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孩子的,如果再讓你選擇一次,你還會要孩子嗎?為什麼?

不同往時


這個話題很多人問過我,我家一個小朋友是弟弟,都在追問著再生一個吧!再生一個吧…內心來說,出門看到人家帶著妹妹!很想有一個妹妹!但理智讓我明白,養一個孩子的時間、精力、教育以及花費等等不是說想想就好的,更何況我現在的心裡只有兒子,所以就只想想吧[呲牙]


鹽都芳姐


我想說,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可能不會再要孩子,雖然我現在有兩個孩子,也不後悔,但是真的很累。

先說一說為什麼再有機會,我可能不會要孩子吧,首先我之所以敢要孩子,是因為家族給予了我很多承諾,說我和我老婆只需要生下孩子,其它一切有家裡人負責,也就是各種費用他們包了,他們還希望我生三個,結果兩個孩子了,所有承諾過的一切,拖著拖著就沒了。撫養孩子所有的一切負擔,還是由我和我老婆獨立承擔,孩子帶來的歡笑?有!但是更多的是如山般的經濟重擔,和精神壓力,尤其是兩個孩子交替生病住院的時候,那叫一個酸爽......

現在我國教育制度並不完善,中國的孩子讀書壓力之大在世界上也是能排進前三的,由於教育系統的問題,大部分課堂無法消化的知識,都留給了父母和各種補習班,中國的父母單從操心孩子學習這一塊,我感覺可以排到世界第一。

加上未來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趨勢,社會的就業崗位會越來越少,創意產業的概念本身虛無縹緲,誰知道你的孩子以後有沒有飯吃,生存壓力如何?

至於我們這代人是吃什麼食物長大的,各種報道已經在清楚不過了,環境汙染,全球變暖,雖然國家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修復溼地之類的,但是變暖只是減緩,不是逆轉。

在未來無法確定,本身生存都存在壓力的情況下,我生了兩個孩子,我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既然生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要盡心盡責的把孩子養大,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傾盡我的全部了,所以如果能夠再選一次,我可能不會再聽從家人的意見,從新慎重考慮。


學海壹葉帆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一個快四歲孩子的媽媽,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一定會要孩子,或許所以做過父母都有這種感情。

孩子小的時候每天真的是很辛苦,尤其是爸爸平時工作忙,即使是孩子或者自己生病都是我和孩子兩個人在醫院,自己生病了扎著針也要哄著孩子,給孩子提前準備好吃的、奶粉、水、玩具、書,做檢查都是帶著孩子一起進去,有時候會遇到好心的護士幫忙看一下,在醫院來回排隊,跑上跑下的有時候真的感覺好無助,但是我家孩子算比較乖,不會胡鬧,不過一天下來的身心疲憊只有自己知道。

也許這也是給孩子和我成長的機會,孩子兩歲左右第一次見我抽血,他就要給我揉揉吹吹當時我特別感動,感覺再累都值了,我也感覺到了被關心,而且他會特的乖。

孩子小的時候打預防針次數比較多,我們這邊每天打預防針是限號的,我們冬天也是六點從家走去排隊,八點左右開始抽號,我用嬰兒車推車蓋著被子唔得嚴嚴實實的的孩子,當時自己不覺得辛苦,只覺得孩子太受罪了。

現在孩子上了幼兒園,真的感覺輕鬆多了,有再多的事情我都會在他上學去了做,孩子在家就專心陪孩子,每天還有點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許最辛苦的就是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


葉子67828


聽聽我的心裡話。

如果再重來一次機會,我還是會要孩子。

雖然有了孩子。我被剝奪了睡眠、身材、美容、工作、出去逛街的時間也沒有了。甚至為了照顧孩子辭去了工作,沒有收入來源,老公一個人照顧孩子養活我們一家。經濟壓力也隨之而來。我失去了這麼多換來一個孩子是不是有些不值得呢?

可是當我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我就愛上她了,小小的身軀在嬰兒車裡蜷縮在一起的身子,我至今還記得那皺巴巴的小臉和張牙舞爪的小手是多麼的可愛。也是因為有了孩子,我每天早上醒來就有一個小寶貝在我身邊親親我,每天晚上睡覺有寶貝在我旁邊哈哈大笑。在我開心的時候寶貝跟我一起笑,在我不開心的時候她會陪著我,聽到孩子叫“媽媽”的那刻我的心都化了,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這大概就是每個願意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母親的心聲了吧。我喜歡的就是你寶貝。為了你再苦再累我也願意。

孩子是我們愛情的結晶。我不會放棄孩子。這就是我的心裡話。





大歡子


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還是會選擇要的。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有了娃之後就放棄了工作,在家專職帶娃,這期間也有過焦慮、恐慌及各種抑鬱情緒,看見同齡人在職場叱吒風雲,自己也難免心聲羨慕,但每當看見寶寶溫暖而貼心的依偎在我身邊時,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01

感謝寶寶的到來,讓我更有勇氣面對人生。

原生態家庭的教育,造成了我內向、自卑、不敢與人交流的性格,記得寶寶四個多月時我帶他出門玩耍,期間看見別人都在一起帶娃聊天,自己卻不敢上前打招呼,後來意識到自己這樣對寶寶的成長很不利,於是便學著改變,學著一點一點的與人交流,慢慢的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開朗,而且也被好多長輩認可。

這一切都要感謝我的寶寶,兩年多的全職媽媽生涯,我並不認為是犧牲自己和社會脫軌,而是自我的提升。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孩子,我不會這麼努力積極的面對生活。

02

夫妻關係更加親密,更加懂得感恩。

有了寶寶後,我跟爸爸的關係更加親密了,我們會經常探討寶寶的教育問題,也會一起努力給寶寶做個好榜樣,同時也更加懂得了父母的不易,有句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的確,有了娃之後才明白了父母的不易,這也讓我們對雙方父母更加體諒和照顧了。

03

孩子其實也是父母的老師。

有了寶寶後,我會教他看書,畫畫等,但當他漸漸跟上我的步伐時,偶爾我會覺得自己反倒跟不上他的步伐了,這也培養了我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都說父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但孩子其實也是父母的老師。

孩子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在某種意義上也拓展了我們生命的邊界,讓我們更快成長為一個大人。


豆樂寶媽育兒


當然會的!!!

我是非常喜歡小孩子的,在沒結婚以前我就想象婚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孩子就要三年抱倆。[害羞]我覺得兩個孩子很好啊,在大寶還小一點的時候要二寶,大寶不會有那麼重的獨生子女的習性,不會太排斥。兩個小孩可以一起玩耍,打架也無所謂,越打越親嘛。可以培養兩個孩子互幫互助的習慣,一起成長,一起快樂。

不過對於家庭來說就會比較辛苦,前幾年就是雞飛狗跳的狀態。主要還是看家庭情況吧,合適的話我覺得要兩個孩子是可以的。


熊貓茶茶杯


孩子是愛的結晶,生命的延續,我有了我的女兒,雖然有時候累,在她學習上有時候特別氣人,如果在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要孩子的,也打算要二胎,不管男孩女孩將來和我女兒是個伴,我和老公不在了我女兒不會那麼孤單,都說養孩子累,培養需要大量的精力和錢,但是隻要有了,你會發現累並快樂著,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有的一個孩子沒有選擇丁克,有的就想要兩個孩子,都是對的!




寶寶儒媽吖


作為一個已經有了孩子的父親,如果再選一次,我一定還會要孩子,主要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沒有養過孩子的人是完全不能理解孩子帶來的歡樂,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各種幸福的快樂著,好在我跟夫人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孩子從呱呱墜地一直到今天,沒有出什麼大的問題,一直健康快樂的成長著,到現在,我覺得孩子帶來的幸福感遠遠超過辛苦,比如,昨天晚上,兒子半夜迷迷糊糊的睡夢中,感覺到我在他身邊,他眼睛都沒睜開,直接就給了我一個抱抱,各種幸福的滿足感;

二、我一直覺得,育兒就是育己,要把一個孩子帶好,養育成人,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除了要不斷的學習,因為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你會有無盡的責任,通常帶給父母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原來懶散的父母會變得勤快起來,沒有責任心的孩子一樣的父母也會很快變得成熟,原來不愛學習的父母為了教導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好學,總之,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會各種成長;

三、作為父母來講,隨著養孩子的過程,過去,年輕父母在經歷過的人生中很多已經經過的事情,過去的不求甚解甚至是糊弄過去的事情,因為孩子又要從頭開始經歷一遍,很多父母就不得不重新把這些東西搞懂,好教育孩子,無論是養育的知識還是學習裡的內容,比如我自己,從前的英語學習的一團糟,一路跌跌撞撞的總算是大學畢業了,但是為了孩子我不得不從頭再開始學習一遍,對自己來講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旅遊思享


這個問題很糾結,不寫作業的時候母慈子孝,會想著有個兒子,真好,口渴了,有人給我倒水喝,咳嗽了,有人給我拍背,有人給我遞過來一杯溫水。但是,做作業的時候雞飛狗跳,各種懷疑人生,撫著胸口問自己,這是我生的吧?為什麼要生這兩個神獸來氣自己的。有一天吃飯的時候,12歲的女兒很認真地對兒子說:弟弟,等我長大了,出嫁了之後,你一定要照顧好媽媽,媽媽身體不好,如果你不照顧好媽媽,我回來打死你。那一刻,覺得好暖心!其實,再給我選擇一次,還是會生孩子,而且還會生兩個,給他們生個伴兒,哪一天我們去世了,他們在這個世上還有一個與他血脈相連的親人。



美容姐姐


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不會在沒準備好的情況下要孩子。

想要生小孩太簡單了,但是,養小孩太難了!我家寶貝,是個意外,都沒準備好要孩子,但是懷上了了,感覺是上天給我的恩賜,讓這個小精靈花落我家。

也許是太年輕,不懂育兒。當時也沒錢,生下來幾天得了過敏性哮喘。1到3歲多基本有一半時間在醫院度過的,體質非常非常差,一點風吹草動就演變成急性肺炎,痰多,哮喘。每個月最少住2次院,住一次院,最少7-8天。打針,吃藥,打球蛋白。試過無數方法,沒用。其中心碎體驗就不一一描述。孩子太受苦,我們也受罪。

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在考慮好全方面再要小孩,不讓孩子受那麼多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