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視劇每集劇長大多在41-45分鐘之內?

憂鬱之後精神好多了


在上個世紀,數字化還沒有普及,電影 電視劇都是卷盤,膠片攝影、沖印後底片播放。這種膠片成本比較高,卷盤最多能做15分鐘內容,所以影視作品都會做成15分鐘的倍數。電視劇45分鐘,電影90分鐘或者120分鐘,短片會在15或30分鐘。廣電總局也有限制電視劇不得超過45分鐘。還有一方面也是不讓觀眾疲勞,45分鐘可以適當放鬆休息一下。





小香果影視


我從小學到中學,我印象中的上課時間都是45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方便學生大小便,活動筋骨身體,休息眼睛,放鬆精神,辦點私事。

而後來各種講課,會議培訓,演出集會也都安

排的45分鐘左右間隔,留出人們方便自由辦私事的時間。

可能後來的電視劇集時間,也延習了人們的自然生理習慣,大多在45分鐘的空間裡切換,以保障人身健康,生理需求。


徐臣廣


應該是和一節課的時間差不多;

有規定:

電視劇每集的時長為45分鐘,其一是有主管部門的硬性規定,比如廣電總局於2011年11月審議通過的《〈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中,就有明確要求,“播出電視劇時,不得在每集(以四十五分鐘計)中間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播出電影時,插播廣告參照前款規定執行。”另外,一集電視劇45分鐘,也是業內延用了許多年的一種習慣。

科學研究顯示,

根據人的注意力而設定的,因為人的注意力大概只能集中這麼長的時間;

頸部疲勞極限為45分鐘,也就是說,從小到大的45分鐘一節課是經過科學家驗證的。全神貫注做任何一件事,45分鐘後都應該站起身活動一下;

45分鐘可以保持我們的大腦皮層活躍,45分鐘基本就會使我們的大腦進入疲勞狀態,這時候就需要休息時間來放鬆我們的大腦皮層。


醉美東北


為什麼是45分鐘呢?這要從20世紀說起。在數字化還沒有普及之前,播放電影、電視劇的設備,都是電影膠片卷盤。那時代沒有數碼攝像機,所以都用膠片拍攝,沖印後再用底片播放。如果是電視劇的話,還需要電視臺將之轉成廣播信號。這種膠片成本很高,卷盤一盤最多能容納15分鐘內容,所以所有的影視作品的時長都是15的倍數:短片15或30分鐘,電視劇45分鐘,電影則是90或120分鐘。一般來說是放映需要,避免觀眾疲勞,因為四十分鐘時候要休息一下的!比如學校的學生上課考慮的,一節課四十五分鐘,前後五分鐘收拾東西中間四十分鐘看電視劇一集一節課,所以廣電總侷限制不得超過 45分鐘就這樣!

這電視劇有兩個版本,一種一個多小時,另一種四十分鐘,不同的時段播出就需要不同的長度,內容都是完全一樣的,不過有些40分鐘的沒有下集預告和回顧之類的。比如韓劇和臺灣都是一小時,美國英國是四十分鐘。

換之角度理解:在家看電視,注意力自然難以集中,而花了錢去電影院看,則可以多堅持一會。但再久就不行了,因為要上廁所,會影響觀影體驗。所以電視劇每集設定都是四十五分鐘,電影也是一小時半或者二小時,如果導演堅持要拍攝46分鐘或者121分鐘的話,肯定非常麻煩的事情。你想一想膠片卷盤又大又貴,搬來搬去還是很累的,做這樣,電影院的工作人員深有體會。電影拍好製成拷貝發過去到全國電影院,要保證同時上映,則需要很多拷貝,成本就上高了。所以,121分鐘的電影非讓導演剪掉1分鐘不可,這樣就可以節約成本多。比如距離近的電影院還可以共用一個拷貝,你家12點開場,我家是12點半——你先放兩張盤,然後送到我家放,就這麼接力下去,又能省錢了也省時間。


鋒叔說書


在很久以前(最早的電視劇出現在80年前,而最早的電影出現在100多年前),膠片卷盤的片盤,一般可以容納15分鐘的容量。技術制約形成習慣,因此電影或電視劇的長度一般都是15的倍數。短片一般為15或30分鐘,故事片一般是90分鐘或105分鐘,電視劇一般為45分鐘。

但真正的問題來了:15分鐘的片盤是很早的事情了,拍攝電視劇後來使用的是磁帶,而如今電影電視劇使用的則是數字技術,根本不會受到這15分鐘的制約,為什麼電視劇仍然大多是45分鐘左右一集呢?

現在,說書先生退場,經濟學家上場。這裡面的原因,就是經濟學上的“路徑依賴”原理。它的含義是:有些事情當你做出了第一個選擇,那麼未來的道路就被不可逆轉地決定了。影視業已經從敘事、製作、發行、終端等各個環節都適應了這個時間長度,因此改變意味著巨大的成本。

最能說明“路徑依賴”原理的例子就是鐵軌軌距。美國使用的鐵軌軌距是4.85英尺,這是從何而來的呢?原來這是英國鐵路的標準,因為美國早期的鐵路都是英國人設計建造的。那麼英國的標準又從何而來呢?答案是最初的英國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而4.85英尺,就是電車軌道的標準。

我們繼續溯源,電車軌道的標準從何而來?原來最早是以馬車的輪寬做標準。那麼馬車的輪寬——這個該死的4.85英尺究竟從何而來?答案在古羅馬人手裡。4.85英尺正是古羅馬戰車的寬度。那麼古羅馬人為何使用4.85英尺作為戰車的輪距呢?謎底就是4.85英尺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寬度。

這個說法你也許覺得過於故事性,但這大半是有史可查的事實:1937年鐵路軌距的國際標準就是143.5釐米(4.85英尺),而這就是沿襲了美國1835年的規格,而美國最早的鐵軌就是承襲了英國的規格。而據英國第一條蒸汽機推動的鐵路設計師George Stephenson的兒子Robert後來在國會上回憶說:143.5釐米軌寬也不是他父親定的,而是從家鄉地區承襲來的。他說143.5釐米的軌寬,“沒有任何科學理論上的依據,純粹是因為已經有人在用了”。

今天你坐在寬敞的日本新幹線或者中國高鐵中,你腳下的鐵軌軌距,正是兩個馬屁股的寬度——143.5釐米。歷史就是這樣不可思議,45分鐘的電視劇也是由工業時代的一卷膠片決定的,就像一英尺的長度是由一位國王的鼻尖到手指的長度決定的。


港劇研究所


這個一方面是歷史的沿用,在工業時代的時候一卷膠捲就只能存放45分鐘的影片,另一方面就是廣電總局現在也規定每集電視劇的播出時間為45分鐘,還有就是45分鐘也是一個人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限,過短興致未盡,過長則容易疲勞,45分鐘符合人們的觀看體驗,久而久之也就形成業界的習慣了,一直沿用至今!


機靈的登山者


這個問題以前和朋友談論過,為什麼電視劇一般都是45分鐘一集,包括一些節目也是45分鐘一期,其實這並不是隨便定的,他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也是廣電總局明確規定的所播出的電視劇,不可以在每一集中間,以任何形式插播任何廣告,而且每一集45分鐘,這也是在業內沿用了很多年的一種習慣。

其實最開始的電視劇還是用膠片來拍攝的,在拍攝之後要衝印成底片才可以播放,纏膠片的卷盤一盤可以播放十五分鐘,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是電影還是後來所播放的電視劇,一般一集時長都是十五分鐘。

再到後來就成了短片是十五分鐘或者半個小時,電視劇是45分鐘,電影的話,稍微長一些,要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



妮可看劇情


這個很簡單,之前的電視劇播10多分鐘就會插播一條廣告,這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公憤,所以國家廣電總局就規定每集電視劇播出時長45分鐘左右,一是為了不給電視臺在電視劇中間插播廣告的機會,二是避免更多廣告的插播影響觀眾觀感!



大頭電影日記


個人見解:為什麼電視劇每集劇長大多在41-45分鐘之內?答:就像我們在學校裡上學一樣,每節課一般45分鐘左右(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時間都不太一樣),然後是十分鐘的休息時間。緩解下身體、眼睛和大腦。記得有位中醫說過“一般的青少年集中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大概十幾分鍾到半個小時,而成人的集中注意力持續時間大概在半小時到五十分鐘左右。”還有就是頸椎的疲勞極限大概也是四十五分鐘左右。這也就表明了電視劇每集的時間在四十多分鐘左右是科學的。[比心]


隨心聽音樂館


而一卷膠片的播放的時間都是15分鐘,所以後來的電視劇都是15的倍數,15分鐘,30分鐘,45分鐘,電影要長一點,90-120分鐘。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膠捲,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默認,並且廣電總局也有這個規定。

45分鐘符合人們的正常觀看體驗,可以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太長會感覺疲憊,太短則意猶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