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在唐僧的三個徒弟中,為什麼數他費力不討好?

高山大哥


趁著這個題,咱們聊聊《西遊記》中唐僧對幾位徒弟的看法。


首先說一句:從管理學角度來說,唐僧是一個非常合格的領導,手下有三個性格迥異卻能力非凡的徒弟,而且各有優缺點,按理來說,是領導最為頭疼的組合了,可是唐僧卻能很輕鬆的駕馭;而且唐僧的目標極為明確,意志堅定,自律能力極強。

在這個小團隊中,最讓唐僧頭疼的就是孫悟空了,為啥?孫悟空個性桀驁不馴,但又神通廣大,個人英雄主義極強,這樣的人是非常不利於團隊合作的,其實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唐僧就已經實在受不了孫悟空的臭脾氣了。

當時,唐僧真的想將孫悟空踢出團隊,但是後來無奈發現還是不能少了孫悟空。怎麼辦呢?到了“真假美猴王”這一回中,唐僧實在忍受不住了,於是和如來佛祖合演了一場戲:打死了真正的孫悟空,留下了假的孫悟空繼續陪伴唐僧取經上路。

再來看看豬八戒,雖然很多人看不起豬八戒的,覺得他懶惰、貪吃和好色,常常說孫悟空的壞,使唐僧師徒陷於困境當中;但是豬八戒卻是領導喜歡的那一類員工了,雖然能力不是最拔尖的,但卻是表面對自己最忠心的。

不過唐僧卻對豬八戒的信任不足,在關鍵任務點上,不會去叫豬八戒,這是因為豬八戒給唐僧的感覺是不踏實、不穩重,可以當做生活的調劑品,卻不能當做核心。在整個團隊中,真正能讓唐僧安心踏實的,唯有沙僧了。

雖然沙僧表面看起來什麼都不會,也沒有功勞,但是沙僧勝在個性憨厚,忠心耿耿上;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

而且,沙僧真的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無能嗎?顯然不是,在書中有很多情節都隱晦的提到了沙僧的不凡,不論是智慧還是實力,但是為了隊伍的團結,沙僧寧可做那塊基石,這是難能可貴的。

所以要說三個徒弟,沙僧最會做人,最能討得領導的喜歡!


遇見小mi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講述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唐僧師徒四人路經一座高山,山上的白骨精為了吃到唐僧肉就分別變化成少婦、老嫗和老叟以加害唐僧;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識破機關,用如意金箍棒將白骨精幻化成的少婦、老嫗和老叟打死;肉眼凡胎的唐僧在豬八戒的攛掇下,嗔怪孫悟空無故傷人性命,每次孫悟空打了變化成人的白骨精後,都對他念緊箍咒予以懲戒,並最終將孫悟空開除出西天取經隊伍。

  但是,有個問題困擾好幾百年,為什麼孫悟空總是出力不討好?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孫悟空的行事風格說起。在降妖除魔方面,孫悟空是專家級人物,既有火眼金睛又有七十二般變化、如意金箍棒等。藉助這些特異功能和器具,孫悟空上天入地、降妖除魔,無所不能,在抓差辦案方面可謂是首屈一指的頭號人物。

  在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白骨精先後幻化出少婦、老嫗和老叟三個假身並欲加害唐僧。面對幻化後的白骨精,金蟬子出身的唐僧、天蓬元帥出身的豬八戒和捲簾大將出身的沙僧均不能識別它的真面目,而孫悟空卻能輕而易舉地識破白骨精的伎倆,並冒著被唐僧念緊箍咒的風險強行將白骨精打死。孫悟空可謂是勇敢的警察、明察秋毫的檢察官和正義的法官,既能發現犯罪嫌疑人也能將被告人訴至法庭,更能在面臨被上級錯誤追責的情況下將被告人判處死刑。從正義的角度講,孫悟空的行為值得褒獎。(也許,這也是自西遊記問世以來,讀者的共同心聲。)

  但從理性的角度講,孫悟空在執法辦案中缺乏證據意識,法治觀念淡薄,應當受到批評。這也是孫悟空在事後被唐僧錯誤追責的根源所在。孫悟空雖然身兼警察、檢察官和法官數重身份,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查明瞭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和犯罪事實,但卻未將有關證據依據法定程序和方法固定下來並展示給作為領導者的唐僧和作為公眾代表的豬八戒、沙僧,讓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相反,由於孫悟空沒有將有關證據固定下來並展示給唐僧、豬八戒和沙僧,反而促使唐僧做出了錯誤決定,從而使孫悟空自身合法權益遭受戕害,並被唐僧開除公職;也使掌握輿論主導權的豬八戒在孫悟空被唐僧誤解時不但不為孫悟空求情,反而落井下石;更使作為旁觀者的沙僧因為無法判斷真偽,只能效仿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從孫悟空懲辦白骨精案件可見,無論是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還是審判機關,執法辦案都要樹立強烈的證據意識,注重蒐集證據、注重固定證據、注重運用證據,用證據說話、讓證據說話,用證據證明事實、用證據打擊犯罪,切莫一味地空有一腔熱情,盲目追求打擊犯罪,抱著寧可自身受罰或者寧可錯殺一千好人不可放過一個壞人的錯誤理念,重打擊犯罪、輕證據運用,其結果終將導致既不能有效打擊犯罪又無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可悲局面。

  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擁有高貴的身份,但在降妖除魔、西天取經這個偉大的事業上卻不專業,以致鬧出許多笑話。故事開頭就交代師徒四人進到一個“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的大山裡,當行到嵯峨之處時,唐僧卻說肚子餓,要求孫悟空為他化齋。在西遊記的語境中,如此險惡環境往往隱藏著妖魔鬼怪。孫悟空回覆唐僧道,此地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無處化齋。但唐僧卻不聽孫悟空的勸阻,執意要求孫悟空化齋。孫悟空也只好秉承唐僧的旨意遠離唐僧去化齋。如此,唐僧就失去了孫悟空的保護,極易成為妖魔鬼怪的盤中餐。孫悟空將變化成少婦的白骨精打跑後,在孫悟空的引導下,唐僧發現所謂的飯菜其實是長蛆、青蛙和癩蛤蟆時,唐僧仍然不能憑藉專業知識識別妖魔鬼怪,也不能肯定孫悟空的正義行為,而只會一味地強調“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並用念緊箍咒的方式懲戒孫悟空。孫悟空最終將白骨精打死後,唐僧仍然不能分辨忠奸聰愚,又愚昧地念起緊箍咒懲罰孫悟空,並不顧孫悟空的哀求而將孫悟空開除出取經隊伍。

  為什麼唐僧會如此對待正義化身的孫悟空,難道是唐僧愚昧無知、昏庸無能、無惡不作?

  非也,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有高深的佛學修養,又受了佛的點化,一心救民於水火,是嫉惡揚善的正義力量的化身。既然如此,唐僧為什麼還要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呢?其根本原因是唐僧在降妖除魔方面是門外漢,專業知識匱乏。假如唐僧具有識別白骨精本來面目的專業水平,唐僧對孫悟空執法行為的監督和評價就會專業起來,而不會簡單地僅憑自己的感覺監督、問責。執法行為是專業行為,沒有專業知識難以有效完成任務;同理,執法監督也是專業行為,不僅要具備執法監督常識,還要具備執法專業知識和能力。如果執法監督者缺乏執法專業能力,對執法行為的監督難免就會出現唐僧式的亂監督,其結果只能百害而無一益。

  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中,唐僧之所以念緊箍咒懲戒孫悟空並開除孫悟空,豬八戒這個輿論代表“功不可沒”。孫悟空將變化成少婦的白骨精打跑後,為了證明打死的少婦是魔鬼,就引領唐僧看了少婦所帶的飯菜。見到了飯菜本來面目後,唐僧已經心動,在內心已經初步肯定了孫悟空的行為。但豬八戒卻發起了負面的輿論戰,宣稱這些長蛆、青蛙和癩蛤蟆是孫悟空為了掩蓋其罪行而幻化出來矇騙唐僧的,其目的是防止唐僧追責——念緊箍咒。如此輿論下,唐僧無法把握方向,錯誤地念起了緊箍咒。白骨精變化成老叟朝唐僧師徒走來時,豬八戒又展開了輿論戰。豬八戒道:“行者打殺了他的女兒,又打殺了他的婆子,這個正是他的老兒尋將來了。我們若撞在他懷裡呵,師父,你便償命,該個死罪;把老豬為從,問個充軍;沙僧喝令,問個擺站;那行者使個遁法走了,卻不苦了我們三個頂缸?”就在豬八戒胡言亂語時,孫悟空用金箍棒將變化成老叟的白骨精徹底打死了。豬八戒又不失時機地發起了輿論戰,嘟囔道:“好行者!風發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為了證明自己行為的正當性,孫悟空讓唐僧見識了白骨精的本來面目。當看到地上躺著的是一堆脊樑上刻著“白骨夫人”的骷髏時,唐僧倒也相信了孫悟空所說的是實情。但此時豬八戒又點燃了輿論戰火,說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兇,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成這個模樣,掩你的耳目哩!”在如此三番的輿論戰攻擊下,唐僧徹底失去了把握全局的能力,喪失了對孫悟空的信任,念起了緊箍咒,並把孫悟空開除出取經隊伍。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過程中,作為執法監督者的唐僧之所以不斷地懲戒孫悟空,既有孫悟空辦案不重證據之故,也有唐僧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難以識別真相之故,但豬八戒展開的輿論戰在其中的作用卻著實不可小覷。假如豬八戒的輿論戰能夠秉持中立立場,以事實為根據,那麼,也許唐僧就不會對孫悟空的行為做出誤判,也不會錯誤地懲戒孫悟空。

  假如唐僧能夠理性對待豬八戒的輿論攻勢,唐僧就會因勢利導,撥雲見日,成為英明的領導人,從而推動取經事業飛速發展。假如孫悟空能夠重視豬八戒展開的輿論戰,審慎對待工作,就不會被別人抓住小辮子,也不會自取其辱。由此可見,無論是執法執、執法監督者還是公眾,都應慎重對待輿論,讓輿論客觀公正地影響執法與執法監督,推動法治事業前進。






全能小瑞


就好像一個家庭裡的角色,孩子是唐僧一路受者保護,有時還不分好壞。媽媽是孫悟空,一路艱險不怕吃苦,費力不討好吃喝拉撒全負責。爺爺奶奶是沙僧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爸爸是豬八戒就知道吃,沒什麼用一不小心可能被妖精勾引了去


桃樹08


1過於爭強好勝

2不會搞人際關係


芒鞋竹杖穿林過


因為孫悟空本領大,又我行我素,唐僧有時是非不分,孫悟空就不聽從唐僧的。豬八戒就是個馬屁精,唐僧說啥就是啥,沙僧是個老實本分的人,當領導的肯定不喜歡頂嘴的刺頭


勇敢者


因為他能力太強,別人眼紅。


熟悉的陌生人1459428


我覺得吧,正是現如今的社會風氣一樣,本事越大能力越強,責任感就越大,屬於出力不討好的角色



爆笑哈喇子


其實唐僧4人也就是反應了現在的關係,唐僧是領導,孫悟空是幹勁強、有能力、急性子,豬八戒是那種會拍馬屁的和事佬,沙僧是那種吃苦的不愛說話的(可以用牛來形容)。唐僧之所以不喜歡孫悟空,最重要的是,孫悟空經常不給唐僧面子,不順著他的意思走,他說一句,孫悟空能頂九十九句。換做是你,你能喜歡孫悟空麼?


墨辰夜歌


沙僧原是領導身邊的人,八戒一路晉升到體制高層,兩人早就是老油條了!得罪人的事不幹,搶功的事,搶不到,也要爭著露露臉,實在不行,吵、鬧也得爭點!和現實體制一樣、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