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提示:本文供已看完《利刃出鞘》這部電影的朋友參考;內容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私盜必究。

開門見山——

哈蘭·斯倫比策劃了自己的死亡,馬塔、蘭森只是棋子。

為什麼?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哈蘭·倫斯比

一、人物關係

電影《利刃出鞘》中,人物分為六組:

【1】大家長:哈蘭

【2】第一組家庭:大女兒琳達、大女婿理查德,他們的兒子蘭森

【3】第二組家庭:二媳婦瓊妮,她的女兒梅格(二兒子尼爾早逝)

【4】第三組家庭:小兒子沃爾特、三媳婦唐娜,他們的兒子雅各布

【5】家族中邊緣人物:老太君、護工馬塔、僕人弗蘭、律師

【6】探案三人組:名偵探布蘭克、兩名警官

附圖一張,供認臉: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斯倫比家族合影

二、哈蘭·斯倫比

哈蘭的社會身份是著名犯罪推理小說家、大富豪;在家族中,他是絕對的權威大家長。哈蘭的主要特點如下:

【1】聰明、想象力MAX、邏輯縝密

首先,作為著名的犯罪推理小說家,他必須擁有高超的智商、想象力和邏輯思維,電影中警官盤問家屬時偶爾提及其小說內容都表現出驚為天人的樣子,側面映證了哈蘭的大腦非常“有料”;其次,哈蘭在死前幾分鐘臨時為馬塔設計了“保命套餐”,可見他大腦轉得又快又穩。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哈蘭在思考

【2】強勢、果斷、原則性強、目的性強

哈蘭與大女婿理查德、二媳婦瓊妮、小兒子沃特森、大外孫蘭森的幾次“談判”,態度都是非常強勢、果斷、沒得商量的,尤其理查德出軌、沃特森想賣電子版權這兩件觸犯原則的事,他更是一步不讓;即便是想要跟護工馬塔下棋這種小事,他都不會乖乖聽話去睡覺,而是一定要馬塔答應下棋。

【3】善於謀篇佈局、精於策劃

作為如此出名的犯罪推理小說家,不善於謀篇佈局、不精於策劃是不可能的。電影中,他85歲生日前一週更改遺囑、算到理查德會看信件內容、給馬塔設計脫身方案等,都足見其謀事之水平。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哈蘭的腦袋飛速運轉著

三、動機和計劃

哈蘭是成功的作家,但不是成功的家長。

大女兒強勢霸道、大女婿另尋溫柔鄉,大外孫好吃懶做、養尊處優;二兒子英年早逝,二媳婦開著皮包公司總想從老頭這騙錢,孫女讀著昂貴的、沒啥卵用的學業;小兒子本事小野心大,正事沒幹多好,還愛聽外面人攛掇想賣電子版權掙大錢,教育的小外孫居然反社會。

他靠寫作獲得聲望和財富,得到社會的尊重和家族的敬仰,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孤家寡人,孤獨到只能從護工馬塔那裡尋求慰藉。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哈蘭與馬塔

【1】動機

隨著年紀的增長,哈蘭愈發深刻認識到自己家庭教育的缺失,這在電影中哈蘭與子女的對話中是可見的,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們真正地獨立,也對自己多年的失責感到愧疚。

但是,對成年人來說,說教是沒有意義的——道理誰都懂,他的子女、晚輩們個個能說會道,靠言語改變他們是不現實的。哈蘭下定決心,給他們一場“地震”,唯有毀滅,能帶來涅槃。

【2】計劃

第一點:一分錢遺產都不留給兒孫,逼他們自立;

第二點:遺產全部贈予馬塔,讓兒孫們疑惑、懊悔及深刻反思;

第三點:自殺,讓一切成為定局,以自己的終點,標刻子女新生的起點。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暴風雨前夜

四、線索

【1】哈蘭早就在策劃這場“暴風雨”,事情主線盡在掌握。

①決定:一週前更改遺囑;

②契機:邀請所有人前來參加生日聚會,實為製造所有人在場機會;

③執行:集中處理矛盾,逼大女婿“認罪”、警告二媳婦、“開除”小兒子,是訣別,也是提點各自為什麼;

④完成:自殺,遺囑公開,不可逆。

【2】蘭森、馬塔都是哈蘭計劃中的棋子,雖有意外,但哈蘭用得靈活。

①哈蘭沒有必要提前告知蘭森他的遺囑內容,唯一的理由是,哈蘭非常瞭解蘭森,故意激怒他、利用他自私、剛愎自用、衝動的性格(尤其是講毫無必要的蘭森下棋都比不過馬塔,激怒他的意圖非常明顯),讓他搞事情。哈蘭對蘭森是針對性方案,因為他深知他這個外孫比其他人更需要猛藥,只有“毀滅”他,才有那麼一點拯救他的可能。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蘭森

②哈蘭對自己家的一切都極其瞭解,甚至將暗窗寫在了自己小說裡(警官提過),因此蘭森來過房間換藥的事,他應該已經察覺並確認過。他得知蘭森被激怒後的反應是這個之後,決定將計就計,利用馬塔“毀滅”蘭森。

③哈蘭利用了馬塔的專業性。他“強迫”馬塔和他下棋,作為訣別;又裝作很興奮,打掉棋盤,攛掇馬塔快打藥,就是要讓馬塔分心,靠專業積累的直覺為他打正確的藥(而正確的藥在錯誤的瓶子裡)。

他要讓馬塔打正確的藥,因為不能讓馬塔喪失接受贈予的資格;他還要馬塔認為用了錯誤的藥,這樣她才會讓蘭森上鉤。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馬塔

④哈蘭還利用了馬塔的良心和說謊就嘔吐的特點,引蘭森上鉤。以哈蘭對蘭森的瞭解,蘭森必然會想辦法捅出“馬塔誤殺哈蘭”這件事,但驗血報告會最終澄清馬塔的無辜,偷換藥劑的蘭森將面對千夫所指的“毀滅”局面

。哈蘭非常清楚自己被注射的不是嗎啡,但是他“戲精附體”,一面裝模作樣記著過量嗎啡的危害讓馬塔認為他不懂,一面說了一大通教馬塔脫身的辦法——這個辦法也是他依照蘭森的路徑想出來的——目的就是讓馬塔相信自己打錯藥了。哈蘭急不可耐地“趕”馬塔走,不給她半點思考、緩衝的時間,意圖非常明顯。

⑤馬塔在身邊時,哈蘭“秀”了他手邊的刀,不是彈簧刀,說明他早計劃好用這把刀割喉自殺。對應後面蘭森在客廳抽到的是彈簧刀,很可能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哈蘭在拿一把刀上來的時候,也考慮到了蘭森偏激的性格有可能會做出出格的事——哈蘭不難確定,客廳將是最終大家矛盾集中爆發的地方。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利刃

⑥哈蘭的策劃幾乎一切順利。三組家庭的事已成定局,留給大女兒的信,大女兒也get到了謎底;蘭森這邊,果不其然請了名偵探,而哈蘭要的就是一個厲害角色,最終保全馬塔、揭發蘭森

⑦哈蘭的策劃唯一有瑕疵的地方,是他一直忽略掉的僕人弗蘭。弗蘭是真正的邊緣人物,哈蘭壓根沒考慮到她,甚至整個家族都沒有人關注她。弗蘭有世俗的一面,以驗血報告來敲詐蘭森,這也給她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弗蘭也有善良的一面,將另一份驗血報告藏到馬塔知道的地方,她明白這東西會帶給馬塔清白。哈蘭的這個策劃瑕疵造成兩個後果:其一,給他外孫的“暴風雨”超出了預想,雖然蘭森的結局是其性格根本決定的,但老爺子策劃的時候怕是沒那麼狠心;其二,造成了弗蘭的死亡,如果哈蘭活著的時候考慮到弗蘭,或許他會想出更完美的策劃。

知乎高贊!電影《利刃出鞘》沒那麼簡單,真相另有玄機

*有排面!007給你破的案!

五、點評

哈蘭·斯倫比這場以死為諫的“行為藝術”,既表現出令人驚歎的犯罪推理“職業技能”,又呈現出為父者深刻的責任心和厚重的情感。或許,我們應該把這個故事看成哈蘭的“最後一本書”,名字叫《死亡與拯救》。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點贊、收藏、評論!關注“大片會議室”,快來和我們一起看院線新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