年的確消逝殆盡;在互聯網時代,波茲曼或許又錯了,他萬萬沒有想到,“童年”不僅回來了……還順手把“成年”消逝了。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種兒童化的萌化表達,恐怕不是什麼新鮮事。想想共青團中央微博,它分明一直向關注者們不斷強調:不要把我想象成一個政治意味的嚴肅團體,請叫我“團團”。

只不過,在疫情之下,這種兒童化表達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不適,最直觀的原因,也許在於它與人們經歷的災難與痛苦格格不入。

當每天的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之時,當一位腦癱患兒因為家人被隔離而活活餓死之時,當黃岡疾控中心負責人對轄區有多少病床一無所知之時,當紅十字會不斷刷新人們對恥辱的定義下線之時……同樣,當建築工人24小時修建臨時醫院、與死神賽跑之時,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官媒會站出來,鼓勵網友為“叉醬”打call?

這種災難的兒童化、遊戲化敘事有多麼荒誕,在微博網友“貝拉克嗷巴馬”的諷刺比喻中可見一二:

“小李的媽媽生病了,被救護車送到醫院,經過搶救沒能救活,又被車拉到殯儀館。小李很傷心,並且分別給救護車取名“小白白”、醫院取名“奪命醬”、殯儀館車取名“小夜叉”、殯儀館取名“嗚嗚醬”。”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或許有人會說,網友的比喻太過刻薄,畢竟,不管是雲監工、還是組織叉醬粉絲團,起碼吸引了年輕人對疫情進行公眾參與。不過,我想指出的第一點是,它帶來的,並不是參與,頂多是參與的幻覺。

這樣說來或許有些殘忍,但事實的確如此:不管是雲監工、為叉醬打call、組織嘔泥醬粉絲團、為三顆桂樹起名字……實際上,都不會對疫情防治有任何幫助,它能帶來的,不過是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式的自我感動,以及災難的“去痛苦化”。

在《關於他人的痛苦》這本書中,蘇珊·桑塔格對我們講到:在媒體的“奇觀”之下,我們一邊不忘表達自己的正義,一邊卻又在變得越發麻木。這種正義的表達,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做了點什麼。不過,事實上,我們什麼也沒有做。

請原諒我略微修改蘇珊·桑塔格在書中的原話,來描述這種兒童化的敘事:我們的“打call”宣佈我們的清白,同時也宣佈我們的無能。它不是參與,頂多是一種參與的致幻。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種“成年的消逝”,以及相伴的兒童化敘事,不僅造就了虛幻的參與感,更加可怕的是,它可能會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親暱與崇拜,讓公眾忘記自己在公眾事件中的“站位”。

本質上,公共事件中的兒童化敘事,本質是反理性的,甚至是

反智的。

真正的公共參與是什麼樣呢?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的確看到了兩種至關重要的模板。其一是民間組織的線下行動:其中既包括志願者們的自發行動(例如接送醫生上下班),也包括網友自發進行的物資捐助。其二是基於事實的線上問責。在問責的壓力之下,湖北紅十字會多名領導受到處罰。

線下行動讓人們感動,線上問責讓人們憤怒,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多少人都是在波峰與波谷之間經歷著情緒的動盪。與兒童化的公共參與不同,它們的重要之處在於:以公民為身份,以理性為基礎,以影響現實為目標。

在這次疫情之下,希望更多人能夠明白兩個簡單的常識:

(1)不論是宏大的政治,還是微觀的政治,都是我們每個人的政治。

(2)公共參與是一種學習過程。兒童化的反智敘事,並不能成為參與公共事件的有效方式,反而,可能成為一種剝奪危機感的精神麻藥。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我們應該以成年人的姿態去面對這個社會。畢竟,我們不敢想象這樣一個世界——當紅十字會一再挑戰公眾的底線時,人們只是在網上說:

A: 阿紅,你是不是又騙人家了?你這個小壞蛋,這可怎麼辦呢?

B: 是啊,好煩惱,怎麼辦呢……阿中哥不來管管嗎?

我們想要看到的世界,或許應該是這樣的。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這屆成年人的抗疫方式:假裝自己是個孩子


· 來源:新傳研讀社,用有趣推倒學術的強,讓傳播學得以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