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本要走進院線的春節檔電影《囧媽》,在疫情突發大的情況下,在大年三十過後,在頭條進行了免費的播放。在不能出門不能聚會的春節,對我們大多數人講,無疑是一個很棒的選擇。看完了春晚看電影,不亦樂乎。

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這不算一部溫情片,看完了讓我陷入思考,為什麼我們本以為的最親密的關係,卻是對我們最深的枷鎖。我以為我是世界上最瞭解你最愛你的人,卻忘了你本來的樣子。

影片的開始,只不過是一盞檯燈,就暴露了曾經的我們是多麼的自以為是。感情裡,我們以為別人的愛好,而那個他卻從未喜歡過。

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媽媽最愛吃魚頭,將這種自以為是講到了極致,卻從沒有人發現媽媽只是為了給孩子最好的,選擇了自己不愛吃的魚頭。

那個被伊萬修好的檯燈,張璐說從它進家門的第一天就覺得它很做作。然後卻在兩個人生活的很多年裡,固執的認為她喜歡。

張愛玲曾經說過: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我們曾經都以為擁有了彼此,就擁有了整個世界,卻發現你我不是彼此的半圓,在生活的年輪裡,變化成一層層眩暈的圈,切割者彼此,痛卻還假裝笑著。

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伊萬的母親和父親的愛情源於一場電影的播放。因為盧小花愛看電影,卻因為她文藝範的清高受到排擠,錯過了半場電影《伊萬的童年》。伊萬的父親那時是電影的放映員,從未有男生走進盧小花的心,卻因為這一場電影而愛上那個小夥子。

兩個人以為愛情結婚了,為了紀念那場電影,還特意給兒子取了名字---伊萬,來紀念最初的愛情。

只是很可惜,婚姻遠比愛情要複雜,生活中的磨難讓那個曾經愛著盧小花的男人變了樣子,家暴酗酒。那個想要逃離的母親,因為孩子的一句“我來保護你”,決定放下自己,只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母親。

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有多少母親為了孩子放棄自己,忍受著家庭帶來的苦難,或者放棄自己的夢想,去成就自己孩子。

記得詹青雲在“媽媽是超人”那一期辯論裡講道:“我來到這個年紀,社會也會要求我犧牲掉我人生更好的可能去成就我的孩子。我們家一代一代成就著,到底成就過誰呢?”

影片裡,伊萬終究還是因為種種不得已,陪母親去圓了那個夢。當盧小花站在臺上,唱著那首《紅莓花兒開》,誰能想象年輕的時候,那個女人曾經有過怎樣的魅力。

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那些啼笑皆非的鏡頭,伊萬將小西紅柿一顆一顆從車窗飛出,當母親收起最後一塊紅燒肉,當每一次聲嘶力竭的爭吵,是我們生活的日常縮影。

沒有人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兩端,我們不過是這中間的大多數,愛恨交織著我們的生活,愛情也好,親情也罷,一邊想放棄著,一邊又維持著。

從《囧媽》看情感輸出,為什麼我給的不是你想要的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我們都曾自以為是的去指點那個最親最愛的人的生活甚至點點滴滴,也不顧一切的去付出甚至犧牲掉自己的一切。給予的,我們總以為別人應該全盤接下,並且感激,卻從未想過,ta需要嗎,ta喜歡嗎,是ta的枷鎖嗎?

影片結束後,或許我們還會如此,不曾改變。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你曾經以為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你會不會停下腳步,看一看自己。

你有一個心臟兩個心房,一半放愛你的,一半放你愛的,人會被愛的人愛得感動,也會被愛得深的人付出太多心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